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山歸雲記 第七章 武林

作者 ︰ 失落之節操君

()第七章武林

張君寶與歸無計兩人一路閑聊,過不多時,已經來到歸無計的破屋前,張君寶上下打量一番,笑道︰「你這居所清貧幽雅,寧靜致遠,更難得門前有一枯樹,如日後聞名天下,傳到後世人口中,便如五柳先生般,可稱為枯木先生,以銘其志也。」

歸無計知道自己這屋子簡陋,而自己更是懶得修整,從來被人嘲笑慣了,一向不以為意,于是便打開門,與張君寶走了進去。

張君寶進屋之後,便看見牆上掛著的那柄青鋼寶劍,他「咦」了一聲,走上前去細細查看,回頭對歸無計說︰「你是昆侖派的?瞧身手一點不像啊?」

歸無計料不到此人見多識廣,一見青鋼劍便知自己的門派師承,當下也不好隱瞞,只得老老實實回答說︰「我師父是昆侖派的青靈子,拳腳、劍法與輕功是隨師父學的,內力則是另有際遇。」

張君寶听到青靈子的名字,臉色突然凝重起來,他沉默良久,對歸無計說︰」歸兄弟,你可知道,十幾年前,青靈子前輩是昆侖派的第一高手,便在江湖之上,也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呢。「

歸無計點了點頭,這一節師父曾在酒後向自己說過,但每每談及此事,師父臉上總是露出愁苦的表情,酒也醒了大半,從來不願多談。

張君寶又問︰」歸兄,你師父沒和你說過他和昆侖派的事吧?」

歸無計愣神,隨即搖了搖頭。

張君寶長嘆一聲,慢慢走到窗口,凝望著天上的明月,長久不語,似乎在斟酌著如何開口,半餉,他轉過身來,對歸無計說︰「歸兄弟,昆侖派已經覆滅了。」

歸無計陡聞此言,心中一陣劇痛,仿佛被人當胸打了一記重錘,他雖然不曾在昆侖山上學藝,但自小就認為在那遙遠的天邊群山上,存在著自己的師兄弟們、長老前輩們以及那雖然風輕雲淡,卻千絲萬縷的歸屬感。

而如今,張君寶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將這原本就不著邊際的夢想,無情的摧毀了。

張君寶繼續說道︰「何止是昆侖派,崆峒、華山、泰山、少林,長樂幫、逍遙宮、滄海派、青城派……這十幾年來,曾在武林中叱 風雲、威名赫赫的大門派,無不銷聲匿跡,毀于一旦,武林菁英、俠客高手們,盡數死于非命,因此失傳的武林絕學,也是數之不盡。你看這如今世上,武學之道已然窮途末路,江龍幫號稱江南第一大幫,自以為高手滿座,人才濟濟,其實觸目所及,卻皆是不入流的武師,三腳貓的把式,連區區點穴之法也傳的神乎其神,敬若神明,何也?時也、命也、**也。」

話及于此,張君寶忽然在布滿灰塵的地上坐了下來,靠著髒兮兮的牆壁,右手在空中緩慢的揮著,那空氣中彌漫的浮塵,仿佛有了靈性一般,漸漸聚集起來,幻化成了縹緲卻又清晰的字,在潛入屋內的月光中忽隱忽現。

那兩個字念做︰樊城。

————————

十二年前的一個黃昏,張君寶正隨著涌動的人群,往樊城趕去。

彼時正是戰況膠著的時候,蒙古大軍舉國之力,包圍襄陽、樊城,意欲一舉攻破兩城,從而長驅直入,佔領整個中華。

張君寶還只有23歲,無門無派,形影相吊,在江湖上籍籍無名,卻是少林寺榜上有名的叛徒。前些日子,他無意間听到了樊城告急的消息,更見到了平日里宿有仇怨的武林人士們齊心協力,共赴前線支援的義舉。

他只覺得胸中熱血洶涌,道家那些清靜無為的道理,也早就被拋在了九霄雲外。當下花盡所有家當,買足糧食、兵器、馬匹,便跟隨著各路武林義士,浩浩蕩蕩的往樊城進發。

這次武林人士組成的盟軍,規模可謂空前,人數將近萬人。他見到了遠居天邊的昆侖派,見到了神神秘秘的逍遙宮,見到了打家劫舍的長樂幫,見到了經常兵戎相見的華山和青城。

唯獨沒見到少林的和尚,但卻見到了一群蒙著面,戴著斗笠,身穿長袍,一路茹素的怪客。他們見著張君寶,只是瞪了瞪眼,隨後別過頭去,仿佛他不存在一樣。

張君寶笑了。

沒有武林盟主的爭論,沒有清算舊賬的口角,沒有恩怨情仇的斗氣,沒有追名逐利的俗事。

有如一盤散沙的中原武林,在這民族危亡的時刻,不約而同的紛紛聚集起來,匯成了一股曠古未有的滔天巨浪,往那戰火紛飛的地獄,洶涌疾奔而去。

而且,他們每一個人,都抱著慨然就義的決絕。

這就是中原武林的氣節,英雄兒女的信念。

張君寶驕傲極了。

在前進到里樊城還有五里遠的地方,他們遭遇了一支三千人左右的蒙古散軍。這些早已按捺不住的武林豪俠們,瞬間一擁而上,他們各自手持著獨門兵器,五花八門的暗器,展開輕功,飛天遁地,如狼群襲向羊群般沖了過去。

張君寶當時神功未成,雖然在江湖上已經算得上是頂尖的高手,但與那些真正的絕世高手們,卻還有些許差距。

雖然沒絕世高手的身手,但卻有絕世高手的眼光。

他深諳後發制人的道理,知道這樣的遭遇戰,如不能一舉將敵人殲滅,其後不免被動。還不如先行守勢,觀敵人之破綻,再想對策破之。

他想對了一半——先發制人,未必能討得了好。但謀定而動,只怕也找不到破綻。

那些急切切沖上去殺敵的武林人士,粗略看來,約有五百人左右。都是些血氣方剛的青年,初出茅廬的少俠,各個都自以為有以一當十的本領。

但他們的暗器,打在蒙古軍的盾牌上,敵人卻毫發無損。

而蒙古軍從天而降的箭矢,如大雨般澆滅了這些先鋒們的氣勢。

也澆滅了他們的生命之火。

那些勉強躲過弓箭齊射的俠客們,踏著師友和同儕的尸體,悲壯的沖到蒙古軍隊的前頭,正欲施展精妙招數與敵人廝殺時,卻連一招都沒來得及刺出,就被圍困在盾牌組成的城牆中,被其後伸出的砍刀斃命。

所有武林同盟的同僚們都震怒了,高手們開始搶上,他們揮舞著兵器,撥開飛來的箭矢,如大鳥般躍入敵人的陣形中,開始貼身肉搏。

張君寶也在其中。

他見到了昆侖派青靈子如鬼如魅般的劍法,見到了華山掌門氣貫長虹的掌力,見到了少林僧渾厚無比的內力,見到了長樂幫主狠辣刁鑽的手段。

他自己也用對道家經藏的領悟,從敵人的包圍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雖然他們佔到上風,但敵人並沒有散亂,他們訓練有素,進退俱法度森嚴,人數一少,立時便有旁人補上,從不落單,只是圍殺。時候一長,己方那些功力稍弱的便支撐不住,而武功高強的人,則不免分心要照顧同伴。一來一去,這場戰斗的勝負,輕易倒也見不得分曉。

突然之間,張君寶感覺到了空氣中的異樣,隨後,他听到了大地震動的聲音。

他沖到了一個小高坡上,看見鋪天蓋地的旌旗,地面揚起的煙塵,以及急速奔來、陣形卻絲毫不見紊亂的

蒙古大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尋山歸雲記最新章節 | 尋山歸雲記全文閱讀 | 尋山歸雲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