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乃蠻夷 【第三七章】巧解糧災

作者 ︰ 百里墨染

第三七章巧解糧災

第四天清晨,那垂了幾日的帳簾終于掀開,露出那楚國小兒被湯藥浸染污了的手,那手原本該很細致的,該是養尊處優的,可因近日食不果月復,因日夜鑽研草藥,更因親手照顧疫癥傷患,那手,顯得粗糙,有了繭子。♀看到那手,諸人心中的千言萬語似乎都化成了一聲低嘆。

再沒一個人想要出聲指責平樂的幾日不理,再沒一個人覺得這樣一個異國小兒該為他們餓肚子而承擔些什麼。即使是庶民,也貴在自知,他們突然想到,若是沒有這楚國小兒,他們或一早死于地動之災,就算僥幸不死,也早因房屋坍塌,無果月復之食而丟了性命。

因這小兒,便是這小兒,他們無端端多活了這許多時日。

即使真的要死了。他們也該笑著上路的。

平樂沒理會那些人復雜的心思。她之所以一連三天呆在帳中,雖然是有些負氣的成份,可他們這些人本與她無親無故,她幫他們,是因心中憐意,他們信她,亦是心里有翻計較。

當她讓他們失望了。

他們轉投別人門下,本也無可厚非,人性本惡,不過是在適當的時候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出路。

可人活在世,誰都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他們既然做了,便要勇于承擔責任。

就算她真的一氣之下舍棄了他們,也是他們該接受的。

可她是平樂,她是死地一次,知道活著有多艱辛的平樂,所以,他們背棄她,她卻不會真的狠心一走了之。

這三天,她終于通過幾味草藥的相生相克尋到了治療疫癥的良方,並且親自照顧一個垂死老婦轉危為安。

瘟疫即解,下一步,便是糧食。

早在幾日前,她便己吩咐何勁去做,想來,結果馬上便要揭曉了。

那之後,便是她離開之時。

她一直猶豫自己是去濮陽投殷裔,還是先去平氏會去的英城尋母親,好歹讓母親知道,她尚在人世。

猶豫其實只是一瞬,下一刻,她的眼里己有堅定之色。

去英城尋平氏,雖然平氏客居英城,暫不會再對她生出什麼齷齪想法。可卻沒法根本解決她的困難,待他們站穩腳跟,如果有需要,還是會毫不猶豫的用她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地的。♀那時,她依舊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不如便繞過英城去濮陽,那里是殷氏的本家。那里有答應若她辦成三件事,便允她跟隨的殷裔。她己成兩事,此時若放棄,她這些時日所受的苦累豈不白費。

至于母親那里,平樂相信,母女是心有靈犀的,她即安好,母親一定可以堅持到她‘衣錦還鄉’。平樂這點估算的不錯,其實上一世,平樂母親之所以郁郁而終,便是因為心里清楚女兒的處境,又因女兒落了那麼個下場,主母白氏時常以此說上幾句。

這讓平母的心如每日浸在滾油上煎熬,自然命不久矣。

這一世,雖然平家所有人都說平樂死于火海,可平母李氏堅信,自己的阿樂有那般飛揚的眼神,自己的阿樂曾說,一定會把她接出平家,過再不看人臉色的悠閑日子。她才不管別人如何詆毀,她相信,自己的阿樂定是被仙人所救,此時或果在仙境里,自己的阿樂,一定會履行誓言,終有一日,會來接她。

平樂在想母親的同時,離濮陽五百里的英城。一個婦人披衣仰望天上弦月,幻想著自己的女兒或許正在月宮中垂頭思念母親,一行清淚,順著婦人臉頰滑落。

軟弱只在深夜,只在無人看到之時。

當太陽越過吞雲山頭,當黎明悄然而來,她還是那個黑瘦的楚國小兒,是那個被殷裔看似舍棄,實則委以重任的楚國小兒。

正在整個營地都在慶幸月兌離疫癥之時,一騎遠遠奔馳而來。

馬上之人似乎高興的有些忘形,平日里緊繃的一張臉,在朝陽下閃動著熠熠的光。

他邊揮馬鞭,邊高聲喊道。

「某幸不辱命,粟米己有。」

人們听到這聲呼喊,臉色俱是一變,不敢置信,懷疑,疑惑,到最終的笑逐顏開,那是終于可以活命的僥幸與慶幸。

只有平樂表情淡淡的。因為她知道,一定會成功。

因她成竹在胸……

何勁本飛揚的眼神看到平樂這般平靜,心里猛然一沉。小兒真乃大丈夫也,這般大的功德,竟然視若無有,想他終于拿到濮陽城主親給的調糧手諭時,心險些跳出來。

不想小兒竟似早己料到。

楚國小兒,實類郎君也。

一萬石粟米,如果省吃儉用,分配得當,足夠這些庶民食到秋收。平樂又把營外的護衛喊來,將這個分配監督的任務交代下去。

這幾個護衛平樂曾仔細觀察過,俱是心善細致之人。交給他們,平樂很放心。

布置好一切,平樂開始連夜收拾行裝。

何勁此時掀簾而入,對平樂,他從初時的不甘被驅馳,到現在的心甘情願,可謂是心服口服。那糧明面上是他出面向淮陽城主‘借’來,可直到開倉取了糧,他還是不明白,淮陽城主怎麼就真的同意借糧,而且一借兩萬石。

是的,兩萬石。

余下的一萬石做何用?亦是他此時來尋這楚國小兒的原因。

平樂心知何勁的疑惑,三言兩言將自己心中之事道出。幾句話後,何勁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很平常的道理,淮陽連降大雨,又逢地動後,諸家大戶但凡能去投親的,都去投親了。以至整個淮陽,留下的氏族十中僅有二三,各家名義上是去逃難,可也不能真的讓自己看著像難民啊,所以該帶的一樣沒少帶,那些家僕啊佣人啊,哪怕一家只有一位主人,最少也得帶三五十家僕充門面。

以至淮陽城內人數驟減。淮陽城主本來打的如意算盤,等城中缺糧之時,將糧抬價出售,也來個奇貨可居,可人算不如天算,地動後,淮陽連日陰雨,又正趕上暑熱難捱時,粟米遇潮,自然會發霉,別說‘奇貨可居’,再等些時日,就算是白送,都沒人領情了。

所以最近淮陽城主愁的整日的翻來覆去。

她此時提出借糧,而且給了利息很高,此時借兩萬石,待年後,歸還三萬石。可謂是即解了淮陽城主的燃眉之急,又讓他大賺了一筆。他焉有不借之理?何況還有殷裔的信物為證……這本是一本萬利之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妾乃蠻夷最新章節 | 妾乃蠻夷全文閱讀 | 妾乃蠻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