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亞歷山大三世沙皇的命令,俄軍主力從里加灣逐漸後撤,只留下少量部隊,利用復雜的地形和德軍周旋,主要目的是襲擾德軍的後勤線以阻滯德軍的快速推進。
所以,德軍用了不到一周時間便從西德韋納河向東推進了近100公里,此時已經牢牢控制了里加灣沿岸土地。
而隨著德軍在波羅的海沿岸的推進,雙方都意識到,誰控制制海權誰就能掌握主動。對于德國來說,只有牢牢控制制海權才能有效的保證海上運輸的安全,對于俄國人來說擊敗德國艦隊既是為了打擊德國陸軍的後勤,更重要的是維護自身的海上交通線。
在戰爭初期的兩周內,雙方雖然爆發了幾次海上遭遇戰,但那都是一些小型艦艇之間的交火。規模最大的一次也僅僅是德國的防護巡洋艦「艾琳」號在巡航至里加灣時,遭遇俄國防護巡洋艦「梁贊」號和4條大型魚雷艇的圍攻。
依靠優秀的操舵技巧同時也是由于當時的魚雷準頭太差,「艾琳」號成功的擺月兌俄艦的攻擊,順利返回基地。此外,在大約30分鐘的交火期間,「艾琳」號以右舷速射炮重創俄巡洋艦「梁贊」號,後者傷亡高達一百多人。
德國海軍的幾條「老爺艦」在開戰前一個月的時候基本都已改裝完畢,由于戰時緊急,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試航便迅速投入現役。
由海軍設計局總監詹姆斯設計的新式戰艦均尚未完工,如今德國海軍的當家艦艇竟然還是1870年代末的薩克森級鐵甲艦。
和俄國海軍幾艘強大戰列艦相比,薩克森級無論在噸位、火力還是設計理念都存在較大差距。
俄國從1885年開始,伴隨著無煙火藥的使用,開始對海軍進行現代化建設。其中,戰略地位最為重要的波羅的海艦隊在1885-1887年間共開工了3艘萬噸級別的戰列艦,分別是亞歷山大二世號、尼古拉一世號和納瓦林號。
前兩艘為同型艦,于1885年年末開工,1890年入役,排水量9900噸,前主炮為一座1877式12英寸30倍徑雙聯裝露天炮塔。兩舷裝備了4門35倍徑火炮,8門6英寸35倍徑火炮,以及高達16門47毫米哈氣開斯速射炮。在那個年代,這樣的火力可謂相當強大。
此外,亞歷山大二世號最高航速15.3節,比已經服役10年之久的薩克森級也快了近兩節。
「納瓦林」號戰列艦是在吸取亞歷山大二世號設計的經驗教訓後,又俄國自己設計建造的另一型新式戰艦,該艦于1887年開工,1891年1建成下水,就在開戰前剛剛緊急入役,部分副炮尚未 裝完成。
不過即便如此,「納瓦林」號依然是令德國海軍感到最為頭疼的存在。
該艦戰艦排水量為10206噸;兩座雙聯裝12英寸主炮前後沿中軸線布置,值得注意的是其主炮為model1886式12英寸35倍徑火炮,發射無煙火藥,並且使用封閉式炮塔,副炮則是8門6英寸炮廓炮;最高航速也達到了當時當時戰列艦的較高水平︰16節。
和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相比,德國海軍在噸位和主炮火力方面都全面落後,但在巡洋艦和速射炮方面則全面領先。
由于和德國海軍的設計發展理念不同,俄國海軍過分的重視巨艦和巨炮,即便是巡洋艦也喜歡建造大噸位,高航程的大型巡洋艦,而不是建造數量較多的中型巡洋艦。
這主要是兩國不同的國情決定的,俄國由于沒有殖民地,所以對于中型巡洋艦的日常需求並不強烈,其次,俄國半內陸的性質也決定了其只要擁有少量強力的戰列艦便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的領海。
抱著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在開戰後第十天便傾巢出動,之後他們便全軍埋伏在里加灣,準備伺機出動和德國艦隊進行決戰。
德俄兩國交戰雖然主要戰場是在陸地,而且決定勝負最終也要靠陸軍。但就海軍決戰來說,雙方也是誰都輸不起的。
德國若失敗,不僅陸軍東進會變得十分困難,而且自身的海岸線將受到俄國的威脅,貿易必然會受到極大影響;俄國若失敗,結果會更悲慘,德國艦隊只要封鎖芬蘭灣,那麼俄國的海上貿易就將斷絕,而且德**艦還可以直接開到涅瓦河口炮擊彼得堡。
對于和德國艦隊決戰的前景,俄國海軍界普遍比較樂觀,他們注意到德國海軍在戰列艦方面全面落後,薩克森級的260毫米主炮甚至不能擊穿俄國戰列艦的主裝甲。
不過在技術日新月異,戰術手段不斷革新的年代,俄軍將領忽視了速射炮的巨大潛力,而從這場海戰起,速射炮的威力將被世界各國海軍所牢記。
由于俄國提前宣布里加為不設防城市,因此德國陸軍兵不血刃便佔領了該城市。俄國考慮的倒是周全,因為在他們想來,里加早晚還是要收回的,既然不打算在這里和德軍決戰,那麼自然也就沒有必要讓城市遭受無謂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海軍倒是不急于和俄海軍進行決戰。經過數日的偵查,在模清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幾乎全部軍艦雲集里加灣後,德國海軍司令阿爾伯特公爵采納了大本營陸軍總參謀部的建議——當然海軍參謀們大多也持此觀點——避實就虛,把巡洋艦主力撒向芬蘭灣。
雖然戰爭爆發後,出海的俄國商船數量銳減,但是兩天時間里,還有有三條滿載著軍火從瑞典歸航的商船被德艦俘獲。
這一消息令陸軍方面感到十分的惱怒,他們要求沙皇責成海軍派出部分軍艦返回芬蘭灣以守護自己的航線。此時,俄軍商船已經全面停止了進出波羅的海的活動,俄國所需物資基本侍從瑞典商人那里轉手買入。應該說,從瑞典到俄國幾百公里的航線,俄國海軍是完全有能力加以保護的。
但是波羅的海艦隊司令別里科夫中將堅持認為海軍是一個整體,越是分散實力就越弱,有可能會被敵人各個擊破。
不過在陸軍強大的壓力下,他被迫命令一只分艦隊從里加灣回航。此時,他已經對這支分艦隊以及自己的大艦隊的命運感到了一絲莫名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