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山歸雲記 第二十三章 義士

作者 ︰ 失落之節操君

()第二十三章義士

李先生說到此三人時,臉上居然流露出痛恨之極的神情,渾不如方才泰然自若的樣子。他看看老黃頭,又看看正在地上賴著不動的江龍幫豪杰們,嘆氣說︰「諸位好漢,李某方才站了好一會兒,老腿有些支撐不住了,要不咱們先坐下說話吧。蘭兒,你先到里屋去休息,有吳老在此照應,你大可不必為我擔心,有事我再喚你。」

蘭兒應了一聲,便輕巧的轉身離去,只見她行走時衣袂飄飄,步履輕盈如燕,真好似仙子凌波而行一般,江龍幫那群人見此曼妙身姿,喉嚨中又傳來一陣吞咽口水的聲音,歸無計和張君寶對望一眼,均覺得臉上無光,羞愧難當。

李先生于是坐在了太師椅上,又請吳昊林入座,吳昊林警戒的看了廳上眾人一眼,搖了搖頭,說道︰「這些人又沒斷胳膊斷腿,等會恢復元氣,說不定又會生事,老朽還是站著好些,到時候如要殺人,免得還要站起身來。」

老黃頭听了不是滋味兒,但此刻自己一十三名好手被別人手下一個少女打了個落花流水,這吳昊林又是與蒙古人廝殺過的英雄,無論如何這一趟自己只有認栽,唯有低聲下氣的委曲求全,此事或許還有轉機。于是他蹲在地上,拍拍都成的肩膀說︰「老都,各位,都還爬的起來不?咱們到座位上歇會兒,听听事情的來龍去脈,看看如何打算?」

眾人又掙扎了一會兒,終于扶著椅子站了起來,隨後陸續坐下,忍著痛,忍著氣,忍著肚子里的話,在一旁乖乖的待著,再也不敢稍動。

李先生說︰「我本來對江龍幫的好漢們,那是極其敬重的。你們幫主仁義過人,為大宋鞠躬盡瘁,將生死置之度外,更是李某最為推崇的英雄。因而李某與江龍幫合作之時,總是掏心掏肺,不敢有絲毫隱瞞怠慢的地方。」

「李某一生的宏願,便是將蒙古韃子驅逐出大宋的江山,恢復這漢人的天下。因而李某散盡家財,招募天下的奇人異士,同時搜羅消息,四處出擊,暗中破壞這韃子朝廷為害我漢人百姓的惡行。」

「只是李某手下雖然有眾多高手,但畢竟家底小,勢力薄,有些時候雖然打探到了消息,但往往人手不足,有許多要事便顧及不到,因而也錯失了許多良機,讓許多英雄好漢與平民百姓喪生于韃子鐵蹄之下,每每想起,皆深感追悔莫及,往往暗自垂淚,深深痛恨自己無能。」

「前年,李某與吳老前往湖廣一帶辦事,偶然間踫上了江龍幫靖州風雷堂的兄弟正在與韃子的官兵廝殺,戰況難分難解,李某觀戰了一會兒,深怕韃子援兵趕來,于是讓吳老暗施援手,遠遠打傷了好幾位官兵,江龍幫的兄弟們隨後奮起殺敵,終于全殲了敵人。我隨後上前招呼,從此便與江龍幫有了交情。這兩年間,我們與江龍幫並肩作戰,大大小小,只怕也不下三十次了,至于來到江南一帶行動,與你們舵主接洽,也還是近幾個月的事。」

「我最近得到線報,說這蘇州一帶,蒙古人多有搶掠南人之事,把他們圈成奴僕,當畜生一般對待,更有些禽獸不如的韃子將這些南人抓了起來,無論男女,一律賣到一位蒙古王爺的手里,隨後偷偷模模運往某處聚集起來,也不知有何陰謀。我听到這個消息,連肺都要氣得炸了,于是讓手下加緊查清這事情的種種關卡環節,但此次韃子行事頗為隱秘,我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查到一個線索。」

說到這里,李先生望了望江龍幫諸位,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

「在這三江鎮之上,有一戶人家,姓白,他們暗中與那王爺勾結,將被掠來的南人通過水路運往某個島上,從中收取報酬。而其中負責此事的人,便是他們家中的三公子。」

「我當時身在別處,分身乏術之下,只能讓李蛋與黃舵主你先行聯系,讓你幫忙把此人綁來,我也好細細審訊一番,找出這些南人的行蹤。」

李先生說起這件事,老黃頭登時便想起歸無計來了。他趕忙站起身來,對李先生說︰「先生可知這白府三公子手下人才濟濟,戒備森嚴,便是去青樓尋歡時也帶了好幾名高手護駕呢。我老黃頭百密一疏,盡派些不成器的女圭女圭出馬,險些被白府一網打盡,壞了先生的大事。」

他轉過身,拉了歸無計一把,示意他站起來,又說︰「若不是老天有眼,降下這麼一位英雄少年為老夫助陣,恐怕此刻老夫以及眾位兄弟皆已經身陷囹圄,至今思之,依然汗流浹背,心里總忍不住大呼僥幸的。」

李先生在猛漢走進來時,已經听他說過與歸無計過招之事,但時間匆忙,那猛漢又是個急性子,自己一句話都沒听清楚。只是剛剛蘭兒一招天虹綢緞使出,此人並未顯出驚慌失措的樣子,此刻听老黃頭說起,只怕這江龍幫臥虎藏龍,萬萬不容小覷,他想到此處,臉上堆出笑容,對歸無計說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不知這位英雄高姓大名,師承何處?」

歸無計臉皮薄,見廳上眾人目光齊刷刷照向自己,一時間窘迫莫名,低下頭胡亂拱了拱手,說︰「在下歸無計,高手什麼的,愧不敢當,愧不敢當。」

李先生見他絲毫無高手風範,心想︰這老黃頭莫非是虛張聲勢來著?「于是先撇下歸無計不談,繼續說︰「也是在貴幫的協助之下,李某將這白公子收押起來,運往一處隱秘的所在,派李冉——便是方才在門口與諸位打交道的大個子——親自逼供,我們起初認為這人乃漢奸走狗,罪無可赦,那下起手來還有什麼客氣的?于是上來先將各種酷刑用了一遍,將這白公子折騰的生不如死,然後方才開始審問,誰知一審之下,才發現其中另有隱情,如若真如白三少爺所言,他們白府非但不是千古罪人,反倒是救苦救難的菩薩,李某這次貿然行事,只怕還鑄下大錯,誤傷了義士。」說罷連連搖頭,臉上一副淒然悔恨的表情。

老黃頭問︰「什麼?抓錯人了?」

李先生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續道︰「抓錯人了。」于是便將白三少爺口中所述,詳細講了出來——

原來這韃子朝廷中有一位靖海王爺,此人戰功赫赫,地位尊貴無比,被封在江南沿海一帶的地方,于封地的漢人南人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此人在蒙古人征戰時可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到了封地之後,更是惡行累累,做盡了喪盡天良的壞事。

有一日,這靖海王率部眾出外打獵,遇上一頭罕見的斑額猛虎,這畜生狡黠異常,神出鬼沒之下,接連傷了王爺手下好幾人。王爺也是兵馬嫻熟,膽識過人,又被這畜生激發了血性,竟然孤身一人拍馬追入深山老林,接連追趕了兩個時辰,抬頭看時,天色已經逐漸昏暗,這林中樹木遮天蔽日,陣陣陰風刮過林間,樹上葉子簌簌作響,一時之間,只听到猿啼虎吼之聲四處響起,他心底害怕起來,趕忙驅馬返回,誰知那馬竟然也不識來路,他胡亂走了一陣,已經完全迷失了方位。

正焦慮間,忽然那頭他一路追擊的猛虎出現在了他的眼前,他仔細一看,嚇得心膽俱裂,原來這林中居然跑出了兩頭猛虎,一前一後把他包圍了起來,兩虎眼中射出凶殘的光芒,慢慢繞著他踱步,恐怕轉眼之間,便要撲上前來將他撕成碎片。靖海王哀嘆一聲,無可奈何之下,唯有閉目待死。

這時,耳邊傳來了一聲清朗的佛號,他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身穿長袍的少年不知從何處冒了出來,正站在他身旁,雙手合十,站立不動,渾身依稀散發出淡淡的光輝,就仿佛是這幽暗森林中的山神一般。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尋山歸雲記最新章節 | 尋山歸雲記全文閱讀 | 尋山歸雲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