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 第三十一章

作者 ︰ 張振鵬

父母對彬彬的表現很不滿意,認為他太老實,以後會被欺負。+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其實,彬彬今天的狀況都是最疼愛他的父母造成的。他們一味地付出自己的愛,用愛封住了孩子想要表達的心。

孩子想要表達的只是他眼中的世界,他的閱歷、經驗和知識都有限,所以,他必然不會說出讓大人感到心悅誠服的言論,這些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雖然孩子思想單純,但他的內心世界需要父母用心去體會。當孩子需要表達自己想法時,父母應該鼓勵他勇敢地說出來。孩子的想法可能很幼稚,可是父母不應該輕視它們,應該感到欣慰,因為這是孩子開始**思考的表現。

在孩子的成長時期,他需要有人傾听他的心聲,需要有人和他平等交流。此時,父母應當責無旁貸地成為孩子交流的伙伴。每位父母都想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其實做到這一點並不難,俗話說「言為心聲」,父母只要善于傾听孩子,就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理解孩子簡單話語下的復雜思想。

一位女孩這樣描述自己和父母的關系,她說︰

「在學習方法上,父母幾乎沒有給我任何幫助,我的學習是自己來負責的。但是,我很高興,我和他們的交流很多,他們給我的幫助都是思想上的。我很慶幸有這樣的父母,他們很善于幫我解開心結。」

「我成績還不錯,但是,有的時候我會過分重視名次。上個學年大考小考我基本都是班級里的第一名。有一次,班級里一個女同學竟然超過了我,她成了第一名,我屈居第二。我感到非常氣憤,回到家,我對父母說︰‘這次某某竟然超過了我,我真是很懊惱。說實話,我寧願再後退幾名,讓幾個男生排在我前面,也不願意排第二名、讓她排在我前面。’」

「當時,父母覺得我的想法非常荒謬,可他們並沒有大驚小怪地指責我。♀爸爸告訴我,我的心態屬于一種不正常的競爭意識,我不應該總是提防別人超越自己,應該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成績上,這才是最重要的。」

「後來我一想,爸爸說得很對,我不應該過分重視排名和成績,這樣的話壓力會很大,反而發揮不好。我也不應該嫉妒某一個同學,而應該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弱勢,盡量改正自己的缺點。到時,成績自然就能提高了。」

「事後,父母還心平氣和地幫我分析自己的優勢在哪里,告訴我以後應該怎麼努力。通過這次談話,我明白了自己的弱點在哪里,也就不那麼氣憤了,也知道該怎樣看待學習成績以及與同學之間的競爭了。這就是父母給我的開導,我很感謝他們。」

這位女孩和她的父母有非常好的互動溝通,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父母能觸及到孩子的心靈,能輕易地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態,同時,孩子也能從父母那里收獲很多智慧。這是父母需要學習的。那麼,父母怎樣才能在親子談話中「觸及孩子的心靈」呢?

第一,創造融洽的談話氛圍。

父母與孩子本是一體,濃濃的親情是親子溝通的良好基礎。但是,很多父母喜歡擺家長架子,這給親子交流帶來了很多困難。有些孩子認為和父母溝通非常痛苦,因為所謂的溝通就是听父母訓斥。久而久之,親子感情的距離漸漸拉大,孩子再也不想和父母說心里話了。

所以,父母不要樹立敵對氣氛,不能一說話就板著面孔,還沒說話就擺出了一副教訓人的態度,要制造一種和諧的氣氛,以真誠的心拉近和孩子的距離,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很放松,這就為溝通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第二,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之所以會不歡而散,就是因為父母從來不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遇到問題,總喜歡以成人的視角來面對,不去理會孩子的感受,有時,甚至隨便拿著孩子認為很重要的事開玩笑,給孩子帶來心靈的傷害。缺乏了理解和愛的溝通是無用的溝通。所以,父母應該學會以孩子的視角來看問題,這樣才能解決孩子切身的思想困惑。

第三,和孩子溝通要以傾听為主。

很多父母喜歡和孩子溝通,但是,孩子卻不喜歡和他們溝通。原因是父母們大多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把和孩子的溝通當做自己的演講會,孩子只有听的份,沒有說的份。其實,懂得傾听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父母在孩子的話語中,要听出他的思想狀態和問題所在,然後「對癥下藥」。

其實,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理解和關懷,父母應該把這份溫暖的感受送到孩子的心里。父母要想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必須用真誠的心去和孩子對話。

教子小貼士︰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父母無論工作有多忙,都要經常關心孩子,主動與孩子交流情感。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做到有耐心、平等相待,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這樣,父母自然會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就願意將自己的思想和學校里發生的事告訴父母。父母不僅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還可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有助于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問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最新章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文閱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