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四十四章

作者 ︰ 張振鵬

第五章野外旅行的安全

作為孩子,出門旅行也是獲取知識、鍛煉體魄的一種重要方式。♀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那麼,這同樣會遇到安全問題。其實,出門旅行也好,野外宿營也罷,安全都是第一位的。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防範與應對旅行中的各種意外情形,如中暑、流血、迷路、蚊蟲叮咬等。如果孩子具備了應對野外旅行意外的本領,就等于擁有了一本「安全護照」。孩子手持這本「護照」,就能讓自己的旅行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41.中暑急救︰教給孩子幾點應對小妙招

炎熱的夏季,烈日暴曬是常有的事,而到了三伏天,桑拿天氣就是對人的一種嚴峻考驗。這個時候,人最容易發生中暑。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急性病,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則可能引起抽搐、永久性腦損害或者腎衰竭,甚至死亡。由此可見,中暑不容小覷,因此父母除了自己知道如何處理外,還要教給孩子一些應對的小妙招。

暑假的一天,10歲的甄禮跟父母一起去爬山。甄禮和父母有說有笑,一路緩緩而上。但不一會兒,媽媽就說感覺不舒服,爸爸說︰「也許是中暑了。咱們走到前面有陰涼的地方就休息一下。」媽媽無力地點了點頭。

甄禮看著媽媽腳步已經不太穩了,他有些著急,也有些害怕。爸爸一邊安慰著母子倆,一邊不自覺地加快了腳步。♀等到了有樹陰的地方,甄禮扶著媽媽坐下。爸爸掏出一瓶礦泉水讓媽媽喝下,又拿出一小盒清涼油抹在了她的額頭,甄禮則在一旁用自己的帽子給媽媽扇著風。最後,爸爸又翻出來藿香正氣水。甄禮媽媽喝下去之後,休息了一會兒,感覺沒剛才那麼難受了。

甄禮這才安下心來,他問爸爸︰「為什麼媽媽會中暑呢?」爸爸說︰「太陽暴曬,再加上體力消耗,出汗不通暢或者水分補充不及時,等等,都有可能會中暑。不過也用不著驚慌,只要處理恰當就沒有大問題。」

還好甄禮的爸爸懂得如何應對中暑,甄禮的媽媽的中暑狀況才能得到正確的處理,身體的不適也得到緩解。

中暑俗稱發痧,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癥狀的總稱。中暑多以出汗停止導致身體排熱不足、體溫極高、脈搏迅速、皮膚干熱、肌肉松軟、虛月兌及昏迷為特征。除了高溫、烈日暴曬之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其常見誘因。另外,大氣溫度過高導致腦膜充血,使大腦皮層缺血或者空氣中濕度增強也可引起中暑。而在人群擁擠集中的地方,產熱集中、散熱困難,同樣會發生中暑。

由此可見,中暑的發生很普遍。因此,父母通過對孩子進行相關知識教育,讓他學會識別中暑癥狀,並學會預防與急救。

培養建議

建議一︰提醒孩子烈日時應謹慎出行

如無特殊情況,夏季的多數時間都是烈日當頭的。這個時候出門,就會增加中暑的幾率。所以,父母應該提醒孩子,烈日下出行應謹慎,盡量減少外出的時間。如果必須要出門,也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

一般來說,夏日最好不要在10︰00—16︰00之間在烈日下走動,因為這個時間段里陽光最為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所以要是出門就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要準備好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最好涂抹防曬霜,準備好足夠的水和飲料。一定要將十滴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降溫物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

另外,外出時的衣服也要盡量選棉、麻、絲一類的織物,要少穿化縴品類的服裝,一面大量出汗的時候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建議二︰夏季要讓孩子多注意日常飲食與睡眠

夏季除了要注意飲食的衛生之外,還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性。

首先,千萬不要等口渴了才去喝水。應該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升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補充一些鹽水,以彌補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夏季人體由于缺鉀而感覺倦怠疲乏,此時可以補充些含鉀的茶水。

其次,夏天應多食一些蔬菜、新鮮水果等來補充水分。也可吃些乳制品,既能補水又可以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最後,夏季還應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因為這樣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利于工作學習的同時還能預防中暑。睡覺時還要注意不應躺在空調風口和電風扇之下,以免造成空調病和熱傷風。

建議三︰讓孩子學會辨別中暑的癥狀

中暑的表現也分輕重,不同的表現可以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能清楚地辨別中暑癥狀,對于及時搶救中暑病人非常重要。

暑假時,9歲的羅維和父母到海濱城市旅游。一天他和媽媽一起逛街的時候忽然覺得渾身無力,還頭暈。媽媽讓他到陰涼的地方歇了一下,喝了些礦泉水。過了一段時間,羅維感覺舒服了許多。

媽媽告訴羅維說︰「你是中暑了。」

他有些奇怪地問媽媽︰「熱天昏倒不才叫中暑嗎?我這也是?」

媽媽笑笑說︰「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先兆中暑會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輕癥中暑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而重癥中暑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回家我給你找些資料,你可以學習一下。只有明確地分辨出三種癥狀,才能更好地進行治療。」

如羅維的媽媽所說,中暑癥狀由輕到重各不相同,所以應該讓孩子學會區分。三種中暑之間的關系是漸進的,癥狀也是逐漸加重的。父母應該通過一些資料的展示與講解,讓孩子做到心中有數。

建議四︰教孩子學會中暑的急救

中暑也需要積極進行搶救,如遇到重癥中暑癥狀,更應及時救治,否則就會危及生命。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學會最基本的中暑急救。

發現自己或他人有中暑跡象的時候,應該首先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使中暑的人仰臥,解開衣服,月兌去或者松開外套。若是衣服被汗水濕透,要及時更換,同時要采取各種方法幫助散熱;可以用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及月復股溝等處,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溫水擦拭全身,並同時進行皮膚、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意識清醒的病人或者經降溫而清醒的病人,可以服用綠豆湯、淡鹽水,或者在額部、顳 部涂抹風油精、清涼油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若病人出現血壓降低、虛月兌時,應立即平臥,而對于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日射病癥狀的病人,要讓其側臥,頭向後仰,保持呼吸道順暢,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求助醫務人員給予緊急救助。

教孩子學會中暑後的急救,可以說是讓孩子掌握了一種生活常識,既能幫助他自己預防與治療,還能給予其他人必要的幫助;既增長了他的知識,也培養了他助人為樂的品質。

金玉良言

中暑後除了要采取積極的治療之外,父母還要提醒孩子注意︰不應大量喝水,防止體內大量鹽分、水分流失;不應食用大量生冷瓜果,否則會損傷脾胃;不應吃大量的油膩食物,否則會加重胃腸負擔;也不應單純地進補,否則暑熱不易消退。所以,預防、治療、癥後保護對于中暑來說都十分重要。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閱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