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十一章

作者 ︰ 張振鵬

建議二︰讓孩子知道下樓不能擁擠

在學校里,樓梯是比較容易出現意外的地方。+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在樓梯處發生踩踏事故的情形屢見不鮮,但是,還有很多孩子並不知道其中的嚴重性。

曾經一所中學初一年級的學生在下晚自習時,由于樓梯電燈損壞,加上學生擁擠,大家前推後擁,使一個同學不慎摔倒,結果引起一連串的踩踏事故。那次事故造成5人死亡,32人受傷,這是一個真實的血的教訓。

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在下樓的時候要緩步靠右行,不要在樓梯上打鬧。如果樓梯上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向老師反映。比如樓梯上缺少照明設施、護欄壞了等等。

如果真的有急事,可以邊走邊對前面的人說「請讓一讓」,以引起他人的注意,這樣不至于在匆忙中互相沖撞。而一旦發生擁擠,則要盡量側過身體,靠向牆面,用背部對著他人。如果已經摔倒,要縮起身子,抱住頭部,護住身體重要部位,以免被踩傷。

建議三︰提醒孩子注意運動會上的危險

一般學校一年要舉辦兩次運動會,運動會是學校的大型項目,是同學們都盼望的。♀可是運動會中的危險,孩子又知道多少呢?

在某中學的運動會中,一位同學在在沒有得到投擲信號的時候,投出了手中的鉛球。而此時,另一位同學正要撤出鉛球比賽場地。5千克重的鉛球不偏不倚砸在了那位同學的頭上,造成人家顱骨骨折的悲劇,不得不去做開顱手術。

運動會中項目繁多,一般會分為幾個場地,不同的場地會交替進行不同的比賽。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在比賽中,一定要听指揮老師的口令,不能擅自行事。更不能隨意穿越比賽場地,這是確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建議四︰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運動都適合他

鍛煉是件好事,但是凡事都有個適度。任何人都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最好不要中途放棄,也不要逞強,只有合理的鍛煉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像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小學生,父母就要提醒他適度參與類似拔河、掰手腕、長跑等刺激心髒的運動,否則就會影響孩子心肺功能的發育。而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父母則要限制他們參加極限運動的次數,因為極限運動會使人處在興奮的狀態之下,對于心髒也是一個挑戰。總之,父母要動腦筋,選擇對孩子身心都有利的運動,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金玉良言

課外時光很珍貴,是孩子學習知識、歷練自己的第二課堂。課外時光精彩與否,不僅僅是在于孩子做了什麼,還在于他們是不是真正得從中獲益,是否是安全的。所以,父母應該提醒孩子,在孩子激情高漲的課余生活中要保證自身的安全,切忌沒有安全意識地魯莽行為。

11.校園侵害︰讓孩子敢于向不良行為說「不」

在人們的印象中,校園是個純淨的地方,同學們應該互幫互助,開心快樂才對。可是,今日的校園並不單純,一些孩子常常無故遭到個別同學的辱罵甚至毆打。通常欺負人者並不覺得自己不對,受害者則常常因為膽小怕事,從而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究竟怎樣才能讓孩子變得強大又不恃強凌弱呢?這值得每一位為人父母者認真思考。

費琳琳今年14歲,正讀初中2年級。一天午飯後,她正在和其他同學討論問題,高年級的兩男一女3名同學突然來找她,並把她叫到一個隱蔽的地方。

「你是不是說過你要揍顧芳?」那名女生問費琳琳。顧芳是費琳琳的同班同學,最近她們之間發生過一些矛盾。「說過又怎麼了?」費琳琳反問該女生。

「你還挺狂……」那個女生氣得不行,當即拿起卷起的書就朝費琳琳的臉上打了兩下。費琳琳想反抗但反抗不得,因為同來的兩名男生把她的胳膊死死地別著,讓她不能動彈。那女生又打了幾下,臨走前,其中一名男生還狠狠地踹了她一腳。

那3名同學離開後,費琳琳覺得臉上火辣辣地疼,同時左耳耳鳴,頭疼惡心。一位路過的老師看到了她,問明情況後,把費琳琳送到醫院,被初步診斷為外傷性頭痛。費琳琳的媽媽心疼地說︰「都是孩子,發生矛盾拌幾句嘴就行了,也不至于下如此狠手。」

事發後,學校找到了那幾名肇事的學生,他們都做了檢討,寫了檢查,也向費琳琳道了歉。而去,他們的父母專門拿著營養品到醫院去看望費琳琳,並表達了歉意。

還有些父母因此質問學校,為什麼不能杜絕這種欺負同學的事情發生。學校也很無奈地解釋,因為這種事情事發都比較突然,等到學校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只能加強對學生平時的教育,希望這樣做可以消除校園暴力的苗頭,讓同學們更加互助友愛。

孩子都是純真友愛的,當他們處于成長階段的時候,就會模仿大人們的行為。當他們看到電視上、電影上關于黑幫打斗的鏡頭,可能會比較興奮,以為那是講義氣的行為。所以,為人父母者要學會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美的,哪些行為是丑的,哪些行為是對自己和他人有益的,哪些行為是有害的。不要放任孩子隨波逐流,任性發展。

其實,不論是欺負別人的人,還是被欺負的人,在心理上都會留下陰影,嚴重的甚至會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的發展。欺負人的人,會變得越來越自私任性,甚至凶殘,如果沒有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可能最終會走上不歸路;而被欺負的人,則會變得緊張恐懼,消沉抑郁,甚至自殘自殺,甚至以牙還牙,做出更為暴力的行為來。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一定要細心觀察,孩子是不是在健康快樂的成長。糾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偏差,幫助孩子走上正確的道路,做父母的責無旁貸。

培養建議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閱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