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奶姐威武 第15章 心意難平

作者 ︰ 鳳羽零落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初,農民起義軍在幾大世家的暗中支持下,聲勢浩大,直逼京城,遠在關外大清的安寧公主接到消息,擔憂母親張皇後安危,又跟明治帝、八位旗主分析清楚兩過守望襄助的厲害關系,終于得到一致同意,出兵援助,安寧公主擔憂情急,本欲親自隨軍而行。♀

卻被明治帝苦勸不已,不得不留下,她為了早日救得張皇後,親筆手書與邊關守將,令其打開關門,帶清軍入關援京,至此她日夜難眠,直到三月二十四日,明朝京都傳來八百里加急,帶回了京城的消息,使的安寧公主得知那里詳情,傷痛的暈了過去。

原來,清軍雖有安寧公主手書,邊關守將卻因兩國族異,清軍人數眾多,風氣彪悍,擔心清軍令有打算,不肯開關門,一面報信拖延時間,一面傳信京城,直到收到李闖帶義軍圍攻京城,並劫掠了他的家眷老幼,才在心急救援家人的情況下打開城門。

可惜,已經晚了,三月十八日,被義軍圍困,已經危機的京城內,崇禎皇帝朱由檢回宮後寫下詔書,命成國公朱純臣統領諸軍和輔助太子朱慈良,又命周皇後、袁貴妃和3個兒子入宮,簡單叮囑了兒子們幾句,命太監將他們分別送往外戚家避藏。

在三個兒子走後,他又命周皇後、袁貴妃自盡,並親手刺死長公主和幼女昭仁公主,以及幾個嬪妃,並命令左右去催張皇後自盡,張皇後隔簾對崇禎朱由檢拜了幾拜,剛自縊還位身死,就被李闖王闖入宮中救下,只因她和女兒安寧公主在百姓中聲望極好,深得百姓愛戴。

義軍軍師重點點出,張皇後有損,他們會大失民心,李闖王也明白這個道理,救下人後還派人保護她,第二天三月十九日,天剛破曉,太監王相堯以宣威門投降,義軍將領劉宗敏的軍隊浩浩蕩蕩開入城中,守衛正陽門的兵部尚書張縉彥、朝陽門的朱純臣也先後開門迎降。

京都內城被攻陷,崇禎得知這個消息,親自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可是鐘聲一再響起也沒召來一人,他知道明朝算是完了,也知道這是那些世家、重臣欲舊顏換新天,擁立新君的陰謀,卻無能為力,因為大明朝傳承至今,能分配的利益已經沒有多少了。

要想強國,還必須去削弱他們,所以他們是不會忠于大明,忠于他的,登基之初他不明白,後來明白過來時,已經晚了,于是絕望的崇禎皇帝,帶著太監王承恩登上了煤山壽皇亭,山窮水盡的他卸下皇袍。

在衣襟上憤然寫道︰「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寫完後依其所言,與王承恩相對而縊,也許是巧合,也許是風骨,當晚張皇後也自盡了,至此,張皇後的死,義軍在京城的胡作非為,大失民心,而農民出身,沒讀過什麼書,也不曾真正接觸過世家上層的李闖等人根本不買那些世家、重臣的帳。

以為攻下京城,就是打下了天下,對各大世家、重臣在京城的府邸燒殺搶掠,五惡不做,也使各世家等元氣大傷,血脈折損嚴重,如此直到兩天後,清朝援軍趕到,听聞安寧公主求來的援軍,京城百姓沸騰起來,也熱烈的反抗起無道的義軍來。♀

有百姓的幫助,清軍很快就奪回京城,將李闖趕出京城,在整理宮廷時,先後找到了張皇後、周皇後等人的尸體,當然,崇禎帝的尸體也找回了,如何處理後事領兵之將不敢擅專,將此事快馬傳回清朝,求明治帝示下。

得知事情經過的安寧公主,再顧不得她如今一國太後的身份威嚴,一意回明朝京都為母張皇後發喪、送葬,而在宗室、朝臣慫恿下,另有了打算的明治帝不但沒阻止,還親自陪太後前去,如此,明朝京都,在外憂內需,京城懸空下,為清軍入駐。

開始,清軍打著恢復明朝大好河山的借口,一面明旨命人尋找太子和幾位皇子,一面攻打叛亂的各部義軍們,可是,無論派兵譴將,還吃處理收復的山河事物,都由明治帝處理,明治帝實際上已經統領了兩國事物。

隨後,在收復山河的過程中,太子朱慈良以及三位皇子先後死于叛軍中,明朝至此後繼無人,有姓朱的也是偏遠庶支,不堪大用,聞言知意,不久,就有百官奏請,身兼兩國最尊貴血統的明治帝統領兩國,並為一國,稱帝中原關外。

當母親的都想給自己的兒子最好的,安寧公主也許在進京時就有這個思想準備了,她只是意思的說了些謙虛的話,卻不反對,百官支持,民心所向,明治帝算是兵不刃血的篡奪了大明國,可隨後,滿官和漢臣們就兩國合並的國號、民制、軍制等發生了爭執。

滿官宗室、八旗旗主等堅持沿用清朝國號,以及清朝制國制度,留鞭子頭、八旗滿軍、不贊成大量使用漢臣或降過義軍之人,漢官堅持,明治帝得承母澤,當改朱姓,繼承明朝國祚,沿用明朝舊制兩派爭執不休,天天在朝堂上吵鬧,卻吵不說個結果。

甚至越吵火越大,滿官宗室吵完後,就去跟明治帝訴苦,漢官吵完後就跟太後——安寧公主求助,明治帝雖敬慕、孝順安寧公主,但他始終是在滿人國家長大,子承父系,他自是偏向滿人,而安寧公主出身大明朝,自是徹徹底底的漢人。

末月猜測她是穿越或者轉生人世,應當是知道傾向滿人後後,漢人將遭到何種悲慘的遭遇,何況還有那清末時期的國恥,所以她表現的一直不肯讓步,在明治帝的期盼中,卻完全、徹底的站在漢人這一邊,使漢人臣民百姓尤其佩服。

卻也使的母子二人次次無法說合,漸漸失和,當時山河並未完全平定,還有幾處仍在征戰,很多精明的老臣擔心因此國基不穩,請求明治帝盡快給個結果,而滿人長年征戰,時刻練兵,脾性暴躁,對這等糾纏自是不耐煩。

還有多爾滾兄弟三個一系,本就對皇太極命他們母親殉葬之事心存怨恨,欲謀取大位,可惜,皇太極也好,安寧、明治帝也罷,根本不給他們機會,這些年羽翼漸漸減少,多次征戰,也不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只當富貴閑人養著。

多爾袞心機重,還可忍耐,多澤卻脾氣暴躁,貪花,此番太後與皇帝的不和爭斗,他是看在眼里,樂在心里,還故意給火上澆油。

一次去青樓玩樂時,听聞幾個文士談論兩國合並之事,一個文士大聲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如果讓他留鞭子頭,他寧可死。」

「你們漢人的天下都是我們滿人的了,這頭也要跟我們滿人一樣才行,如果不留,爺就告訴你,什麼叫留發不留頭。」多澤在一旁冷笑的接了一句,還命手下將幾人紛紛剃了頭發,打了個半死。

留發不留頭,此句話在有心人宣揚下,一天就傳遍京城內外,鬧的人心惶惶,安寧公主氣急,第一次以太後的身份跟明治帝進言,身為君主,要把滿漢兩族一碗水端平才行,必須懲戒多澤,給天下漢人一個交代,而不是像平常那樣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勸說。

明治帝也是騎虎難下,多澤的話把他置身虎背上,上不得,下不得,如果認同這句話,就會失了漢人民心,如果不認又會弱了滿人聲威,于國祚有礙,當時矛盾又煩躁的他,听到太後如同命令般的話。

不顧周圍侍立之人,厭煩爭執的他當即喝道︰「太後,後宮不得干政是祖訓,此事兒子自會處理,您不必操心,兒子告退。」

明治帝已經當慣皇帝了,帝王之心使的他忘記了,他曾經是薄弱幼兒,是母親維護他平安長大,也使他忽略了一顆沒有丈夫之愛,將萬千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的母親之心,他不知道這句話有多傷人心,說完就走。

末月看到這里,思緒不由一悲,她仿佛可以看到,那個來自現代的女子,重生為亡國公主後,剛出生就要面對魏客二人的謀害,不得不裝瘋賣傻,好不容易滅了魏賊,又要為自己國家奉獻自己,嫁給一個有妻、有子的老男人,小心翼翼的在異邦活著。

經歷著內宅爭斗,守護兒子平安長大,她或許也擁有過萬千寵愛,卻要端莊自持,不驕不縱,她又或者對那位丈夫生了些感情,卻在那位海蘭珠打擊下,徹底心死,將全部希望給了兒子,卻到如今,因為各自的民族國家和所謂的帝王之心,連母子之情都容不下了。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樓之奶姐威武最新章節 | 紅樓之奶姐威武全文閱讀 | 紅樓之奶姐威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