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山歸雲記 第六十八章 半真半假

作者 ︰ 失落之節操君

()第六十八章半真半假

眾人听莫愁說出自己身份,盡皆大吃一驚。

歸無計沒料到莫愁居然會據實以告,將自己顯赫身份和盤托出,一時之間心中惴惴不安,雙眼往江龍幫眾人臉上望去,深怕他們當場翻臉。

李先生等人也萬萬想不到莫愁竟然是位千戶,更是這江南漢人奴隸買賣的罪魁禍首——靖海王的義子,登時也亂了分寸,個個兒面露難色。

過了半餉,李先生斟酌著問道︰「莫愁兄弟,你所說的可是實話?你當真是那靖海王的義子?」

莫愁神態堅決,答道︰「正是。」

李先生眼望歸無計,問︰「無計,莫愁兄弟所說是否屬實?」

歸無計一籌莫展,唯有答道︰「實情確實如此。」

莫愁又說︰「無計已經將諸位听到過的情報全數告訴了在下,只是這靖海王叢林獲救,從而大徹大悟的故事,與實情有著極大差別。在下當時恰好便在現場,親身經歷了這整件事。」于是便將七年前與覺遠在林中遭遇靖海王之事又向眾人說了一遍。

莫愁早在等候眾人歸來的時候,便已經有過一番思量、準備好了說辭。只听他將故事中匪夷所思之處盡數剔除,只是說他與覺遠兩人在林中相依為命,踫上靖海王在叢林中奄奄一息,于是便出手救了他的性命。老和尚覺遠與他交談良久,知道靖海王已經身患絕癥、命不久矣,鬼迷心竅之下,竟然決意引導靖海王追求長身不老之術。于是便囑咐靖海王出海遠航,尋到一片荒島,在這荒島上建立宮殿、祭壇,隨後開始誘騙奴隸來到島上,將他們盡數殺死,獻祭給陰間的妖魔鬼怪,以此換回陽壽。

李先生曾經得到張君寶提醒,對靖海王買賣奴隸之事疑心重重,此時莫愁所講述之事雖然殘忍異常,但卻與他心中所料最差的事態相差不遠。他聞言稍稍沉吟,問︰「那你又是如何與無計相遇的?」

莫愁說︰「無計與張兄來到島上之後,因為偶然的機緣與在下相遇,在下當時正被靖海王關押在大獄之中。也是他在島上的舉動過于暴虐殘忍,在下心中惱怒,經常與他大聲爭辯,又苦苦勸我師父,企圖說服他將漢人全數釋放。靖海王見我礙事,于是便叫手下將我關進了大牢。若非無計與張兄相救,我只怕早就被靖海王拋到大海之中,此刻也早就葬身魚月復了。」

李先生瞧了一眼歸無計,只見歸無計神色如常,並不出言反對,心中也相信了大半,繼續問道︰「靖海王現在何處?是否繼續在這島上為惡?」

莫愁答道︰「我這兩位救星將我解救出來之後,與我商議了一番,都覺得此事困難重重。那靖海王擁兵自重,在島上至少駐扎著四百名精兵,而他周圍守備森嚴,我們便想去刺殺他,只怕也無法靠近。于是在下便出了個餿主意,要他們兩人與我一起偷偷將島上奴隸全數放了出來,隨後趁著夜色殺到靖海王的宮殿中去,將靖海王當場殺死,之後便駕駛船只返回故鄉。」

「只是我這如意算盤打得不錯,但真將島上漢人放出來之後,發現人數雖多,卻有許多都是老弱病殘。其中自然也有不少壯年男子,只是這些人乃烏合之眾,即使手持兵器,又如何能與蒙古精兵抗衡?當下我便猶豫起來,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好。「」可他們被關靖海王得久了,整日擔驚受怕、受盡折磨,此刻重獲自由,卻無論如何也忍不下這口怨氣,于是仗著自己人多勢眾,拿起棍棒火把,便一窩蜂的向靖海王老巢殺去。」

「好在靖海王在島上沉溺于長生不老之術,變的茶飯不思、精神恍惚,竟然來不及指揮士兵作戰。因此咱們一路上居然摧枯拉朽、那些蒙古士兵還未組成陣法,便被我們人群淹沒,這四百士兵分成了幾十波人駐守各地,被我們兩千多人各個擊破。雖然並未全數殺死,但剩下的人也已經潰不成軍,紛紛四處逃竄。于是我們三人便領著眾人走入宮殿,四處尋找靖海王的蹤影,終于在一處隱秘的地窖之中找到了靖海王的身影。只見他披頭散發,發須全白,神情可怖,早就已經喪失了魂魄,只是不知道是被我們嚇的,還是被這長生之術折磨導致。「」眾人群情激昂,沖上前去將靖海王千刀萬剮,他連喊叫都來不及,便被眾人剁成了肉泥,隨後有些人仿佛瘋了一般,將靖海王的血肉捧了起來,塞到嘴里吞了下去,一邊一邊得意的大叫大嚷。我們三人見狀,只覺得心驚膽顫,于是便從宮殿中逃了出來。張兄弟當場便說︰‘莫愁,你乃靖海王的義子,雖然對這些人有救命之恩,但他們此刻已經陷入了癲狂之中,等會兒只怕會對你不利。不如咱們趁他們沒留神,趕緊駕船逃離此處。反正靖海王已經身死,這島上之事也已經告一段落,咱們自然也應當功成身退。」

「于是我和無計便依張兄弟所言,一口氣跑到海邊,匆忙將一艘船駛離海岸。誰知咱們剛剛離岸沒多遠,便見到人潮洶涌而至,他們沖咱們大喊大叫,要咱們趕緊返航。我見到他們一個個神情凶惡,早就嚇破了膽,自然不去理睬他們。隨後這些人便開始搶奪船只,過了片刻,便互相殘殺起來。「」這島上一共有五艘船,大概能容納一千人出航,而這島上食物充足、環境適宜,剩余的兩千多人便是留在島上等待救援,等上十年八年也不成問題。可不知是何緣故,余下來的人卻一個也不願留下,只顧著你爭我奪、絲毫不肯相讓,他們在岸上廝殺了半天,竟讓著平靜的海灘頃刻間血流成河、尸骨成堆,我們三人看得心膽俱裂,趕緊扯起所有風帆,加速往遠方逃去,好在當晚北風猛烈,將咱們一路護送出幾十里的航程。張兄弟記心極佳,竟然記得返程的航線,而在下又曾經做過一年水手,咱們三人就這樣齊心協力,一直航行了二十多天,終于回到了這座鎮上。「

莫愁說完故事,神情有些委頓,靜靜的站在一旁不動,似乎在等候眾人的評判。

張君寶只是將莫愁北海血魔的身份告知了歸無計,而其余的猜測卻並未向歸無計透露,是以歸無計並不知道莫愁操縱覺遠心神之事。他听莫愁的這番故事條理清晰、環環相扣,並無太過匪夷所思之處,比之祭祀子母殉葬花的儀式、長生不老的怪物、無堅不摧的劍氣等等怪力亂神之說,只怕要可信不少。

而莫愁在述說故事的時候,眼眶微微發紅,喉頭時而哽咽,語氣中充滿畏懼、傷心、悲憤、憐憫的情緒,這種種情緒皆毫無偽飾之嫌,因而竟可以直入人心,令人不由得產生信任之情,于是歸無計在一旁連連點頭,並無半點異議,只是在心底暗暗奇怪,不知莫愁為何會生出如此絕望的感受。

李先生等人听完他的故事,心頭皆涌上了一股陰霾,似乎在感嘆這人心變化之詭異、人性實質的丑惡,以及這靖海王惡貫滿盈的下場。一時之間,這大廳上人人沉默不語,紛紛都在思索著各自的心事。

莫愁見眾人如此,從懷中掏出一塊金牌,莊重的遞到李先生手中,李先生接過來一看,只見這金牌上刻著」天靖海寧「四字。這金牌乃純金鑄造,刻字周圍花紋精美異常,乃是兩條四爪的金龍。

李先生問道︰」這便是靖海王的令牌?「

莫愁點點頭,說︰」以此令牌號令江南沿海諸州諸縣,如同靖海王親臨現場,無人膽敢抗命。只是如今靖海王死在了海外,如若消息傳出,這金牌非但毫無用處,只怕還成了禍患。「

李先生凝視著這金牌,知道莫愁之所以將其交給自己,乃是佐證他言下無虛之意。于是他將令牌放到一旁的壁龕之上,拱手對莫愁與歸無計說道︰」無計、莫愁兄弟,你們兩人此番萬里奔波,將這天怒人怨的靖海王處死,可謂為民除害,立下了不世的功勞。李某心中既感且佩,卻也不知該如何感謝二位。兩位英雄,還請先受李某一拜。「說罷雙手一拱,深深鞠躬。江龍幫眾人見狀,也紛紛鞠躬拜謝,連蘭兒也依照李先生的模樣,向兩人行以大禮。

歸無計與莫愁大感窘迫,趕忙也彎腰回禮,接連忙活了好一陣子,才算客套完畢。隨後李先生叫來僕役,吩咐擺開宴席,招待兩位凱旋的英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尋山歸雲記最新章節 | 尋山歸雲記全文閱讀 | 尋山歸雲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