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後,李燕馬不停蹄的跟著崔文武去了外省的某農科所反季節蔬果培育基地。在那里待了一個星期,相比對照最終選中了適合凌水鎮氣候環境的草莓品種,並帶回了一定數量的種苗進行小面積試種。
雖然只是試驗性質,可是要操心的地方卻一點兒都不少,從土壤、溫度、苗株距到人員技術管理,這些都要定下來,等到這系列事全都忙活下來又是好幾天。
此時離放假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眼瞅著再有兩天就過年了。考慮到大家也干了一年了,李燕和崔文武一商量,給每個工人發了一百塊的紅包,帶工師傅是五百,額外再給兩斤棚菜的份額,種類自行挑選。礦工那邊的紅包在冬初停工前就已經分好,這回只有棚菜。本來都已經在家休息的礦工們,年前還能分些新鮮的疏菜,當然都挺高興,樂呵呵的過來領,嚷著這老板真是不錯,不上工的時候還想著他們。經過這幾年的經歷,崔文武也知道這種感情投資方式非常不錯,可以拉近主雇間的關系,也讓人員的穩定性增強,間接形成生產效率提高,利潤增長的良好循環模式。
老人俗語說的好,說年節好過,大年三十的鐘聲一敲響就是新的一年,過了初一就是初二,送了年跟著就是初三四,該回娘家的回娘家,該串親戚的串親戚,你來我往也就到了初六七。正常上班族的假期也就結束了,初八開始上班,商店飯館小鋪也都開門營業。
相比起來,學生就要幸福的多,整個寒假四五十天,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安排活動。不過這只對一般人而言,像李燕這樣學習和掙錢兩不誤的學生來說就要苦逼的多。
眼瞅著再有十來天就開學了,她的假期作業還沒做,別看只有半年的差距,小學生和中學那是有相當大的差距,光是寒假練習冊的本數就是成倍增長,還不算每科的這個練習題,那個課後復習題。總之零零總總一大堆,當老師的生怕他們這些學生假期會閑下來一樣。
初十往後家里客兒來得也不那麼頻了,李燕開始悶頭狂寫投入到跟假期作業搏斗奮戰中去。整整花了五天的時間,足不出戶的從早上寫到晚上,總算是結束戰斗。
憋了這些天總算是解放了,早上吃完了飯李燕就跑到前趟街去找小三兒出來玩兒。將才走到她們家院牆外,就看見她拎著個豬食桶,拿瓢舀了和好了的苞米面豬糠隔著木頭柵欄在喂豬呢。
「嗨,在做家務勞動呢,三兒?」
這要是往常小三兒準得笑嘻嘻的應聲加損嗒上一句︰「可不是唄,還能跟你一樣有錢大爺似的啥活兒也不知道干哪?」然後就會招呼她進院兒。
可這次卻出了狀況,小三兒繃著張臉沒有半點笑面,低頭像是在想什麼停頓了兩秒鐘,跟著把手里的瓢丟進豬食桶里走了過來,隔著齊肩高的石頭牆,情緒低落的跟李燕道︰「李燕,我媽說不讓我再念書了,下來幫著家里干活供我二姐。我跟你說一聲,開學我就不能跟你一塊兒去了。」
李燕在她眼眶微紅的那一瞬間就意識到了什麼,果然就听到她說了這件事。「你手里不是攢了些錢嗎,不用你媽供也夠了呀?」
「我媽把那些錢給要去了,說要給我二姐交學費買書。」提起這事更讓小三兒傷心,眨了兩下眼楮才硬把里面的眼淚給憋了回去。
「你媽這也太偏向了,你攢的錢憑什麼啊?」李燕是知道小三兒在家里沒什麼地位,可是沒想到會是這麼嚴重是。一樣一都是自己生的干嗎偏心到這種程度?
小三兒本來還能憋住,被這一說頓時就失去了控制,咧著嘴就開始抽咽︰「我媽根本就不喜歡我,說我是多余的,我要是小子就好了,她就不能這麼對我了。」
「好了,別哭了,那你打算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听她的話在家干活,供我二姐上高中。」小胳膊擰不過大腿,再不情願也得認命了。
李燕原本以為通過小三兒的努力手里攢些錢結局會有所不同,可現在看來有些事注定如此,想改也改不了,只能循著原定的軌跡發展。
這也算是意料之中的答案,李燕蹙眉說出了自已的擔心︰「二中就我們倆個人,你要是不念了,我自已走也挺害怕的,實在不行就得讓我爸幫著我轉學了。」
小三兒抹了把眼淚兒,點下頭道︰「嗯,那你趕緊辦吧,再有幾天就開學了。」
李燕抹身回家,這些天忙活的都忘了還有這事兒呢,上輩子大約也是這時候小三兒提出來不念的,這前後倒也吻合。還記得當初听到這個消息時,她幾乎六神無主的跑到她媽跟前把這事兒給說了,崔玉鳳對學業彪悍的作風,當時就去聯系人辦轉學的事。幸好在一中找到了熟人,二中那里又跟不想輕易放走好學苗的校長干了一架,這才把她的學籍轉走了。
可是開學沒到半個月,小三兒她媽不知道听誰的勸,又同意讓她繼續往下念。小三兒樂得就去找李燕,讓她再轉回二中。李燕當然不肯,為了這件事她媽都眼二中校長干了架,怎麼好再回去?
小三兒一個人上了不到一年,冬天早晚兩頭上學放學都黑天,一個人走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最終還是綴學了。後來提起這件事她還直埋怨李燕,說她不夠意思,要是她轉回去就好了,兩人做伴兒她也能混到中學畢業。
李燕就不愛听,當時就反駁回去,要不是你先提出不念我又何必費勁巴拉的轉學。小三兒說,那時候年紀小不懂事兒,說的話當不得真。李燕也挺生氣,就說你年紀小難道我年紀就大了?總之兩人為這事鬧個大紅臉,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越來越生疏,直到再也不聯系。
有了上輩子的經歷,讓她事先知道了這些事情。可這並沒有改變李燕的轉學決定,她有她自已的打算,熟知的環境熟悉的軌跡可以讓她更好的安排剩下這兩年半的生活。至于小三兒,如果可以的話勸她也轉到一中來,在適當的時候伸出手幫一把也未嘗不可,畢竟是一起長大的童伴總有情誼在。可那並不代表著她是聖母,可以為了別人而去犧牲自已的利益,去改變原定的計劃。
一如曾經發生過的那樣,崔玉鳳在開學前把李燕的轉學關系全部都弄妥當。
開學那天的早上八點鐘,李燕被她媽帶著去了一中。
梁振宇是一年二班的班主任,也是崔玉鳳口中的那個熟人。老李家跟梁振宇可以說是相當的有緣份,當初李大寬念書的時候就是他的學生,現在輪到了李燕,將來還有李佳和李奇。
這麼多年來,李大寬跟梁振宇一直保持著聯系,兩人亦師亦友的關系也讓老李家的人跟他熟識。這次李燕要往一中轉,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他,把情況簡單的一說,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下來讓李燕進他帶的班級。
一般情況下,像李燕這種半途來的轉學生絕大多數是在原校犯了錯誤或者實在有夠糟糕被勸退的,尤其是現在二中無論是師資力量、教學水平還是升學率,那絕對都是高一中一籌。這人都是往高處走,水才往低流,會有哪個好學生願意放著好學校不待,都念了半學期了才想著往較差的學校跑?
不光是其他人這麼想,就連梁振宇也是這麼認為。盡管崔玉鳳說的清楚明白,可他卻不能不去懷疑猜測。畢竟李燕的理由實在是太牽強了,听起來可信度超低。就算這樣,礙于情面他也沒有拒絕。
正是因為如此,李燕才對梁振宇越發的感激敬重。
對于一名轉學生,李燕盡可能做的像模像樣。盡管她只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就已經撿起了上輩子的記憶,熟悉了全班所有的同學,清楚的知道他們每一個的名字,個別幾個人的脾氣愛好更是了如指掌。但是她仍然要偽裝成新生該有的舉止,少言寡語,多听多看。
不管是學生還是任課老師都對這名轉學生投以熱烈的關注度,光看外表李燕絕對屬于那種讓人極易產生好感的人,清麗的五官給人干干淨淨瞅著就舒服的印像。偶爾露出記微笑,眉眼盡染暖意,讓人不自覺的想去親近。
越是這樣越讓人感到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她中途轉學來到了一中。各科的任課老師幾乎無一例外的問過梁振宇,這李燕到底是個什麼來路?
梁振宇就把崔玉鳳的說詞重復了一遍,並再三強調李燕的成績不錯,盡管是嘴上這麼說,其實他心里也沒有多少底。老師們當然是不相信,怎麼還能有這樣的事,這理由也太不像樣了。倒是一班的班主任也是歷史課老師的高妍說了句公道話,據她所知這李燕的確是成績不錯,不然的話她爹也不會想卡著不放了。
這位高妍老師正是二中校長的掌上明珠,三十多歲成熟美麗,以不願意跟老爹、老弟、老公同校的借口獨自另闢蹊徑的到了一中任教。前兩天回娘家,飯桌上不知道怎麼就嘮到了轉學生這個話題上,李燕就被她老爹揪出來說了一大通。二中的好學苗跑到了一中去,身為校長要是能樂意那就奇了怪了。
經她這麼一說,老師們對李燕的看法稍微轉變了下。可到底只是听說,究竟怎麼樣那還得在成績上見真章。
最開始是英語老師,正好剛學完了一章小節,利用中午放學前的二十分鐘做了個小測試,測試內容是音標的听寫。共計考了二十五個音標,按百分制計算。
全班五十三名同學,及格四人,達到九十分以上的只有班長吳玉良一個,可見就總體而言對于音標知識的掌握程度非常的糟糕。為此英語老師對四十九名不及格同學表示了批評,對四個及格的同學進行了表揚。尤其是轉學生李燕,在適應新環境的同時能認真學習是非常值得大家學習的。
通過這次小測試李燕在一年二班同學心目中的地位稍有提升,不屑鄙視的目光消淡了不少,開始有所謂的好學生找她問問題。
這還僅僅只是個開端,沒過兩天植物老師就進行了模底考試,李燕又考了個高分數,僅落後班長吳玉良。
第二天教室前面的白灰牆上貼著的班干部任命表上就多了個人名,一直空著的植物課代表下面被填上了李燕兩個字。
這回各科的老師開始相信梁振宇的話了,這個轉學生李燕的確是個好學生。就這一點已經足夠了,至于她轉學的原因已經沒人再去關心。
就這樣,李燕算是暫時在一年二班站穩了腳根,有了立足之地。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跟班上的同學也逐漸熟悉起來。對于一中的學習節奏也很快就適應了。
跟二中不同,一中大部分學生都住校。這時候還沒有施行大禮拜,一周里有五天半在學校食堂吃飯。每個月的月初住校生都會從家里帶過來十五斤小碴子和七塊錢的伙食費交到食堂去。
李燕曾經吃過一段時間食堂,太清楚這些住校生的苦楚了。這里可不比大城市學校的那些食堂,設置上數個打飯菜的窗口,想吃什麼只要拿飯票去買成就可以了。一中食堂每天的主食從來都是一成不變,稀稠度總是掌握不好,經常會帶著糊味兒的苞米碴子粥。到了飯點兒就全用盆盛著每張桌子上放一個,一張桌子圍站著七八個學生,每個人都會拿著吃飯的小勺從自已這側一勺一勺把粥舀到事先準備好的飯盒里,通常女生桌一盆就夠了,男生都得盛第二次。
這種水準自然菜也好不到哪里去,比起飯的專一,菜上面倒不是那麼絕對,反正就是什麼便宜做什麼。食堂的大師傅倒是有一手絕活,不管是什麼菜永遠都是一個味兒,全部采取水煮這一種烹飪方式。有時候咸得能打死賣鹽老頭兒,有時候嘗不到丁點鹽味兒。相差如此懸殊的味道不得不讓人懷疑掌勺患上了健忘癥。
這種伙食對于正處于長身體的學生們來說自然是不行了,可是學校的條件擺在那里,想要改善的可能性根本不大。沒辦法,從家里額外帶菜就成了住校生的選擇。問題是,需要堅持五天半,在沒有冷藏條件下就只能從食材上下功夫。咸菜、腌肉這些不怕壞耐久擱的食物無疑就唱了主角。
光是想想接連五六天每頓都吃這個就覺得難受,更何況真正吃下去那會是個什麼樣的感受?都說窮當兵苦學生,一中的住校生們把後一句體現的淋灕盡致。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像李燕這樣的走讀生很招人羨慕嫉妒恨。盡管表面上大家都是同學相處的都挺不錯,可實際上住校生們永遠都跟走讀生們有隔閡,無法真正的交心相處。
上輩子的李燕就是不知道這一點,掏心掏肺的跟人家深交,到頭來人家卻在背後捅她小刀子,很是受傷了回。有了昔日的經驗,她再也不會那麼傻,表面上好好好,是是是,什麼都不往心里去,倒也不需要有這樣的擔心,反倒樂得輕松自在。
轉眼已經是半個多月過去了,小三兒那邊果然有了動靜,跑過來讓她再轉回去。李燕直接告訴她那不可能,並說出了自已的看法,如果她願意可以轉到一中來,學校那里她可以幫忙說說看。
小三兒把這事兒回家說了,她媽覺得麻煩不願意出面,而她又沒有那個迫力自己來。回頭就跟李燕說她先上著,實在不行再說。
牛不低頭喝水,沒有強按著的道理。既然她自已不著急,那也沒辦法,李燕只是笑笑這件事就算擱下來。
臨走時小三兒像想起了什麼突然停住腳轉過身,道︰「對了燕子,我差點兒還忘了,我爸說勒小東還問起我們倆怎麼沒去上學呢?」
「那你爸他怎麼說?」
「當然是實話實說了唄,其實我覺得吧他只是順帶著問我一下,主要是打听你,你們倆平常關系不是挺好的嗎,你轉學這事兒干嘛不跟他說聲?」
「沒那個必要。」李燕淡淡的道,並不想深談這個話題,若無其事的提醒她︰「你不是說要回家做飯嗎,現在可都十一點了?」
「哎呀,那我可得快點兒,要是我媽生氣再不讓我念就糟了。走了啊——」
李燕看著她匆匆而去的背影,突然有些不忍,揚聲喊道︰「小三兒,要是想通了就跟我說——」
「嗯,知道了。」一溜煙小跑拐過牆角沒了影兒。
李燕抹身回家,剛才小三兒的話在腦子里過了一遍,覺得沒有上心的必要,轉頭就拋到了腦後。
周一早上周末回家的同學返校,早自習可以不用去那麼早,七點半之前到就可以。
自從轉到了一中,離家近了不少,走走十幾分鐘就到了,完全沒有必要騎自行車。走到一半兒路的時候,後面有人喊她,李燕回過一看是一組的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