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初唐 第三十八章遠程指揮 選將一波三折

作者 ︰ 笑笑在唱歌

杜如晦、高士廉和李寬在早朝上簡單分析下梁師都的邊城位置,決定下午到兵部再詳談作戰方法,李寬沒想到李世民會讓他統帥這次征伐梁師都的戰事,很興奮,不是對打仗興奮,是能夠走出長安城看看千年之前的西南風景興奮。

作為一位有封地的王爺,不是想到哪就可以到哪的,何況李寬還沒滿14歲,離接管封地還有幾年,這次好不容易能出去走走,李寬高興異常。

下午,李寬在兵部把梁師都朔方地貌和周邊城池在紙上勾勒出來,看看怎麼攻打起效最大,李寬可不想讓士兵白白送死,這邊李寬忙的熱火朝天,那邊李世民的御書房內,君臣對持,風雨y 來。

原來李世民在早朝上,當眾宣布李寬作為此次討伐梁師都的統帥,事後越想越不放心,從上次李寬提出解決蝗災方法後,李世民就派暗人把李寬離開秦王府後所做的事一一調查清楚,發現自己真是不了解自己的二子,說句不為過的話有經天緯地之才。

李世民一向標榜自己求才如渴,禮賢下士,真實情況是被逼的,善待前朝大臣,因為自己沒人;十八學士招納入懷,大部分歸功于長孫兄妹;魏征等諫議大臣,是為安撫隱太子殘余勢力。

自己真正想的就是做個皇帝,至于是不是明君,不在意,哪想這些大臣逼著逼著,自己往明君的道路上越走越近,這被萬民稱頌的感覺真好,對皇位、權力越加不舍得松開,誰對自己的皇位有威脅,一定不放過,不管是誰。

這李寬才能越顯,名聲越大,就不知道這皇位會不會變成他的?要知道嫡長子制在皇家來講,就是騙騙外人,內情誰不知道。何況李寬就是自己的兒子,雖然過繼給了老五,但是老五在世時,好些大臣就鼓動太上皇立老五為太子,要不老五也不會早逝,不過那是大哥干的,自己不知情。

早上一時氣憤,隨口讓李寬做了此次征戰的統帥,細想不好,要知道自己能夠坐上皇位,很大原因是將李寬過繼給老五,太上皇將兵權重新給了自己,才建立了一股不輸于大哥的勢力,雖然李世民沒听過槍桿子里出政權這句話,但作為一個掌權者,李世民對于兵權毫不放過,沒見朝中大將,真正掌兵權的有幾個?

不能讓李寬有掌兵權的機會,一絲也不行,私下已經有好些大臣在談論,承乾不如李寬,李寬做儲君更加合適,但是說出的話怎麼辦?

李世民讓人把杜如晦、高士廉、長孫無忌等人叫到自己的御書房,先對大伙表現出自己對于讓李寬擔任征伐梁師都統帥的擔憂,沒想幾位大臣毫不擔心,對李寬信心滿滿,李世民一見更加不能讓李寬帶兵了,要是打勝了,李寬越加難管。

李世民和幾人商議一番,還是沒結果,李世民直接下令,李寬不可隨軍出征,這下幾位大人急了,哪有出征統帥不在的情況,陛下這是強人所難,長孫無忌作為李世民的絕對心月復,把自己的不解直接問出,「陛下,你讓楚王作為此次出征的統帥,又不讓他隨軍出征,這樣的統帥兒戲嗎?」

李世民心里萬匹馬奔過,你們哪知我的想法,反正李寬不能掌兵權現在,「朕八歲就隨父皇出征,見過無數戰爭,打過無數場仗,戰場刀劍無眼,你們說說,李寬才能高不,這等人才怎麼能輕易涉險,萬一不幸,悔之晚矣,何況他是我兒」

幾人听了李世民的肺腑之言,感同身受,此等大才是不該涉險,杜如晦向李世民提議重挑統帥,李世民一口回絕,這下幾位大人不再言語,就看李世民到底想怎樣,御書房的氣氛陡然緊張開。

李世民在心里幾番考量,李寬出征不行,重挑統帥不要想,自己剛說的話立馬反悔,世人怎麼看,何況自己就想趁此讓全臣看看李寬沒有軍事才能,就是有也得變沒了。

御書房中的幾人都沒聲音,李世民先呵呵笑笑,打破僵局,把場面話說出「朕不是不想重挑統帥,但是早朝剛當眾選好統帥,立馬變換,全臣怎麼想,朕言而無信?楚王欺世盜名?」

這,幾人也不知怎麼講,李世民一看幾位重臣有松口跡象,接著來「朕這樣想,你們看看行不行,李寬繼續做此次出征的統帥,只有諸臣知曉,這次就不發公文昭告天下,挑選副將和先鋒時,找作戰豐富的,李寬就在長安城中事先做好部署,再飛鴿傳書了解戰況,你們覺得怎樣?」

杜如晦幾人一思量,行,前幾次的戰事。李寬也沒統兵,只是出點計謀,最終不也贏了,這次出征梁師都,也沒什麼大事,賑災處理麻煩事一堆,李寬在也好,幾位大臣點頭答應,李世民讓他們去處理公事,看著幾位大臣離去,李世民就想放聲大笑,成了。

其實李世民還有點小心思沒講,不昭告天下李寬作為出征統帥有兩成含義,勝了功勞在副將先鋒身上,敗了責任在于李寬,不過他們挑選副將自己還得準備下,讓人把李靖叫來不談。

下午,杜如晦和高士廉把李世民的最新指示告訴李寬,得外出計劃泡湯,李寬把自己一上午的準備工作成果,拿給杜如晦、高士廉看,兩人對于李寬拿出的作戰計劃表很是贊賞,按著李寬的安排,不出意外,中原統一了,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作戰人選,沒用考慮李靖。

人選選好,杜如晦和李寬還有些細節商談,高士廉去戶部商談糧草,明r 早朝匯報給李世民就好了。

高士廉在去戶部的路上被長孫皇後叫去,高士廉沒想什麼,自己也好久沒看見這個外甥女了,先去看看,等高士廉到了立政殿,就看見自家外甥女在殿里走動不停,這是怎麼了?

高士廉急匆匆就進去,長孫皇後見了自家舅舅,一顆心才放下,讓紫菱守住院門,和高士廉到內廳詳談,高士廉明白這是有大事了。

長孫皇後也不和自己舅舅來虛的,直接就問起征伐梁師都副將人選,高士廉原以為是什麼大事,一听板著臉,告誡長孫皇後,**不得干政,現今不是在秦王府要注意。長孫皇後沒有時間听舅舅說教,直言「副將人選是不是準備定李靖?」

高士廉一听,很高興外甥女敏銳的軍事眼光,在高士廉心里,他妹妹和妹夫別的沒什麼,就是養了兩個好兒女,其中觀音婢比長孫無忌還要聰明,可惜是個女兒身。高士廉沒把長孫皇後當一般女子,告訴她此次征伐梁師都的人選,包括李世民不讓李寬出征,還對長孫皇後高度贊揚李世民的愛才之心。

長孫皇後不好對高士廉明言,幾十年的夫妻,論對李世民的了解,觀音婢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長孫皇後听完,笑著對高士廉說「舅舅,要是李靖出征不了,你們選誰出征?」

高士廉覺得好笑,現在朝中大將誰比的過李靖,沒有統帥,不派他,派誰?高士廉本不想回答這種假設問題,見觀音婢不像開玩笑,心一沉,自己是看著兩孩子長大,無忌有時還會開開玩笑,從觀音婢嫁給李世民,就很少玩笑,一言一行都有深意,高士廉認真思索起來。

現今整個大唐可以說得上是帥才的寥寥無幾李靖、侯君集幾個,將才不少,出征梁師都,地方不大,沒了統帥,一定要個帥才,沒了李靖,還真找不出幾個,高士廉才發現大唐武將不少,帥才很少,將才蠻多,觀音婢看舅舅神游天外,知道他又想到別的地方去了,忙叫醒舅舅。

高士廉看著外甥女的臉,實在的講「還真沒幾個人,如李靖不去,侯君集不在,尉遲敬德是個猛將,秦瓊臥病,程咬金莽將,段志玄幾人近來征戰不多,還真沒人選,你說李靖不去,什麼意思?」

長孫皇後怎麼能告訴舅舅,剛剛李靖來找過自己,講李世民讓他在出征梁師都一事上,消極怠工,當然李世民原話是,李靖征戰時,一定要保護自己,不可像秦瓊一樣,內涵李靖怎麼听不出,事後直接來找長孫皇後,告訴長孫皇後自己估計要臥病,讓長孫皇後提點下楚王。

長孫皇後一听就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著急的是李靖不去,自家舅舅定會帶兵征戰,惹怒李世民不好,長孫皇後發覺,自從李世民當上皇帝,疑心病越發重,以前對自己的幾個孩子每天都抽空關心下。

現在對承乾臉不是臉,夸贊李泰,長孫皇後現在就怕有一天他們兄弟反目,這些又不好對外人講,自己只好逮住空就教他們兄弟友愛,效果還不錯。

長孫皇後不好直言,旁敲一番「舅舅,我就是問問,李靖去不了,你可不能去,真要選人,皇家宗室還有幾個人才,你們選選。」

高士廉也是人j ng,一听外甥女的話,知道情況有變,沒上戶部,回到兵部,叫上杜如晦、李寬讓兩人再挑幾個備胎,李寬有點不好意思,自己都忘了,凡事兩手準備,有個後備方案才不會亂。

杜如晦听到高士廉讓再選個人做後備副將,心里明白了些,沒有問,三人就第二副將爭論不休,高士廉直接就從皇家宗室中選,李寬看了會,估計發生了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疑問留在心里,認真和杜如晦討論高士廉選出的人名。

最終拍板定下,若李靖去不了,就派右衛大將軍柴紹。柴紹娶唐高祖女平陽昭公主為妻,是李世民的姐夫,伍德年間與吐谷渾、突厥多次征戰,屢建戰功,在皇室中是不可多得的帥才。

第二天早朝,杜如晦還沒有匯報他們商討出征梁師都的副將,李世民就先宣布昨r 李靖夜感風寒,臥病在床,表達了君上對臣子生病的痛惜,望諸臣在ch n季注意身體,全臣又是一片感激涕零。

杜如晦和李寬對視下,明白什麼,又什麼都不明白,將柴紹作為出征人選匯報給李世民,李世民先一愣,馬上答應,告訴諸臣此次出征統帥李寬因為年幼,不便隨軍出征,就在長安指揮,遣右衛大將軍柴紹、殿中少監薛萬均前去攻梁師都。

諸臣听李世民細言,保護楚王,心中陣陣暖流,陛下愛才若子,明君。上完朝,李寬、杜如晦、高士廉、柴紹、薛萬均一起去兵部,商討作戰計劃,準備出征梁師都。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雲初唐最新章節 | 風雲初唐全文閱讀 | 風雲初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