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 第八章

作者 ︰ 田科欽

3.《把學習變成一件開心的事兒》

自主玩耍和學習是孩子的權利。♀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

愛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過早強制小孩學習,只能讓他們產生抵觸情緒,更不會好好配合媽媽主動學習。所以說,當媽媽看見小孩玩耍的時候,不必如臨大敵,更不必強制他完成各種學習任務。最好的辦法是,將孩子的玩性與學習結合起來,將學習也變成一種玩耍的方式。

同事的兒子亮亮明年準備上小學了。因此,幼兒園偶爾也會留一些難度較大的作業給小孩,作業內容包括算數、拼音、識字,乘法口訣表等等。

亮亮卻非常抵觸這些,每次要學習的時候,他就跑到電腦跟前坐著,同事一說他,他就說自己在電腦上學習,同事一走開,他就打開游戲界面打游戲。為此,同事氣得只咬牙,但又怕跟他發火,物極必反,使他更不喜歡學習了。

一天,亮亮因為打游戲打得太興奮了,導致作業里面錯了好幾道題。同事看著那些簡單的加減法,想著亮亮這麼簡單的題目也做錯,氣不打一處來,對著亮亮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亮亮看著父親怒火中燒的臉,低著腦袋,一句話也不說。讓同事意想不到的是,自那天起,亮亮對作業更加抗拒了,不僅書寫潦草馬虎,有些題目根本就是在應付差事,隨便填個答案上去拉到。

同事為此煩透了心,卻一時想不到什麼好辦法。

過了一段時間,同事去參加了一個教育講座,回來之後,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叫來兒子,對他說︰「你不是很喜歡打怪升級嗎?現在我們現實里也來玩一個游戲,你現在開始背乘法口訣表,背會一個口訣,我們加5點經驗,背會十個,經驗有加成,如果順帶你還能做出我出的題目,會有隨機獎勵出現哦。你要不要來參加這個游戲?」

亮亮望著爸爸,想了想,問︰「那多少經驗升一級?」同事想了想,回答說︰「一開始10點經驗就能升一級,但越往後,就越困難,看你有沒有這個決心了。當然,你也可以不玩這個游戲,我絕對不勉強。」

亮亮想了想,說到︰「我參加。」

就這樣,同事每天都設定了一些情節,背會兩個口訣表就「升一級」,然後做會一題獎勵額外的「經驗」。與此同時,同事還和亮亮一起打起了網絡上的聯機游戲,遇見過不去的關卡,同事還會虛心請教亮亮。就這樣,父子兩個網上游戲,網下「游戲」,「玩」得不亦樂乎。

沒想到,有了經驗獎勵之後,亮亮開始變得愛寫作業了,他還時常向父親邀功說︰「我‘經驗’都滿了,再多開些任務給我做吧。」

孩子心理分析︰

對孩子來說,玩耍不只是為了得到樂趣,玩耍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玩耍是孩子「每日的工作」,玩耍幫助他們成長,媽媽是孩子的第一個,並且是最重要的老師。媽媽可以幫助孩子從玩耍中得到最多的好處︰

(1)認識他們的世界;

(2)學習怎樣做事;

(3)學習怎麼解決問題;

(4)怎麼處理情緒;

(5)建立自信心;

(6)變得更強健;

(7)學習怎麼與別人相處,與別人分享、交流及合作。♀

玩耍和學習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有益的玩就是學習,而科學的學習就是玩;玩可以促進學習,而游戲化的學習可以讓學習變得格外輕松愉悅。

首先,它教會孩子認知。從誕生那一天起,孩子就開始在玩耍中認識和感知世界,並在玩耍中學會語言交流,懂得人際交往。可以說,玩耍是孩子理解人生的開始。

其次,它教會孩子做事。比如很多游戲需要和他人配合才能獲勝,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會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會學會如何和別人合作;但凡游戲都有規則,不遵守規則游戲就無法順利進行下去,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養成了遵守規則的習慣,日後生活中就有了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等等。

還有,游戲能提高孩子的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模仿能力、創造能力、思維能力,甚至還可以開發智力,促進大腦發育,提高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協調能力,等等。

所以,對于孩子來說,玩是最開心的事情;而對于媽媽來說,玩也是最佳的教子方式。孩子通過游戲可以學到多少知識,增長多少能力,這真的是難以估量的。

在玩耍中,孩子不僅得到了快樂,更重要的學習到了有關學習的方法。媽媽不應該只關系孩子的成績,其實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方法。

許多媽媽一听見孩子打游戲,頭就開始大了。在他們的眼里,游戲就如同洪水猛獸一般,會影響孩子學習,讓孩子沉迷在游戲之中。其實不然,游戲世界的升級模式,其實就如同孩子的成長模式一樣,逐漸由低到高,由易到難。如果掌握了這門規律,並將其運用到學習中去,對孩子的發展其實是有益的,只是看媽媽如何引導而已。

事實上,學習就如同游戲中的過關斬將,孩子在游戲關卡中遇見障礙,會尋求伙伴的幫助,現實中也是一樣,當學習和生活遇見關卡時,媽媽要好言勸導,與他一同度過難關,不能因為他不肯學,或是做錯題目而責備他。

此外,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類的學習就是反復試錯的過程。所以,當小孩在學習過程當中犯錯,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比如他貪玩,不專心,都是最正常的、最必要的。因為,千百個錯誤才能為我們指明一條正確的道路。如果一個孩子怕犯錯誤,他就永遠不知道什麼是「正確」。

給媽媽的小建議

過小的孩子能動性差,愛貪玩,所以媽媽在安排學習任務時,要特別注意學習的時間不要太長,任務量要低。小孩子學習的事情急不得的,如果孩子把學習和不高興聯系起來了,媽媽就會更加著急了。

現實告訴我們,一個綜合能力強、心里充滿快樂、陽光的孩子,在學校的成績不一定好,但走出學校後,無論他身在何處,都會因為適應環境的能力強,生存的能力強,而順利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身的價值。所以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在于孩子學了多少文化知識,考了多少分,而在于他是否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玩耍就如一塊投入海洋中的海綿,有無盡的甘霖供孩子汲取。其實,很多教育就包含在簡單的游戲中,所以,就讓孩子去玩,而且教孩子更好地玩吧。媽媽要學會鼓勵孩子聰明、巧妙、愉快地玩,不僅重視孩子的智商、情商,也要發展孩子的「玩商」。因為會玩的孩子更優秀!

事實上,學習需要有快樂的感覺,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習像游戲一樣有趣。想一下,孩子為什麼那麼喜歡玩?因為玩可以讓他們快樂。如果學習也能讓他們快樂,孩子還會有厭學的情緒嗎?還會把學習當成苦差事嗎?當然不會,而且在快樂的心境下,孩子的學習效率會更高。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讓孩子在重負下痛苦「爬行」,甚至終身痛恨學習呢?

名人示範榜樣

作家劉墉的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碩士,波士頓音樂指導及劍橋電台制作主持人。

但這樣一個有成就的人,在中學時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生,他的考試卷上永遠都是c。一天,劉墉終于忍不住將兒子叫了過去,並對他說︰「你的老師告訴我,你現在整天夢想著當舒馬赫那樣的車手,變得不愛學習了,對嗎?」

劉軒對此不屑一顧,並有些挑釁的對他父親說「舒馬赫是我的偶像,他還考過零分呢。」劉墉笑了,他答到︰「舒馬赫考了零分,所以成為了賽車手,可是你連零分都沒考過。」

劉軒覺得受到了侮辱,對劉墉說︰「你也希望我考零分回來嗎?」劉墉回答︰「我們打個賭吧,只要你能考到零分,那麼你一切自便,我再也不會干涉你的學業了。」

听聞父親的話,劉軒答應了這個賭注。在他看來,考零分是件很容易的事。沒想到,在接下來的幾場考試中,無論他怎麼亂答題,成績始終都是c,始終到不了零分。

劉軒還發現,無論他怎樣亂填空,在選擇題中都會蒙對那麼幾道題目,只要他不會做全部的題目,就總會得上那麼幾分。

于是,為了得到零分,劉軒不得不努力學習,在考試的時候故意將題目做錯。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劉軒得到了人生里的第一個零分。但他同時也發現,試卷上的所有題目他都會做了,零分和滿分,其實都是一回事。

4.《幫助孩子改掉「馬虎」的小毛病》

一個人在學校里表面上的成績,以及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點是你對于你所學的是否心里真正覺得很喜歡,是否真有濃厚的興趣。

——中國政論家、出版家鄒韜奮

習慣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我主持過很多家長會,每次我都讓孩子的家長寫一寫他們認為孩子身上最影響學習的壞毛病。統計結果告訴我「不認真、粗心、馬虎」成為了最令家長頭疼的問題。遇到孩子「馬虎」的問題時,媽媽常常解決的辦法有三個︰

第一個嘮叨,媽媽千叮嚀萬囑咐地對孩子說︰「你可千萬不要馬虎啊!做題要細心啊!」

第二個是嚇唬,「這樣的題你要是下次還錯我就……」

第三個是罰,「做錯一道題,罰你100遍。」

然而,這些辦法雖然有時能發揮一點作用,但是媽媽們還是會發現,孩子在這道題上可能好點了,但在另外一些題目上還是會出現同樣的問題。這常常令我們相當苦惱。

我們常常批評孩子馬虎,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給了他們一個自我辯護的武器。做題時因為知識沒有掌握好而做錯,他卻對人說︰「其實我都會,只不過馬虎了。」馬虎的說辭成了他逃避責任,欺騙自我的工具。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不管孩子在事實上多麼馬虎,都不要給他帖「馬虎」的標簽。而要采取具體措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出「馬虎」的原因,再對癥下藥。多做點實事,少點指責,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表弟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數學成績相當不錯,但語文成績卻一塌糊涂。最常見的情況是,數學考試每回都考滿分,但語文卻總是在八十分上下徘徊。這可把表弟急壞了,小學的時候語文就這麼差,等上了初中,那還得了。

但表弟自己的文化程度也不高,每次小外甥考得差了,他只會劈頭蓋臉的把孩子訓斥一頓,再不濟,也只能從老師的嘴里打听出,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太馬虎的原因,常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表弟自己沒了轍,只好來求助于我。

小外甥從小是我看著長大的,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什麼事兒一教就會,反應也非常靈敏。按理說,這麼聰明的孩子,馬虎大意,一定是有原因的。

這天,小外甥的期中考試卷子發下來了,語文又只得了八十來分,表弟氣得又要打他。我攔住他,示意讓我和孩子好好溝通下。

我將小外甥拉到房間,問他︰「卷子老師發下來了嗎?能不能給姑媽看看。」

小外甥低著頭,輕聲說到︰「老師把卷子收上去了,沒有發給我們。」

我拉著他的手,安慰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考得不好也沒什麼。你願不願意和我一起分析一下這次考得差的原因呢。」

也許是因為見我沒有責備他的意思,小外甥沒那麼緊張了。他很坦誠的告訴我,考的不好是因為太馬虎。我接著問他︰「你知道不知道這次考試,都錯在哪些地方?」

小外甥撓撓頭︰「我知道,都是閱讀部分做錯了。」

我又問︰「那些文章,你能看懂嗎?」

「能!」他肯定的點點頭。

「那為什麼還做錯?」

「我看見題目就覺得頭疼,也不想認真去做了。」小外甥的回答不禁讓我有些意外。

「你不喜歡語文嗎?」我接著問。

他先是搖搖頭,又點點頭,說︰「我喜歡啊,但我真的不太喜歡讀那些文章。」

我頓時明白了,孩子不是因為性格馬虎,他很清楚自己的缺點和優點,也明白自己的喜好。他馬虎,只是因為不夠喜歡他面對的東西。再加上他父親平時根本不和他溝通,一見孩子因為馬虎做錯題目,就非打即罵,根本不給孩子辯解的機會。

于是,我給小外甥買來了幾本有趣的課外閱讀書,讓他慢慢增加閱讀的興趣,沉浸在那些有趣的故事里。漸漸的,孩子可以耐著性子認真看完卷子上的試題,語文成績也逐漸有了起色。

孩子心理分析︰

媽媽們往往把馬虎當作粗心大意來解決。其實,馬虎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造成馬虎的原因很多,解決的辦法也不同。

(1)心急

孩子急于把作業或習題做完,像有人在不停地催他們似的,盡管他們的時間是充分的。這種馬虎的解決辦法只要讓他們在做題之前或是中間做幾次深呼吸,堅持下去就會有效果。

(2)情緒不穩

?孩子情緒精神狀態不好,他們在家或者學校遇到什麼事情,心緒不寧,注意力不集中,因而馬虎。此時的理解和疏導遠比批評重要,如果批評,可能適得其反,馬虎就有可能走向厭學。

(3)害怕

孩子平時有一定水平,而作業或考試卻常因為緊張而沒有發揮水平。這類孩子的緊張往往是讓媽媽給嚇的。媽媽有時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使孩子在面對作業或考卷時,心里想的不是題目怎麼做,而是萬一做不好、考不好會受到怎樣的懲罰。壓力過大會導致智力下降,水平就發揮不出來了。所以媽媽不能給孩子過大的壓力,而應該想想如何給孩子以具體的幫助。

(4)視覺障礙

有些孩子讀書跳字,看書跳行,相似的字分不清,作業或考試會出現莫明其妙的錯誤。這種情況就不是馬虎了。家長應該到有關醫院進行視覺測試。如果確定時視覺障礙就要進行相關的視力訓練了。

(5)缺乏責任感

這種孩子不只學習馬虎,凡是他不感興趣的事情他也錯誤百出。而他確實感興趣的事情,他卻認真,細致,並不馬虎。這種學生的問題是缺乏責任感,沒把學習看成份內事。對這種孩子需要整體的「治療」,改變他整個生存狀態,培養他的責任感,讓他對自己負責。

當孩子馬虎導致作業錯誤,或是考試失誤時,媽媽和長輩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說他,更不要替他一一改正。這種方法對孩子克服馬虎的毛病不但沒有好處,還可能導致孩子產生依賴心理而更加馬虎。正確的方法時,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錯誤,並找到馬虎的真正原因,對癥下藥。

就像我的小外甥一樣,學習馬虎,往往在同一個問題是反復犯錯,這是因為他對此不太感興趣。教育就和喂鴨子一樣,你給鴨子吃它最愛吃的食物,它保證吃得比誰都多。媽媽一定要記住,興趣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當孩子對某一事物不感興趣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潦草從事。

因此,媽媽一定要找到孩子的癥結所在,究竟是因為什麼才導致孩子正在形成的馬虎性格。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最新章節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全文閱讀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