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堡屬于凌水鎮河頭村,堡子里的小孩子上學分兩個學校,按照規定是應該都上村里頭設在大隊的河頭村小學,可是因為堡子的地理位置關系,離鎮里頭比較近,走路只需要十四五分鐘,所以一部分就去了鎮中心小學校。這在河頭村八個大隊里算是個特例。
李燕和關系最要好的伙伴三兒就在中心校上學,每天早上兩人都約好了時間一起結伴兒上學。
上輩子兩人從中學畢業後,李燕去念了中專,三兒去外地打工,很少有機會再踫在一起,童年的那些友誼情份也就慢慢的變淡了。後來李燕剛下社會那年,三兒就結了婚,嫁到了川陽鎮一戶人家,丈夫是個煤礦礦工,跟著公公婆婆一起過。沒兩年就離了婚,拋下個不到六歲的女兒又找了戶人家。二婚這個丈夫脾氣不好,喝完了酒總打她。據崔玉鳳說,每次三兒回娘家都能看見她臉上的瘀青。還要李燕將來找對象可得好好挑挑。
想到這些,李燕不僅苦笑,她媽叫她睜大眼楮好好挑,可到頭來還不是一樣的貨色,比起三兒又幸運到哪里去了?
「我說燕兒,你干啥呢,嘴巴抽筋兒啦?」屬于小孩兒特有的童音听起來十分悅耳。
李燕側頭打量著,她都快忘記小時候的三兒長什麼樣了。比同齡人略高挑的個高,較黑的膚色,圓圓臉小眼楮,一頭自來卷兒的頭發。還記得上三年紀的時候,兩人分到一個班,班主任還開玩笑說她長大了不用燙頭發了。
原來八歲時的三兒長成這個樣子啊,李燕笑眯眯的伸出手模了把她那頭卷發。又細又軟的發質,模起來十分舒服,這感覺真叫人懷念啊。
三兒瞪大眼楮看著李燕,越發覺得今天的李燕不太正常。兩人打小光就在一塊兒玩兒了,彼此的脾氣都很清楚,只有在心情特別好的時候李燕才會搓弄她的頭發,可剛才她明明說她嘴抽筋兒了,這要是換成平常,李燕保準不樂意立馬就回她一句︰「你才抽筋了呢。」這才叫正常。可是現在,她卻像沒听見一樣,還近乎的直模她頭發,這可真是奇了怪了。
八歲大的小孩子自然不太會隱藏心事,李燕掃了一眼就知道她在想什麼,當即斂了笑容把手收回來,隨便找了個話題閑聊,轉移走她的注意力。
兩人背著書包一路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學校,一年級的三個班是挨在一起的都在校大門右首邊。從右到左排一二三班,李燕一班三兒是二班。
眼瞅著到了一班門口,三兒伸手沖著李燕拜手就要往前走,就被她叫住了︰「三兒,你等下——」
「怎麼了?」
李燕‘哎喲’叫了聲捂住了肚子︰「……三兒,我肚子疼,你得扶我進教室——」這招連她自己都覺得夠低能,實在是太假了。可是又有什麼辦法,誰讓她不記得自已坐在哪個位置了呢?
還好對付的是八歲的孩子,輕易就蒙混過了關。三兒當了真,听話的過來就扶著她進了教室。
兩人是隔壁班,經常會踫到差個一兩分鐘沒趕上同步下課,先下課那班的學生就會趴著窗戶往里頭望,這種事兒李燕和三兒都干過。所以,對方坐在什麼位置也都很清楚。
這時候差不多六點四五十分鐘,班上同學來了少半兒,李燕被扶到了靠著右側窗邊第五排外側位置上坐下來。
「燕兒,還疼嗎?實在不行就跟你們老師請假回去吧?」
看著小三兒彎下腰黑黑的小臉蛋兒上盡是擔心的表情,李燕真是覺得不太好意思,趕緊點頭︰「嗯,不那麼疼了,你走吧。」
「那我走了啊?」
「走吧。」
直到小三兒出了教室門,李燕才松了口氣,把書包從後背放下來,掏出里邊兒的文具盒,打開盒蓋上面瓖嵌著白紙寫的課程表,上午四節課里兩節數學兩節語文,下午一節音樂一節體育,最後那節是自由課。
李燕低頭正把課本從書包里掏出來,就听見有人道︰「起來,我要進去。」猛的抬頭,就看見兩排桌子中間的過道上站著個小黑胖子,肉嘟嘟的臉上寫的全是不耐煩,本來就腫眼泡這會搭拉著眼皮更是連眼楮在哪兒都瞧不見了。
高小年,班主任高連梅的佷子,她的同桌。對這個惹人煩的小子,李燕可是記憶深刻。小時候因為家里爸媽總是吵架,身下又有妹妹和弟弟,對她這個老大關心的少。覺得在外面就是跟同學打架也沒有給她撐腰,所以就養成了膽小怕事的性格。最嚴重的時候就是小學一年級,被這個叫高小年的同桌小胖子可是沒少的欺負。直到上了五年級以後,隨著年紀增長才開始越來越厲害,到了初中跟男孩子都一樣的動手打架。
性格是一天天養成的,李燕有時候甚至覺的長大後脾氣不好完全是小時候受欺負反彈的結果。要認真說起來,這個高小年這個小胖子對她的影響還真是挺大。
高小年見李燕遲遲不讓道兒,就伸手推了她一把︰「你耳朵塞驢毛了,沒听見我叫你起來嗎?」
他坐在里面,必須得給他讓坐。李燕沒吭聲兒,把書包塞進課桌里,站起身讓路。心里卻在磨牙,高鯰魚你給我等著,有你好瞧的。
高小年坐到了位置上,放好了課本,打開文具盒從里面拿出塊白色扁平狀雞蛋大小的滑石,從整張課桌中間豎著劃了一道線︰「告訴你李燕,你胳膊別越過這道線,過來了就拿鉛筆扎你。」
李燕看著那道明顯不公正的白錢,對這小屁孩兒的玩意兒真是懶得理他。她越是不放聲,高小年越是得意,以為把她給嚇唬住了。閑著沒事干就盯著她的胳膊,手里握著削得尖尖的鉛筆,就等著往上扎。
個熊孩子,真是欠抽!
鈴——鈴——伴隨著李燕的月復誹,早自習結束的鈴聲響了,北京時間七點三十分。很快,學校操場上到處都是出來活動的小學生。兩個一組,三個一堆,踢健子、丟沙包、玩跳繩、打藍球,各式游戲活動充斥著整個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