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夕進了觀門,便朝靜塵的院子走了去.其實自從上次冒冒失失地見了一次靜塵之後,道夕便很不情願再見到這個老道姑。鳳舞文學網最快更新,請收藏鳳舞文學網()要不是不知道李神諭究竟是住在守缺觀,還是另有居所,他才不會往靜塵的屋子里跑。
靜塵老道姑給道夕的感覺就是一位內分泌嚴重失調缺乏關愛的孤寡老人,總是一副酷酷的,誰也不待見,卻又特招人厭惡的樣子。
走到屋前,听到里面有說話的聲音,道夕硬著頭皮敲了敲門,說道︰「前輩,小僧道夕求見。」
「進來吧。」道夕話音剛落,屋內便傳來靜塵那古井無波般沉悶的聲音。
道夕小心翼翼地推開門走了進去,只見靜塵坐在上首,旁邊是李神諭,而客座上的是道夕認知的一個熟人,林仁肇。
見到林仁肇出現在靜塵的屋內,道夕甚是驚奇,「林將軍卻也在此,小僧有禮了。」
「哈哈,想不到在此又遇到大師,那日大師一番良言,林某歷歷在目,還想著改日再向大師討教一番。」棲霞寺遇到道夕,是林仁肇自進京以來,最為開心的一件事。特別是他聊聊數語,以及一首讓人感慨的詩詞,讓林仁肇大為佩服,心里對他的好感油然而生。
「此乃我與將軍之緣分也!」道夕見到林仁肇,感受到他身上那種軍人的豪爽不羈,也甚是歡喜。不過轉眼看到李神諭,便覺得自己突然闖進來,似是耽誤了三人談事,于是說道︰「小僧冒昧前來,叨擾了三位議事,這邊退去,三位繼續。」
說罷,道夕便施施然行了一禮,朝門外退去。李神諭見道夕要走,急忙開口道︰「道夕大師,且慢。」
道夕停下腳步,轉過身來詫異地看著李神諭,「李姑娘有事?」
李神諭怔怔地看著道夕,一時間沒說出話來。而坐在一旁的靜塵老道姑看向自己的愛徒,心里忍不住嘆了口氣。李神諭看道夕眼神那叫一個欲拒還迎,分明是情根深種,難以自拔。
靜塵本以為自上次道夕走了之後,兩人便沒有再見之機會,誰知沒過幾天又見到了,而且是在李神諭遇到麻煩的時候。
李神諭攔住道夕,還沒開口,靜塵就明白了她的心思,但事到如今,自己也不好插手,只能任由著他們往下發展了。
「只是我有一件事想求大師相幫,且不知大師願不願意助我?」李神諭把「大師」兩個字咬得很重,似是在提醒自己,他已經是個和尚了,自己不能再有其他不切實際的想法。
再見道夕,李神諭心里或多或少有點留下他的心思,但眼下這件急事,她一時間也想不到誰能幫她,直到道夕突然造訪,才讓她眼前一亮。
「李姑娘且道來無妨,若小僧能所能及,必不會推辭。」道夕心底里是願意幫助李神諭的,但他從來沒有見過李神諭這般鄭重其事地求人,于是他對她所求之事一點底氣沒有,才說出這番給自己留有余地的話來。
听了道夕話中之意,李神諭也不氣惱,轉而解釋道︰「剛才見大師與林將軍卻也熟識,想來我所求之事,交于大師再好不過了。」
「李姑娘的話,卻越發讓小僧迷惑了。」道夕一頭霧水,不解地說道。
李神諭看了一眼林仁肇,說道︰「林將軍自邊防入京後,江北宋軍細作也潛入京中活躍起來,更有狂妄之輩幾次刺殺于將軍。將軍為國之柱石,安危系于國家社稷,故而我想托大師在京中護佑林將軍一段時間。」
道夕听完,皺起了眉頭,把目光轉向林仁肇。他雖對林仁肇敬重有加,但若論交情,兩人卻不談不上有多深厚。再者,道夕本打算向李神諭辭別,然後北去桃山,如果再逗留在金陵,也不知道會惹來什麼麻煩事,一時間,他猶疑不決。
「大師若為難,林某自不會強人所難。」林仁肇見道夕面露難色,很大方很理解地說道。
林仁肇自來京城,被李煜拒絕了自己北進收復失地的提議後,便一直悶悶不樂。直到那日在棲霞寺,偶遇道夕,雖然只是寥寥數語,卻讓林仁肇如撥雲見霧。特別是臨了道夕一闋辛棄疾的《永遇樂》,更是讓他大受激勵。
于是,林仁肇便起了心思,游走于金陵小朝廷各京官府邸之間。他想的也挺簡單,李煜這人雖然膽小怕事,但同時還是個耳根子極軟,架不住人多勸諫的皇帝。如果成功打進朝廷權力核心圈子,自己心中所想,便很有可能付諸實踐。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是骨干的。林仁肇高估了自己的政治能力,又或者低估了尸位素餐的朝廷大臣們聲色犬馬,安于逸樂的惡劣程度。各衙門大臣巴不得守著金陵這一畝三分地,過過逍遙日子,誰會去為了一件得不到任何好處的事去觸皇帝的眉頭。
林仁肇一番活動,沒取得任何成果,反而招來了江北趙匡胤的重視。趙匡胤獲悉了林仁肇在李煜面前那番進諫之後,深感林仁肇此人必是自己平定江南的一大障礙,于是便派了大批細作潛入金陵,其中還有一部分殺手。
在林仁肇忙著活動于各大臣的這段時間里,已經接連遭遇到好幾次刺殺,幸好林仁肇自己身手不弱,才沒有讓趙匡胤得手。可是林仁肇只身一人在京,沒有作任何防範措施,加之南唐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大臣都不待見他,一時間林仁肇在京中逗留便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李煜要林仁肇離京,但林仁肇稱病請辭,無奈李煜只能再也不管他。京城一片安樂祥和,讓林仁肇鐵了心留下來,要喚起整個朝廷的憂患意識,提防江北的那頭猛虎。可惜,沒有任何一個人在意他。
林仁肇深感無奈,卻也不曾放棄。岐懷獻王一直想拉攏他,本來以林仁肇的為人,他不會攙和到政治權力斗爭中來。但實際情況是,自己在這南唐,再沒有一點發言權,無奈之下,他只有暗暗向李仲宣示好,以便求得支持。
可是,李仲宣雖然是王爺,手中卻一點權力都沒有,他拉攏林仁肇,並非是為了謀反,或者是奪自己哥哥的太子之位,只是為了增強自己的力量,以圖自保而已。
兩個沒啥能量的人走在了一起,一個滿腔熱血等著灑,一個怕日後太子登基自己沒有好下場,兩個人又傷又感的,最後卻又想到了一起。那邊是動兵江北。
林仁肇想防備江北宋軍,最好的方式便是主動出擊,收復之前南唐在江北的城池,以為屏障。李仲宣想要自保,便需要獲得權力,而想獲得權力,他想到了軍隊。動兵江北,只要李煜答應了,再把自己放到大軍中去,這正好是建立軍功獲取軍權的好時機。
兩人一拍即合,但同樣苦于門路,李仲宣唯一便想到在李煜面前能說得上話的便只身下了自己的小姑姑李神諭。
李神諭當年除前太子,為李煜順利登基出力不少,後又往北遼刺殺遼相蕭思溫,取得遼國主戰派的支持,舉兵攻宋,才避免了當年趙匡胤南下之危。李煜一直深感其功,對李神諭的主張意見,卻也很是重視。
但自從永明寺回來之後,李神諭便淡出了朝廷之事,很少給李煜進言。一則是因李煜不信身邊親信水雲間的總領薛一人事太平教安插在他身邊細作,這讓李神諭心灰意冷,二則是他心里總是有個揮之不去的影子,故而很少有心思再為朝廷出力。
李仲宣把林仁肇引薦給了自己的小姑姑。林仁肇也听說過這位郡主的傳奇經歷,大感佩服,便把自己心中所想和盤托出。李神諭听得他分析得頭頭是道,特別是听到他言及若此時不進攻江北,待宋軍收拾了其他幾國,緩會勁兒來,便是南唐亡國之時這一看法,更是讓李神諭心里不安起來。
于是,李神諭便答應了二人所求,見機向李煜陳述其中利害。可還沒來得及進宮,林仁肇又在自家府外遭到了刺殺,這讓李神諭不得不緊張起他的安危來。
如果林仁肇死了,找誰去攻伐江北,找誰去防守長江?可是,滿朝文武卻對林仁肇幾番被刺之時置若罔聞,集體失聲。便是那李煜知道了,也很不高興地隨口說了一句︰「叫他回去,他偏生不會,如此惹來這許多麻煩。」
一個皇帝說出這種話來,作為臣子的怕早已心寒到沒有操守吧。林仁肇听得此言,卻也並未流露出多少不滿來,更多的是憂心現在金陵狀況,安逸太久,卻沒有任何憂患意識,若宋軍真兵臨城下,或許都不用抵抗,這南唐便亡了吧。
要保證林仁肇的人身安全,指望金陵小朝廷是沒可能了。李神諭這幾日一直為林仁肇尋找合適的保鏢人選,想過自己親自護他安全,但又想到自己是個女兒身,有諸多不便,便打消了這念頭。
可是身邊可用之人,卻又沒有幾個。李神諭沒有辦法,便帶著林仁肇來守缺觀,希望師傅能想出辦法來。
靜塵有心相助,卻也想不出合適人選,最後想到的是讓林仁肇沒事就住在守缺觀,要出去辦事便跟李神諭一道即可。看起來這也是個不錯的辦法,可林仁肇不干了。對于他來說,整天跟一群道姑在一起,是一件極其不自在的事。
就在雙方相持不下,又想不出其他辦法的時候,道夕出現了,于是他便成了最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