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的馬車到了宮內,隨著陸里的馬車停在了一個小廣場上,然後,三個人下了車,陸里前面帶路,蘇秦和寧鈞隨著他直奔一個偏殿而去。
到了偏殿的門外,陸里擺手示意蘇秦和寧鈞停下腳步,在一旁稍候,自己則走上前去,與一個當值的宦官耳語了幾句。
那個宦官心領神會,向前一步帶路,陸里向蘇秦和寧鈞招手,蘇、寧二人就趕緊追隨上去,一起來到了偏殿的門口。
那個宦官進到偏殿里,請示了燕侯,帶著蘇秦和寧鈞走進了殿里。
蘇秦見燕侯姬升二十來歲,人有些蒼白虛弱,他正在一個幾案後閱讀著書簡。
宦官示意蘇秦和寧鈞跪倒行禮,蘇秦一邊施禮,一邊說道︰「小民蘇秦拜見燕國君上,君上萬壽無疆。」
蘇秦知曉按照周禮,燕侯還不能享受「萬壽無疆」的祝辭,但是此時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都哪里還把周禮放在眼里。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他抬舉燕侯,他還是把這套稍顯過分的說辭用在了燕侯身上。
果然,燕侯抬起眼楮來,看著蘇秦和寧鈞,心里顯然是十分受用。但他說話的習慣比較拖沓,懶洋洋地說道︰「你們免禮吧。寡人听說你倆追回了崇思硯,不知是真是假?」
蘇秦答道︰「此事千真萬確,我們已經將硯台帶來,呈給君上過目。」說著,他把硯台遞給了宦官,由宦官接過,轉呈給了燕侯姬升。
燕侯姬升接過硯台,把玩欣賞了一回,面露喜色,說道︰「果真是寡人丟失的崇思硯,它怎麼到了你們的手上?」
蘇秦說道︰「小民路過山,遇到山寨大王盜辛搶劫,于是將他們掃平,在盜辛的住處,無意發現了寶硯。到薊都來,听說君上十分珍愛此硯,所以就給您呈送了進來。」
燕侯听了,稍顯驚訝神色,問道︰「你們是什麼人,看來身手很是了得,那個盜辛官家捉拿幾次,都給他逃掉,竟然讓你們給蕩平了,真是難得。」
其實,燕侯姬升所說的並非實情,燕國官家去捉盜辛,都給盜辛打退了回來。
盜辛利用山寨易守難攻的地形,逍遙法外,公然與官家對抗,燕國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因此,燕侯才對蘇秦和寧鈞掃平盜辛之事感到吃驚。可是盡管吃驚,但從燕侯那個不溫不火的性格中顯現出來的,只是十分平淡的一絲詫異而已。
蘇秦連忙向燕侯介紹了自己和寧鈞的身份,燕侯听說過蘇秦的名字,所以,他又淡淡地說了一句︰「你就是那個鬼谷子的弟子蘇秦啊,你們好像是鑽研什麼合縱連橫之術的吧。」
蘇秦一听燕侯主動提起合縱之術,感覺到這是一個好的機會,于是就微微清了一下嗓子,清晰地說道︰
「我確實隨鬼谷先生鑽研過縱橫之策,近年來我又專門探究合縱之策。我認為,燕國是一個依山帶水的大國,處于七個強國的犄角之地,進可攻退可守,大有可為,完全可以稱霸天下。」
「如果君侯能與東方其他強國合縱抗秦,那強大的秦國也不在話下。……」
蘇秦正在說著自己的合縱之策,沒想到到燕侯姬升卻不是很感興趣,他插話打斷了蘇秦的話語,說道︰
「你所說的合縱之策確實是個好東西,可是燕國畢竟偏遠了一些,沒有爭霸的先天條件;即便是為了抗秦,但是那秦國與我們相距五千余里,還隔著魏、趙等國,我們也犯不著管閑事。」
蘇秦一听,立刻明白了燕侯的興趣不在稱霸和抗秦上,依照蘇秦苦讀所形成的「揣摩思想「,他還想再試探一下燕侯的志向和興趣所在,然而,燕侯卻又開口說起了賞賜的事情。
燕侯說道︰「寡人曾經出過布告,有人為寡人奪回崇思硯,寡人賞賜百金。你們盡管是他國之人,但是寡人也一樣對待。」
蘇秦趕忙推辭道︰「君上千萬不要掛念那布告所宣之言,我們確實是真心誠意地將崇思寶硯呈還給君上的,不想要那百金賞賜。」
燕侯「哦」了一聲,有些許感動,說道︰「也多虧了你們兩個人,寡人才又拿回了崇思硯,你們倆不是本國人,更是殊為難得。既然你們不要百金賞賜,那寡人又該怎樣感謝你們呢?」
蘇秦剛才向燕侯進言合縱策略,而燕侯不感興趣,他只言崇思硯的事,蘇秦仍不死心,他決定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行事,先在燕國穩定下來,再尋找機會。
因此,蘇秦就誠懇地說道︰「我自從進入到燕國國境以來,一路听百姓都說君上是千古一見的明君,我等很是敬佩和感動。我們想要在這樣的國家謀得一官半職,也好學點本領。」
蘇秦的話里明顯帶著夸大其辭的成分,這燕侯姬升哪里是個明君,他如果是個明君,那盜辛還能盤踞山,為非作歹嗎?
可是,蘇秦已經經歷了太多的失敗了,幾乎前些年就是與失敗如影隨形、不離不棄的。為了避免再次的失敗,蘇秦只能往好了說,以圖打動燕侯。
燕侯果然听後微微點頭,他輕輕「嗯」了一聲,說道︰「你們想留在燕國,寡人正求之不得,燕國也正在用人之際。」
他沉吟片刻,給了蘇秦和寧鈞封賞︰「就憑你們兩人就能剿滅盜辛一伙強盜,足見功夫出眾,不如就留在宮中吧。寡人封蘇秦為中宮大夫,封寧鈞為御林都尉,你們就帶領五百御前侍衛,負責宮室的警戒和防盜吧。」
蘇秦和寧鈞叩首謝封,燕侯隨手就寫了一道封官詔令,命值守宦官交給國相,讓他根據詔令安排蘇秦和寧鈞的官事和俸祿。
蘇秦和寧鈞告別了燕侯姬升,隨著宦官到了偏殿外,宦官讓他們明天到國相府那里報到,認領差事、衣服和俸祿等。
蘇秦和寧鈞回到了宮中的小廣場上,見陸里還等在那里,蘇秦將兩人覲見燕侯的情形敘說了一遍,陸里也很為他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