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王國在d l 之初是由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兩個公國以巧妙的形式聯合而成,說它巧妙是因為在當時,各大國並不願意讓羅馬尼亞統一成為一個較大的國家。я思路客я不過在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到普法戰爭爆發的十幾年間,羅馬尼亞人通過兩個議會選舉同一個大公的形式,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而後,俄土戰爭期間,羅馬尼亞出兵三萬幫助俄軍攻克普列文要塞,作為酬答,沙皇同意將多瑙河三角洲,也就是多布羅加地區給予羅馬尼亞。在此之前,羅馬尼亞是沒有出海口的,不過當獲得了多布羅加,他們便擁有了東歐最好的天然良港——康斯坦察。
事情至此還不算完,按照柏林條約,俄國在戰後獲得了普魯特河以北的摩爾多瓦地區,也就是比薩拉比亞,雖然羅馬尼亞舉國反對,但是也無濟于事。多布羅加南部地區由于保加爾人佔多數,所以自然歸入了保加利亞,當時俄保兩國還有著兄弟般的情誼。
不過總體而言,得到多布羅加中部和北部後,羅馬尼亞總體實力增長了一大截,富饒的多瑙河三角洲有大片的肥沃荒地可以開墾,沿海漁業資源豐富。當地的原住民韃靼人大多隨土耳其人逃走,所以全都便宜了羅馬尼亞。
1897年的大革命是由于《五國公約》引起,這種民族主義運動基本是一個路數,不過當革命的領導者把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鼓動起來。x ng質就很嚴重了——暴力和破壞隨之而來,秩序漸漸遠去。
在這種情況下,俄軍烏克蘭方面軍在比薩拉比亞緊急集結後,出動五個師的兵力,大踏步越過普魯特河進入羅馬尼亞北部,拿著鐮刀斧頭的革命軍隊自然不是俄軍的對手,僅僅一個月時間,俄屬摩爾多瓦便宣告平定。
不過,南方的瓦拉幾亞和多布羅加卻還在一片水深火熱中,外國人早就被打跑了。鄉下的貴族地主和布加勒斯特城里的大資本家們眼看大勢不好。也都作鳥獸散,有的跑到已經被俄軍恢復秩序的北部地區,有的則飄揚過海來到法國——當時羅國的j ng英階層普遍在法國接受高等教育。
不願逃走或者動作稍慢的,只能眼睜睜看著莊園被侵佔。財產被掠奪。卻毫無辦法。至于妻女被霸佔倒是少之又少。樸實的羅馬尼亞農民對上帝還是心存敬畏的。
卡羅爾在三番五次的發電報給威廉,要求德軍開進羅馬尼亞,不過都被威廉拒絕。
「當地人民有權選擇自己的生存方式。德國是以合作的形式對該地區實行間接統治,但是以目前的情況看,該地區缺乏一個有效的政權,所以德國暫時無法介入。」
無奈之下,卡羅爾丟下了議會和軍隊,跑到柏林。
國王都走了,軍隊更是無心戀戰,議會內部的爭吵倒是暫時結束了,因為他們已經無法代表羅馬尼亞,所以是否接受《五國公約》的安排已經並不重要。
在部分進步軍官的組織下,革命軍隊圍困了布加勒斯特,接著又經過長達半年的談判和斗爭,來自第二國際的社會主義者攫取了瓦拉幾亞和多布羅加地區的最高領導權,其中包括一名旅俄的羅馬尼亞人,一名俄國的猶太人,和一名來自德國的猶太人拉薩爾。
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僅內部不穩定,國際上也得不到承認,礙于難民的壓力,法國和俄國都屢次要求德國出兵恢復該地區秩序。
在這種情況下,威廉不得不下令出兵。德國zh ngy ng軍出動兩個師兵力借道匈牙利,沿著布雷斯勞至布加勒斯特的鐵路線,一路輕裝前進,此時鐵路尚未完工,所以德軍花費了大約一周時間才進入瓦拉幾亞境內。
不過戰斗並未打響,農民軍隊對于裝備j ng良陣容嚴整的德軍和他們的國王還是心存畏懼的,在距離布加勒斯特不遠的軍營中,卡羅爾和各方勢力展開談判。
按照卡羅爾的本意,他是想接受《五國公約》,然後在境內恢復舊有的秩序,現在z y u派愛國者大多遁走法國,所以讓議會接受《五國公約》的安排已經不存在任何困難,而且有北方摩爾多瓦的例子擺著,也根本沒什麼d l 的盼頭。
不過,他的這個想法已經被威廉徹底否定。
在無憂宮,威廉反復對他強調說,依靠土地貴族,實行舊有的農奴制是根本行不通的,即使今天在德**隊的幫助下恢復了秩序,但是將來怎麼辦?
「根據我的一些粗淺了解,羅馬尼亞農民的生活比美洲甘蔗農場的奴隸或者東印度的礦工好不到哪里去,他們沒有牲畜,沒有土地,甚至農具都是租來的。這樣的人革命造反不會有任何後顧之憂,所以我希望你回去後和部分開明的社會主義者達成一致,在羅馬尼亞現有的國土上建立一種依靠軍隊和自耕農的集權統治。你也知道,那些親法的資產階級z y u派是靠不住的,所以這些人都走了反而更好,我相信樸素的羅馬尼亞農民只要衣食得到滿足,是可以和德國保持經濟和政治上的良好關系的。」
在這種情況下,卡羅爾和社會主義者中較為開明的拉薩爾達成協議,于是革命隊伍內部分化成兩派,最終在德軍的支持下,拉薩爾一派獲得勝利,拉薩爾本人則成為社會主義革命後的羅馬尼亞第一任總理。
1898年,革命軍隊用了一整年的時間清繳了境內的反革命地主武裝。然後,根據卡羅爾和拉薩爾達成的協議,東正教羅馬尼亞m nzh 國宣告成立。
根據憲法,羅馬尼亞m nzh 國將成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卡羅爾家族世襲主教的位置,掌握國家的宗教權力並擔任國家元首和軍隊的最高統帥。
羅馬尼亞東正教農民黨為國家的唯一合法政黨,黨主席擔任國家總理一職,並擁有最高行政權。
此外,還設有掌握立法權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對于拉薩爾在羅馬尼亞的所作所為,第二國際給予了除名和公開譴責的懲罰。不過對于野心勃勃的拉薩爾來說,實現人生的價值和個人的信仰比什麼都重要。
國家建立後,拉薩爾深知自己的政治地位來自德國的支持,所以上任伊始便大張旗鼓的訪問了柏林。
在波茨坦的無憂宮,威廉親切會見了拉薩爾,「你好,我忠實的朋友,你真是德國猶太人的驕傲。」一見面,威廉便送上一句熱情洋溢的贊美詞。
「陛下,我只是您忠誠的僕人。承蒙您的接見,我倍感榮幸之至。」
「你才30歲的年紀就以一己之力駕馭和掌控了羅馬尼亞革命這樣重大的事件,真的是了不起。」威廉再次發出由衷的贊嘆。
「這全賴陛下和卡羅爾元首的支持和提攜,我的個人能力只發揮了一點小小的作用罷了。」拉薩爾謙虛的說道。
「哈哈……,都說自古英雄出少年,此言不虛啊。我前天剛剛會見了德意志銀行的幾名董事會成員,其中一人只有23歲,名叫施泰因塔爾,他也是猶太人,據說他將負責德意志銀行在羅馬尼亞石油公司的工作,以後你們可要多打交道了。」
「哦,還有這麼巧合的事情,那可真是太好了。」拉薩爾高興的說道。
「你前些天發來的施政綱領我已經看過,非常好。」說著威廉向拉薩爾豎起了大拇指。
說起拉薩爾的施政綱領,就不得不先說說此人的來歷。
拉薩爾是波茨南猶太人中的一員,在移居德國以前,的他的家庭生活在沙皇治下的比薩拉比亞,所以他不僅能講一口流利的東羅曼語,也十分了解羅馬尼亞的社會生活。這也是第二國際在羅馬尼亞革命爆發後把他派往當地主持工作的原因。
拉薩爾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來自年輕時代,很早以前就在俄國的社會主義者中小有名氣,不過移民德國後,他的思想受到了特賴奇克的民族主義,韋伯的國家競爭思想以及尼采的後現代主義思ch o的影響,進而漸漸疏離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固有信仰。
在他和卡羅爾達成協議,從德軍軍營歸來的那天晚上,他在r 記中寫道︰我無法確定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上帝的旨意,但是一個堅定的依附于德國的羅馬尼亞比一個政治訴求多元的羅馬尼亞更能給民眾帶來幸福。我想,在一個幾乎由100%的無產階級和文盲組成的國家里,解決衣食問題,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比什麼都重要。我堅信,未來的世界將是由r 耳曼人及其盟友佔統治地位的世界,因為從全人類的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慮,將資源優先配置給優秀的民族才是最有效率的,科學會因此而進步,文明會因此而昌明。當猶太人無法單獨承擔起這一人類最高使命,那麼只有靠德意志的劍才能最終達到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