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幽靈 第五十章 塔什別克宮

作者 ︰ 蒼海荒島

「西亞已經是一片亂局,清真之國的白沙瓦,已經成世界上最繁忙的間諜之都。各**政情報機關、各種政治勢力、各種宗教勢力、各種部族武裝,輪番上台表演。亂局之中,戰術小隊如何為我國駐外機構、人員創造安全環境?如何圍繞西部戰略,維護中國國家利益?」

「首先要認清西部亂局的主要矛盾是什麼,這場戰爭的實質又是什麼?這是今天,我們專程前來,第一項重要任務。下面,先由亞太情報處俞處長,簡報有關內容。」施鶴飛說完,俞處長站在地圖和沙盤前,開始簡介這場戰爭的由來、戰爭的實質等任務背景。

俞處長說,「我們從山人伊斯蘭共和國,進入七十年代以來的政治亂局說起。在整個亞洲,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是一個西亞戰略要地,歷史上就飽受戰爭之苦。進入19世紀後,這個國家,又成英國與北極熊兩大帝國,在西亞地區爭霸的緩沖地帶。」

山人伊斯蘭共和國獨特的歷史傳統,以及地處高原、多山的獨特地理環境,使其成為兩大帝國都沒有啃下來的一塊硬骨頭。但持續不斷的戰爭,也徹底破壞了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貧窮、最落後的國家之一。

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最大的族群是普什圖人,佔52%。其次是哈扎拉人佔19%,北部的塔吉克人佔21%,烏茲別克人佔5%。從宗教上看,該國85%人口為遜尼派穆斯林,而剩下的15%屬于什葉派穆斯林。

長期以來,這個國家,就象現代世界中一個落後和貧困的中世紀孤島。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建國後,北極熊曾是最大的援助國。而m國也不甘示弱,為了能夠在冷戰中對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形成一定的影響力,也提供了大量援助。

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山人伊斯蘭共和國的權力格局開始轉變,中產階級不斷上升,工業雖然仍然是一片空白,但國家經濟也有了一定發展。可這只是曇花一現,好景不長,在外部勢力的干預下,巨大的社會動亂很快又開始了。

1973年,在經歷了全國性的嚴重干旱之後,國王查希爾的表哥,前人民民主黨總書記達烏德和副手塔拉基,共同發動軍事政變,廢黜了山人國國王查希爾,推翻了****的查希爾王朝,並宣布建立共和國。

但達烏德與塔拉基的政治同盟,也迅速走向完結,社會開始分化。1978年4月,塔拉基又發動所謂的「四月革命」,暗殺了達烏德,自己出任國家總統。此時的人民民主黨,已分裂為塔拉基、卡爾邁勒和阿明三派,各派互相爭斗不休。

在世界兩大超級大國冷戰的大形勢下,地處戰略要地的小國,其生存狀況從來不取決于自己,而取決于兩大集團的斗爭。由于塔拉基政府完全倒向北極熊,這就決定了它未來覆滅的悲慘命運,成為大國爭霸的犧牲品。

新政府在喀布爾之外,根本沒有形成社會基礎。而此後它推出的土地改革計劃,也遭致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全社會的廣泛反對。塔拉基的新政權剛成立,便搖搖欲墜。它就象是一葉孤舟,在農村廣大地區完全是孤立的。

他們既沒有經過調查研究,也沒有一支熟悉當地農村情況的干部隊伍,只是將一些毫無經驗的官員,從喀布爾空降到農村各地區,強行推行土改。這些人的作風簡單粗暴,使得計劃最終遭到失敗,政府與農村地區的對立越來越嚴重。

農村爆發了反抗行動,且迅速蔓延全國。♀盡管許多反抗行動都是自發的,但在以m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支持、策動下,一個自稱為人民聖戰者組織的伊斯蘭團體,到處煽風點火,使形勢愈來愈惡化。而這個所謂的「人民聖戰者組織」,就是後來世人皆知的「聖戰者」。

此時的新政府已經搖搖欲墜,塔拉基總統與親美的阿明總理勢同水火。國內土地改革失敗,m國支持的人民聖戰者組織(以希克馬蒂亞爾、拉巴尼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為首的伊斯蘭團體),開始組織武裝反抗。1979年3月,在山人伊斯蘭共和國第三大城市赫拉特發生武裝暴動,局勢迅速蔓延至全國。

手里無兵無錢的塔拉基,只好請求北極熊幫助。蘇共中央政治局于3月l7至19日,舉行專題討論。最終只答應為塔拉基提供一個北極熊警衛營,並表示出兵的條件還不成熟。只到此時,北極熊並無軍事佔領的意願。

但出乎蘇共中央預料,局面正在失控。1979年9月,山人伊斯蘭共和國風雲突變,總理阿明借助m國中央情報局(簡稱cia)和清真之國三軍情報局(簡稱isi)的支持,通過軍事政變處死了總統塔拉基,超過5萬名親蘇官員和軍人遇害。

此時蘇共中央面臨艱難抉擇,要麼丟掉山人伊斯蘭共和國,要麼軍事干涉,實施軍事佔領。因為處于半原始狀態的山人伊斯蘭共和國,一旦成為宗教極端主義的堡壘,勢必會影響到北極熊幾個中亞加盟共和國的穩定。

就在這時,克格勃截獲的m國中情局通話記錄顯示,m國在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島部署了快速反應部隊,隨時可能進入山人伊斯蘭共和國。面對危局,11月14日,北極熊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在接受《真理報》記者采訪時強硬表示,「我們決不允許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成為帝國主義入侵北極熊南部的橋頭堡。」

蘇共最高領導人的講話,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它意味著克里姆林宮已經做出了抉擇,從而為北極熊大軍干預山人伊斯蘭共和國,開了綠燈。于是,以軍事突襲、佔領山人伊斯蘭共和國為目標,代號為「風暴-333」的作戰行動,正式拉開帷幕。

1979年11月19日-20日,在科列斯尼克上校指揮下,隸屬于格魯烏的斯貝茨納茲**第154分隊,共500余名官兵,搭乘安-12、安-22運輸機,進入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境內,並在首都喀布爾北部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降落。

12月13日,**第154分隊全部進入喀布爾市區。同時,隸屬于克格勃「信號旗」特種部隊下屬的兩支部隊,即德羅茲多夫將軍指揮的「雷鳴」特戰隊,和科茲洛夫海軍中校指揮的「頂點」特戰隊,也同時進入喀布爾市區。

只到此時,根據格魯烏和克格勃的命令,科列斯尼克上校才向**第154分隊宣布了新的作戰使命,即迅速攻佔權力中心所在地塔什別克宮,消滅阿明。德羅茲多夫將軍和科茲洛夫海軍中校,也分別向自己的部隊宣布了新使命,即在指定的時間內,佔領國防部大樓、通信樞紐部、內務部等一切重要部門。

按照格魯烏和克格勃共同制定的作戰計劃,難度最大的,是科列斯尼克上校指揮的斯貝茨納茲**第154分隊500余名官兵。

根據計劃,**第154分隊耍派出5個排分別佔領總參謀部和通信樞紐等軍政要地,隨後再用1個連和2個排的兵力,攻佔塔什別克宮。可實際情況是,保衛塔什別克宮的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兵力,除了阿明私人警衛連和警衛旅外,宮後面還有3輛坦克,宮外圍則部署有一個防空團,裝備12門100毫米高射炮、16部防空導彈發射架,及十幾挺14.5毫米高射機槍。

在喀布爾城外,還部署有兩個坦克旅。一旦戰斗打響,他們將很快趕來支援。從人數上比較,除兩個坦克旅外,山人伊斯蘭共和國警衛旅的3個摩托化步兵營人數就在2500人左右,**第154分隊必須用自己的3個連,對付阿明的3個營兵力。而直接進攻塔什別克宮的兵力,只剩下了區區1個連。

兵力太過懸殊,這幾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在斯貝茨納茲這個世界第一流的突擊力量面前,越是不可能的事,越容易成為可能。

12月27日天19時20分,戰斗正式打響。

**第154分隊副隊長薩哈托夫上校,率領12名隊員乘坐嘎斯汽車提前5分鐘出發。當他們經過山人伊斯蘭共和國警衛旅第3營駐地時,那里已拉響戰斗警報,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士兵攜帶槍支,正開始在營房前集合,營長和其他指揮宮就站在隊伍前面。

薩哈托夫上校當機立斷,命令汽車全速沖向敵人指揮官。眨眼之間,第3營指揮官就被軋在嘎斯車輪下。薩哈托夫和隊員跳下車,迅速佔據有利地形,開始攻擊第3營。事發突然,失去指揮官的第三營士兵,變成一堆擁擠的人群。在2挺機槍和8支沖鋒槍的射擊下,200多名士兵頃刻間全被消滅。

隨後,薩哈托夫又指揮手下的12名隊員,成功地繳獲了塔什別克官後面的3輛坦克。听到薩哈托夫上校與敵人交火的聲音後,科列斯尼克上校立即下達進攻命令。

在ags-1730毫米「火焰」自動榴彈發射器的打擊下,阿軍第1營的官兵根本沖不出營房。19點30分,**第154分隊主攻部隊,乘坐bmp-i步兵戰車,沖向塔什別克宮。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則為進攻部隊提供火力掩護。

而進攻部隊每個隊員手里都有一份戰斗計劃,上面詳細地標注了塔什別克宮內的各個火力點和崗哨,甚至連門打開的方向都標得清清楚楚。斯貝茨納茲部隊的戰術組織能力、戰場突擊能力,由此可見一斑。

虞松遠和兄弟小隊的成員們,此時並不知道,這個作風強悍、能征慣戰的**第154分隊,正是他們進入西域後的主要對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血幽靈最新章節 | 鐵血幽靈全文閱讀 | 鐵血幽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