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之已經站了起來,行了個禮︰「在下楊敏之,听聞徐閣老的家人在此,特地上門拜訪。(鳳舞文學網)冰@火!中文」
老太太忙道︰「不敢當,不敢當,亡夫早已被貶為庶民,當不起閣老二字。」
楊敏之微微一笑︰「老太太過謙了,誰不知道徐閣老最是清正廉明,他的清名氣節朝中無人不敬服,在下貿然上門,有什麼叨擾之處還請見諒。」
老太太忙說不敢,這才分主次坐下,又叫大太太上茶,楊敏之這才望向了徐潤安和徐景煥︰「這是兩位世兄吧,在下有禮了。」
徐潤安和徐景煥自然都稱不敢當,楊敏之卻笑道︰「听聞景煥兄被沈知府點為案首,想來是才高八斗之輩,我等真是十分佩服。」
徐景煥心中一跳,拱手道︰「大人言重了。」
難道楊敏之想借這個案首之名拉徐家下水?徐景煥頓時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應對。
楊敏之卻不再提這個話,反而詢問了老太太一些瑣事,問了身體可好,家人可好,然後便提出告辭,老太太也不敢留,親自送出了門外,徐潤安更是送出了大門。
待到人都走了,老太太這才覺出了一身冷汗,一直躲在西間的三姐妹才出來,徐景煥眉頭緊鎖,心里猜測著楊敏之的來意,難道真的只是為了問候?
徐潤安回來,道︰「剛才張家派了人過來問,我報了平安把人打發了,祖母,您瞧著楊大人打的什麼主意?」
老太太長嘆一口氣︰「這件事情大有深意啊,白閣老突然就被人參倒了,咱們還沒得到信兒,錦衣衛就來了,直接就把沈知府給制住了,這一定不是事出突然,而是早有預備,不然錦衣衛不能來的這麼快,張家已經被拖下水了,若是白閣老就此下台還好,若是還能起復,不僅朝中要大洗牌,只怕這杭州城也免不了一番血雨腥風。」
廳內一片靜默,老太太道︰「大媳婦,今天也晚了,你帶著幾個孩子下去休息,養足精神再說,這個時候家里上下要嚴加管束,潤安派人去蘇州給你爹送信,叫他趕緊回來,外頭的事情也都要打點好,是福是禍咱們不清楚,早作準備為好,景煥留下來陪陪我。」
老太太這麼一發話,大家心里也都有了譜,各自忙各自的去,徐妙筠卻是不敢一個人睡,于是三姐妹都擠在了徐沛凝那兒,大太太也忙著吩咐下人,嚴加管束,不許多說話不許多走動。
徐景煥扶著老太太回了老太太住的院子,老太太屏退了下人,這才從佛龕後面拿出了那封信︰「這封信是前兩天康王爺送過來的,是他的親筆,我確認過了。」
徐景煥眼中精光一閃,道︰「看來康王爺是動手了,白閣老這件事只怕也是籌謀已久。」
老太太點點頭,道︰「內閣七位閣老,除了白閣老是端王爺的人之外,常閣老和魏閣老更是和端王爺有姻親關系,首輔鄭閣老雖然明面上中立,可暗地里卻是偏向端王爺的,端王爺的人居多,康王爺卻仍然辦成了這件事,可見形勢確實于康王爺有利,鬧成這樣,白閣老下台是肯定的,咱們家只要一平反,便會有更多的人站向康王爺那一邊,當年你祖父和你爹你伯父在朝中可有不少故交,雖說官場上的事一向都是人走茶涼,可他們為官多年,看人倒還有幾分準頭,楊大人出身允國公府,卻不知是誰的人,于咱們家是好是壞也不清楚,咱們也只有走著瞧了。」
徐景煥道︰「孫兒倒覺得楊大人此番行為不難理解,康王爺得勢,咱們家即將起復,想來楊大人的消息更靈通,那麼他上門拜見也可以理解為提前示好。」
徐老太太搖頭道︰「凡事不可太武斷,端王爺稱霸已久,怎麼會坐以待斃,他安排楊大人來杭州另出奇招保白閣老也有可能,要是真的在沈知府身上查出了另有人指使,誰還會去管白閣老的事。」
徐景煥道︰「可沈知府是因為白閣老起來的,沈知府出了事,白閣老不更倒霉?」
老太太卻是一笑︰「杭州不比京城,天高皇帝遠的,一句欺上瞞下便可把事情都推到了沈知府身上,收受賄賂,也可以說成是沈知府自己所為,所有的惡事,也都可以歸結于沈知府的自作主張,狐假虎威,這樣一來,牽扯的人就多了,水混了才好模魚。」
徐景煥沉思片刻,道︰「那祖母的意思呢?」
老太太搖頭︰「靜觀其變吧,咱們家我有九成的把握不會出事,可張家就難說了,咱們剛搬過來時也多承張家的人情,能把一把便幫一把,明天你便去衙門找楊大人說話,你有秀才的功名,他又來家里拜會過,探探口風,只要能把人救出來,這銀子就不要心疼,畢竟銀子是死的,人是活的。」
徐景煥應了。
第二日徐景煥一早去了衙門,楊敏之倒是客客氣氣的招呼了,可一提及要打听的事,楊敏之便打哈哈,最後倒是什麼也沒問出來,徐景煥失望之余,越發覺得這個楊敏之不是個簡單角色。
董子澄原本被董老爺拘在家里,可听說錦衣衛也登了徐家的門,便再也坐不住,趕忙過來听消息,家里只有大太太和三姐妹在,一早徐老太太又去張家了。
徐妙筠年紀最小,便見了董子澄一面,把昨晚的事情說了︰「……門房上的人突然跑進來傳話,嚇得直發抖,大伯母和我們也都嚇壞了,祖母和哥哥都不在家,不過幸而不是來抓人的,那個楊大人也只是閑話家常幾句便走了。」
董子澄這才松了一口氣,道︰「杭州城如今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你們可千萬要小心,那群錦衣衛都不是省油的燈,突然上門拜訪肯定大有深意。」
徐妙筠鄭重道︰「多謝子澄哥哥提醒,我會告訴哥哥的。」
董子澄嘆了口氣,像是自言自語︰「鬧成這樣,也不知秋闈能不能如期舉行,要是錯過了,又要等三年。」
像是回答董子澄的話似的,第二日便有消息說皇上點了禮部左侍郎余大人和翰林院大學士馮大人做浙江省的正副主考官,擇日便要到達了,鄉試如期舉行。
先松了一口氣的便是那些學子,寒窗苦讀,為的便是一朝鯉魚躍龍門,鄉試三年一次,錯過了這次,除非皇上加開恩科,不然又要空等三年。
因為張家的事,徐家和張家連中秋節都沒有好過,每個人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唯一的好消息便是大老爺從蘇州回來了,有了他在,大太太明顯松了口氣,有了主心骨,臉上也帶了笑容,每日跟著老太太去張家商議張老爺的事情。
家里大小事務都交給了徐沛凝和徐靜含,外頭的事情則有大老爺和徐潤安忙碌打點,徐景煥也開始最後的沖刺念書,預備二十日的考試。
鄉試便在杭州府的貢院,各自來趕考的學子早就提前兩天來了,客棧人滿為患,大街上也多了不少人,把前幾日的陰霾掃去了幾分,考試分為三場,每場三天,吃喝拉撒睡都在貢院的號舍里頭。
徐景煥雖是第一次,可大老爺卻是過來人,甚至其中的艱苦,考試前便對徐景煥細細的囑咐了。
八月二十日,徐潤安和徐妙筠親自把徐景煥送到了貢院,徐景煥倒是一點也不緊張,還笑著囑咐徐妙筠︰「我不在家,你可不要調皮。」
九天一晃而過,饒是徐景煥身體一向強壯,出了貢院也被抬上了馬車,一直睡了一整天才緩過來,家里誰都沒有問考得如何,徐景煥也不擔心,日日在家閑著,董子澄和他一起入場考試,倒是忐忑不安的來了幾次,見徐景煥神定氣閑的又放心回去了。
放榜的日子到了,一大早便有人敲鑼打鼓的到各家去送喜信,徐家也派了人去瞧,這名次是從後往前公布,一直到了正午還不見有消息傳過來,徐家上下都有些焦急,可沒等多久,就見徐家的小廝和送喜信的一起上門︰「恭喜恭喜,貴府二少爺中了,是第一名,被欽點為解元,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徐家上下頓時歡呼如潮,老太太笑著叫人打賞,家里下人也都賞了一個遍,左右鄰居也都過來賀喜,這不光是中了,還是第一名,以後見了徐景煥都要叫解元公了。
不多時又有人來說余大人和馮大人設宴宴請眾學子,請徐景煥前去赴宴,徐老太太也高興地打發徐景煥去了,徐家自己關上門自然又慶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