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麼個意外的驚喜,沈沐楓覺得心情很好。看到太陽升起來了,她決定等回來再好好把這里拾掇一下。
昨天王師兄和江師姐就跟他們說過,從今天開始,他們這批新晉弟子就要每天去東華苑的傳道堂和聞道堂學習了。
去傳道堂是識文認字以及學習道家基礎理論《道經》。識文認字是因為有部分人來的時候不識字,而《道經》則是門派規定初入門者都必學的。
聞道堂則是專門派了一位師兄來教導他們修煉入門。因為這次凡人較多,便集中起來統一教導。以往新晉弟子都是從修真界直接選拔,招上來的大多是有一定基礎的中低級修士,即便有個別凡人也是找個別師兄單獨指導一下即可。
沈沐楓來到水潭處梳洗了一下。那水潭其實挺大的,方圓也有個十幾畝大小,是由山溪流經下來匯集而成,碧藍清幽,讓人看著就覺得心寧神靜。
清晨的水面上隱有淡淡薄霧流動,像披著薄紗的清秀佳人。當太陽初升的時候,又好似把金光都撒進了水里,潭面上波光粼粼,妖嬈而美麗。
欣賞完了美景,收拾好之後,沈沐楓就向著東華苑進。
當初從地圖上看到那些代表洞府的小點都密密麻麻的挨擠著,走起來才知道,各個洞府之間其實相隔並不近,且大多數洞府都是四散的分布在東華峰上,並非都是直接挨著主山道的,所以,如果要去別的洞府,走起來其實要比看到的距離還要遠。
昨天是江師姐帶著大家熟悉路徑,按理說今天不用饒路也不停留,直接走上去,應該就快多了吧。其實不然,昨天大家一直說著話都沒覺得,今天再走,才覺那山頂看的近,走起來卻著實不近。加之山路崎嶇,七拐八繞的,沈沐楓足足走了約莫一個小時,才上到東華苑。
快到東華苑的路上,人就多了起來。路上沈沐楓還遇到了幾名相識的新晉弟子,雖說互相之間沒有那麼熟悉,但畢竟是一起來的,踫到了就很自然的一起走了。
沈沐楓跟著人一起來到傳道堂。
傳道堂位于東華苑東邊一個寬闊的院落中。剛走進去,就听到左近一間屋子里傳出陣陣喧嘩說笑聲。尋聲而去,是一間高敞的朝陽大屋,窗戶大開,能看到里面人影綽綽,擺滿了排排的幾案座椅,看著倒與凡間的學堂相似,應該就是上課的地方了。
果不其然,沈沐楓一進門,就看見一身粉衣的燕笑笑在招手招呼她。
好在沒有遲到,沈沐楓表示對這里的時辰換算鴨梨很大,而且貌似也沒現什麼計時設備,時間神馬的都得靠望天估算著來。
燕笑笑與溫柔挨坐在一起,沈沐楓過去也找了個挨著她們的桌子坐下。
寒暄了沒幾句,覺教室里忽然安靜下來,她們抬眼望去,看見一個五十來歲老夫子模樣的修士緩步踱了進來。
……
那老夫子還沒進屋,就被教室里聚堆招呼的「某大哥,某老弟,某姐姐,某妹妹」的凡人稱呼雷到了,于是進來頭一件事就是重申修真界的稱呼問題。
關于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在飛船上時徐師叔就提到過,只是那時重點在于要如何稱呼師叔他們。至于這些人之間的自稱,因為當時他們還只是凡人沒有開始修煉,那些師叔就沒多管。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這些師叔的任務只是帶這些人回門派,另一方面也有修真者相對凡人時,那種不經意流露出的輕慢和自視甚高。
而現在他們已經到了門派,該有的規矩也得遵守了。即便還沒開始修煉,無法以修為算,也可先按照年齡算。
老夫子自稱姓余,自覺進階無望之後便一直留在傳道堂里教授文化課。余老夫子是煉氣中後期,六七層的樣子,因此便道︰「你們可以稱呼老朽為師兄,夫子也可。」
說罷余老夫子打開手上的儲物袋,揮揮手,一整套筆墨紙硯和一本《道經》便紛紛飛落到每個人的桌幾之上,一人一份,眨眼之間便分完畢。
仙法神通見的多了,新晉弟子們已經表現得很淡定了,沒有誰再大驚小怪。
余老夫子先問了下眾人的文化程度及識字水平,正準備開講,門口突然閃出一個人來。
「對,對不起,我,我迷路了」來人不好意思的說道。
沈沐楓認得來人名叫李修竹,是在她之後到來的一名少年,性格熱情開朗,幾乎與所有人都能說得上話,屬于比較自來熟的那種。
余老夫子皺了皺眉,還未開口,只見門口又冒出兩人來,同樣氣喘吁吁的道︰「啊,對不住,對不住,俺們也迷路了!」
是唐大牛和一個跟他關系很要好的名叫鄭旭的少年。
教室里靜了片刻,立刻爆出一陣笑聲。
眾目睽睽之下遲到不是什麼光榮的事,好歹要找個借口掩飾一下,唐大牛和鄭旭氣喘吁吁跑到的時候,剛好听見李修竹的話,于是他倆想都沒想就照搬了人家的借口。
本來嘛,一個借口,一人用之,還無妨;但三人皆用同一個借口,實難可信也
況且這借口,找的也,忒遜了點吧
說實話,東華峰峰大地廣林深,山路盤繞,小道崎嶇,初來乍到的人確實極容易走岔——那是去其他地方。
但若去東華苑——不管怎麼走,大方向只有一個。且周圍處處都是讓人無法忽視的標志性建築,比如巍峨高大的雲華主殿,比如佔地廣大的東華苑和里面若隱若現的主要建築。因此只要一直往上走,斷不會迷了路。好歹這里是雲華門的地盤,不是未開化的原始森林,沒有什麼難走的路,哪怕你無路可走,眼盯著東華苑,直著爬都能爬得上來。
不過大家這麼一笑,到是緩和了之前那種嚴肅緊張的情緒,氣氛頓時輕松了下來。
可能是見多了吧,余老夫子到是沒說什麼,示意他們快些找座位坐下,並給之分了學習用品。
「道,所行道也面之所向,行之所達。長行于面之所向與行之所達之涂,此涂即道。此乃道之本義也。」
「又所謂一達謂之道。」
「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道無所,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毋勞爾形,毋播爾精,毋狎爾性,息慮營營,乃可長生。」
「無心于萬物,無心于身形,外忘其身,內忘其心,合于自然無為之道。」
「道者天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者涵乾括坤,其本無名。論其無,則影響猶為有焉;論其有,則萬物尚為無焉」
「道有三千」「大道無形」
《道經》薄薄一冊,數千字耳,乃集眾道家思想之大成,初撰者已不可考,後由諸子先賢編纂整理,繼而在其基礎上又衍生出數種道家經典理論、無數道家典籍,可謂道學之基本。
余老夫子念一段,講一點,然後指導大家念誦抄錄。他將那些不識字並識字少之人安排到一處,教導他們識字習字。其余人等自行記誦。
沈沐楓也在習字之列。上了十來年的學,沒想到來到修仙界還得重新開始學習。沈沐楓暗自慶幸提前學過了一點,否則多半會像旁邊那幾個山野少年一般,連筆都不會握。
有事做時間過的很快,兩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下課了。
眾人呼啦啦一起去往飯堂。
東華峰的飯堂位于苑西邊,是一個**的二層小樓,一層是大廳,每日僅午時供餐一頓。二樓為雅座,專門供應各種帶有靈氣的食物,現點現做,無時辰限制,當然,靈石花費也所費不菲。
他們這群新晉弟子自然是只能在大廳用餐。除了饅頭大餅等主食,還有數樣葷素菜蔬,味道一般,管飽盡夠。
往日領取闢谷丹的時辰早就過了,眾人到現在個個都已是饑腸轆轆。加之食用了數月的闢谷丹,見了飯菜皆是無比的親切。畢竟闢谷丹雖好,多年的生活習慣卻非一時能改得過來的。
也有新晉弟子出疑問,為何這里每日僅供一餐飯,要是晚時餓了如何。便有人去問飯堂服務的雜役師兄,答曰︰「看到這些饅頭大餅了沒有,想要多少,都可隨意拿取帶走!」
幾天之後,這些新晉弟子便知道為何飯堂每日僅供餐一次了。不是飯堂不願意做,而是來吃飯的弟子太少了。
雖然外門弟子都未闢谷,但是一來沒有靈氣的凡俗飯菜會增加身體濁氣,吃多了還需要消耗身體有限的靈力來排出;二來,每日修煉時間緊張,外門弟子又不會御劍飛行,上下山都要耽誤時間,因此大多數弟子不願多費時間于此,只隔上幾日來此取些飯食,放于儲物袋中保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