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阮的低調處事勉強算是下對了一步棋,這一季過去之後,沖著他們家的矛頭就漸漸轉移了目標。
各地的貴族們發現無論如何也動不了蘇阮,而且動蘇阮也毫無意義之後,一致將矛頭轉向這件事真正的決策人——二聖。
他們以「老祖宗的規矩」「先帝的遺願」之類的托詞一遍又一遍的進諫,企圖以此來動搖二聖的決心,甚至在聖上和聖君之間試圖挑撥離間,但都沒有取得結果。
聖君和聖上歷來不合,但這事情關系到虧空多年的國庫填充,兩人不約而同的做出了相同的選擇。如果沒有蘇阮開這個頭,他們也許根本不敢來和老一輩的勢力對抗,但既然蘇阮珠玉在前,已開先河,他們必然就要抓住機會,大刀闊斧的整頓。
這「整頓」二字,就不再局限于經濟,從簡簡單單的繳稅,漸漸演變成這個雲嵐國內部的一場大洗牌——謂之革新。
不論是內閣、外閣、地方官員、平頭百姓,都受到這次革新的沖擊。
地方勢力被一個一個的挖去,同時反對的聲音也從來沒有消停過,一場悄無聲息的內斗在無聲的蔓延。
蘇家人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蘇家在這次事件中損失慘重,失去了好幾個生意上的伙伴,好幾項商業都被迫停辦,家業驟然縮水三分之一,而且還在不斷往低走。
蘇良從最開始的憤怒,到後來也接受了事實。他只是生意受影響而已,而周老爺在這次的革新之中,因為和地方官員勾結受賄,以及上回邕州米糧的事情,就被作為這個革新的商業代表被立了典型。周家人在南方,皇族鞭長莫及,特地派了一支軍隊奔赴周家所在的聊城,把他們全部被抓進了牢獄之中,押解回帝都等候發落。
相較而言,他們算幸運了。
其實蘇阮也沒想到這件事會起這麼大的連鎖反應,她的第一感覺就是聖君恐怕早有心做這事,只不過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突破口而已。
她把貴族不交稅這件事擺出來,就相當于替他打開了這個突破口,他馬上就抓住機會開始發力。
真不愧是為君的人啊,做任何事都干脆果決。
這場巨大的動蕩之中,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