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 第六十五章 光的反射

作者 ︰ 小魚骨頭

過了長江,便入得南唐境內。♀+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我與道凡顧了艘小船,沿著大運河進了揚州。而道凡的其他三個師兄弟因要到金陵傳信,便與我們分開了。

提到金陵,我想到了李神諭,她此刻應該已經回到金陵,不知道南唐的國都是一副什麼景象,還有那個才名滿天下的詞人皇帝李煜,又會是個什麼的樣子。

此時正值五月,夏日炎炎,酷暑難當。自從我醒了過來之後,便一直呆在小船上顛簸,悶熱的天氣加上枯燥的行程,讓人煩躁不已。而那道凡和尚又是悶葫蘆,除了參禪打坐,便是為我熬藥,每當我想與他聊聊天,嘮嘮嗑解悶的時候,他要麼只會點頭,要麼只會搖頭,抑或「嗯」「哦」一番。和尚果然是天下間最無趣的人,自此我再也不敢拉著他問長問短,閑話家常了。不過似乎和尚也沒有什麼家長里短可道。

吳越自錢繆立國,地域狹小,極盛時,只轄有杭、越、湖、蘇、秀、婺、睦、衢、台、溫、處、明、福十三州;另又設有鎮海、鎮東、中吳、宣德、武勝、彰武等節鎮。

吳越偏安東南,在杭州建西都,越州建東都,西都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余杭、安國、于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的統治下,西都卻也是繁榮富庶。後世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便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起,不被干戈,其人麼幸福富庶安樂。十余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于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

由此可見,這時候的杭州,卻也是承平日久,偏于一隅,未曾被中原戰火所染指。

在大運河上漂泊了四五日,我們終于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當下船的那一刻,再次見到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景象,我不禁油然感慨。船上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除了和尚,還是和尚,除了無趣,卻還是無趣。

本心想好好游歷一番杭州,感受下錢塘的風土人情,還有西子湖的湖光山色。可惜我身上的余毒未除,沒走上幾步路就氣喘吁吁,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道凡告訴我,我之所以暈倒,是因為被水無形打成重傷之後,激發了身體內的噬心草毒。本來毒性只溶于我血液之中,這一番重傷,卻導致毒性攻心。若不是有藥隱的續命丹藥掉著,或許我已經一命嗚呼了。

有時候我挺恨藥隱的,自我惹上這些禍事之後,兩次中毒,或多或少都是因她而起,害得我輾轉千里,一直忙活著治病。想埋怨兩句,但藥隱又不再跟前,無甚意思,只能一直憋著,久而久之,也不再計較了。

我這人就這樣,恨不起人來。即便你把我打得體無完膚,只要沒把我打死,時間久了我也就忘記了。報仇什麼的,在我以為是天地下最無聊的事情。有那功夫,還不如好吃好喝,享受生活呢。

永明寺在什麼地方,我卻是不知。這座在吳越時期的杭州聞名遐邇的古剎,對于我這個穿越客來說,卻怎麼也想不起後世的杭州有這麼一座名寺來。

直到道凡引著我沿西湖往南行,上了南屏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永明寺即後來的淨慈寺啊。

追朔永明寺的歷史,也就是十年前吳越王錢弘俶為道凡的師傅永明延壽禪師所建。♀吳越三代五帝都篤信佛教,杭州西湖周圍的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等,大都是在這個時期所建。

延壽禪師是在宋建隆元年的時候受詔于錢弘俶前往杭州,主持復興靈隱寺的工作。延壽可謂當世之一代禪師,禪淨雙修聞名天下,而即便在後世也為世人所敬仰。特別是後世佛教叢林中例行的紀念阿彌陀佛誕辰日,即是以延壽大師的生日為準。

站在永明寺外,看著這座興建不過十年,卻香火鼎盛的東南名剎,便感受到一股濃濃的佛教莊重威嚴之氣息。跟隨道凡進得寺內,見大雄寶殿內大日如來寶相威嚴,知客僧立于兩旁,虔誠香客焚香參拜,一時間我心下一片寧靜祥和,如沐春風。

「蕭施主且隨我到後院禪房安歇,待貧僧稟明家師,再做計較。」

道凡在前面引路,我尾隨其後,過金剛殿,經千佛閣,便入了後院弟子居住的禪房。道凡把我安頓好之後,便向他師傅回稟而去。

不知何時能見到傳說中的禪隱延壽,我心底卻也忐忑。在禪房內逗留一陣,也不見道凡蹤影,便一個人出了禪院,沿著院子繞了一圈,不知不覺走到香積廚來。

此刻日薄西山,天色漸漸轉暗,卻也快要到和尚們用齋之時。香積廚內熱氣彌漫,撲面吹來陣陣米飯齋菜的清香,害得我肚子咕咕而叫,忍不住探頭朝內看去。

我站在香積廚院外門口,並看不清屋內情況,唯見院子內有一口大井,一個老和尚正在汲水。

那老和尚打上一桶清澈見底的井水,似是听見我的腳步聲,便朝我看了過來,「施主為何在此出現?」

朝我看過來的老和尚目光深邃悠遠,面色和睦慈祥,眉須皆白,初看之下,卻給人帶來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

我訕笑著,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大師為何在此,我便因何在此。」

我見這老和尚雖著粗布僧袍,眉宇之間卻透露出一股不凡之氣,想來定不是一般火頭僧,便想著試探這老和尚一番。

老和尚提起水桶,微笑道︰「井中有水,水中有何物?」

我不明所以,疑惑地走到老和尚面前,朝清澈的井水中看去,思索一陣,原來這老和尚存了考校我的意思,于是便道︰「井中無水,無水亦無物。」

老和尚以問水中何物,實際上是指我二人的倒影,來說明我們兩個人出現在這里,就像井水的中的影子,只是偶然投射到井水中的倒影而已。而我答他井中無水,是仗著這井水實在太清澈,並且不起一絲漣漪波瀾不驚,看似沒有水一般。既然沒有水,便沒有我和老和尚的倒影,也就化解了老和尚把我們的出現喻為如水映人影,只是偶然。

老和尚放下水桶,驚異地看了我一眼,隨後撫須道︰「無水何來井,無物何見影。」

是啊,沒有水,需要這井干什麼,沒有物又怎麼會顯現出影子來?老和尚現在不再用抽象的比喻來反駁我,而是直接用客觀存在說明問題。

既然你不跟我玩虛的,那我就跟你扯扯物理學。「大師,這井中有水,卻是源自地底深處的地下水,水清甘冽,此刻引入井中,不流不動,看起來直見井底,卻不見井水一般,在下只是感嘆于從未見過這清澈的井水,故而才會有井中無水之言。」

老和尚笑了笑,不置可否,我看了他一眼,看來不放點猛料,你這老和尚還不服氣。「至于這水中人影,其實根本就不存在,他不是具體的物,而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當井水較為平靜時,便相當于鏡面,對光有反射能力,跟在銅鏡中看到自己的景象是一個道理。」

「鏡影于水影為同一道理,這貧僧卻也明白,可何謂‘光的反射’」老和尚皺著眉頭問道。

哎呀,我心底暗叫不好,這麼一搞卻弄巧成拙,本來大家只是借物喻人,勉強算是哲學上的問題,我還能應付得過來。可現在我這麼一賣弄,話題便延伸到了物理學。物理啊,那真是讓人頭疼,初高中物理考試我可從來沒有及格過啊。

關于「光的反射」這個問題,我搜索枯腸半天,才想起中學時為應付考試死記硬背的答案︰「光射到兩種不同的界質時,便有部分光自介面射回原界質中的現象,稱為光的反射。表面平滑的物體,易形成光的鏡面反射,形成刺目的強光,反而看不清物體。通常情況下可以辨別物體之形狀和存在,是猶豫光的漫射之故。日落後暫時能看見物體,乃是因為空氣中塵埃引起光的漫射之故。無論是鏡面反射或是漫反射,都需遵守反射定律。」

我不知不覺地條件反射般把當初背的內容一字不落地全說了出來,可當說完之後,我忍不住扇想自己兩耳光。應試教育害死人吶,我自己都听不懂,還希望一個古代人能明白?

以老和尚站在這個時代的立場上,肯定是不能夠理解我這番話的,他眉頭緊皺,時而抬頭看看天上的太陽,又看看井中的水,「何謂鏡面反射,何謂漫反射,何謂界質?」

三個何謂問得我啞口無言,我自己都不甚了了,怎麼給你解釋?

「那啥,大師其實我也不懂,我還有事,先走了啊。」

見老和尚的求知欲是那麼強烈,我再也忍不住撒腿就跑,那老和尚看著我狼狽逃竄的樣子,不禁莞爾一笑,「這位施小主,卻也是個奇人。」

說完,他提著水慢悠悠朝香積廚內走去。

(l~1`x*>+``+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最新章節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全文閱讀 | 致我們終將相忘的江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