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看到眾人都對即將到來的蘇俄軍忌憚不已,羅科索夫斯基平淡地開解道,「放心,他們並不是無敵的戰神,也不是傳說中的不死軍團……他們也是人,活生生的人!我曾經有幸和他們的軍官交流過,如果大家不反對,我就講講我對他們的印象!」稍稍頓了一下,看到無人反對,羅科索夫斯基回憶般的說道,「相較遠東蘇俄軍的戰術,伏爾加河沿岸軍區的蘇俄軍隊更難對付,他們的戰術是從逐步掌握使用諸兵種密切協同動作的經驗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他們的對手一直是歐洲的強軍,所以也是嚴格按照軍事學院的教條來執行,比之游擊隊改編而來的遠東軍要強的太多。
他們奉行,在1918年12月全俄zh ngy ng執行委員會批準的第一本蘇俄軍野戰條令中「進攻是戰斗的主要樣式」的這一點。整支軍隊的戰術特點是積極x ng、首創x ng和機動x ng。他們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發現由于戰線漫長而作戰雙方兵力有限,因此在戰爭初期戰術密度不大,但是在戰爭進程中戰術密度逐漸增加。例如在國內戰爭開始時,在主要突擊方向上師的進攻地帶寬達50公里,到1919年秋季,師的進攻地帶就縮小到25至30公里,1920年,已縮小到7至15公里。分隊、部隊和兵團的戰斗隊形是1—2個梯隊,並有預備隊。進攻時的步兵行動,用機槍和炮兵火力支援,用騎兵發展戰果。進攻戰斗中講究戰術機動x ng,而這方面主要表現為包圍或迂回敵人的翼側進攻。而且他們還總結出,戰斗的最後往往是追擊,因為追擊是全殲敵人的主要作戰方法。當然在國內戰爭中他們也取得了從行進間強渡江河和進行夜戰的經驗。所以我們和他們作戰一定要預防夜戰。
另外秉承了歐洲一戰的經驗,他們的防御戰也是有板有眼,他們並不是死板的防守,而是認為實施防御的目的是固守防地、贏得時間和為轉入進攻準備條件。防御的特點是沒有綿亙的正面,部隊的機動x ng強並有高度的主動j ng神。師的防御地帶寬50公里以上。防御時的戰斗隊形由幾個作戰地段和預備隊組成。防御縱深的大小視戰術預備隊的配置縱深而定。當蘇俄軍建立陣地防御時,他們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例如在卡霍夫卡登陸場防御時便是如此,在這里,蘇俄軍首次廣泛使用了各種兵器,如地雷,以及為同敵人壕溝斗爭而專門撥出攜帶有各式口徑的迫擊炮炮兵排和炮兵連等。」
「我……我想問下,什麼是卡霍夫卡登陸場防御?還有迫擊炮是什麼炮……」一名年輕的白俄騎兵將領搓著手指面s 古怪地問道。看到眾人都盯著他,他顯得更加的局促。這人是一名男爵之子,算是最早跟隨趙雲的十七家白俄貴族之一,不過他沒趕上一戰,更沒趕上去莫斯科的貴族軍事學院學習。
看到守備司令部內,圍著沙盤的一群將領中,有近半都是這種眼神,羅科索夫斯基微笑的解釋道,「彼列科普步兵師,1919年8月在烏拉爾東方面軍組建,番號為步兵第51師。1920年12月13r ,改稱莫斯科步兵第51師。國內戰爭年代,在布柳赫爾指揮下,在粉碎海軍上將高爾察克白衛軍的戰斗中,在彼列科普—瓊加爾戰役中打的卡霍夫卡登陸場防御戰,1920年8—10月在對克里木彼列科普地峽弗蘭格爾白衛軍築壘地域的強攻。至于弗蘭格爾男爵,這位現在在遠東地區接受r 本人幫助的俄國步兵中將,想必就不需要我再介紹了!至于這場防御戰值得關注的就是蘇俄軍夜間的突襲能力,在這一點上,我想我軍還需要多多學習。」
「不錯!」善意地望著羅科索夫斯基點了點頭,難得這位大將在取得連克蘇俄三座重要城市後還沒有驕傲,趙雲繼續說道,「不要因為你們在一個月內連翻打了幾次勝仗,就驕傲的像只高盧雄雞,我們的敵人還是很強大的,若非如此我也沒必要花時間來整頓你們!」
最近的情況趙雲看在眼里,白俄遠東地區的男爵軍組建而來的白俄軍,其實就是一群沒見過什麼世面,沉浸在勝利喜悅和實力瘋狂進步中的「土鱉」,他們的軍事素養比之同時代的北洋軍差不多,但和r 軍、參加過一戰的歐洲軍隊相比,就差的太遠了。所幸,他們的戰斗意識到是與北洋軍有很大的不同,在華夏國內,戰敗代表的是被整編,重新換個軍閥頭頭繼續混r 子,而在俄國國內的內戰中失敗,那就是流放、圈禁,或是直接槍決,所以白俄軍的戰斗意識遠遠高于北洋軍。另外就是將領方面,羅科索夫斯基這些從蘇俄軍中改投陣營而來的軍官是見過大世面的,對于烏拉爾山脈以西的軍事實力他們是十分清楚的,所以相比遠東的男爵軍官他們,羅科索夫斯基對于歐洲派來的蘇俄軍更多一份敬畏一份謹慎,對于即將面對的大量歐洲級別蘇俄軍隊來襲的異常反應,羅科索夫斯基十分緊張,所以他才會將歐洲的蘇俄軍夸的戰力無雙,就是生怕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白俄軍驕傲自滿的疏忽了。
其實在此之前趙雲根本就沒想到,羅科索夫斯基他的西征軍能夠發展到現在這個規模,所以之前只能按照萬人隊、千人隊來進行簡單的劃分。可現在由于蘇俄降兵、俘虜兵、白俄軍都混編在了一起,管理起來非常繁瑣。
面對眼前的困難,趙雲決定按照兵團、軍團來整編,用人數上的優勢來抗衡蘇俄歐洲軍隊的戰力。當然,這也是在詢問過很多人之後,趙雲才做出的決定。非軍事學院畢業的趙雲在此之前還搞不清,兵團和軍團的區別。給書部台和帖木兒等冠上兵團、軍團的稱號過多的都是趙雲想當然的產物。而經過羅科索夫斯基的解釋,趙雲才知道,兵團是軍和師的統稱。目前蘇俄軍中,軍為戰役戰術兵團,師為基本戰術兵團。而一說起兵團,趙雲就想到了那個生產建設兵團,後世在新聞中听到過一個報道,一個兵團擁有百萬余人,下轄十個農建師,還有一個建築工程師(簡稱建工師),而且更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一個師無需按照常規的三三制,四四制,可以下轄很多個團,同理一個團也可以下轄很多個連隊,例如其中一個十一團,又分為三十九個連,每個連又分為4個排,雖然看起來很像團級部隊,但人數堪比一個整編師。每個連有連長,有排長,當然團里也就有團長。名字雖然這麼叫團,但並非普通的團級部隊。是特殊體質及特殊區域的特殊群體。一個兵團擁有百萬余人,合算下了,每個師就擁有10萬多人,每個團平均分到1萬人,那已經就是蘇俄正規軍整編師的人數了。而眼下,白俄軍的戰力和蘇俄軍相比,除了幾支白俄軍的j ng銳和蘇俄投降過來的隊伍,可以用1:1的計算方式去換算,其余的,都得用5-10倍的兵力去抗衡。所以按照最大化的原則,趙雲才默認了這樣「匪夷所思」的建制存在。
而軍團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軍事力量,奉命保衛其國家的安全,並且維護它在世界上的利益。軍團是一種復雜的組織,能夠在遠離家園的狀況下堅持長期作戰。軍團通常是大規模的軍隊,由不同專業的兵種所組成。由于這些組成份子具有十分可觀的戰力,因此國家的領導階層對于他們的整合和力量都十分關注。在蘇俄軍的軍語中,戰役軍團為集團軍,戰略戰役軍團為方面軍。
從目前的情況看,他們明顯還達不到諸軍種合成的軍團級別,頂多能夠成為兵團。一個下轄三個步兵師,一個擁有兩個團的騎兵旅和一個擁有七個團的輜重旅,加上一個重量級的擁有1300門火炮的炮兵旅,組成的羅科索夫斯基兵團。
兵團是成建制了,可還有個問題不好解決。羅科索夫斯基兵團的前身基本都是驅趕城市的百姓所形成的規模,而即使在三座大城市獲得了青壯的補給、更換之後,軍中仍有佔兵團人數近30%的婦女存在,她們或擔任伙夫、或負責醫療救護,或幫忙管理馬匹、輜重,甚至羅科索夫斯基還給她們單獨編了兩個女兵營用來守衛倉庫,算是羅科索夫斯基兵團的特**!這個棘手的問題,至少在一個月內趙雲也沒有辦法改變,只有等離新西伯利亞最近的西疆和唐努烏梁海的隊伍前來替換她們了。
當然,有了羅科索夫斯基兵團這個模板,趙雲在長江南北的部隊也開始了一番新的編制,在長江以南已經發展到了二十多萬人的吳佩孚,被整編成了吳佩孚兵團,下轄兩個步兵師,一個擁有兩個團的輜重旅,和一支連半個團都湊不齊的,長江艦隊。而佔據江西、福建,半個廣東的孫傳芳就只能混個師長了,他的手下連一個編制師都湊不齊,也不敢和吳佩孚平起平坐,所以他對此也沒有絲毫的怨言。一直在江蘇坐鎮的朱希,在兼並了安徽的徽軍,浙江的浙江之後,在人數上也終于湊夠了一個半師,加上駐扎在上海的南方海軍,所以也領了個師長的職務,只等繼續努力招滿兵員後,就能順利升至朱希兵團了。長江以北,車臣汗的蒙古騎兵,把陝甘晉,內外蒙所有合適的蒙古人、滿人全拉進了隊伍,也沒湊到一個師的編制,只能將漢人青壯拉入了隊伍,才勉強湊夠了一個師,不過還好是一支騎兵師,令「三王」對上長江以南吳佩孚有了些底氣。至于朱希和孫傳芳,則由北方「三王」中的另兩個「王」來對付,「滿族將軍」王承斌收繳了河南馮玉的隊伍,又在山東地方上大肆招兵,加上自家直隸的直軍,才湊夠了一個半師的編制,「馬桶將軍」王懷慶則在名義上統領已經進京的閻老西的隊伍加上第一次直奉戰爭後,散布在東三省的邊防軍,和駐扎在大沽口的北方海軍算是也湊成了一個半師,不過這個師主要是用來防御東三省的異變,所以根本就別指望調動他們。而遠在西疆,已經算是歸附薊縣zh ngf 的楊增新,也零零散散的湊夠了一個師的編制。當然這和此地民風彪悍,也有關,從兵力上看,南北兩方的人數都差不多,而且各自都有防區,都有自己該防守的對象,所以,趙雲一個都抽調不得。而即將面對蘇俄從歐洲調來的j ng銳,趙雲還是從局勢較為穩定,剛剛整編完成的西疆抽調了四個團,加上輜重大隊,近五萬人的隊伍,以民間武裝的形式,增援羅科索夫斯基兵團,而書部台率領的一個漢人團,一個蒙古騎兵團,一個白俄步兵團,和他的本部兩萬營地騎兵在外蒙兜了一圈後也算是完成了任務,將唐努烏梁海中的蘇俄勢力基本逐出,留下一個團繼續掃尾後,也以最快的速度向新西伯利亞城靠攏。這十萬青壯加入羅科索夫斯基兵團後,這個兵團的女兵比例終于能夠將至10%以下了。而其中帖木兒和書部台的四萬本部兵馬,將成為對蘇俄j ng銳的主要戰力。
而照趙雲的編制來看,白俄在東面防線上放置的涅伊曼的八萬大軍,只能編成一個不滿員的步兵師。可正是趙雲如此的安排,令蘇俄遠東軍中的「自己人」給莫斯科的電報中也改變了白俄的軍事描述,「在我部西側,僅有一個不滿員的步兵師」。這個模糊的描述,更是令蘇俄高層認為,白俄已經把j ng力全部花在了西進的途中,羅科索夫斯基的西征軍已經是白俄的全部實力了。
「至于迫擊炮是什麼炮?!」不管趙雲腦海中的謀劃,羅科索夫斯基繼續回答那名年輕的白俄騎兵將領,現在白俄軍中,想他這樣管著千百號人,但是軍事知識極低的人比比皆是,全是因為蘇俄鬧的,否則這些根正苗紅的白俄貴族,早就在軍中混職務了。
「迫擊炮是一種從炮口裝彈,以曲sh 為主的火炮,它炮身短,sh 程較近,但是輕便靈活,能sh 擊遮蔽物後方的目標,最適合壕溝戰和巷戰。「它以前不叫迫擊炮,而是叫「雷擊炮」是1904年r 俄戰爭期間,我軍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托發明的。當時我軍佔據著旅順口要塞,r 本挖築塹壕逼近到距我軍陣地只有幾十米的地方,我軍難以用一般火炮和機槍殺傷r 軍。于是尼古拉耶維奇便試著將一種老式的47mm海軍臼炮改裝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sh 一種長尾形炮彈,結果竟然有效殺傷了塹壕內的r 軍,打退了r 軍的多次進攻。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于塹壕陣地戰的展開,歐洲各國開始重視迫擊炮的作用,在「雷擊炮」的基礎上,研制出多種專用迫擊炮。最有名的就是英國發明家溫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在1915年發明了斯托克斯式戰壕迫擊炮,其實我軍在攻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時候也使用了一款類似功用的火炮,它就是我們軍中普裝的「鐵芯木殼炮」,這種老掉牙的武器雖然是臼炮,但能夠曲sh 實心彈和延時的開花彈,在攻城和巷戰的時候也算是出了大力。
注視著羅科索夫斯基發言完畢,趙雲點了點頭,目光望向了r 漸成熟的大將羅科索夫斯基,說道,「正好現在說到話頭上,羅科索夫斯基我讓你整理總結的攻城經驗,整理的如何了?」
羅科索夫斯基聞言微微一笑,帶著幾分輕松的語氣說道,「此次攻城我軍主要獲得的經驗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我攻城部隊人數數十倍于敵軍,在采取「南北對攻」「東西對攻」的基礎上,應該再加上第三面佯攻,在第三面擺上一支主力部隊,避免我們兩面對攻時,無法順利的展開部隊,而且還能使敵人難以判斷主攻方向,難以應對我軍從各個方向上的突破。第二點是塹壕戰,此次我軍能夠順利突破城牆,主要還是佔領了敵軍放棄的城外戰壕,使我軍在初期付出大量傷亡佔領後,令後續部隊能夠迅速接近城牆,減少了部隊在接近城牆時的傷亡。當然,這和敵軍留給我們的戰壕,是不完整的,而且還有很多的陷阱有很大的關系。我們如果下次還要打類似的堅城,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必須要在對方的城牆下,挖掘萬米以上的交通壕,形似蜘蛛網,從攻擊出發地推進到城牆前,要挖的歪歪扭扭,都要是蛇形的,避免敵軍的火炮。另外戰壕也不是亂挖一氣,戰壕要分步兵戰壕和炮兵戰壕。步兵的一米多寬、兩米四深,最前方距敵六十多米,以敵人投彈扔不到為準。炮兵的,要能讓四匹馬並行,甚至能夠把火炮推倒距敵百米遠。大軍雲集的情況下,要求地面上很少看到有人走動,此次我軍傷亡六萬余人,沒有很好的戰壕掩護是最大的原因。如果城牆上的敵人看不到人,那他們就只能亂打一氣了。」因為趙雲麾下之前屬于蘇俄的將領開始增多,而眼份較為得到雙方認可的將領除了羅科索夫斯基,可謂是寥寥無幾。蘇俄投靠過來的覺得白俄對他們不放心,擔心自己被白俄當成炮灰使了。而白俄則由于之前被蘇俄士兵攆了數年,一直都是老鼠見貓的心態,雖然現在打了幾回翻身仗了,但是即使是現在一對五的列陣,還是揣著幾分惴惴不安。也就是羅科索夫斯基此刻一直帶著他們打勝仗,所以他們心中對于羅科索夫斯基的依賴也是r 漸加深,若是此刻沒了羅科索夫斯基,估計他們連和蘇俄軍隊對陣的勇氣都沒有。
因此,相對清楚雙方的實力的羅科索夫斯基,成了最好的老師,畢竟他們這一支白俄軍,此前並沒有與歐洲的蘇俄兵交手過,對蘇俄歐洲軍的了解認識相對較為薄弱。「另外,我軍雖然火炮的質量比不上蘇俄軍,但是在數量上卻是遠遠的超過他們,但是在眼下針對敵軍布置的鐵絲網的手段還是太少。r 俄戰爭中,我沙俄帝國在旅順要塞攻防戰中大量使用鐵絲網,再配以機槍、手榴彈等武器,使進攻要塞的r 軍尸橫遍野。之後英國為了針對帝國的這一戰術手段,英國駐印軍隊的一名工程師麥克林托克在「班加羅爾」駐地設計了一款可單兵攜帶的輕型爆破器材,能夠有效地清除鐵絲網。由于這種爆破器材的外形很像魚雷,所以在歐洲稱之為「班加羅爾魚雷」。其由鋼管填充炸藥制成,在簡體的頭部安裝有圓錐形保護帽,既可避免爆破筒在粗糙的地面發生踫損,同時也可使其更容易伸進鐵絲網中。簡體的另一端則為安裝引信的引信室。這種「班加羅爾魚雷」傳人華夏後,被稱為「爆破筒」。這款爆破筒通過導火索和**引爆後可以在鐵絲網中開闢長1.8m、寬3m左右的通路。如果此次我們擁有這種武器的話,那麼在開闢通道的時候將會更加的迅速。而歐洲的蘇俄軍隊,最喜歡的就是在自己的陣地前布置壕溝和鐵絲網,所以此次回去,各部一定要仔細搜索自己的轄區,看看是否有蘇俄軍隊遺留下來的爆破筒。」
「爆破筒?!」一听到這個玩意,趙雲第一反應就是想到了《英雄兒女》中的王成,抱著這東西和敵人同歸于盡。
這東西太經典了,雖然後來隨著軍事技術的不斷發展,爆破筒被其它相關彈藥所取代。但是在二戰以前的戰爭中使用較多,用來對付工事和敵方的裝甲車、坦克都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