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與娃哈哈 第一百零一章

作者 ︰ 羅建幸

宗慶後親自將「親情」作為一條**的文化理念提出來,而他自己又正是這種文化的倡導者和身體力行者。♀+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

企業初創時,宗慶後就與員工同甘共苦。員工家里有什麼困難,孩子入托升學遇阻等,宗慶後都會主動幫忙。企業越來越大,這種親情文化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成熟。只不過,公司這個「家」也大了,宗慶後成了更大的「家長」。

公司始終注重維護員工利益,收入、福利、住房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政策。每年除夕,娃哈哈會準備豐盛的年夜飯,宗慶後一定會親自出席與廣大值班員工一起團團圓圓坐在一個大廳里,舉杯共慶。年輕員工結婚,公司會舉辦隆重盛大的集體婚禮,而且選擇在公司周年慶典時一同舉行,公司還送禮金禮物,將員工的喜事變成了公司大家庭的喜事。♀員工生日那天,也總會收到宗慶後親筆簽字的生日賀卡和禮金。

娃哈哈還專門設立了同事節,提出了「互助、互諒、互學、互通、互敬」的五互主題。互助就是互相幫助,互諒就是互相諒解,互學就是互相學習,互通就是互相溝通,互敬就是互相敬重。娃哈哈希望員工之間互相幫助、諒解,互相學習、溝通、敬重,組成一個和諧、平等的充滿人情味的大家庭。

員工個人及家庭子女在生活中遇到突發疾病困難,企業會有專項的困難補助,工會等部門一定會發起「獻愛心」等捐款活動,在娃哈哈集團報的公開報道中,每個月總會有大家捐資捐物幫助同事的動人情節。

一些善意離開的老員工,如果想回到娃哈哈,娃哈哈都表示歡迎,「歡迎回家」。♀筆者偶然回去一次,遇到故人,他們會笑眯眯的來一句「羅老師,回娘家看我們來了」,我的心會頓生一片暖意。

在如今人情淡薄的社會,在許多企業奉行「離職的員工永不錄用」的環境里,在「個人主義」「打工」文化橫行的世界里,與外企標準的「工作就是工作,家庭就是家庭,怎麼能混為一談」的職業經理人文化比較,娃哈哈的「家」文化、「親情」文化更加彌足珍貴。

娃哈哈的「家」文化,「親情」文化的力量的確不一般,此次達能欲強行收購娃哈哈事件中,娃哈哈人體現出空前的團結。眾志成城、同仇敵愾、保衛「家園」的斗志,讓媒體人驚嘆,讓計劃「入侵者」達能心寒。

娃哈哈企業歌曲《寄托一生的家園》歌詞

這是我們理想發芽的土壤這是我們寄托一生的家園啊,娃哈哈娃哈哈這是我們放飛希望的地方這是我們收獲夢想的故鄉為你驕傲為你歌唱我們用辛勤澆鑄起金色的輝煌我們用自己的汗水把家園澆灌高舉起咱勵精圖治的旗幟我們用智慧架設起七彩的橋梁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將夢想實現把艱苦奮斗的號角吹響青春也有過無數冰封的日子生命里沒有不可逾越的關山開拓開拓永遠向前冰雪消融有一道彩虹美麗斑斕關山盡處有一片桃林正吐芬芳自強不息追逐著心中不落的太陽

國企文化(黨建、政治思想工作)

娃哈哈原來只是個校辦企業,創始人宗慶後有集權**的民企作風,有獨特的「家」文化。1991年,娃哈哈「小魚吃大魚」兼並了國有企業杭州罐頭廠後,在思想工作、福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反而被國企文化所同化。

在國企,管理技術人才稱之為干部,筆者在本組織管理章節干脆也隨鄉入俗,跟隨娃哈哈的習慣,不斷稱謂管理技術人才為「干部」,在外企、民企的報告里可沒有「干部」兩個字,一般稱為「經理」。

分配進來的大學生首先要下基層實習鍛煉3-12個月,這也是一些老國企的做法。

在國企,大家很在乎中級、高級技術職稱的評定,並且這些職稱與工資直接掛鉤,娃哈哈也不例外,但外企、民企里沒有什麼「職稱」的概念,更不可能與收入掛鉤。

在國企,不能隨意解雇正式編制的員工,娃哈哈雖然有「黑板干部」特有的人事制度,但不主動解雇正式員工,最多是內部「待崗」,不會有人下崗。

1991年,娃哈哈「小魚吃大魚」兼並了老牌大企業杭州罐頭食品廠,2000多退休員工一個也不少地納入了新企業的保障體系。1996年,娃哈哈與達能合資,按當時的慣例,合資企業不留45周歲以上的員工,但宗慶後堅決不同意這麼做,最終外方不得不作讓步。娃哈哈建立了完善的職工福利制度。正式員工平等地享有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旅游費、節日慰問補貼、健康體檢、勞保用品等各項福利。工會每年組織「千人大旅游」「全員運動會」「新春聯歡會」等等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企業每年用于員工社會保障和福利的支出達5000多萬元。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宗慶後與娃哈哈最新章節 | 宗慶後與娃哈哈全文閱讀 | 宗慶後與娃哈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