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舉起了一杯酒,說道︰「老臣在這里先與諸位干一杯,祝咱們楚國永遠昌盛,大王洪福齊天!」大臣們都響應昭陽提議,共同舉杯為敬。
昭陽帶頭一口干了杯中酒,眾大臣也不含糊,干下自己的酒。昭陽又說道︰「今日之宴,太子殿下也駕到此處,與我等同樂,他還特地帶來了太子府的樂舞能手,等會兒為給我們表演,讓我們一飽眼福。」
昭陽說著,再次舉起了酒杯,說道︰「老臣在此與群臣敬太子殿下一杯酒,祝太子殿下壽與天齊!」
太子羋槐這時也笑呵呵的,他端起了酒杯,與昭陽共飲。張儀听到昭陽的祝詞,心說︰「昭陽還是很懂禮節的,祝太子長壽,可不是正希望他能保持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了,才能等到老王晏駕,榮登王位的嗎?」
昭陽完成了自己該行的禮節後,邀請太子也來行禮節。只見太子羋槐拿起幾案上的酒壺和酒杯,說道︰「往年我都是與諸位大臣象征性地干一杯酒,顯得不夠誠意,今年我來個特別的,我要親自與你們每人單獨干一杯,你們以為如何?」
這時,朝臣們一片嘩然,景池等人議論道︰「太子很謙恭啊,想到了與臣民同樂,難得,難得。」多數人馬上覺察出太子羋槐有意拉攏人心,因為老王身體不好,太子即位只是朝夕之間的事。
屈牧更是高聲喊道︰「太子殿下與我等飲酒,是我等的榮耀,苦盼不來的好事啊!」
羋槐听到了眾位大臣肯定的回答,心中得意得很,他首先與昭陽共飲一杯,然後拿著酒杯和酒壺,從西邊挨個席位去敬酒。
此時,令尹府中的臧管家等人,以及太子貼身的名叫靳尚的隨從等人,哪里還能坐得住,他們爭先恐後跟隨上來,接過了太子手中的酒壺和酒杯,為太子躬身服務。
太子羋槐很快就敬酒到了張儀的席位,因他同樣是被安排在西邊的尊席,東向而坐,離太子席位並不遠。
張儀望著太子,心中十分緊張,他一遍又一遍地想著自己該說的話。
等著終于輪到了自己,張儀連忙躬身行禮,雙手舉起幾案上的酒杯,口中說道︰「太子洪福,壽比南山,草民張儀能得太子賜酒,榮幸之至。草民有眼無珠,多有得罪于太子,還請太子以如海心胸寬宥之。」
張儀的這番話準備得很充分,他說出來盡管語速很快,但是吐字清晰,言語得體。太子起初還是面帶不悅,但听完了張儀的話後,他眼神變得柔和了很多。
羋槐說道︰「我國能得到張儀先生的垂青,也是國家之福,希望你能適應楚國生活,呆得快樂自在。」
張儀听到了羋槐的這番語氣和緩的話語,繃著的神經得到了大大的緩解,他心想︰「看來,自己與太子的緊張關系還是有得機會和解。」
他因感念于羋槐的寬宥,所以,將杯中酒一干而盡,一滴不留。羋槐點了點頭,象征性地啜飲了一小口杯中之酒。
張儀見狀,覺得太子之舉並無不妥,本該禮節性的敬酒,他心說︰「如果與每位大臣人人干杯,還不定要喝下去多少杯呢。」
張儀因感念與太子把話說開了,心下欣慰,所以後來也就放松地與周邊的楚國朝臣們相互敬酒,介紹自己給大家,也順帶著說些好听話,連那個屈牧也不例外。
一時間,張儀沉浸在宴會的氣氛中,覺得廳堂之上其樂融融,他心中十分贊同這種消夏之宴的做法,覺得這真是個凝聚人心的好方式。
既然昭陽已經請大臣們盡情地飲酒,大家也就不客氣起來,很快地大多數人進入到酒酣耳熱的狀態,這時天色本來就熱,再加之飲酒過多,朝臣們個個都汗流浹背的。
昭陽也熱得夠嗆,他帶頭主動月兌掉了外面的袍服,身上隨意地穿著一件白色的中衣,寬寬松松地套在身上,顯得十分自在。
他自己月兌掉外袍不說,還勸說身邊的其他大臣月兌掉袍服,很快,一個接一個的,滿堂之上,絕大多數的人都跟著做了。
張儀身體也發熱,他是北方人,更受不了南方的濕熱,酒勁兒上來時,渾身發燙,汗流滿面。看到身邊的大臣們月兌去外袍,張儀想了想,卻沒有跟著照做。
這時,令尹府的臧管家來到張儀面前,勸說道︰「張先生不必拘束,我們楚國的消夏之宴是極放松的,你盡可以隨便一些。」
張儀苦笑著望著臧管家,他搖了搖頭,說道︰「我月兌掉外衣感到很不舒服,就不月兌也罷。」
臧管家不依不饒,他站在張儀身側,一個勁兒地勸說,說是看著他滿面汗水,擔心招待不周。張儀卻仍然不月兌。
後來,臧管家再次勸說道︰「張先生這麼著過一夜,我們深恐你會中暑。天氣溽熱,你還飲下大量的酒去,身體上的熱散發不出來,難保會得大病。」
張儀听到臧管家的話,心頭也犯嘀咕,擔心真的會中暑,而且看樣子,如果自己不月兌外袍,臧管家還要一個勁兒地勸說下去。
他在無奈下,慢慢地解開了直裾,將外衣月兌了下來。這時,臧管家看到張儀的身上竟然穿著一件麻布做成的灰色中衣,而且上面還有兩塊補丁。
臧管家心里暗暗發笑,心想︰「原來這位張儀先生外表光鮮,月兌下外袍,里面的中衣卻露出了本來的寒酸相。也難怪,像他這樣的窮書生,能置辦得起一身光鮮外衣已屬不易,平時用來裝點一下門面的,里面卻顧不得那麼多了。」
還真給臧管家猜了個正著,張儀確實為月兌掉外衣而露出寒酸難為情,因為人家其他大臣們的中衣一般都是綾羅制成的,再不濟也是細葛布縫制,惟有自己的中衣是粗麻布。
而且,肩膀處已經破了兩個大洞,夫人姚玥又舍不得扔掉,在上面仔仔細細地打了兩個補丁,盡管針腳細密,縫合得很好,但補丁卻仍然十分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