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生他們的書包沒像想現在這麼豪華,只是自家縫制的手提式的布包,那是源生的母親趁著夜晚空閑的時分,挑著馬燈,一個人躲在臥室里,操縱著陳年的縫紉機,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才完成的,學堂里所發放的課本並不是十分的鮮艷,只是簡單的格調。
鄉村的的學堂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至今還是坐落在隔壁村廟會廣場的一個角落,學堂修建的地基大概有一米多高,源生他們還要走上幾個台階才能進入教室,教書的先生大多是本地的老教師,少數的都還是專程從縣城里分配過來的,學堂的附近也都有設置供他們住宿的房間。
其實就在學堂剛建成不久,村里前來報名上學的孩子還是絡繹不絕的,只不過相比源生他們這一代,那時候每戶農家的人口實在嚴重超標,甚至有農戶的家中連續生下十幾個孩子。
加上社會經濟發展還是相對落後的,因此家庭的溫飽問題在那段時間難以得到改善,以致大部分的孩子入學不到兩三年就輟學在家幫忙,只當是作為童年時代曾經到過學堂入門識字的紀念。
剩余的那少部分孩子,都是家庭條件較為寬裕的或是幾個孩子當中學業成績較為突出的,不過往後的學習生涯當中,能夠堅持到高中畢業,乃至更高的學府,那也是屈指可少的,源生的父親正是比較突出的一位,然而就在當時的家中,能夠支撐起他的學業,還得歸功于在阿榮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性家人,正是源生的祖母、母親以及姑媽三人。
那個年代造成文化水平低下的人口眾多,因此大多都是依靠當地的農業發展得以維持生計的,隨著新時代文化產物的燻陶,人們的教育觀念大有改觀,雖然曾經屬于他們那一代的求學生涯早已不復存在,但是他們更加寄予厚望的是下一代的美好未來。
還是處在艱難困苦的煎熬中,就算咬緊牙關傾其家中所有資產,也要趁著當時教育政策的推陳致新,好好地栽培自己的子女,所以和源生他們家的幾個孩子一樣,大多數的都比較幸運,不會以往的歲月那樣打小一天到晚就要幫忙家里干農活,源生的家里的經濟收入主要憑借阿榮給人家看病掙來的,一年累計下也夠花上一陣子了。
在阿榮求學深造的那段歲月,早就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教育重大意義,所以作為家中的一家之長,他責任重大,總是煞費苦心地再三鼓勵源生他們幾個孩子,一定要去完成自己的學業,還好源生他們並沒有成天和村里的有些孩子去惹是生非。
不過說是實話,村里其他孩子的家長大多只是憑借傳統的理念,以當地的風土人情隨性地教化子女,並沒有特別有效的手段,誰知土生土長的孩子大多比較頑劣,厭倦學堂的現象比比皆是,任憑調皮搗蛋的行徑不可教化,而後滋生不堪入目的事端,不是偷摘果子就是順手牽羊,就在得過且過的遺憾痛苦中磨合,直到這樣的現象不再復發,就當他們的子女錯過了最美好的求學時光,往後還得指望子女繼承自己的血脈,于是無奈之際,狠下心來過早地讓他們踏入外面的社會去上另一所「大學堂」。
話說偏僻的鄉村就只有小學生的學堂,更上等級的就要到縣城里去,每到開學的那天,村民都會準時地听到廣播,等到第二天的清早,就會有大人帶著自己的小孩去報名。
小孩大多讀了幾個學期就不願繼續下去了,或許是因為教學制度的緣故,加上當時農村的家庭生活都還比較困難,欠學費的現象比比皆是。
源生、阿龍、阿良三位都是家里的次子,除了阿良的兩位大姐至今都已經月兌離了學堂,選擇了薌劇團的生涯,其他倆人的兄弟姐妹要麼還在村里的小學堂,要麼已經進入縣城讀書,阿良的家庭實力相對會落後一點,雖然有個曾祖父曾經在這里教過二十幾年的書,但是現在也都已經退休了,每個月只能領到微薄的退休金,加上阿良的父親(那將會是後來介紹到的)成天酗酒賭博,鬧得是滿村的風雨,而且還染上了賭癮,家里僅剩不多的資產都快被他糟蹋光了,由此阿良的父親跟外公及曾祖父三人的關系,愈加存在隔閡,阿良的學費還是自己的呃親身父親啞巴仔積攢後瞞著阿良的父親偷偷地送到豬肉大叔的手中。
阿龍家里的主要收入靠的是他父親的手頭的功夫爭取的,父親操縱一手好的拖拉機(也是接下來將會提到的),農耕的時節里,寬廣的田園上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雇佣他的村民每畝田地耕作的費用也付個幾十塊錢,一連幾天下來,阿龍的學費就有了著落,加上大女兒的學費,那也不用擔心,阿龍的母親也會幫忙爭取一部分收益,他家里栽培了許多果樹,每到豐收的季節,便會邊賣出去獲取高額的現金,這些大部分都是家中母親在料理,由此雙管齊下,操勞的背後總算支撐得起子女的學業,相比阿良的家人會顯得更加有立足的尊嚴。
還有其他的村民的經濟收入就不那麼樂觀,他們只單靠種些經濟作物勉強維持家庭的開支,而且一年當中就那麼一兩次收益。
源生也很快就要告別了鄉村學堂,準備迎來往後的進修生涯。
源生的哥哥早已到縣城里去讀書了,當時他捧著來之不易的通行證,內心有說不出的激動,那時村里除了他以外,還有一兩戶人家的孩子也一起去了縣城讀書。
源生的哥哥和他們不一樣,傳統升學的取向,大都順著教育政策頒布的地點就學,他們在那些學校畢業後走向社會就業,當地政府會有所分配的崗位,或許是受阿榮的影響,源生的哥哥選擇了一所中醫學堂,那里有阿榮認識的同行,雖然沒有政府的就業保障,這樣比較也算妥當,往後立足于醫學界好歹也有個照應。
畢竟這是他源生的哥哥一次出遠門,第一次離開家人,走出這個村落,所以當時的處境正是一個游離于鄉村文化的學子蛻變的際遇。
記得臨行時,全家人在庭院里為他打理了一番,母親渾身上下給他衣冠整理好了,打量了片刻,將煮熟過後的幾個母雞蛋塞進了他的書包里。
那一天,源生的祖母和母親都很不舍得,她們緊跟著源生的哥哥臨行時的步伐,一邊嘮叨著一邊掉眼淚,在一旁的源生一直都很羨慕,因為源生的哥哥就要去縣城了,腦海里隱隱約約浮現了縣城的風光,那里應該會比這里更熱鬧更繁華。
源生的姐姐一直陪在祖母的身邊,她的眼圈也紅了,阿榮陳詞莊重地向他交代了些事情,源生他們都知道見過世面的他,經歷了大風大浪後,那是做阿榮的一種更加理性地看待。
出了小院的大門,在源生他們同行的路上,在源生的哥哥的視線里,每經過一處,都會留意著幾位為其駐足的村民,都說源生的哥哥今天特別帥氣,他也很有禮貌地問候著,言行舉止有了幾分阿榮的模樣。
此時此刻,源生終于感覺到他有了大人的氣質了,不會像之前那樣調皮搗蛋捉弄源生和姐姐,其實源生又何嘗沒有過無理取鬧的時候呢。
這是一個煙霧迷蒙的清晨,酒鬼叔叔家的幾個伙伴也出來看熱鬧了,他家的三角梅長得更加茂盛,開的花也都很鮮艷。
幾年的時光過去,大家都已是年輕的小伙子了,特別是最小的那個,他家人都十分寵愛他,只見他養的白白胖胖的,機靈古怪的叫嚷著,十分討人喜歡,估計也快要開始上學了,還記得幾年前源生親耳見證他呱呱墜地的事跡,如今也有幾副當年源生的模樣了。
源生又見到了他家那條母狗,母狗顯得已經老態龍鐘了,毛發變得干枯凌亂,它的孩子們都沒見著,估計都早已送人了,只見他孤零零守在小伙伴的身邊搖著尾巴,眼神看上去更加憂郁,似乎也在目送源生的哥哥來著。
不過會兒一路上又多了幾個同行的小伙伴,他們的家人也都出現了,大家都是相約好的,這一天源生的哥哥和村里的這幾個同齡的孩子就此踏上了去往縣城求學的道路,他們結伴而行,幾步又回首,大人們望著漸漸遠去的身影,只有眼神一直在訴說著離別的傷心。
與此同時村里有人開著拖拉機過來了,緩緩地停靠在村口的那座廟宇旁,那是來接送他們的,廟宇里的老人正在大榕樹底下打掃著落葉,他也不想錯過這樣的難得一遇的事跡,只見他連忙丟下手頭的掃把,趕過去寒暄著,等過會兒便悠閑地享受著大煙筒的燻香,他應該在追逐著另一種心境,那是一個孤守廟堂的老人再次見證了新一代青年的嶄新的面貌。
拖拉機的柴油箱上青煙裊裊,引擎噠噠聲陣陣回響在空曠的原野,大概有那麼十幾分鐘,便緩緩開動了。
源生他們都依依不舍地望著那輛載著求學之夢的拖拉機,引擎噠噠聲越來越弱,這樣的場景似乎有些熟悉,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清晨的霧氣籠罩著村口的那條小路,眼前只能看到一絲田園風光,灰白色的大霧一直延伸到山巒那邊,淹沒多少行人的身影。
母親的淚水更加流淌不止,姐姐隨同祖母回到了家門口和一起目送孩子上學的村民相互道別後,小心翼翼地便扶持著門框跨進了大院里,似乎還能听到拖拉機的聲響,或許是他看了一眼阿榮那偉岸的身軀,只見阿榮那樣堅定的眼神,舒緩了老人那憂傷的情緒。
往後的日子里,阿榮仍舊守在家里的那間藥鋪,由繼續不斷給村里的人家看病,家里的一切事務照常進行,只是多了一份牽掛。
源生的哥哥打那起進入縣城,得等到五年之後才\學滿出師,那個縣城是在距離這里六百多余里的繁華街區,源生的哥哥應該會勇敢地去面對。
和源生的哥哥同行的也都和自己一樣承載著家人的期望,那是曾經和自己齊頭並進的伙伴們,也是相處了五個春夏秋冬的同窗,他們就從此暫別這養育自己十幾年的村落,共同踏入外面的世界,或許此後的幾年里將不再感受著村里的風雲變幻,只有留守在這里的人們依舊守護這這片原生態的故土。
這看是漫長而又短暫的求學時光,往後經歷的事,只有那時的他最為深刻。
如果同在一個家庭長大親人們,那麼經後若有嫁去或漂流在外的人那便又是另一種牽掛,或許大人們不曾想過這樣的境遇會對今後的源生他們產生怎樣的負面影響,或許只單純地希望這些牽掛能早點建立新的家庭,雖然血脈的情結必然會眷顧著那時不盡人意的舊窩,但是有了新窩才會盡可能地擺月兌本不應該屬于自己負擔。
不曾想過這一路上還能遇見誰,只想著這樣的行程趕快結束,匆匆地走完這一段,並不感到那麼輕松,也不想記住有這樣經歷,只想著一直去往未知地方,去模索著來來的人生,就在這個盡頭,不再有熟悉的聲音,伴著淡淡的愜意,卻還時不時想起一些往事,自知當下已經是另一種境遇,只求在此刻的平靜中留下這樣的思緒,就是這樣暫別充滿硝煙的光陰…
給讀者的話:
雖然一直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否回歸故園,但是在此之前積蓄的力量不斷朝著這里傾注,幾度的徒勞無功令人流連忘返,若是撤消也顯得有愧于心,只能將自己的記憶深深地刻印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