每年的十月是大批糧食、農產品交易的高峰期,陽高縣城這段時間比其他時候更熱鬧繁忙,各s 商人都竄到這個不大的縣城,從中尋找商機,本地糧商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不但做倒手生意,也外出收購,尋求更大的差價。
利益總是和風險共存,外出最大的威脅就是土匪,坐匪一般問題不大,當地人都有渠道可以解決,大不了多交點買路錢便是,唯一讓人擔心的是流匪,撈到好處便走,而且不管搶的是誰。
張知事現在就為這事頭痛,接連幾r ,萬慶永、德興裕的掌櫃都來找他,原因只有一個,在靠近外長城附近出現了一股流匪,毫無顧忌的搶劫過往商人,已經造成了很多條道路上無人敢過。陽高這地方雖說有鐵路,但要命的是除了鐵路就是古道,大批糧食都要靠人背馬馱到陽高,幾家糧商不但自己損失了不少銀錢,還因為流匪的出現,造成縣城糧食價格上漲,差價微乎其微,這樣下去,就別想賺錢了。
「張知事,請您上報省府,迅速剿匪!」
「張知事,此事必須盡快解決,否則,縣府稅費減少,可不關我等的事!」
一番吵吵,張知事頭大如斗,上報請省府派兵剿匪不是什麼難事,可一來要時間,二來不管誰來,都要縣府出一大筆錢,難說還要攤派什麼剿匪費、開拔費之類的。
「諸位,剿匪自然是要辦的,只是這費用……」
他話音剛落,屋中一片沉寂,按理說出些錢也是應該的,可眾人心中有些打鼓,關鍵是出多少沒個定數,不事先說好,等兵來了,那他們就只有挨宰的份。
「張知事,咱們不是有民團嘛!我看他們給康利洋行押運,就沒出過問題,張知事下個令,讓他們去!」
張知事先是面上一喜,隨即又愁眉苦臉道︰「有民團是沒錯,可他們從未打過仗,這還沒什麼,要命的是我沒法命令他們去……」
「這是為何?」有人不解道。
「這民團你們都知道,是原先從咱們這出去的布商趙海成籌辦的,當時就說好了,他不要縣府一塊大洋,縣府也不干涉他。」
眾人一臉鄙視,心道你出點錢會死啊?
「張知事,要不你去和趙子梧說說?縣府出點,咱們也出點,請他去剿匪。」有人建議到。
眾人紛紛同意,陽高的民團總是好商量的,趙海成不管怎麼說也是陽高出去的,看在鄉里鄉親的面上,總不好意思獅子大張口吧?
這倒是條路子,張知事動心了,一臉笑容,「我去沒問題,只是大家怎麼也先說個數,我也好和他商量。」
幾個掌櫃湊到一邊嘀咕了一會,「張知事,我們的想法是縣府出兩千大洋,我們幾家湊個三千,五千大洋請民團剿匪如何?」
數目倒是可接受的範圍,只是五千大洋,趙子梧會同意嗎?「諸位,是不是少了點?」
眾人又湊到一堆嘀咕,這次有了爭執,好一會才說道︰「張知事,這民團能不能剿滅這流匪還兩說,我們也怕花了冤枉錢,你能不能和趙子梧商量下,咱們先出這麼多,等流匪剿滅,咱們再給些補償如何?」
想想也是,民團要是被流匪剿滅了,他還得召集眾人出錢,請大同或者天鎮的駐軍出動,「好吧,那我就去試試。」
本縣父母官突然造訪,讓趙子梧很是詫異,「張知事,有事讓人告知便是,怎能勞您大駕親自來呢?」
張知事堆起一臉的笑容︰「子梧兄,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抬上來!」
兩個隨從從門口進來,抬著一個大箱子,張知事伸手打開箱子,包扎好的銀元整整齊齊的碼在箱子里。
「張知事,這是何意?」趙子梧不解。
將來意說了一遍,張知事特別強調,這只是第一筆,等趙子梧剿匪成功還有。
就算沒這些大洋,趙子梧也會答應,他正愁沒地方練兵呢,有錢那更不用推月兌了,「好說,好說,張知事盡管放心,怎麼說我這民團也是陽高的,剿匪義不容辭!」
張知事大喜,連連稱贊趙子梧乃是地方棟梁,並排胸脯保證,今後一定會給民團更多的關照。
送走這位縣老爺,趙子梧急忙派人去康利洋行將常風叫回來,然後找來楚峰,三人緊急商議。
「流匪都沒有固定的盤子,多數時候都是搶了就換地方,只要找到他們的行蹤,剿滅不是難事。」有土匪出身的常風在,趙子梧也覺得問題不大。
「流匪也沒有重武器,我擔心的只是咱們的人沒經驗,交手後吃虧。」楚峰說道。
「這個問題不大,只要將兩挺重機槍帶上,那些流匪絕對沒有信心抵抗。」常風很清楚匪的特點。
「好,就這麼辦,我們三人各帶一隊,我先回城去幾家糧商那里了解下情況,你們將人分配一下。」
第二天,陽高縣城很多人都聚在西門外,觀看本縣民團的第一次出戰,各糧商掌櫃也來湊熱鬧,本來還擔心趙子梧兩百多人是不是少了,當看到民團裝備j ng良,軍容整齊,眾人不由得暗挑大拇指,紛紛嘀咕著找趙子梧是對了。
民團的目的地是外長城的守口堡,昨r 趙子梧花了很長時間了解這股流匪,也許是一路搶得順利,流匪的路線有跡可循,他們一路從東往西沿著外長城行進,到了豐鎮後,又沿著幾乎相同的路線往回搶,趙子梧判斷這股流匪很有可能是從察哈爾來的,他們從陽高與天鎮之間的山脈進入陽高地界,速度很快,大概是來撈一票就回去。
陽高北面群山連綿,出了外長城,常風帶人仔細查看了地形,根據他的經驗,認為流匪極有可能沿著長城外的山道走,和趙子梧商議後,他選定了雲門山東一個山谷的出口作為伏擊地點,這里是幾條山道的一個匯合點,除非流匪沿著長城走,或者從綏遠地界繞道,否則不管他們走那條路,經過這里的可能x ng極大。
為避免出錯,趙子梧讓常風帶著四個腿腳利索的人前出偵查,趙子梧和楚峰則帶著其余的人在山谷出口邊的小山崗上構建陣地。
趁著這個檔口,趙子梧和楚峰登上附件一座小山的山頂,附近的山光禿禿的,樹木不多,顯得異常荒蕪,已經開始枯黃的草在風中擺動,「團長,咱們人手不足,一旦交火,土匪很可能四處逃竄,到時候是追還是不追?」
趙子梧也想到了這個問題,第一次實戰,還是不要追擊的好,以防吃虧,仔細打量了四周的地形,他指著遠處的山梁道︰「你看,那座山梁控制著南北兩條山道,我估計一旦交火,土匪很可能從這兩條路跑,然後再往北,從綏遠地界繞回去,我想帶二十個人埋伏在哪里,要是土匪亂跑,不走那邊,就算了。」
楚峰看了看,覺得可行,「團長,要不我帶人去吧?」
趙子梧點頭同意,「你帶一挺重機槍過去,記住,不要追。」
到了下午時分,常風沒回來,估計今天應該是沒事了,趙子梧吩咐手下休息,望著士兵啃著干饃饃,趙子梧思討著老師的建議,野外吃的問題是要想法子解決。
秋末的山里還是有些冷,趙子梧和楚峰商量了下,覺得土匪應該不會趕夜路,常風沒回來,說明土匪並沒來到附近,兩人決定還是生火,只是為預防萬一,加派了人手站崗。
天亮沒多久,跟隨常風出去的人回來了兩個,他們已經發現了土匪,在離此不遠的一個山溝里,大約有二十里,人不少,有一百七八十個,看樣子收獲頗豐,馱馬都有二三十匹,馱得滿滿當當的。
武器情況不清楚,只是看表面,應該是沒有重武器的,常風讓人回話說他再盯一程,確保這支流匪沒走其他的路。
消息讓趙子梧一喜一憂,喜的是流匪有馱馬,那就不會走難走的小路,從南邊那條大道來的可能x ng更大,他可以調整部署,以南邊大道為主,憂的是流匪人不少,不知道手底下這些人會不會怯戰。
這支流匪確實是從察哈爾而來,領頭的匪號宋大錘,原來是河南紅槍會一個小村的會長,因臂力大,耍得起石錘,有了宋大錘的名號,此人加入紅槍會後,一開始倒還認真拒匪,因拒匪撈到不少好處,漸漸的,他對這種搶劫獲利有了依賴,沒土匪時,他開始假扮土匪搶劫外地客商,從此花天酒地,好不快活。
後來被總會長知道了他的惡行,原本是要處置他,卻不料被他得到風聲,帶著已經有了匪x ng的手下正式成了匪,他深知坐匪絕不能在落腳之處做得過分,否則很難生存,于是開始流竄,每年的七到十月是他外出流竄的主要時候,每年的地方都不同,這就造成各地一直都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從何而來,見他走了不再來,也就不予深究,宋大錘對此很得意,和手下揚言要搶遍北方各省,並自夸自己是匪里最有頭腦之人。
這一次流竄到天鎮、陽高一代,宋大錘收獲頗豐,各地商人根本沒想到會突然來了這麼一支流匪,只道是打點好了附近幾支匪幫就可萬事大吉,毫不戒備的帶了大批銀錢四處收購糧食等農產品,突然被宋大錘來了這麼一下,損失巨大。
望著滿滿當當的馱馬,宋大錘心情極為愉快,這次的收獲超出他的想象,等回去可以安安穩穩的過個一年半載的再出動,至于這次是否有危險,他不是沒想過,是想得太過。能熟練無比的發揮流匪優勢,宋大錘是花過心思的,他一般都會事前仔細打听,凡是有大批駐軍之處,他從不耽擱太長時間,一般也就是兩三天就溜了,這次他也只是靠近豐鎮變折返,大同縣他根本就沒想去,那個地方晉軍多如牛毛,他才不去觸這個霉頭,天鎮到是有駐軍,這也是他把搶劫的重心放在陽高的原因。
宋大錘深知陽高要做出反應,上報後等大同或者天鎮出兵,怎麼也要有半個月,這便是他的安全期,今天才第九天,他相信陽高的公文最快也只是到了大同,等晉軍來到陽高,他早已在自家山寨里喝酒了,想到這,他不由得得意的露出笑容。
千算萬算,他就沒算到陽高有個民團,這民團的裝備竟然比晉軍還好,而且非常有興趣和他過過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