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快更新
**是一支很奇怪的軍隊,不管是土地革命戰爭期間,還是抗戰期間,亦或者是解放戰爭期間,不過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戰績輝煌,幾乎可以用一觸即潰形容。不是挖黃河就是過野人山,有時候連校長都大呼丟人。按道理說,**再怎麼差也該是一支資產階級性質的近代化軍隊,對于傷亡的承受力不應該這麼差才對。從歷史來看,歐洲是軍事近代化最早的地區,無論是普魯士陸軍,還是英國紅衫軍,都創造過傷亡50%不崩潰的戰例,連民兵改裝成正規陸軍,相對缺乏軍事養成的美國陸軍還創造出一萬人進攻倒下八千人才潰散的記錄。反過來,**即便是最精銳的74師在孟良崮戰役中也前後被俘了19000人,要知道,74師滿員是32000人,被俘超過60%,在傷亡不到40%的情況下崩潰。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63軍鐵原撤下來的時候就剩下3000多人(美方數字),居然建制完整,沒有崩潰。從這點來看,共軍雖然多數時間裝備原始,但骨子里已經是有組織的現代化軍隊了。
**到底是一支什麼軍隊呢?
「**全稱是」國民革命軍「。早年的**基本上的框架是北伐時期的七個軍加上唐生智的第八軍,後在一系列的政治與軍事角力下,蔣介石的第一軍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個也就是後來」中央軍的底子「。而中央軍的壯大和戰功沒有特別大的關系,主要得益于蔣介石的推恩。主要手段,則是兼並雜牌部隊。一般打著整編的口(更新最快)號,整編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論軍功才能的大量的任用黃埔系出身的軍官。同時排擠原部隊的軍官,達到控制部隊的目的。例如十八軍當時就是在不斷的兼並中得以壯大,成為當時」**「里建制最大的部隊。當然,除了兼並以外,校長也通過自身掌握的資源重新募兵(更新最快)並建立了一些精銳部隊,例如早期的德械師。這就造成了**里募兵,改造兵,軍閥兵和民團並舉的局面。而這些不同的「**」戰斗力組織力也是很不同的。
先從德械師分析。德械師,主要是募兵制,士兵都有很優厚的待遇(至少紙面上如此),軍官大多來自于軍校(黃馬褂),能夠嚴格執行紀律(相對于其他**),訓練充分,戰術熟練。這種軍事組成方式也在後來的五大主力上得到體現。從這些可以看出,中央軍中較為精銳的部隊,是實現了近代化改造的。雖然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在技術戰術上並沒有達到德國標準,但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後來的淞滬抗戰中,德械師與同樣屬于近代化軍隊的日軍交戰,在短兵相接上打的並不是很難看。(但是高層指揮上用渣來形容不過分)因此,將**精銳部隊定義為近現代化軍隊是比較靠譜的。
而**的其他部隊則基本上沒有逃月兌封建化軍隊的影子。
封建化軍隊的定義是什麼?
我們先看看幾支典型的封建化軍隊。
明軍,明朝後期,士兵為將領的私有財產,士兵對將領有身份依附。簡單來說,就是我當了參將,你就當游擊,我當了總兵,你就能當參將。比如李成梁,李成梁有兩個出名的干兒子,一個是毛文龍,另一個是**哈赤,顯然,李成梁一步步提高地位的同時,這兩人也跟著升官,這就是依附關系。
在戰場上,明軍的將領帶上親兵家丁組成精銳部隊(關寧鐵騎)和後金的牛錄額真帶上自己的百甲、披甲在戰場上打,哪邊打贏了就追著敵人跑。再者就是李鴻章的淮軍。淮軍營制就是兵為將有。此部統帥如果戰後還在,戰後的撫恤,家人的贍養。向朝廷討要的封典追贈,才有了著落。統帥若死,士兵的全部苦戰,就是白費了。
其他人不會為不屬于自己地營頭費太多心思的。同樣的,歐洲騎士和侍從的關系跟這個差不多,打贏了大家一起掩殺農民砍人頭報功,打輸了直接溜號,把農民留下挨宰。
所以,我們說封建化軍隊的特點就是,兵為將有,少量精銳部隊決定勝負,不重視訓練,對于傷亡的忍耐力極差,甚至在不利條件下(如缺糧)崩潰。戰場上還有可能出現保存實力轉進的情況。
仍以淮軍為例,也許他們甲午的對手日本人的評價更貼切︰
「……步兵經常好像二百乃至五百一群,這一群里必有大旗兩面(清軍營建制)。並有六厘米炮兩門,攜帶地兵器全是毛瑟槍格拉槍等優良步槍,必定在散開後射擊為常規…………他們經常用的隊形是在散開後的一隊中揮舞大旗開火,開火為隨意射擊,並沒有一齊射擊,他們的隊形到處都有薄弱的一線,沒有預備隊。但是稱為總預備隊的,是經常擔任總指揮官的護衛,在散兵線的後方若干米的位置上。退卻地時候。這個預備隊先退,散兵則無秩序的潰逃…………也許是不善于射擊,也許是不善于測量距離。也許是時間與演習在射擊上有很大的差異,其子彈多從頭上通過。達到很遠地距離。他們不考慮利用地形地物,從不用跪射,臥射。一律站著射擊,這是經常為了保持隊形的整齊,便于他們能力不強地軍官掌握,否則他們很快就會停止射擊潰退…………淮軍所部,只有聶士成所部有堅定射擊到底的勇氣,但是當我軍在付出不大的傷亡(因為他們射擊技術地拙劣),逼近並且亮出刺刀的時候,清軍每次都轉入崩潰,無一例外…………日人龜井茲明所著《甲午戰爭親歷記》,1955中華書局版
現在看看**余部,**的保安團毫無疑問是符合封建化軍隊的特點的。地主家丁構成主要成員,裹挾大量壯丁,毫無訓練可言。這些人轉成偽軍之後,對上tg這種現代化組織軍隊一觸即潰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現在我們基本清楚,**的精銳部隊是可以劃入近代化軍隊行列的,但最底層的保安團則是徹頭徹尾的團練武裝。其他部隊則介于其中。那麼這些大多數的**部隊是什麼性質呢?
首先看士兵對將領的依附關系。這一條**不完全符合,畢竟中央軍精銳還是有黃馬褂支撐的,將領的關系大多是同學而不是裙帶關系。而且將領調動後組織並無潰散現象(指揮那是另外一說)。但雜牌軍的情況則不容樂觀,由于缺乏軍校的培養,軍官之間的關系帶有明顯的裙帶痕跡。東北軍,西北軍,晉軍干脆就是軍閥私兵。更糟糕的是,**的軍制組織就是一個笑話。名號打了不少實際上完整的繼承了兵為將有的。不管是中央軍還是雜牌軍,士兵為將領私有,沒有兵放屁都不響。這種帶有明顯封建特色的兵將關系導致了**在戰場上屢屢轉進,救援上就沒有不出問題的。例如面對整編74師飛奔而來的李天霞同學
在訓練上,**除了中央軍、閻錫山晉軍有比較充裕的資本訓練外,川軍、桂軍的訓練水平普遍低下。但值得一提的桂軍的經驗士官留任制度,這種老兵帶新兵的方法使得桂軍雖然指揮能力一般,但在戰斗力上反而超過一些中央軍。
再者是信仰問題,現代化陸軍一定要有堅定的信仰,(民族主義,**隨便)**的部隊大部分都有信仰,他們的凝聚力就比較強,他們的革命意念勝過了他們的本身戰斗力。所謂tg是個部隊就敢啃骨頭,因為能打的部隊就是榜樣,就有補充。**的三民主義.除了中央軍精銳有誰信?
在紀律上,**只能用一片混亂來形容。正如74師報告中所言︰勇者任其沖,怯者任其退。蔣公在軍紀這個問題上明顯不如共軍,當然,這也是建立在兵為將有基礎上的,蔣公對于中央軍將領和非中央軍將領的處罰完全不一樣。基本上,家法處置的都沒什麼事,國法處置的……看韓復 就知道了。其實這也不奇怪,既然兵為將有,任人唯親,那麼近代化軍隊最重要的軍紀面前人人平等自然不可能做到。
那麼,在兵將關系、組織紀律、訓練三個定義中,大多數**至少有兩條符合封建軍隊的定義,只要訓練稍差,一旦局勢不利,**不是敵前傳進,就是一哄而散。
其實,**並不是沒有機會,在北伐期間,**是接受了現代化組織改變的。現代化組織士兵在對軍閥士兵面前也展現了很大的優勢(北伐)問題是當校長玩清黨的時候把自己的基層黨部+黨員基本一掃而空,再吸引軍官進來的時候就不可避免的受到老式軍官影響,其部隊也走向半封建半近代化軍隊,甚至封建特性更多一點。
以少量的近代化軍隊,大量的封建軍隊與一支現代化軍隊作戰,即便蔣公用兵如神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