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 第四章 讓人心酸的奸情

作者 ︰ 純潔人生

一個稚女敕的童音出現在武清身後,武清扭身一看,是一個跟自己差不多大小的頭上留著一撮毛的孩童,一看就是機靈之輩。

王百詩笑道︰「王修,好生跟武清學學!」

「是的,父親,孩兒知道了。」王修聲音稚女敕,卻禮數周全。

武清心中感嘆,這就是大唐啊,就連這小屁孩都有一股讓人不得不贊嘆的大氣風範。武清微笑著謝道︰「那就多謝王修兄了。」

武清也不理會王修如何動作,腦中回憶那四個繁體字如何書寫,看到硯台里墨已研好,便順了順筆,武清一試便知這是羊毫筆,適合初學者練字。只是紙張粗糙,相當劣質,武清心中感嘆一下,雖然王百詩在這里辦私塾,而且是免費的,終究不是十分富有,不過對王百詩心中也更是崇敬,這是為了唐朝的教育事業啊。當然武清不知道的是,唐朝士族階層最注重的是名望,王百詩免費辦私塾又何嘗不是在刷聲望呢。

武清在感嘆中,認認真真地寫下了「忠、孝、仁、義」四個字,雖然沒有歐體和柳體的形,但確實是一筆一劃寫的,這對于一個三歲的孩童來說已經很不錯了,當然那些超級天才就除外了。

王百詩眼中沒有多少驚艷,點了點頭,而後說道︰「孺子可教也,他r 定有一番成就。」

「多謝先生指點。」武清恭謹地道。

隨著這樣一出,這一r 的學業算是完成了。武清知道放學的路,肚中饑餓,也不理會其他同學,便飛一般地向村西頭的家跑去。

跑到了家,看到柴門緊閉,上前一推,里面居然頂著,武清感到奇怪,難道武大娘不在?人小力氣也小,推了幾下也沒推開,便沿著籬笆牆轉悠,想先進去再說。本來想喊娘,可這樣喊叫又覺得不好,還好很快便看到籬笆牆下有一個空檔,武清很快便鑽了進去,朝著廚房走去,想去看看有什麼吃的。

可是在臥房里傳來了詭異的聲音,武清大奇,便悄悄朝著中間的臥房走去。

「好了,今天我也玩夠了,你水可真多,真不知道當初你男人怎麼舍得拋下你。哦,對了清兒到底是誰的種,你說實話!如果說是我的,以後你再也不用c o勞了。」

這是一個男人的聲音,武清听到這里,有一種驚呆的感覺,真的,小伙伴們驚呆了。

「好了,你快走吧,清兒要回來了。」武大娘催促道。

男人似乎意猶未盡,但也知道這個時候不是強來的時候,于是囑咐一番後,便出了臥房。

武清不知道是悲哀還是什麼,只是覺得心里有些不舒服,他不知道這是為什麼?難道武大娘寂寞難耐呢?對于一千多年後的武清來說再婚不算什麼,更何況大唐也不限制女子再婚。可是這個婦人在名義上還是自己的娘啊。武清在男人出來的時候便已經躲藏到了堆放雜物的茅屋里。

透過縫隙,武清確定那男人走了,而後在臥房里傳出了武大娘哭泣的聲音,片刻武大娘提著一只鼓鼓的麻袋走進了廚房。武清趕緊沿著原路鑽出了籬笆牆,而後走到了柴門前,想敲門,卻頹然地放下了手。

武清可以肯定,武大娘用身體交換了那只鼓鼓的麻袋,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那里面是糧食。從昨天吃野菜,以及結合到前幾天喝稀粥,武清明白,家里已經窮到揭不開鍋了。

這不是玩我嗎?穿越居然能夠穿到這麼窮的人家!

片刻,柴門開了,武大娘驚訝地看著蹲在地上的武清,露出慈祥的笑容,說道︰「清兒呀,回來了,怎麼不進屋啊,為娘今天啊給你煮了大白米飯,來。」

武大娘沒注意到武清的眼神,直接抱起了武清,疼愛地蹭了下臉。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母愛?武清心中巨震。

大白米飯,一大粗碗熱氣騰騰的大白米飯放在了武清的眼前,不知道是那熱氣燻了眼楮,還是心中感受到那人世間最熱烈的母愛,武清鼻子一酸,掉下了一顆豆大的淚珠,趟過面頰,滴進了碗里,滲入了熱氣騰騰的白米飯里。

情何以堪!

感受到武清並沒有動筷子,正在給自己煮粥的武大娘轉身看到了眼楮通紅的武清,問道︰「清兒,你不喜歡吃大白米飯嗎?上次你沒摔傷前,每天都嚷著要為娘給你煮大白米飯的,怎麼這會兒不喜歡呢?好了,清兒,快吃吧,吃飽了好長身體。不然長不高的哦。」武大娘撫模著骨瘦如柴的武清不禁啜泣起來。

武清一听這聲音,知道武大娘在哭泣,急忙轉身抱住了武大娘,眼淚便掉了下來。

一時間,廚房里傳出了母子二人悲切的哭聲,一個是因為命運,另一個卻是因為這無法承受的親情。

不需要太多的語言,也沒法用語言說清楚,孰是孰非,武清不敢去評價,也不配去評價什麼,他只知道,這活出來的第二世都將償還武大娘這一份情。只是他才三歲,而且家里窮得叮當響。

在唐朝高宗顯慶二年北方大旱,特別是關隴地區,漕運不通,糧食危機嚴重,唐高宗李治听取皇後武則天建議,定洛陽為東都,並首次臨幸洛陽,以緩解朝廷中樞的糧食危機。但這並沒有改變北方百姓的生存環境,十多年來旱災蝗災頻發。

並州文水一帶是受災嚴重的區域,均田制雖然讓農民擁有土地,但每年收獲除去田租後,便始終青黃不接,盡管文水是皇後武則天的故鄉,減免了一年的田租,依舊沒有多少改變。很多人逃難去了,走不了的,不是故土難離等死之輩,就是還有些盼頭的人。

這一r ,武大娘帶著武清來到了國公山,武清很奇怪,武大娘臂彎里挎著的竹籃里有香燭紙錢,在武清的意識中這應該是要祭拜誰。

國公山是一座矮山,按照武清的看法,只能算是一個大點的土包,只是這土包上柏樹參天,林木十分旺盛,拾級而上,終于來到了一座涼亭,在涼亭中略作休息,便繼續前進,不遠處,武清看到了一座大墓,武清心中一喜,這下可以當下模金校尉,以後就不愁吃喝了。

走到墓碑跟前,武清才清楚看到上面刻著「應國公武士之墓」。

武大娘叫武清跪下,武清很奇怪,本想發問,卻看到武大娘跪下並哭泣起來。

武清不知道原因,卻看到武大娘擺好了香燭,沒有祭品,只有紙錢。

等紙錢燒完,武大娘對武清說道︰「清兒,給爺爺磕頭,你爺爺是咱大唐朝的國公,是大唐朝的開國功臣,你長大了一定要像你爺爺一樣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也不枉為娘拉扯你一場。」

武大娘面s 肅穆,此時的武大娘更像一個嚴母一般,教育著自己的孩子。

武清認真地答道︰「請母親放下,孩兒記住了。」

武清很想說,我怎麼能夠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一個死了的國公爺爺有屁用啊,現在連飯都吃不飽,現在總得先解決吃飯問題吧。看著這大氣而堅固的墓地,武清不禁搖了搖頭,即使里面有金銀珠寶,自己這細胳膊細腿的也拿不動鐵鍬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大唐最新章節 | 混在大唐全文閱讀 | 混在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