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 第二十一章

作者 ︰ 魯鵬程

21.我不想學數學,不想學英語!——積極應對孩子的偏科現象

有的孩子喜歡語文,就是討厭數學;有的孩子喜歡英語,就是不喜歡語文;還有的孩子只想學數學,一看見英語就頭疼……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偏科的現象。+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

我們對孩子的偏科都感到很煩惱,一听說孩子有哪個或者哪些科目薄弱,就想著一定得幫他將弱勢學科補好,一定要讓他全面發展。我們說讓孩子全面發展這沒錯,但對于他的偏科,我們也要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應對,不能只單純地用學習不好來「以偏概全」。

一位資深心理咨詢師就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我曾經接待過一位剛上初中的小女孩,她的數學成績一直不算太好。進入初中後,數學成績更是明顯拖了她整體成績的「後腿」。用她媽媽的話來說,那成績簡直就是「慘不忍睹」。而媽媽為了幫她補上數學,就帶著她四處去補課,買來了大量的習題集,讓她不停地做。♀

女孩每天都很累,可數學成績還是很差,尤其害怕幾何題。後來,我經過仔細分析,發現她的偏科,只是因為她的形象思維比較弱而已,再加上她總是在內心對自己的否定,所以她才不敢嘗試去做題。有具體的應對方法嗎?或者是要點。

于是,我便讓女孩的媽媽先給女孩找些簡單的題目,鼓勵她自己去做,當她做對時,便讓媽媽抱抱她,或者夸獎她說「我們這不是也能做對嗎?很不錯」。針對她形象思維比較弱的問題,我則讓她媽媽經常帶她在生活中去尋找各種幾何圖案,增強她的幾何意識。

反復幾次之後,這個女孩對數學不再那麼害怕了。後來,她的媽媽告訴我,女孩慢慢地開始喜歡做數學題了。

也許我們一看到孩子偏科,也會認為是他學得不夠,但通過這位心理老師講的故事,我們該明白,孩子偏科也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的,而且我們也必須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應對這個事實,這樣才能幫孩子真正擺月兌這一困擾。

弄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偏科

孩子的偏科首先是他心態上的問題。♀對于自己喜歡的科目,他願意花時間、下苦工;而對于不感興趣的科目,他自然是能拖就拖,能逃就逃。久而久之,他喜歡的科目成績很好,而他不喜歡的科目成績自然也就節節倒退。

還有的孩子偏科只是因為他不喜歡教課的老師,他不願意好好上課,而結果就是他學不會知識,成績當然也就不會好。也有的孩子是因為之前听我們或者高年級的學生說某一科不好學,他的內心產生了恐懼,因此無法認真學習這一科。

當我們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偏科之後,我們就要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對孩子的偏科發現得越早越好應對,所以我們平時也要多注意觀察孩子,多注意和老師溝通,及時了解他的學習動態,從根源上幫他改正偏科。

別給孩子偏科的心理暗示

時遠很討厭上語文課,尤其不喜歡寫作文。媽媽為了幫時遠糾正偏科,便經常用自己的例子來教育他︰「媽媽當時也不喜歡語文,更不喜歡作文。不過你只要好好學也能學好的。」但媽媽發現,她這樣的「教育」似乎不起作用,時遠反而更加討厭語文課了。

也許我們也會像時遠的媽媽一樣,用自己的經歷去鼓勵他。但我們這樣的說法卻是在給孩子帶來偏科的心理暗示,這會讓孩子覺得「啊,這一科果然很難,連媽媽都這麼說」。

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與事例去鼓勵孩子,比如讓他看到自己的強項,讓他相信自己也是有能力的。我們還要多夸獎他做得好的地方,尤其是在他的薄弱科目上,哪怕是有一點進步,我們也要及時鼓勵他,使他更加信任自己的能力。

幫孩子學會正確對待較弱科目的學習

面對自己較弱的科目,很多孩子會有一種「躲避」的心理,但他某一科的學習薄弱這是無可改變的事實,所以我們要教他學會正確對待較弱的科目。

我們可以讓孩子制訂出一份合適的時間表,幫他將不喜歡的科目的學習內容分解開來,每天只學習或只復習一小節,使他不至于將大把的時間都花在他不喜歡的科目上。或者將他的弱科夾雜在強科之間,讓他先順利地完成強科的學習,然後再趁著學習熱情去攻克弱科的難關。

同時我們還可以建議孩子在基礎薄弱的科目上先從簡單的習題開始做起,以牢牢掌握最基礎的知識,當他確保自己能掌握這些簡單題目之後,再去適當提高題目的難度。

我們還要明白,孩子的某一科比較弱,並不是說他對這一科一無所知,也許只是其中的某一個問題沒有弄明白,而導致他無法繼續學習。所以,我們要幫孩子將這個問題找出來,當這個結被解開之後,也許他關于這一科的所有的問題就都能得到解決。

另外,當孩子按照前面我們介紹的方法學習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可以給他出一份試卷,讓他像正式考試那樣去做一做,看看他哪里進步了,哪里依舊有問題。當他看到自己有了成績之後,也會更加有信心。

注意孩子的「假偏科」

像前面提到的,孩子因為不喜歡老師而不願意听課,或者受到了高年級學生的「誤導」而對某門功課感到恐懼等等原因所造成的偏科,嚴格說起來,算不得是真正的偏科,這只是「假偏科」。

我們要經常和孩子聊一聊,聊聊他的老師,說說他學習的各個科目,及時幫他解決心理問題,幫他恢復學習上的自信。同時我們也要告訴他,老師是傳授知識的人,他理應尊重,而且他關注的重點應該在老師所傳遞的知識之上,他學會了知識才是重要的。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最新章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文閱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