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子拋父進京都賈家眾正門齊相迎
這日,林如海將兩兒一女叫來書房。林如海之妻賈氏已于雍正十三年元月過世,留下一子名林赫玉,一女名林黛玉的。林如海還有一庶子,名叫林玄玉。
「赫玉,我兒也有整十歲了。如今新帝登基,為父本是先帝的舊人,到底身份尷尬。往後林家還得靠你支撐門戶了!」
「赫玉悉听父親教導。」
「我兒可知我為何給你取名赫玉?」「赫者,明也,火赤貌。」
「恩,說的不錯。」林如海點頭道,「還有一句,以赫厥靈,可知出自哪里?。」
「詩經,大雅,生民。」
「很好。」
林黛玉牽著林玄玉,在一旁靜靜听著。卻又听得林如海說,「赫玉,為父想讓你去參加下科的科舉。」
「父親!」林黛玉忙說,「黛玉听聞今年乃是科舉之年,即便三年一科,哥哥也才十三歲啊!」
「不是那科,是乾隆二年丁巳恩科。」林如海說道。
「恩科?」五歲的林玄玉不解。
「今新帝登基,本該開恩科取士,偏恰巧遇上了科舉之年,便將這恩科往後挪了一年。為父也知道,十一歲著實小了些,便是中了狀元,也是不得大用的。只可惜為父乾隆三年便要卸了這一任差事,卻是等不到下個科舉年了!」林如海嘆了口氣,「你便是中個三甲,在翰林院清清閑閑熬資歷才好!」
「赫玉自當盡力。」
林如海又招手讓玄玉過來,拉著玄玉對赫玉說︰「自你母親去後,你京城外祖家時常有信來,恐你們兄妹二人無人依傍教育,欲遣了船來接。先前我托辭熱孝在身,都給推拒了。而今已過了周年,再做推月兌難免遭人詬病。你就帶著黛玉去你外祖家先住些時日,好好溫書吧。」
黛玉年紀尚小,只覺得有所不妥,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赫玉卻已出聲︰「只我和妹妹?玄玉呢?」
「今兒叫你們來就是為著這事。你們可記好了,你這外祖家原是不入八分的一等奉恩輔國公,封號為榮。今這爵位已有你們大舅舅賈赦襲了,乃是一等輔國將軍。這榮國府最是長了雙勢利眼,見玄玉是庶出便不願提及。如今為父官居從二品巡鹽御史,他們自不敢薄待了你們去。若有朝一日為父有什麼不測,你們倒不如去尋為父舊友,他向來心慈,定會照料你們的。」
「舊友?」
「忠孝侯薛天相。我與薛賢弟相識的早,赫玉百日之時,他曾攜夫人及一雙兒女來過。前幾年他們府上好一陣忙亂,我也不便去打擾。此番你們進京,我便是想著將玄玉托付到他家。」
「玄玉不要和姐姐分開!」林玄玉與黛玉關系最為親厚。
「玄玉听話。那家有位寶鉉姐姐,你若是想你姐姐了,便去求她將黛玉接來小住幾日也是可以的。」林如海模模玄玉的小腦袋,又對黛玉說,「那榮國府里很是沒個規矩。你也不必搭理,多多想著自己就是了。薛家大姑娘早年因救駕有功,被太上皇收為義女,現已是封了和碩純敏長公主了。她若使人去接你,想那賈家也不敢攔著。但且記著,那薛家二姑娘的生母也是榮國府的親戚,只這母女二人心思狠毒,已被逐出薛家。我兒若見了,需得提防著些!」
赫玉上前,「父親請放心,赫玉定當護得弟妹周全!」
「為父現在最擔心的,便是那府舀黛兒的親事來說事了!若有這麼一日,也只有去求忠孝侯和長公主出手相助了。切記,若見著合適的,便寫信告知為父,也好先為你妹妹定下。還有便是玄玉,他是庶子,又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倒也不盼著他有什麼大造化。黑而有赤色者為玄,為父為他取這個名兒,便是希望你們能多多照顧著他些。」
「謹遵父命。」
在去京的船上,黛玉獨自坐于房中思量。
昨日哥哥已是將賈府諸事說了個大概。大舅舅既襲的是一等輔國將軍的爵,便早該將門匾換成將軍府,再者這府邸的規制也該改了。府中諸多逾制,若有有心人上告,必成大禍!再有,既是大舅舅襲的爵,斷沒有讓二舅舅住了正堂、大舅舅反隔斷了花園闢了院子令住的道理!外祖母再偏心,也不能不顧規矩禮法啊!
如此人家,將來必有禍事。今至其家,必得步步留心,時在意。不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免得被人暗害了去!
黛玉一行棄舟登岸時,便見有幾個婆子上前打探,問明了確是榮國府姑爺林大人家的少爺小姐,忙不跌的表明了身份。原是榮國府遣來的三等僕婦,特地來到碼頭候著的,現終于等到人了,連說要給黛玉請安問好。
赫玉听了,心中不喜。既連連去信揚州要接人,怎就派了幾個三等僕婦來!自家妹子身嬌肉貴的,豈有叫她們近身的道理?便是尋常人家,三等僕婦也是進不了內門的,要給大家小姐請安問好,像什麼樣子!因而命小廝將她們領了來,只說路途辛苦,黛玉身子不適不便相見。
那幾個婆子問了安後,便急急的開了口,「表少爺,咱們榮國府早已打發了轎子並拉行李的車輛來此等候多時了,還請表少爺帶著表小姐早日啟程。」
赫玉听著竟有催促之一,強忍了怒意,「嬤嬤們且等等,家父命我兄妹二人先將玄玉送往京中舊友的府上,再去拜會外祖母。」
不想那婆子竟撇撇嘴,說道︰「表少爺慈善。交由小廝送去便是了,何必親自跑一趟。」
雖有林如海一句「這榮國府最是長了雙勢利眼,見玄玉是庶出便不願提及。」赫玉也料想不到榮國府一個三等僕婦也敢看輕玄玉!正待斥責,卻又有一小廝來報,「大少爺,忠孝侯府的管事求見。另有純敏長公主身邊的嬤嬤,要向小姐請安。」
「快請進來。你去告訴小姐身邊的丫頭,好生為小姐準備著。」
那幾個婆子本是榮國府的粗使婆子,輕易不進內門的。原想著王夫人只遣了自己幾個來,又听聞自家姑娘已經過世,這姑爺也不過是在揚州為官,揚州哪比得上京城?想也不是多看重這表少爺表小姐的。听聞有侯府管事求見,倒也吃了一驚,再听得這表小姐竟有長公主身邊的嬤嬤來請安,一時也舀不定主意了。
只是到底想著老太太的吩咐,老太太掛念外孫外孫女,定要盡早把人接到才好。躊躇多時,終于有一人開口,「這不知表少爺準備何時啟程?這榮國府在魚眼胡同,倒是還有好些路呢。」
「倒是不必,由東便門進城,再走崇文門,去鐵獅子胡同才是便宜!」只見一青年笑著進來,正是薛家管家的長子薛安,現已做了侯府的管事,修心也做了寶鉉身邊的管家娘子。薛安對赫玉行了個禮,「林少爺一路可好。怎不見玄玉少爺?我們侯爺自得了林老爺的信便一直掛念著,想請您過府敘話。」
「那赫玉就打擾了。」
林赫玉帶著弟妹拜見過薛天相,便有丫鬟來請入內見女眷。赫玉已有十歲,便推月兌不去了,只黛玉領著玄玉去了。
薛天相見其知禮,很是滿意。又心中可惜,到底年歲差了些,不然說與寶鉉也是好的。
且說賈家,那幾個婆子回去向賈太夫人回了話,賈太夫人雖心中不喜,倒也樂得與侯府和長公主攀個交情!故遣了人往侯府接人。
寶鉉來此多年,終于是見著了林黛玉,心中歡喜。在與之交談,更深覺其不負才名!薛夫人頭次見著玄玉,才五歲,正是可人疼的時候!薛夫人見了便抱在懷里撒不開手,好一陣喜歡。
此間高興著,修心卻走了進來,與寶鉉耳語了兩句。
寶鉉冷笑一聲,轉頭問黛玉,「我與你在這說的開心,你外祖家倒急急遣了人來接,你可去?」
黛玉還沒回答,玄玉倒先哭著嚷了起來,「姐姐別去!父親說那府不讓玄玉去,姐姐去了,玄玉就只能在外頭想念姐姐了!」
薛夫人見了心疼,便對黛玉說︰「你就留在我們府上住幾天。」
「長輩有命,本不該推辭。只是外祖母那里」黛玉猶豫道
「這有什麼。」寶鉉笑道,「修心你去同賈府的人說,就說本公主見了黛玉喜歡,先留下住著。過幾日再派人護送了去。」
三日後。
一行車馬停在了榮國府門前。門房過去詢問。
「我們是忠孝侯府的。侯爺派我們護送林家大少爺、大小姐來貴府。」薛安說道。
那門房忙說︰「太夫人命備了轎子日日等著。還請表少爺和表姑娘下車,乘了轎子進府。」話音未落,西邊角門里便有幾個轎夫抬了兩乘小轎來。
薛安見其不開中門,也沒有開側面的意思,想起修心同自己說的,長公主听聞榮國府最是勢力,又有二老爺之妻王氏是原王姨娘的親姐妹,與林夫人不睦,怕是會讓林家少爺小姐走角門入府!冷笑一聲,轉身向馬車行了個禮,對門房說道,「和碩長公主與林家小姐一見如故,親自送了回來。還不趕緊進去稟報,開中門相迎!可別怪我沒提醒你,以長公主的身份,本應于路旁相迎。只今日長公主未列儀仗,又已到了門口,便輕省些。有爵位者著朝服,有官職者著官服,命婦做大禮妝扮,余者相從,于正門外跪迎。」
榮府一陣忙亂,好容易才將人迎入榮禧堂,賈府男眷們都避了出去。
寶鉉于正面左側紫檀雕螭上坐了,見眾人都立在堂上,便指了左首的交椅讓賈太夫人坐了,又指了次座與邢夫人。那王夫人暗恨邢夫人越過了自己,卻見寶鉉指了第三張交椅對王熙鳳道,「宜人也請入座。賈同知雖說是捐的官,一時沒有誥命下來,到底也是正五品。」又對著王夫人說,「賈員外郎乃從五品,委屈宜人下首就座。」趙姨娘正暗笑,寶鉉環顧了下,也指了她坐于王夫人下首。而後是周姨娘。賈赦侍妾雖多,卻沒個正經的姨娘。
後又指了右側座,一次是黛玉、李紈、迎春、探春、惜春。賈寶玉早被寶鉉打發了跟著賈政一同避出去了。
終于坐定,寶鉉開口道,「我見了黛玉很是喜歡,因而留了幾日,賈太夫人莫要怪罪。」賈母忙起身行禮,連說不敢。寶鉉虛扶了一下,又說,「黛玉身子弱,如今還常吃著人參養榮丸,我見那藥方子對人參挑剔的很,往後便由我府上配了給她送來。黛玉住哪個院子?」
賈母忙說,「因是冬日里,還未及收拾。便先暫安置在老身房里的碧紗櫥。那兒原是老身孫子寶玉住著,今將寶玉挪出來,同我在套間暖閣兒里。等天兒暖些,再與他們收拾房屋,另作安置。」
「胡鬧!哪有讓來作客的官家小姐同自家少爺同住一屋的道理?再有,林家大公子又住哪里?」
王夫人賠笑道「原是想著讓佷兒佷女住了我院子里頭的東小院。」
「東小院?」寶鉉皺眉,「既有東小院,那西邊呢?」
「西邊是趙姨娘與周姨娘住著。」
「從沒有這般薄待客人的道理」寶鉉拍桌道,「偌大個榮國府,竟找不到一個清靜可住人的院子?」
邢夫人忙說︰「若說清靜,便是梨香院了。原是榮國公暮年養靜之所,小小巧巧約有十余間房屋,前廳後舍俱全。有一門通街,西南另有一角,通一夾道正房的東邊了。長公主以為如何?」
王夫人原是想將這梨香院留與自家妹子。放妻文書說得好听,王氏到底是被休棄的,與寶釵在金陵過的很是不自在,已來了信,準備著來京投靠。听了王夫人的話,忙插嘴,「這梨香院到底過于清淨了些,小孩子家住著,卻是不合適。」
寶鉉拍板道,「清靜好,正好關起門來守孝。林家帶來的僕從不多,十余間盡夠了。就住梨香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