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暫且沉默不語,魏卬也不願率先發表意見,高勝卻忍不住了,大聲說道︰「以我們秦國之強,蕩平天下指日可待,君上只管放心,秦國健兒定會所向披靡,令東方諸侯臣服于您的腳下。請記住本站的網址︰。」
秦君心頭喜歡高勝的豪言壯語,口中卻謙虛得很,他回說道︰「豈敢,豈敢!我秦國哪里要蕩平天下了,我只不過是想幫助周天子重新樹立權威,所以才攻打那些不守禮節的諸侯。我秦國豈能凌駕諸侯之上。」
魏卬和蘇秦都覺得秦君言不由衷,魏卬見高勝以壯語取悅秦君,自己也該有個表態,所以接著說道︰「秦國兵馬空前強盛,攻必取,戰必勝,君上正可以因勢利導,稱雄天下。」
秦君頻頻點頭,神采飛揚,心花怒放,笑容滿面。
蘇秦接過魏卬的話茬,說道︰「君上重樹周天子威嚴,是個很好的征伐諸侯的理由,但當今世道已非從前,路人皆知周朝已是昨日黃花,何必再扛著這個大旗。」
蘇秦的意見完全不同于高勝和魏卬,所以在秦君听來,有些刺耳。他心說︰「我夠敬重你蘇秦的,可是你卻處處讓我難堪,是何道理!」
「那我又該怎麼辦才好。」秦君強壓住不悅,冷冷地問蘇秦道。
「莫不如另立新的旗幟,既顯得實實在在,又能激勵將士求取功名。」蘇秦斬釘截鐵地回答說。
秦君嬴駟再也壓不住怒氣,怒形于色地說道︰「蘇秦先生總是與我們不同,顯得特立獨行。寡人倒要請教一下,你所謂的另立旗幟指的是什麼?」
蘇秦听出秦君惱羞成怒,但他也剛出山不久,就順利地解了曲沃之圍,此時正血氣方剛,所以他明知有風險,卻仍然直言道︰「就是指君上象魏國、齊國一樣,自立為王。」
秦君听罷,眉頭一皺。他看到齊君田闢疆和魏君魏嗣此前相會于徐州,共同稱王,而他遵循父親秦孝公的遺訓,隱忍屈居于諸侯之後,目前這正是秦國的既定國策。因此以秦國之強,卻仍然不敢稱王。
現在,蘇秦將這個尖銳的問題拋出來,秦君覺得很不合時宜。
他含含糊糊地答道︰「毛羽未成,則不可以高飛;形勢未明,不可以並兼。」
蘇秦听出秦君不太贊成自己的主張,覺得他見識短淺,無法溝通,所以也就不再多言。
秦君本來要听听蘇秦的連橫之策,可是,今日上來便話不投機,他認為蘇秦大話連篇,徒逞口舌之利。故而意興索然,干脆住嘴不繼續發問了。
君臣們又稍敘了幾句閑話,就此散了宴席。蘇秦初見秦君嬴駟,就這樣落了個不歡而散。
魏卬听到蘇秦的言語之中透著年輕人的鋒芒,不加掩飾。他很為蘇秦捏把汗,見秦君沒有深責蘇秦,也欣慰不少。
殊不知秦君嬴駟之所以對蘇秦網開一面,還真是看在了魏卬為其求情的份上。否則,他也會像高勝等人一樣,對蘇秦毫不客氣。
結束宴會後,魏卬、高勝、蘇秦三人出了偏殿,秦君又忽然派宦官出來,攔住了高勝,宦官向高勝耳語幾句,高勝點了點頭,向魏卬拱手道︰「高勝還有事情要辦,請魏卬將軍先行一步吧。」
魏卬心說︰「誰願意與你相隨?我正想著如何擺月兌你呢,你倒主動辭別,很好。」他也拱手回禮,帶著蘇秦和寧鈞回自家府上去了。
看著魏卬等人出了宮門,高勝隨宦官轉回到偏殿,秦君仍在自己的席上坐著。他看到高勝回來,命他坐下,讓他詳細匯報前往東方執行任務的情況。
高勝添油加醋地描述了自己所遇到的艱險,付出的犧牲,當然對于自己失敗之處,簡略帶過。
秦君一邊認真地听著,一邊輕輕點著頭。高勝匯報完後,秦君突然問道︰「你和公孫延率二百精壯兵士,竟然仍讓鬼谷子幾十個人逃跑掉,他們有這等本事?」
秦君的問題切中了要害,高勝嚇得雙手都哆嗦起來。他小心地答道︰「只怪我們不熟悉地形,也是那蘇秦小兒狡猾,一再欺騙和算計我們。臣該死,沒有完成君上的任務。」
秦君看著高勝,觀察高勝的表情,判斷著他是否說謊。緩緩說道︰「我看那蘇秦就是一個空耍嘴皮的論辯之人,腸內竟有那麼多計謀?」
高勝趕快答道︰「君上千萬別輕信于他,他貌似文雅,其實詭計多端得很,而且武功得到鬼谷子真傳,十分了得。」
秦君仍然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說道︰「果真如此嗎?那寡人倒想探探他的真實底細。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被我們秦國所用倒也罷了,若不能為我所用,也不能放虎歸山,留下後患。」
秦君考慮了一會兒,交給高勝一個任務,讓他繼續監視蘇秦,順便探听魏卬的情況,有情況就直接向自己報告。
秦君沒有追究高勝的罪責,而是繼續信任于他,他懸著的心終于放下,同時也對秦君更加感激,死心塌地執行國君的指令。
高勝作為西土墨家的鉅子本可以遠離朝政,但自從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國境之內再無體制之外的人,他們也無奈只能選擇與朝廷的合作。秦君嬴駟正值重用人才之際,也不深究墨家子弟的另立山頭,反而對高勝等人青睞有加,其實也是權宜之計。
秦君讓高勝監視蘇秦,也是一個一石二鳥的安排,既看緊了蘇秦,也窺探著魏卬的動靜,他賜給了魏卬高門府第、財寶無數,待遇極其豐厚,表面上十分籠絡于他,但終究還是不能徹底放心。
秦君又向高勝問起了公孫延的事情。高勝對公孫延其實並沒有好感,覺得他也是一個愛逞口舌,又貪功自傲的人,自己已經給了公孫延好大的人情,救他一命,所以也不虧欠他什麼。
因此,高勝向秦君匯報公孫延的情況時,並沒有替他說什麼好話,只是簡略地言說公孫延因求功心切而顯得有點冒失。
秦君見他不了解太多的軍事情報,沒再多問什麼。但心里也因為魏卬與高勝相近的說辭,而對公孫延心生出了不滿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