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同歌 第三十四回 洞察先機反設伏

作者 ︰ 江湖賣唱生2014

()nbsp;深秋的清晨帶著幾絲涼意,定陽軍經過昨r 一宿的休息,便開始了起行。(鳳舞文學網)

雖然劉伯溫帶領著他的人馬連夜走了,但這事情並沒有影響到諸葛亮堅持走這條小路的決心。

諸葛亮率領著人馬前行在崎嶇的山路上,由于道路狹曲,不能並排通行,士兵只得逐個的跟隨著,儼如一條長蛇,緩慢的請進著。

諸葛亮望著前進的山路,此時已經大軍已經深入了山中,倘若這里有伏兵,那真的會被消滅殆盡,不過他似乎並不擔心,難不成這里真的沒有伏兵。

而在山上埋伏的華權與劉達見到定陽軍逐漸的走入包圍圈,激動起來要不了一會便可殲滅定陽。華權命令著士兵,只要他們在進入一點,就立刻攻擊,將他們徹底的消滅。

近了,近了,在進一點。安陽軍已經徹底的進入了包圍圈。

華權立刻下令發動進攻,埋伏在山上的大軍,突然毫無征兆的出現,滾木雷石,鋪天蓋地而下。

安陽軍被包圍了,包圍圈內的部分士兵被山上丟下的滾木雷石擊中,或死,或傷。

「大人,我們被埋伏了,敵軍攻勢太凶,我們的士兵抵擋不住,已經死了不少兄弟了」面對突如其來的敵軍,薛建華校尉已慌了神,沒想到這里果然是有伏兵,還是劉伯溫大人有先見之明,只是如今後悔已晚。

諸葛亮左右的逃避著從山上落下來的石塊,命令大軍火速撤退。而張良,早就沒見了蹤跡。

山上的華權,劉達見諸葛亮y 逃離,怎可讓他們輕易的離開,華權當下下定命令,全軍上前追殺,一聲令下,華權的一萬士卒皆從山上提起兵器,成群結隊的追殺而來。

一方面逃竄,一方面追殺,敵對雙方勢力就在這山路之上打起了追逐戰,你逃我追,儼如單方面的追逐與屠殺。

華權一馬當先,奔走在最前線,叫囂著,下令著,鼓舞人心著。

諸葛亮自被伏兵攻擊起,就下令全軍撤退,倒是讓多數的士兵免于被滾木雷石活活砸死的悲劇。

只見諸葛亮逃離了數里,便下令停下軍來備戰。笑話,真是天大的笑話。如今中了埋伏,丟盔棄甲,不拼命的逃竄,反而迎敵,莫不是想要孤注一擲不成。

華權,劉達此刻已經追了上來,只差百米之遙,就可兩軍短兵相接。如今這情勢,華權一方佔據著巨大的優勢,不消片刻,就可盡數覆滅敵軍。華權,劉達隱隱的興奮著,已經看見了勝利的方向。

可惜!天不遂人願,正當華權,劉達憧憬著勝利的時候,山的兩側,頭頂的正上方竟有滾木雷石而下,比起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華權的人馬慌了,而華權此刻也震驚了。這山上怎麼也會有人馬,莫不是從天而降不成。望著劉達,似乎在問這些人馬從何而來。

情勢的突變,與逆轉,令定陽大軍振奮起來,不在是先前的逃竄,被追殺的太過憋屈了,如今有了機會,反而c o刀相向,迎面痛擊敵軍。一時之間,華權大軍人仰馬翻。

劉達做夢也沒想到會是這般情況,好在他的頭腦還算是清醒對著華權大吼道「還不下令撤兵。這滾木雷石太過厲害了」

華權下令了撤兵,從來時的路上逃竄回去,只是追殺而來之時,人馬擁擠,只想著拼命的向前追,如果這猛的後撤,哪還有秩序可言,人馬相撞,踐踏,又伴隨著一直落下的滾木雷石,傷亡慘重。

華權,劉達本以為只要逃離滾木雷石的的威脅就可以獲得一絲喘息的機會,屆時輸贏未必可知。只見前方突然忽然殺聲四起,後撤的路已經被堵死了。

前有強敵,後有追兵。兩側有漫天的滾木雷石。不得不承認,他們已經被反包圍了。可笑的是,被誰包圍,還不得知。

狹曲的山路上,華權的兵馬已經被被盡數包圍,無處藏身,只有暴露著敵軍的面前,伴隨著前後兩軍的擊殺,滾木雷石的落下,等死!

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山谷,一條充滿死亡氣息的道路。華權,劉達等人似乎放棄了抵抗,等待著死亡的到來,他們已經沒有選擇了,前進,後退的路都被封死了。狹路相逢勇者勝利,只是他們早已失去了反抗的勇氣,等待著死神的到來。

深秋的風呼呼的刮著,並沒有因為這上演著一場廝殺而弱了誰。山谷中,y n森的秋風,伴隨著鮮血特有的腥味傳播散去,痛苦的哀嚎與喊叫,無不告訴著人們,這里是一個人間煉獄。

風停了,滾木雷石也停了,漫山遍野的士兵喊叫著,投降著不殺,定陽軍不殺降卒。

華權的兵馬此刻已經死傷過半,盡數的湮滅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沒有人想死,這些人當兵也只是迫于生活,迫于朝廷的威嚴,迫于皇權的威脅。如今已經沒有了選擇,要麼投降,要麼生死。紛紛的放下了兵器,停止喊叫,盡數投降。

士兵皆降,華權,劉達失去了最後的倚仗。他們和大多數人一樣,也不想死,不得不投降。對朝廷的忠誠,讓他見鬼去吧,還有什麼比生命更為重要。

人群之中,一首領者在士兵的保護下走了出來,此人赫然是領兵回程的劉伯溫。

「劉達,我們又見面了。沒想到這次,你依舊是階下之囚」劉伯溫看著劉達,不溫不火的說,似乎在嘲笑著。

劉達不敢正視著劉伯溫,跪在地上,頭深深的低下。如今二次被擒,難道這就是命嗎,劉達說不出話來。

只是華權一直想不明白為何劉伯溫為何突然出現在這里,便問「能不能讓我敗的清楚,你不是領軍回程了嗎,為何會出現在這里」

前來的諸葛亮見華權直到此刻還是想不明白整件事的是非曲直,不由得搖頭說,「你以為你在這里埋伏我們不知嗎,你以為你在我軍中安排細作我們不知道嗎,我們早已算定你會于此處埋伏我們定陽軍,所以給你演了一出戲而已,目的就是為了讓你的細作告訴你,讓你誤以為劉伯溫與我們鬧翻,領軍回程,實則是給你們進行反包圍罷了。」

華權此刻才明白此三人的心計是有多深,不過他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現他會在此埋伏。依舊的問著,「你們又是如此知道我會在此處埋下伏兵?」

諸葛亮笑著,此時正值深秋,卻輕搖著蒲扇,「當我看見地圖之時就想到你們可能會在此處埋下伏兵,于是我就令人在軍中傳出我們三人素來不和的謠言,讓你覺得有機可趁。而我確定你會在這里設下埋伏,那就是因為你大軍行動太迅速了,我所派出的探子根本尋不到你們大軍的蹤跡。你這是一萬的人馬,想要隱藏,無疑這里才是最好的隱藏地點」諸葛亮手持著蒲扇,指點著漫山的草木樹叢。

華權還是有些不明白,隨即又問「那你明知我在這里設下伏兵,那你為何還要領軍深入,就是反包圍我們,也不需要你自己身臨險境,」

諸葛亮又指著山路說「你看這山路,狹長而崎嶇,我領軍進入此地,我大軍必須逐個跟隨,隊伍狹長,你從遠處看來,並看不見我軍的末尾在何處。你認為我們進入了你的包圍圈,先用滾木雷石砸死砸傷我們的先行部隊,在派兵追殺,就可盡數消滅我們,只是早在剛剛進入這條山路的時候,張良就領軍前去增援劉伯溫了,只是你看見不罷了。我所遺留下來的兵馬只是一小部分,**你追殺,走向我們的包圍圈而已。你懂了嗎」諸葛亮笑意濃濃的看著華權,他不介意讓華權弄清楚敗于何處。

華權跪在地上,此刻已經說不出話了,所有的疑問也都沒有了。原來他一直認為他可以徹底的擊殺定陽軍,現在看來不過是在別人的j ng心算計之中。只是,此時方才知曉已經晚了。

話也說完了,華權兵馬也投降了。諸葛亮下達了命令,退回路口安營,關押劉達,華權等人,收編華權的士兵,等待安陽軍的到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萬古同歌最新章節 | 萬古同歌全文閱讀 | 萬古同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