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風流 第33章

作者 ︰ 秋水伊人

古代的公務員,混到上朝站班的都不容易。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

大慶朝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上殿站班的資格,五品以下的京官視情況也會有上殿朝會的機會。

以前孟明遠做從五品翰林侍講的時候,除非特殊情況是不用參加早朝的,但他有上奏章的權利,且翰林院的官員奏章是直達聖听的,這也是翰林院有別于其他政府部門的地方所在。不過,沒什麼進取心的孟明遠一向懶得行使自己奏疏言事的權利。只是外放一任回來,從四品的官級沒變,領的卻是正四品的俸祿,上不上疏且不說,左右不上朝是不行了。

弱冠少年,長身玉立,氣質溫潤。

一身緋色官袍加身,更顯得人中龍鳳之姿。

這樣的孟明遠站在百官之中猶如鶴立雞群,那真是一枝獨秀,分外招搖。

他往那殿上一站,不言不動就是一道風景線,吸引各種羨慕嫉妒恨掃射而去。

這就想低調也低調不起來了,在一大票老中青官員中,他這個少年高官一下子便木秀于林,被動高調了起來。

做為大慶朝開國至今科舉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孟明遠從啼聲初試聞名天下後,便一直是話題式的人物,無論是科舉還是仕途,他一路順暢到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以他外放三年的亮眼政績卻只實際升了半級又塞回翰林院,頗有令人尋味之處。

翰林院這衙門是個極有內涵的地方,清水衙門卻深不見底,也許默默無聞一生清貧,也許就一飛沖天國之肱股。

目前來看,孟探花無論從哪方面來看走的都不是默默無聞一生清貧的路線,長眼的人都看得出皇上有為國儲相的打算。

只不過,當事人真心祈禱這事不是真的。

孟明遠沒什麼遠大的抱負,他就想上個小班,賺點小錢,一家人平安喜樂地生活下去。那什麼國家公僕,為人民全心全意服務的,他真心沒那麼高的覺悟。

于是,一回京他就開始故態萌發,窩在翰林院繼續他以前的狀態——看書,抄書,修書。如果不是有旨意吏部一早就對他的官職進行了安排,沒準他就能一直賦閑在家等空缺。不知為何,眾人就是知道他一定會這樣做,沒理由的篤定。

探花郎優秀,他不但本人優秀,他還會□人,李家那個榆木疙瘩一樣的小子被他領著在江城府兜了一圈回來,立馬就變成了干吏。你要說他沒給自家舅爺開小灶,打死別人都不信。

可惜啊,探花郎的小灶不是那麼好開的,他自己都懶得鑽營仕途,還想他幫著別人去鑽營?

不少人這時有點兒回過味兒來了,敢情當年皇上把他外放到那個最糟糕的位置上就是為了歷練打磨他,拿鞭子抽著他不得不動,這才有了三年亮眼的政績。

孟明遠趴窩似的生活沒能維持太久,某日,皇上當殿便給他派任務了,讓他跟戶部和工部的人詳細交待一下關于他在江城那邊對農田增產利用及其水利工程方面的心得體會,還有防災抗災都相應措施,並形成具體的書面匯報,同時跟兩部相關人員進行實地操作監工。

總之,他雖然在翰林院就職,但是暫時他得借調給戶部與工部,積極配合兩部相關工作的開展。

戶部掌管皇家田莊的大司農樂了,他總算可以明正言順地跟探花郎請教關于農作物種植及增產方面的具體問題,這次他不能含糊其辭了。

工部的水部郎中也樂了,他早就對探花郎在江城的一些水利工程建設感興趣,能當面請教對天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接了旨意的孟明遠內傷不提,他這才回京過幾天舒心日子啊,皇上就這麼容不得他清閑?形成書面匯報什麼的已經很麻煩了,還得去實地操作監工?要不要這麼壓榨勞動力?他只領了他老人家一份薪水卻得干三份工作?

他一點兒沒冤枉皇上大人,他領著翰林院的差兒,又兼著戶部和工部的幫差,這麼一算,可不就是三份工作麼?

孟明遠覺得他虧大發了,真心想建議皇帝給他漲工資,不然他就消極怠工。

元德三十年的田休假孟探花沒巴巴地跑到自家的永業田去參與勞動,而是關在自家的內書房閉關蒙頭寫家規。有子有女,以後人數勢必還會增加,家規必須提前準備完善,不能臨時抱佛腳,用時再抓瞎。

幾天後,等到新鮮出爐的孟氏家規被明示出來的時候,在孟家造成了天崩地裂般的震動。

震動的余波理所當然地被孟家兩位夫人帶到了各自的娘家。

然後,在後宅女人強大的八卦傳播速度下,孟氏家規很快席卷了京城權貴後宅……以及前堂。

太過有才能的人果然都是特立獨行的!

除了孟探花這樣的奇葩大抵也不會有人能寫出這樣的家規來。

家規上孝順父母,友愛手足,愛護妻兒什麼的都完全可以忽視,那些話誰家也是這樣一代一代往下傳的,亮點在于——

孟家子弟婚前不配通房侍妾,只娶妻不納妾,不得以無子休妻,注明︰無子也是你命中注定,能過繼兄弟的就過繼一個,不能過繼的就讓子佷養老送終。

孟家女擇媚條件不分貧賤高低,只有一條,不得納妾,若夫家納妾,孟家主事者作主和離,咱們回家另嫁也好,由娘家養老也可,總之咱們不受那份氣。

孟家婦亦不分貧賤高低,兒子喜歡就好,不論男女,你敢娶,他敢嫁,孟家就敢給你操辦。

這條是亮點啊,比前面兩條還要亮,兒子喜歡,不論男女,這公然是把斷袖分桃給光明正大化了啊。

孟家子女婚嫁自由,不欲婚嫁的,家中人亦不可強迫,由家中供養終身。

孟家子弟不肖,敢于納妾眠花宿柳者,其婦準予養面首,他納幾個,你養幾個,公婆為其作主。

這條簡直就是挑戰世俗理念啊,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孟氏家規最後一句小結突顯亮點︰一生一世一雙人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與財富。

最讓人瞠目的是︰這份家規全是白話文,完全不搞文縐縐那套,只要會說話就能听懂上面寫的是什麼,別想偷換概念什麼的。娶婦嫁女均會附贈家規一本,不識字者下聘時也會讀給對方听,保證童叟無欺。

探花郎這份家規夫妻倫常上給了大家石破天驚的震駭,甚至直達天听。

某日,皇上臨散朝時由衷說了一句︰「孟卿,將來務必給朕的公主留一佳婿人選。」

眾朝臣︰這就提前預定了啊,皇上您不能這樣以強權壓人啊,我們還想著給自家閨女挑一個呢。

孟明遠一本正經,極是嚴肅地回奏道︰「陛下,臣的家規對子孫已是苛刻,妻子人選總要他們自己喜歡的才好,畢竟娶了極有可能一生便無更改了。」老婆要是長壽一點的話,那是一點半途換人的可能性都沒有啊。

皇上點頭道︰「卿所言極是,總要他們自己喜歡才好。」近水樓台先得月,以後多讓他們接觸總會喜歡的。

眾朝臣心領神會。

其實,對于孟家這份家規,兩個岳家都有所感慨的,覺得對子孫有些太過嚴苛,而他們家閨女亦轉述了自家郎君的話「兄弟姐妹友愛互助不是說說話就算的,他們不以身作則怎麼替姐妹撐腰分憂,這是他們身為兄弟的責任與義務」。

此話甚為有理,不能只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你自己都不修身,怎麼能要求別人呢?

總之,孟明遠當堂奏對了一次後,大家就知道孟家這份家規那是鐵板釘釘無可更改,日後必定是會實施到探花郎後代子孫身上去的。在對孟家子蠢蠢欲動的時候,對孟家女便不由自主有些敬畏了。

其實,家規什麼的,有孟明遠的主觀原因,也有外在的客觀原因。人太優秀了,難免招人青睞,即使是世家大族的千金,想塞給他為妾的也不少,自然多半是庶出,但嫡出的也不是沒有,這實實嚇到了他,趕緊就把孟氏家規給整出來召告天下了。

夠了,他的女人夠數了,本來一個就很夠了,因為賜婚整成了兩個已經是超標,絕對不想再添人了。

他一點兒不想看到自家後院出現宅斗的劇情,那會讓他感覺很恐怖,在外面勾心斗角完了,回了家里還不得安寧,他會崩潰的。

而有了子女後,他們的教導也要下一番功夫,總不能養而不教出些敗家不肖的子孫出來。

孟氏家規必須得強硬地代代執行下去,從長遠看這其實是件利于子孫的大計,並不是他的一時心血來潮。舉凡世家大族總是有著他們各自的行為準則,對子弟的教養也是極為看重的,他雖不指望後代子孫一定都是人才,躋身世家之列,但是人品修養上卻要從一開始就奠定根基。

他當然知道自己制定的家規有些地方確實驚世駭俗,但那又如何呢?

反正他即使想低調也不可得,那偶有驚人之舉,做做奇葩什麼的其實就真的不必太過介意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公子風流最新章節 | 公子風流全文閱讀 | 公子風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