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山歸雲記 第三十四章 秘籍

作者 ︰ 失落之節操君

()第三十四章秘籍

歸無計憋住一口真氣,狼吞虎咽之下,將桌上的菜肴席卷而空。張君寶見了,也不禁佩服他內力悠長,實有獨到之處,隨後掏錢付了帳。歸無計此刻風聲鶴唳,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于是帶上一把假胡子(便是張君寶問老黃頭借來的那把),隨著張君寶走出飯館,往那片兩人曾經比武的樹林走去。

到了樹林中,張君寶找了一塊草地、歸無計看中一塊樹墩,兩人各自坐下,張君寶拿出一本薄薄的冊子,遞給歸無計。只見這冊子上寫著「妙通散人陰陽同修無上妙法。」翻開一塊,只見每一頁上都畫著一男一女,兩人赤身露體摟在一起,姿勢怪異難言,讓人匪夷所思,而這男女的臉又畫得鬼模鬼樣,可謂慘不忍睹,叫修習者如何練得下去?

歸無計正錯愕間,只听張君寶說道︰「無計,這本陰陽雙修法也是我道家的不傳之秘,我乃道士,自不能練這冊子上的武功,但你天資不凡,而蘭姑娘又毫無根基,可謂天造地設的機緣。兩人同心協力之下,或能練成這門曠古奇功,從此以後男歡女愛、顛鸞倒鳳、神仙眷侶、樂不思蜀、永結同心、天涯同行、以你之陽、滋她之陰、以她之陰、助你之陽,陰陽圓融、生生不息、兒孫滿堂、沒羞沒臊……」

歸無計一用力,這本萬古邪書登時化為了無數紙屑,清風一吹,漫天飛舞,讓人嘆為觀止。

張君寶嘆道︰」無計,你可知道自己剛剛毀了一本絕世秘籍,這世上的武功,又有一門絕于你手上了,罪過罪過。「

歸無計瞪著他,張君寶神色尷尬,又拿出一本,名曰「無陽降魔功」,歸無計拿過來一翻,只見第一頁上寫著八個大字︰「欲練此功,揮刀自宮。」下書一行小字「女子修習時,當有男伴相陪。皆因女子周身經脈,微異于男子,故修行時或欲念難抑,男修士當以身相救,切記切記。」這小字墨跡尚新,不知是否出自張君寶之手。

歸無計手一揚,這本書又化為了天邊的塵埃。

張君寶心痛道︰」無計,你不練,說不定有人要練哪。此書觀點之獨特,于經脈研究之精深,皆讓人大開眼界,如窺天地之無盡藏也,所謂己所不欲,或旁人欲之……「

歸無計站起身來,轉身欲走。張君寶趕忙把他攔下,說︰」無計,並非我故意戲弄于你,這周身經絡之法,自古以來,若非夫婦,一向男師不傳女徒,女師不傳男徒。而這蒙古人壞事做絕,又把天下的武功秘籍全數銷毀,我手頭上的內功法子,雖然精微奧妙,卻又艱深難懂,你若要蘭姑娘從頭學起,卻又談何容易?她如何知道這內堂、金關是何處穴位?又如何懂得玉兔、金烏該如何運氣?「

歸無計說︰」那你給我雙修之法,自宮之術?「

張君寶解釋道︰」我想,索性便撮合了你倆,也算替青靈子那老糊涂彌補一下罪過,免得耽誤了你們這如狼似虎的青年,春心蕩漾的姑娘……「

歸無計」呼「的一掌拍出,張君寶猝不及防,」啊呀「一聲,頓時不知去向。但他頃刻間又跑了回來,嚷道︰」無計,你這一掌功力深厚,招數精妙,已臻無劍勝有劍的境界……「

歸無計原先以為張君寶只是偶爾愛開玩笑,誰知此人一旦與你混得熟了,居然以整人為樂,而且樂此不疲,奇計百出,自己實在招架不住,唯有感嘆自己遇人不淑,而這世上人心卻又如此難測,讓人防不勝防,但此刻也不好翻臉,只有竭力忍耐,苦不堪言。

張君寶戲弄了歸無計一陣,終于正色道︰」無計,我為你指了明路,但你卻毫不領情,不肯選那一步登天的捷徑,卻要走這艱難險阻的大道,罷罷罷,既然如此,我便傳你隔空點穴之法吧。「

歸無計連聲說好,張君寶便向他傳授了門功夫。

原來此功與劈空掌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者通過指尖商陽穴射出內力,一者通過掌心勞宮穴施放內力,心法雖然相通,但所走經脈卻是大相徑庭,輕重拿捏也自然各有千秋。好在歸無計早就將伏羲通天掌練得純熟,張君寶又擅長教人,這隔空點穴之術自然是手到擒來,稍微試了幾遍,就已經牢牢記住,而且運用靈活,就好像練了大半輩子一般。

張君寶著實欣慰,對歸無計說︰」無計,你練成這隔空點穴之法後,修煉時便可用這門功夫傳授她穴位的門路。但我勸你修煉時還是少用為妙。「

歸無計不解,問︰」為何少用?「

張君寶嘆了口氣,說︰」這蘭姑娘身子嬌女敕,你胡亂隔空點穴,萬一出手稍重,累蘭姑娘受了輕傷,你豈不會心疼愧疚?而且點穴解穴情切切,肌膚之親愛依依,眉來眼去春意濃,繡花被中**急……「

歸無計慘叫一聲,張君寶就此打住,說︰」抱歉,老毛病犯了。「又說︰「你去李府查探消息,親眼見到蘭姑娘與刺客的打斗,依你之見,這蘭姑娘的劍氣到底如何?」

歸無計說︰「張兄,你之前說她的劍氣功夫華而不實,其實不然。」于是將蘭兒姑娘化劍氣為長龍的奇招說了。張君寶听了微微一笑,閉目想了一會兒,對歸無計說︰「無計,你瞧。」說完手掌一抬。

一條粗如樹干的五彩巨龍從歸無計眼前翱翔而過,隨後急速撞向一顆大樹,只听嘩啦啦一聲巨響,這大樹歷時斷為兩截。而這巨龍之力兀自不休,又往前飛行了良久,撞斷了好幾棵樹,這才緩緩隱去。

歸無計瞪大了眼楮,倉促間難以說出話來。

張君寶解釋道︰「無計,我雖不如蘭姑娘般能夠天生變幻真氣,但這十幾年的苦練,也讓我模到了門道。我的伏羲通天掌,便是一門操縱體外氣息的功夫。我也曾如試過蘭姑娘這等劍氣,但發現一旦真氣在體外肆意變幻,非但極耗內力,而且操縱艱難,更需大費心神。」

他一邊說著,一邊將內力施于體外,化為五彩的狼、狐狸、兔子、大雕、巨蟒、蝴蝶群,讓它們四處游蕩,剎那間,這樹林中五光十色,繽紛絢麗,有如仙境一般。

他又說︰「你方才驚訝于蘭姑娘長龍的威力,其實你若用劈空掌法全力擊出一掌,威力又何嘗小于她的長龍?而且無影無蹤,讓人難以防範,更不費多少內力。所以,她這般劍氣,其實對你我而言,只是騙小女圭女圭的把戲,論真實威力,其實頗不扎實。」

歸無計佩服萬分,又問︰「張兄,那為何蘭姑娘手中定要持劍?這劍氣與她手中之劍毫無關聯哪?」

張君寶說︰「古語雲︰劍中有‘奇氣托靈,游出之神。’」是故持劍者的心境,與不持劍時迥然不同。我猜想︰如蘭姑娘兩手空空,則她的劍氣,未必能有這般凌厲。這是劍中神靈相助?又或是個人心氣使然?我就不得而知了。「

張君寶收回內力,又對歸無計說︰」我曾經縱極想象,用內力試了無數變幻,卻惟獨有兩種動物難以變幻成形。我大惑不解,于是又找遍古籍,終于在一本劍仙傳記中找到了只言片語,原來那兩種動物,或許暗含天意,竟為劍氣之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尋山歸雲記最新章節 | 尋山歸雲記全文閱讀 | 尋山歸雲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