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初唐 第十九章改組官吏 李寬進言

作者 ︰ 笑笑在唱歌

貞觀元年十一月開始了,天氣漸漸轉涼,還是沒有雨水,李寬現在真正死心,回刑部銷完假每天上朝,半旬一假,像回到自己教學的大學一樣,忙碌充實的活著。

月中吏部向李世民上書要選派官員,李寬很好奇,大唐的科舉制度還沒有完善執行,現在怎麼選官?總算從蝗災的愁思中拔出來了,早先隋朝時選舉官員,從十一月集中,到第二年ch n天結束,人皆患其期促。唐初,因為戰亂,士大夫不願做官,所以官員不足。

武德年間,當時尚書省下符到各州命人參選,州府以及奉詔使者多用赤牒補官。至此也廢除這做法,命參選者到尚書省參選。今年貞觀元年參選的人有七千多,這麼多怎麼辦?

這r 上朝,吏部侍郎劉林甫又上奏,向李世民詢問本次選官怎麼選?全臣難得的集中j ng神一起,听老李下旨,要知道這次是老李第一次選派官員,自己門下的門生,好多都在其中,能不關心。

李世民自己也頭疼,開始是沒人做官,這次是太多,好些老臣子的得意門生都在里面,還有五姓七望的,怎麼辦?老李直接問劉林甫「愛卿,就7ooo多人參考,你怎麼看?」劉林甫思索一番答道「陛下,臣以為此次參選人數太多,奏請四時听選,隨闕注擬,人以為便。陛下怎麼看?」

李世民一看,還行,但是現如今關中少糧,這麼多人來,吃飯怎麼辦?「劉愛卿,現今關中少糧,參選門生,飯食怎麼安排?」劉林甫回答「洛州離長安最近,可一部分人到洛州參選。」李世民見考試安排好,但是錄用幾人?還是個問題。

就向全場大臣詢問,錄用幾人?全臣沒有開口,李世民也知道他們的心思,就宣布下朝,讓房玄齡幾人擬定錄用人數,走前留了一句「官在得人,不在員多」李寬為李世民叫好,等李世民離開,全臣才交談開。李寬想到一事,忙問房玄齡「房叔,這次選派官員也有御史台的嗎?」

「有,選的是左、右御史」李寬一听壞了,大唐安史之亂後覆滅的主要原因就是藩鎮割據,想不到現在就有苗頭了,一定要掐死。房玄齡也沒再和李寬閑聊,趕著去老李那,听听最新指示,雖然全臣想攔著房相再聊聊,可也知道房玄齡去李世民那,任其離去。

這邊李寬還在思索唐代的左、右御史,左御史監察zh ngy ngzh ngf 官員,主要是尚書省六部官員,而中書、門下省不在監察之列;右御史檢查各地方官員,全國分十道,每道一個,稱「觀察使」。這「觀察使」本是zh ngy ng的監察官,在各道巡查,後來就變成常駐地方的zh ngy ng官了,無形中成為地方的最高長官。

假使他的任務是巡視邊疆,在邊防重地停駐下來,zh ngy ng又賦予他全部權力以應付地方事宜,這即成為「節度使」。節是當時一種全權的印信,有了它就可以調度一切,故稱「節度使」。由于其權力極大,所以逐漸演變成「藩鎮」。

看來一定不能讓右御史變成常駐地方的zh ngy ng官,一定不可以掌兵,怎麼辦?

那邊房玄齡和幾個大人一起參拜老李,老李給出最新指示「治理國家的根本在于審慎。要根據一個人能力的大小授予官職,務必j ng減官員人數,現在應當審查官吏,讓他們都能夠發揮各自的作用,那麼國家就可以無為而治了。你應該仔細考慮一下這個問題,確定官員的人數。」

房玄齡充分領會了老李的意思,不要怕得罪人,任官唯賢,j ng簡人數。房玄齡等人于是擬定出文武官員共六百四十人,李世民接受了這個數額,並對房玄齡說︰「從今以後,如果誰有音樂、雜藝等一技之長,超過一般人的,只可以賞賜給他們錢財絲帛,一定不可獎賞過度,授予他們官職。從而讓他們和朝廷的棟梁之才並肩而站,同桌而食,致使紳士、大夫引以為恥。」

全臣知道了人數,心不服,也沒有辦法,李寬也不關心它的參選人數,現在就在想怎麼趁現在把藩鎮割據的毒瘤拔了,一人計短,李寬邀請杜如晦、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到府一敘,那些武將,李寬怕他們有想法,沒敢叫。

三人來到李寬府上不知道又有什麼事,李寬沒有廢話,直言問三人就大唐選左、右御史一事的看法,三人覺得很奇怪,有人監察不是很好嘛,李寬直接就右御史的監察對象,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三人開始還沒在意,越听越害怕。

最後听到如若zh ngy ng賦予右御史全部權力以應付地方事宜,這即成為「節度使」。(節是當時一種全權的印信,有了它就可以調度一切,故稱「節度使」。)演變成「藩鎮」。三人坐不住了,他們都是人j ng,馬上就想到了大漢。

若藩鎮割據真出現,到那時不是說想廢就廢的,你看漢朝漢景帝時還不是想削藩,最後導致七國之亂,等到漢武帝才頒發了推恩令來削減封地!現在大唐建國就是藩鎮的勝利,太上皇就是藩鎮造反,不敢再想了,三人汗留了一地。

四人都沒有開口,李寬不禁想到歷史,大唐開始的統治者覺得這是能守衛邊疆鎮守國土的制度,根本沒意識到在最後會發生混亂的場面。

就像唐玄宗,他在唐朝也算比較英明的了,不過他還是寵幸安祿山,封他為三鎮節度使,最後爆發安史之亂,藩鎮之禍從此開始。所以說這完全是統治者認識不到制度的危害,唐末五代的混亂是藩鎮導致的,不能說誰比誰聰明,這就是當局者迷。就好像朱元璋,他建國後分封諸子,以為能保護帝國的穩定,卻料不到靖難。能明白了吧?

三人口都干了,相視一眼,看著還在神游的李寬,妖孽啊。怎麼會把前面朝代的更替直接點出,若今天沒有听到李寬的話,不要想大唐一定會和隋一樣,淹沒在滾滾浪ch o中,現在怎麼辦?

看著李寬,李寬也不知怎麼辦,用以後宋、明、清朝的方法采取強干弱枝的軍制,大力加強zh ngy ng軍隊,削弱地方軍隊!(所以很容易被外族入侵)用現代兵役制度,又不現實。

李寬只能告訴他們一些後面朝代采用的辦法和危害,根據現今大唐的情況,想辦法。最後三人在李寬提點下,決定對右御史有任期限制,讓地方軍政分立,不會出現有某人同時掌握軍政大權,成立d l 藩鎮的情況。

李寬心力交瘁,盡力了,三人離開楚王府,一起去見李世民,這次三人沒有敢隱瞞直接將李寬的話告訴李世民,李世民也嚇住了,再听了三人的安排,決定以後地方的官員三年一調,封藩的將領,封地沒有軍權,另外派人駐地,駐地將領也是三年一換,最大限度的防止藩鎮割據出現。

李寬還不知道,大唐地方的軍政分立被後世譽為東方君主立憲的先驅,大唐在世界歷史上被許多國家研究。李世民這次才真正對李寬放心了,一心為了大唐,李世民有點後悔玄武門之變的做法,希望李寬能認同自己。

注︰推恩令,漢武帝劉徹為削弱諸侯王勢力而頒行的一項重要法令。西漢自文、景兩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r 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臨的嚴重問題。文帝時﹐賈誼鑒于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曾在《治安策》中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其具體辦法是,令諸侯王各分為若干國﹐使諸侯王的子孫以次分享封土,地盡為止;封土廣大而子孫少者,則虛建國號﹐待其子孫生後分封。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雲初唐最新章節 | 風雲初唐全文閱讀 | 風雲初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