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82年起,德國陸軍總參謀部恢復了每年一度的東線演習,也稱為東線參謀旅行訓練,一般在秋季舉行,而西線演習則在春季。
雖然19世紀末期歐洲陸軍普遍崇尚進攻,但在瓦德西時代,總參謀部並非只重視進攻而不重視防御,法國的進攻學派也是在一戰前不久才獲得壓倒性優勢。
本次演習的唯一科目是小城鎮防御。
按照總參謀部要塞處費迪南德少校的建議,防守方不僅挖掘了密集的戰壕,而且布置了三道鐵絲網。由于重機槍的密集火力使得防守方在火力方面具備了壓倒性的優勢,因此費迪南德少校向總參謀部提出一份《關于下一場戰爭戰術特點》的備忘錄,他堅信︰在每一條戰線和據點,人人都會置身于壕塹之中。他將是一場壕塹大戰。對于一個士兵來說,鐵鍬將如同步槍一樣不可或缺……從正面沖擊敵軍布置有機槍的預設陣地會遭到難以估量的重大傷亡,而且很難成功。
戰場安排在東普魯士靠近羅赫騰皇家獵苑的一個廢棄的莊園附近。
扮演防御一方的藍方是駐東普魯士第五師第一旅的一個步兵營,進攻方紅方則是隸屬于地九師的兩個營,並配有一個炮兵連和8門76毫米野炮。
藍軍由第一旅旅長興登堡準將親自指揮,他以莊園為中心,在周邊的四個方向各布置了一個連兵力,其中每個連配有一個機槍班,裝備一挺m1890式馬克沁重機槍。
紅軍方面是由團長賴特少校指揮,他把兩個營的主力分別布置在東西兩側,其中炮兵火力全部集中轟擊莊園東側的藍軍陣地。
本次演習是實兵演練,但炮彈和槍彈都是特制的。
經過為時半小時的炮擊後,紅軍開始進攻,東側的藍軍機槍不幸被炮火「擊毀」。而南北兩個方向的藍軍由于受到紅軍少量兵力的牽制亦難以支援。
之後的戰斗進行了大約40分鐘,最終藍軍東側陣地被紅軍以三倍的優勢兵力攻破,但藍軍的西側部隊同樣面對紅軍的主攻營,他們依靠機槍的堅強火力,頑強的守住了陣地。
站在遠處的山坡上,威廉和總參謀部軍官從望遠鏡中觀察了整個戰斗過程。
重機槍的凶悍而持續的火力是西側藍軍防御成功的關鍵,機槍在防御中的重要價值再一次被確認。
同時,東側紅軍的猛烈炮火對藍軍陣地造成較大的破壞,盡管如此,為了通過鐵絲網紅軍被迫接受巨大的傷亡。
雖然紅軍成功攻佔了藍軍東側陣地,但雙方的交換比依然達到1.5︰1。紅軍的一個營打到最後,差不多只剩下一個連的兵力,損失高達三分之二,而藍軍則損失了一個連外加兩個班的預備隊。
「實戰中紅軍在東側的進攻未必會達成,因為這個傷亡太可怕了。」
「初期的炮擊不僅摧毀了藍軍的機槍,而且造成了20多人的傷亡,如果能夠避免這些損失,那麼即便藍軍沒有機槍依然能夠守住陣地。」
「三道鐵絲網對進攻方的阻滯效果是明顯的,實戰中不知道鐵絲網是否能夠被炮火所摧毀。」
「應該可以,不過那需要至少在增加一個基數的炮彈,等于用火炮把那片陣地全部犁上一遍。」
總參謀部的下級參謀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道。
費迪南德少校在演習之前的預言幾乎全部應驗了。
「祝賀你少校,藍軍的打得不錯,看來你的防御設想是成功的。」瓦德西對費迪南德豎起大拇指,稱贊道。
「謝謝將軍,如果能進一步降低防御方在進攻方炮擊中的損失就更加萬無一失了。」費迪南德略顯遺憾的說道。
作為總參謀部的要塞處長,費迪南德算是防御派的領軍人物,他一直認為,隨著機槍的出現,防御方的優勢將會再次超過進攻方。過去那種全體沖鋒、排槍射擊和拼刺刀的戰術已經不再屬于這個時代。
以施里芬伯爵的為代表的崇尚進攻的一派雖然不同意費迪南德的看法,但是對于機槍的殺傷效果也是毫不否認的。
演習結束後,威廉親自慰問了參與演習的紅藍兩方官兵,並和興登堡、賴特兩位軍官親切交談。
在之後的參謀會議上,小規模的陣地防御戰所具備的戰術優勢得到一致確認。與此同時,人們開始努力思考如果破解未來可能面臨的陣地攻堅。
在瓦德西的要求下,陸軍部向柏林斯潘道兵工廠和巴伐利亞槍械廠下達了5000挺m1890式機槍的訂單。
&nbs
p;與此同時,總參謀部進軍處開始擬定詳細的行軍計劃。
由于俄軍的作戰計劃早就被鎖在德軍總參謀部的機密檔案櫃里,因此進軍計劃顯得尤為重要。
俄國的西線第一號作戰計劃規定,當遭遇德奧兩國的全力進攻時,俄軍部署在波蘭突出部的全體部隊將迅速回撤到布列斯特一線,依托涅曼河、布格河和布列斯特要塞進行防御。其中涅曼河和布格河防線只是為遲滯敵軍,達到預定目的後便可以向大後方撤退。俄軍真正的北部防線將在里加和斯摩稜斯克之間建立起來,以西德維納河為依托;南部防線則建立在以基輔為中心的第聶伯河一線。
俄軍總參謀部的意圖很明顯,他們就是要利用俄國領土遼闊的優勢和對手進行長期的消耗戰,一如1812年巴爾克萊將軍主持的大撤退一般。
在俄軍的計劃中,俄軍後方主力部隊,包括部署在莫斯科的四個軍,西伯利亞的三個軍以及突厥斯坦的兩個軍將在開戰後一個月內集結完畢,部署在斯摩稜斯克周圍,尋求和德奧聯軍的決戰。
期間布列斯特和明斯克的守軍亦會主動出擊,牽制德軍和奧軍的側翼。至于聯通布列斯特和明斯克的中央大鐵路,一旦布列斯特的主力撤退完畢後即可徹底破壞以免為敵軍所用。
在俄國看來,如果戰爭無法在短期內結束,那麼德奧兩國必然陷入困境,德國將要承受來自法國的巨大壓力,奧國則亦會面對來自塞爾維亞的不安分。
所以,德軍如何在第一時間突破俄軍的涅曼河防線,並按照施里芬伯爵的計劃,切斷布列斯特和明斯克之間的鐵路交通將關系到戰爭在第一階段的成敗。如果能把俄國波蘭方面軍的大部——超過20萬人——困在布列斯特,那麼德軍將獲得完全的主動權。
甚至可以以此迫使俄方接受在明斯克以西進行決戰。舀破侖在1812年戰爭中的最大失誤恰恰就是沒能在初期階段留下俄軍,而這正是巴爾克萊將軍的最大功績,他把俄軍主力12萬人完整的帶到了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