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正是太極釣仙,這里其實有兩處寶穴,如果你們從上面直接往前的話,便可以到達其中一處,那里原本是一條潛龍,龍死了,寶穴自然也不存在了,如果你們去了,我想十有**是回不來了。(鳳舞文學網)特麼對于151+看書網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說到這里,陳瞎子突然嘆了一口氣,接著道︰「如果上次我們若不是走了另一條路的話,或許我們已經揭開了這里的秘密。」
我這才明白他們為什麼無功而返,原來是走錯了地方,究竟他們在那里遇到了什麼我不得而知,但看陳瞎子往事不堪回首的模樣,便猜到那里肯定是一處極為凶險的所在。
想到這里我心中一驚,如果不是有陳瞎子在的話,我想我們也會直接的往前走的,到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就不知道了。
我問陳瞎子這太極釣仙有什麼特別之處,只听陳瞎子說道︰「這太極釣仙就是隱藏在整座太極冢下面的暗穴,它一直都被上面的龍脈壓著,原本是沒有什麼作用的,但上面的龍死了,就凸顯出這太極釣仙的特別,這才是太極冢的真正意義所在,所謂生中有死,死中藏生,這一點點生氣,便是整個太極冢的精華所在。」
我听得莫名所以,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就問陳瞎子能不能說的簡單一點,陳瞎子嘆了一口氣,說道︰「就好像是人在釣魚一樣,魚竿是死的,魚線也是死的,只有釣上來的那條魚才是活得,這太極冢的真正意義就是死中求生,說白了,就是用整座太極墓換取那一點生氣。」
我終于明白了,但也非常驚異于這種特別的格局,就問陳瞎子,他之前說過這處龍脈被趕龍客拘走了龍魂,是不是就是為了制造這個太極釣仙的格局呢?
陳瞎子卻搖了搖頭,說道︰「如果那潛龍不死的話,那真正的寶穴就應該是在另一個點上,這太極釣仙雖然寶貴,但是比起那潛龍脈的話,還是不夠看的,究竟那趕龍客為什麼拘走龍魂,我也不知道,但是後來的人肯定是發現了這一點,所以才選擇太極釣仙作為藏尸地。這種寶穴雖然埋不了皇帝,但是一般的將軍王爺還是綽綽有余的。」
「那您知道這座墓是誰建造的嗎?」我繼續問。
陳瞎子沉吟了一下,這才說這座太極冢看起來應該是在晚唐時期建造的,應該是唐朝的一個王爺,看其格局與建造風格,很像是唐朝後期一代風水大師楊筠松的作品。
我狠狠震動了一下,楊筠松我雖然不是很熟悉,但也知道《撼龍經》和《青囊奧語》,這兩本書便是由楊筠松著作的。
他不僅創造了唐代以來有系統的風水理論,有細致實踐操作規範,最為正規、科學的國產風水。他還創立了以磁計方位為正針做地盤,以日景方位為縫針做天盤,二十四山七十二龍的國產羅盤。對國產的風水做出杰出的貢獻,成為風水界的祖師爺。
如果是他的話,那就不奇怪了,這太極冢的布置非常的精妙,特別是前面的八卦墓,據說楊筠松晚年的時候隱居在楊仙嶺,而他所居住的地方,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八卦,從這兩點上看有非常相似之處。
我們在八卦墓中臉羅盤都無法使用,而楊筠松對于羅盤的理解極為的高深,或許就是因為他在那里設置了障礙,才導致羅盤的失常。
我已經完全相信了陳瞎子的猜測,心中對此也越發的敬畏,唐代的一代國師建造的陵墓,怎麼能讓人小覷。
陳瞎子卻說道︰「其實,在唐代時期,只是將這座墓擴建了而已,本來這應該是是一座商周之前的古墓,前面八卦墓所佔據的位置應該是原本用來祭祀的場所,是被人硬改成八卦墓這個巨大的疑冢,而真正的穴眼所在,從洗尸河到這里基本上還保持原有的特點,這里本來就是一處天然屏障,根本不需要改動,與其說它是楊筠松負責建造的一座陵墓,還不如說它是一座結合上古和唐代風格而形成的混合型陵墓。」
我點了點頭,心中也起了一個巨大的疑惑,作為唐代的一代風水大師,為什麼要在別人的陵墓中改建這樣一座大墓呢?以他的本事,完全可以重新開闢出一個獨屬于他自己風格的陵墓,他這樣做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我將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但這次陳瞎子卻沒有給我一個滿意的回答,他說古人的智慧是無法想象的,誰知道他們到底在打著什麼算盤,也許建造這樣一座陵墓是為了隱藏某些秘密而已。
我們不斷的往前走著,從時間上推算,我估計著我們應該已經返回到了八卦墓的位置,只是在更深處而已,從種種跡象表明,這里應該沒有直通上方的路。
可這時,地勢卻又突然走高起來,大約行進了百米左右,一個天然的溶洞出現在我們面前。
這溶洞方圓足有數十米,看模樣應該非常古老的時期形成的,讓我們感到驚異的是,在這溶洞的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石台,上面放置這一個青銅大鼎,兩邊各有一個龍形石雕,而在石台的四角則各有一座青銅人像。
「哦,我說為什麼找不到,原來是在這里。「陳瞎子露出一個恍然大悟的表情,緩緩走過去。
我的心神則是充滿了震撼,那青銅巨鼎和青銅人像一看就知道是幾千年之前的東西,為什麼這里會有這樣一處石台?難道這里要隱藏的秘密便是這些嗎?
這時我忽然發現,在那石台上的四個青銅人像有三個都是完美的,但其中一座的腦袋卻不翼而飛,整個的從脖子處斷開了。
心中一震,我突然想起從李大龍頭手中得來的那個青銅人首,該不會那青銅頭便是從這里弄出去的吧?
我急忙跟隨陳瞎子的步伐登上石台,走到其中一座完好的人像前,經觀察,這青銅像跟我那個青銅頭的模樣一模一樣,我頓時就確定,那青銅頭就出自于這里。
這怎麼可能?無論如何也想不通那座青銅頭是怎麼流落到外面去的,是誰將它帶出去的?又為何會掉在那龍吸口里面?難道這座墓建成後還有人進來過,但怎麼也無法解釋它為何會掉進那龍吸口里面的事情啊。
我跑到那無頭人像前觀看,卻發現上面又被鋸齒鋸過的痕跡,而且痕跡還非常的新鮮,最起碼在百年之內。
這下我有些傻眼了,腦中理出的線索頓時變成了一團亂麻,無論我從哪里解釋,都無法圓滿的串聯起來。想了半天我得到的唯一有可能的解釋就是有人從這里帶走了青銅頭,出去後卻發生了一些詭異的事情,那人害怕了,便將那青銅頭扔進了那龍吸口中。
我苦笑一聲,我自己都覺得這種可能性實在太低了,那人既然有本事進入這里,還能收獲那樣的戰利品,怎麼可能還會還回來?事實上我從得到那青銅後便證明,那青銅頭本身是毫無問題的。
謎團,巨大的謎團。盡管我總感覺這其中好像蘊含了某條線將這一連串的事情串聯起來,但怎麼也猜不到那條線究竟是什麼。
這時我看到陳瞎子已經走到那青銅巨鼎的跟前,雙手輕輕在上面撫模著,表情一副滿足的模樣。
我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種種的疑問的壓了下去,這些事情我並不想對任何人說,我相信這中間有一個契機,只要時機一對,這一切都會真相大白。
「陳阿爺,這石台究竟是做什麼用的?」我走到陳瞎子身邊,輕輕問道。
陳瞎子微笑了一下,輕輕拍了拍身前的巨鼎,道︰「還記得我在上面說過的嗎?這便是鎮龍台。」
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鎮壓龍脈怨氣的鎮龍台,但龍脈究竟是什麼東西?到現在我都一知半解。
我問陳瞎子,他也搖了搖頭,說究竟什麼是龍脈?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恐怕沒人能解釋的清楚,而它存在的根據,便是一個字︰氣。
古人認為,世間萬物,包括宇宙都是由氣演變而成的,這就是萬物唯氣論,就好像西方國家總認為人和萬物是由神創造出來的一樣。
人之所以活著,古人認為這是因為人的體內蘊含著一股生氣,人死後,這股生氣就會散去,易經中也有說過,人死後會分解出兩種氣,一氣清,上天則為神,一氣濁,入地則為鬼,這便是太極的由來。
不僅是人,他們覺得地理山川之中也同樣蘊含著這種生氣,而這些生氣往往會匯聚在一處,擁有神鬼莫測的力量。人死後若葬在其中,會保持自身的生氣不散,不僅可以讓肉身不會腐爛,長此以往下去,甚至可以借著那股生氣尸解成仙,長生不老。
所以古人便根據地理山川的走向和重重環境因素來判斷那股生氣匯聚的地方,直到後來發展為風水學,而風水學中的龍脈便是蘊含了大量的生氣,被視為最佳的養尸地,人葬在其中不僅可以達到尸解成仙的效果,還可以蔭佑子孫萬代。
關于這一點,還有一種說法,古人之所以認為死去的親人若能葬在吉地會福澤後人,是因為「身體發膚授之父母」這一說,認為子孫是父母生命和精神的延續,若是將親人的身體安葬在生氣匯聚之所,同樣可以影響到後人的安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