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在的房地產形勢,僅僅這樣是絕對不夠的。需要增加的內容是︰
1,項目內情。
該項目的開發目標是什麼?(盈利?打品牌?積累經驗?培養人才?滾動式開發?)
該項目在其公司的開發組合中的地位如何?(輕?重?緩?急?)
其公司對該項目的基本戰略要求是什麼?
其公司對該項目的限制是什麼?(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發揮空間?)
其公司對項目的掌控力度?(激勵制度?人員任免?資金劃撥?)
其公司高層與項目的關系?
項目的抗風險能力?
項目的成本結構以及資金鏈情況?
項目的組織架構及規則?
項目領導階層是什麼?(性格?愛好?習慣?工作能力?背景?權力斗爭?)
2,公司內情。
該公司的實力?(經驗?員工素質?資金?地位?政府?公共關系?優點與不足?)
該公司實際的組織架構及規則?
該公司領導階層是什麼?(愛好?性格?習慣?工作能力?背景?權力斗爭?)
該公司真正的企業文化?(絕不是指宣傳冊)
該公司的發展戰略以及業務組合?
該公司對市場前景的預期是否反映在現行戰略里並對戰略產生的影響?
該公司的薄弱環節?
該公司目前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3,產品。
在公開言論或者領導層以及銷售隊伍的宣傳及其暗示中,表現出對產品、質量、科技含量及產品其他的方面有何認識?把什麼看成優勢和劣勢?
該公司或者項目領導人在產品特性上是否具有很強的歷史感情上的淵源?他們習慣強調哪些方面︰建築質量?物業形勢?園林景觀?物業服務?是否存在影響他們對產品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的文化性、地區性、國家性的差別?是否存在影響觀察力方法、價值觀、準則?
該公司或者項目領導對產品市場需求和房地產業趨勢的看法怎樣?
該公司或者項目領導對競爭者們的態度如何?是高估還是低估?
該公司或者項目領導對于房地產行業的傳統思路和經驗判斷(信條)是什麼?
4,習慣。
該公司的開發歷史情況分析?失敗和成功的記錄?經驗與教訓?
該公司的行為特點︰理性的?感性的?緩慢的?迅速的?
該公司和項目領導人的工作經歷及經驗?(是判斷其策略、執行的關鍵)
該公司和項目領導班子的思維、行為是個人經歷的延續或大型變化?
5,能力︰
該公司在施工、營銷、設計、物業管理等各個職能領域中能力如何?最強之處是什麼?最弱之處是什麼?隨著時間的延長,這些方面的能力是否可能發生變化?是增長是減弱?發展壯大的能力如何?
該公司在戰略執行方面表現怎麼樣?
從財務角度看,該公司在哪些方面能持續增長?最有可能怎樣增長?
該公司的執行力怎樣?
對競爭的反應?速度?力度?
該公司適應條件變化和對之作出反應的能力如何?成本競爭?多物業形勢多項目?服務方面?營銷水平升級?
該公司對外部事件作出反應的能力和持久力如何?諸如︰通貨膨脹?經濟衰退?限購等政府條例?
設計院、建築商、代理商、廣告商、供應商等支援配套企業的能力、實力;與該公司的關系以及面對危險時可能的支持力度?
為什麼這樣去做調研?因為項目已經建成,定位已經在客戶的腦海里形成了,沒辦法改動了。能改的只能是市場競爭態勢,也就是把你的對手打垮。
深度挖掘自身的實際情況和認真研究競爭項目一樣重要。條目和上面一樣。這場戰斗的結果,就看實力、眼光與智慧了。
說實話這種話沒人願意說。但是目前的市場,二套房子,面對一個客戶,不這麼辦又能怎樣?肯定有一套房子賣不出去。沒人願意做看守庫存的保管員!
把這些要素進行排列對比,相信一定可以找出一條路。再結合文案的藝術性語言,定位就在眼前。不要說繁瑣,靈機一動計上心頭的本事我沒有。沒有十月懷胎的辛苦,哪有孩子呱呱墜地時的幸福!萬事都有自己的規律。
對于還沒有施工的項目,相比而言就簡單的多了。手里只有一塊地皮,只要找到市場空白,完成任務輕而易舉。如果找不到,那麼就學習嚴偉峰——沒有定位,做DIY!!!
要強調的是什麼是市場空白?也就是大家還沒發現和發現還沒有真正滿足的客戶需求。這里要說明一點︰甄別真假需求。需求是不能憑空創造的!
需求是發現沒發現,滿足得充分不充分和用什麼方式滿足的問題。如果需求不存在,無論我們多麼努力,都是瞎子點燈。
要注意三點︰
1、是要弄清消費者到底要的是什麼。顧客買化妝品,買的是美麗和希望。不是瓶瓶罐罐里面的油或膏。
2、產品創新,需求不能創新,需求本來就是有的,只是沒發現或者是滿足不充分。如果非要創造需求,那是自討苦吃。說句大白話︰陳舊的創新比完全的創新更能吸引客戶!
3、定位要能在產品中找到依據,也就是說產品要對定位能夠支撐,不能再和以前那樣空手玩概念了。
產品的定位一旦確定,也就等于宣布公司采用了什麼策略進行競爭——進攻戰、防御戰、側翼戰、游擊戰。也決定了項目甚至公司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