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場意大利戰爭從宣戰之日算起,總共進行了14天,因此也被稱為「雙周戰爭」。戰爭徹底結束了意大利作為一個民族國家的存在歷史,並在隨後的特里亞農會議後,以條約的形式固定下來。
以這次戰爭為標志,歐洲國際關系進入了全新的局面,這是繼1871年以來的又一大變局。
——《晚近時期的歐洲國際關系史》保羅-約翰遜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1893年1月下旬,決定意大利地區未來命運的大國協調會議在巴黎郊外的大特里亞農宮召開。
法國外長塔列郎作為東道主主持了會議。
德國、奧地利、英國和俄國的派出外長級代表出席會議,撒丁-皮埃蒙特王國、威尼斯-倫巴第王國、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國以及教皇國也均派代表列席了會議,並參與了有關部分的討論。
會議上,各國代表以英德在戰前達成的諒解備忘錄為基礎展開了利益分配的談判。
德國的會議代表,外交國務秘書比洛表示,由于戰爭進程十分簡短,翁貝托國王在還擁有強大艦隊以及相當陸軍力量的時候便果斷放棄抵抗,因此,皮埃蒙特王室應當被保留,撒丁島亦不應交由法國。
這一看法得到英國和奧地利代表的支持,法國、以及作為法國盟友的俄國雖然反對,但是經過幾次辯論後,塔列郎最終放棄了他在三國維也納草約中提出的這一要求。
由于直到戰爭結束,法國陸軍主力還被阻止在阿爾卑斯山以外,在**登陸的兩個師的部隊也被駐守于皮埃蒙特的幾個精銳意大利步兵師所阻,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
所以,縱觀整個戰局,迫使意大利投降的決定性戰果都是德軍的功勞,法軍的功勞除了吸引了部分意大利陸軍外,便再無其他。
聯軍的決定性戰果,一個是來自于德軍在倫巴第的突破,北路德軍先後佔領了米蘭、帕爾馬等城市從外線對波河意軍形成包圍;另一個是來自于意大利海軍內部的叛亂——這同樣是由于德軍對威尼斯的進攻所引發。
經過一整天的爭吵,塔列郎代表法國撤銷了原本的要求,不過他希望法國在其他方面獲得一定的補償。
當最為重大的政治問題得到解決,剩下的事情便簡單了許多。
自由貿易原則被再次重申,兩西西里的波旁王室宣布復國,這些都是既定之義。
威尼斯-倫巴第王國被承認,但是按照傳統,這個王國不設國王,由威尼斯和倫巴第議會選出的總督擔任首腦。
教皇國和撒丁-皮埃蒙特王國的邊境遵照1860年以前,而非以後——這是德、法、奧三國所共同堅持的,因為1860年後,撒丁王國獲得了羅曼尼亞,其領地首次延伸到亞得里亞海岸,相對的,教皇國則損失了該地區,而不再和威尼斯接壤。
另外,還有一個重大問題是意大利王國分裂後的國際關系繼承問題,以及經濟和貨幣問題。
按照英國的建議,撒丁-皮埃蒙特王國將繼承意大利王國原有的國家權利,比如債權債務、殖民地、國際條約等等;同時英國還建議以意大利中央銀行現有的黃金為基礎,通過一次性貶值,使現有的里拉紙幣和英鎊掛鉤,可以在倫敦自由兌換。
這一明顯偏向撒丁-皮埃蒙特的建議自然遭到大陸三國的反對。
最後經過反復協商,決定以法國財政專家茹拉提出的財富淨值原則解決經濟方面的一攬子問題,不過撒丁-皮埃蒙特王國繼承意大利王國原本的國際地位是無須爭議的,這是實力所決定的。
意大利解體後,撒丁-皮埃蒙特王國佔有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領土面積和人口的五分之二;威尼斯-倫巴第雖然經濟總量不低,但是人口和面積小了很多;至于兩西西里王國和教皇國由于基本上沒有工業,所以經濟總量低得可憐。撒丁-皮埃蒙特王國依然是其中最具實力的一極。
按照法國人的辦法,意大利政府的所有資產都要評估折價,然後以此來確定里拉紙幣的最終幣值。
歷史上,意大利在1866年統一後的很長時間內采用金銀復本位貨幣,並且為了維持超出國力水平的軍力,超量發行了大批里拉紙幣,這些紙幣是不能和黃金自由兌換的。吐火對已經隨著政權的解體而作廢飛紙幣不加回收,那麼勢必引發意大利地區民眾的不滿和政治的不穩定。所以,早在戰前的維也納會議的時候,德、法、奧三國便已經簡要的商議過此事,當時約定以國際貸款的方式全盤解決這一問題。
不過這一方式將涉及到軍艦、武器、國有土地一級殖民地的分配,十分麻煩。期間還會涉及到是按照納稅額度分配,還是按照人口數量或者領土面積分配的一系列難題。
所以,法國財政專家提出的資產折價評估法免去了這些麻煩,最終各國分到的財富的多少將取決于各自國民手中紙幣的數量。
這個辦法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讓利于民,那些眼看要作廢的里拉紙幣基本上可以恢復到原本的名義價格,畢竟意大利政府手里的資源還是不少的。
海軍全部軍艦和港口設施估價1200萬英鎊,陸軍裝備500萬英鎊,北阿比西尼亞和南部索馬里殖民地分別作價450萬英鎊和20萬英鎊,50萬公頃的國有土地估價500萬英鎊,其他資產比如鐵路等按照區域屬地原則分配,不計入金額。
這其中,除了殖民地外,其他資產基本上反應了真實的價格水平,按照英法兩國的授意,直接就被撒丁和那不勒斯兩國瓜分完畢,所需資金則由他們背後的金主以信用貸款的方式解決。
教皇國不設立海軍,而新建陸軍采用法制武器,因此什麼都沒要;威尼斯則只接收了一艘舊式巡洋艦和幾條小魚雷艇,總價值不到10萬英鎊。
這是按照威廉的指示辦的,因為只有威廉知道,意大利海軍唯一一條有價值的軍艦——偉大的加里波第級——此時還在船台上,其他那些鐵甲艦和巡洋艦無論裝甲質量還是設計式樣都已經顯然落伍。在德國新建裝甲巡洋艦面前如同一堆破銅爛鐵。
所有資產價格中,只有意大利在東非的北阿比西尼亞殖民地的價格是明顯被高估的,原因是無論英國、法國甚至德國都有意獲得這一地區。所以,彼此支持各自的勢力對王國的這一遺產提出主張,為此不得不進入價高者得的競買程序。
北阿比西尼亞和南蘇丹接壤。英國擔心,法國獲得此地後將可以方便的向馬赫迪武裝將出售武器,那麼英軍想要徹底征服南蘇丹就要大費周折了。至于放棄南蘇丹,那是根本不成立的,因為從這里可以直接威脅英國在埃及的統治。
所以,英國政府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兩西西里王國得到這片殖民地。
不過,法國此時已經從1891年戰爭中恢復了過來,精明的塔列郎拼命指使兩西西里代表提高出價。最後,直到撒丁-皮埃蒙特代表把價格抬高到450萬英鎊,塔列郎才憤憤的讓兩西西里代表終止加價。
在對南索馬里的競買中,撒丁-皮埃蒙特代表只叫價一次便不再加價,最後兩西西里代表在法國的授意下以20萬英鎊輕松獲得該地。南索馬里對于英國和德國都沒有太大用處,所以兩國都無意花這筆冤枉錢。
但是法國得到該地區後,其在東非沿岸的殖民地會變得較為緊密,可以進一步加強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在未來的貨幣使用方面,會議沒有做強制的要求,畢竟各國名義上都是獨立的國家。不過,按照大陸三國在維也納的約定,威尼斯將使用和德國馬克等值的新幣,而那不勒斯和教皇國則采用和法國法郎等值的意大利法郎。
至于撒丁-皮埃蒙特是繼續使用新版里拉還是其他什麼貨幣,則只有他們自己決定了。
對于法國的補償問題,最終是以撒丁-皮埃蒙特從自己的海軍中分出兩條新式巡洋艦和兩條老式戰列艦加以解決。
會議的最後時刻,討論到了俄國在土耳其的行動。
此時,剛剛從前線傳來的戰報顯示,俄國的行動很不順利,在幾次小規模的遭遇戰中被土軍擊敗。
俄國對土耳其宣戰的理由是,土耳其政府虐待西亞美尼亞的基督徒,而沙皇則在100年前的第三次俄土戰爭後擁有對土耳其治下的基督徒的保護權。
可以說,自從那次戰爭後,俄國無論任何時候對土耳其宣戰都有充分的理由。
由于戰爭發生在遙遠的中東地區,所以,德奧兩國對此都采取了事不關己的態度,以和法國保持一致。
最終,英國外長金克爾提出的建議得到法國的支持,俄國也加以認可。
英國建議,英法兩國出面勸說土耳其放棄西亞美尼亞地區,並允許該地區和已經獨立的東亞美尼亞組成一個統一的國家。當土耳其政府接受建議後,俄國無條件撤軍。
特里亞農會議的結果被以條約的形式固定下來,在條約中,除了規定了各項一般的利益分配外,還要求撒丁-皮埃蒙特王國承諾永不在意大利地區建立統一國家。這一帶有侮辱性質的要求徹底改變了翁貝托國王和他的後繼者,從那時起,這個依然是意大利地區最有實力的王國走上了片面追求提高民眾生活水平,而遠離國際政治的「自暴自棄」之路。
…………………………………………
最近幾張質量還算不錯,就是情節有點快,主要是時間比較趕,難得詳細鋪陳精雕細琢了。不過大的邏輯方面保證沒問題,感謝各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