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之步步高升 第939章 初戰告捷

作者 ︰ 北岸

「楚書記,你來看。」茅興東翻開了雜志的封面,只見第一篇文章顯赫的主標題是︰《政府機構改革需要膽略和勇氣》,副標題是,論推進定編定崗工作之癥結所在。作者,臨江大學教授祝庸之。

文章總共有三四千字左右,開篇剖析了全省各地市縣定編定崗工作進展緩慢的實際狀況,一針見血地指出,政府機構改革必然觸動少數人的既得利益,主政者缺乏膽略和勇氣是定編定崗工作難以推進的癥結所在。

隨後,文章以南嶺縣為例,簡述了新任縣委書記楚天舒帶領縣委一班人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刀闊斧,敢想敢干,全力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只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定編定崗工作,走在了全省各地市縣的前列。

祝庸之在文章中總結說,南嶺縣之所以能在定編定崗工作中取得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縣委書記楚天舒在當地沒有利益糾葛,換言之,那些推進不力的地方,往往就輸在了膽略和勇氣上,首鼠兩端,瞻前顧後,不敢也不能真正地放開手腳,害怕觸動既得利益,才使得定編定崗工作一拖再拖,越拖越被動。

同時,文章認為,南嶺縣在定編定崗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和阻力,出現了一系列的非正常事件,這充分說明,南嶺縣在政府機構改革中敢于動真踫硬,是真改革,不是假糊弄,他們的經驗,在全省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值得借鑒與推廣……

正是這一篇文章改變了郎茂才的態度,讓葉慶平下定了決心,給楚天舒帶來了轉機。

確切一點說,他們態度的改變,是因為各自接了一個電話,而這兩個電話也都是因這篇文章。

給郎茂才打電話的是省紀委的藍光耀。

省紀委作為省委機關的部門,收到《理論與實踐》雜志的時間相對比較早。今天剛上班的時候,工作人員把新一期的雜志送過來,郎茂才和往常一樣隨手翻了翻目錄,因為祝庸之是雜志的常客,他並沒怎麼在意文章的內容,便放在了一邊。

剛過了一會兒,何天影一個電話把他召過去了,等看清楚祝庸之文章的內容,才發現大事不妙。

很簡單,《理論與實踐》雜志刊登的文章是要提前報審的,祝庸之這篇文章能夠發表出來,至少能傳達出一個信息,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領導是認同他的觀點的。

果不其然,藍光耀很快打探來了消息,省政府辦公廳的一位副主任告訴他,喬省長在看完了這篇文章之後做了重要批示。

他寫道︰「看待一個基層領導干部,最關鍵的是要看他想不想干事,敢不敢干事,能不能把事干成。從定編定崗這一項工作中看得出來,南嶺縣的楚天舒,就是一名敢干事能干事的好干部!」

喬省長一錘定音,何天影驚慌失措。他忙布置藍光耀給郎茂才打電話,得知糾正的指示還沒有得到執行,立即松了一口氣,讓郎茂才收回成命,按照肯定的態度重新定調子。

郎茂才接完電話,還有點模不著頭腦,忙給省委宣傳部部長發信息詢問詳情,得知喬省長在祝庸之文章批示的內容,立即換了一副嘴臉,閉口不提糾正的事,把決定權交給了葉慶平。

而葉慶平接到的電話是市委書記伊海濤打來的。

盡管一夜沒有睡,今天早晨他還是第一個到了機關,就像拉慣了磨的驢,一進了磨道就轉個不停,又批文件,又看材料。

九點鐘,範亦兵送來了文件資料,也送來了新一期的《理論與實踐》雜志。伊海濤一手接听電話,一手翻開來看,一下就看到了祝庸之的名字。

在競爭市長的期間,祝庸之幫伊海濤在《理論與實踐》上發表過文章,所以,伊海濤但凡看到了祝庸之的文章,都會在第一時間研讀。

看到大標題和副標題,伊海濤也並沒有在意,全省政府機構改革工作推進緩慢,這是普遍現象,祝庸之受命寫一篇文章來推動推動,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但是,當南嶺縣三個字躍入眼簾時,伊海濤立時雙目驚亮。他趕快放下電話,一口氣把祝庸之的文章看完了。

這一看,又是興奮,又是著急後悔。

一個貧困縣的單項工作能夠作為典型經驗上了《理論與實踐》雜志,這在伊海濤的記憶中,青原市還是第一次,在全省似乎也不多見。

不用說,這很快會引起省委領導的重視,在全省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有許多地方的人員前來參觀學習,不僅南嶺縣,青原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都要提高了。

很快,伊海濤通過省委組織部的許文俊了解到了喬省長的批示。

很顯然,那個下指示批評的省領導,得知這個小心也會馬上改變態度的。

讓伊海濤著急侮恨的是,他竟然做了那違心的糾正決定,而且還派出葉慶平、郎茂才帶隊的調查組去調查督辦。

喬省長的批示,不僅是對楚天舒的肯定,也是伊海濤的變相肯定,如果沒有下派調查組督辦糾正這檔子事,南嶺縣的定編定崗工作完全可以總結為是在青原市委市政府組織領導下的試點,並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這該怎麼辦呢?」伊海濤在辦公室里十分著急地想。「不管怎麼樣,都應當立即收回糾正的決定。」

值得慶幸的是,這事是由葉慶平出面去找楚天舒談的,伊海濤並沒有直接出面,還能夠進行補救,只要糾正的指示還沒有傳達下去,就讓葉慶平改口,把調查組的性質變換一下,變成是幫助南嶺縣解決定編定崗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的工作組。

只是這麼做有點為難葉慶平了。

但伊海濤知道葉慶平理解他,會主動承擔責任並圓滿完成任務的。

因此,伊海濤便給葉慶平打了那個電話,並讓葉慶平叮囑楚天舒,此前的談話不要再提了,調查組就此改口叫工作組。

工作組搖身一變,從原先的找問題到現在的找亮點。

又一個清晨悄悄地降落到南嶺縣城。沉睡了一夜的街區,像嬰兒似地睜開朦朧的眼楮,打個哈欠,伸伸腰肢,現出一付舒心、甜美、超逸的樣子。

上午八點鐘,縣委常委擴大會議按時召開。

正式參加會議的是縣委會的各位常委,列席會議的有縣政府的各位副縣長,人大的主任,政協的主席,以及市工作組的四位領導。

總共十幾個人,把常委會議室坐得滿滿當當的。

主持會議的楚天舒,首先開宗明義,強調了市工作組幫助南嶺縣解決定編定崗工作中存在困難和問題的重要意義,又對上一次常委會討論通過的總體實施方案和人事安排向大家作了一個詳詳細細的匯報,而後提請與會人員討論審議。

由于省市領導對南嶺縣的定編定崗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即使是付大木,在這個場合也不便講反對的意見,再加上有葉慶平和郎茂才等人在一旁坐陣,所以常委、縣長們紛紛發言,表態贊同,用了不長時間就一致通過,形成了正式的決議。

最後,楚天舒請工作組領導作指示。

葉慶平和郎茂才分別講話,高度評價了南嶺縣的定編定崗工作,並提出要認真總結、宣傳和推廣南嶺縣的經驗,將全市政府機構改革工作推向深入。

南嶺縣的定編定崗工作達到了楚天舒預期的目的,付大木一伙兒的破壞計劃宣告徹底失敗。

雖然付大木的人馬仍然在各個部門具有相當大的勢力,但一批為人正派、有能力、想干事的干部被調整到了重要崗位上,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余乾坤出任了「三合一」之後的衛生計生委的主任,柳青煙出任了招商局局長。

市里的工作組帶著總結出來的成果撤離了南嶺縣。

年年挨批評的南嶺縣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了東南省正面典型,在郎茂才的推動下,定編定崗工作的經驗得到了宣傳和推廣,楚天舒也因此取代彭寶鑾成為了省市新聞人物。

不久,南嶺的民間出現了新的傳聞,說彭寶鑾根本不是什麼先進典型,而是一個**分子,畏罪自殺和殺人滅口的說法又泛濫開來。

民間傳聞自有它的道理。

省電視台每日新聞有個小板塊叫「當代先鋒」,片頭都會飛出幾個先進人物的頭像。原先都有彭寶鑾,最近卻沒有看見了。

中國的老百姓都是時政觀察家,只要隔幾天沒見哪位領導露面,就會生發很多猜測,不是猜人家生病了,就是猜人家出事了。前些日子轟動一時的先進典型,突然在電視上消失了,當然會傳出一些非議。

彭寶鑾的老婆听說了,心急火燎地跑來問薛金龍。

薛金龍叫她不要信謠,更不要四處打听,這跟傳謠差不多。

這些傳言令付大木等人如坐針氈,而財政局長的人選遲遲不能敲定,也讓付大木坐臥不安。

這一次,再不能讓楚天舒如願以償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道之步步高升最新章節 | 官道之步步高升全文閱讀 | 官道之步步高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