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 第五十九章

作者 ︰ 張振鵬

因此,父母的愛一定要有原則,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教給他正確的世界觀和做人的基本原則。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父母要教會孩子學會愛父母,愛別人,要讓孩子在溫暖的愛意中成長,而非在溺愛中成長。尤其是在孩子第一次出現過激行為時,父母應當堅決制止,甚至懲罰,告訴孩子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現在的父母總想著給孩子最好的,理由很簡單,因為現在就一個孩子。其實,這個觀點並沒錯,問題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好」。簡單地把好認為是不委屈孩子,甚至對孩子有求必應,從而導致溺愛泛濫成災。尤其是爺爺女乃女乃、外公外婆等老一輩,因為心疼孩子而一味妥協退讓。歸根到底,這不能算是對孩子的愛,而是害了孩子。

一位媽媽把精心準備好的營養早餐放在桌子上。可是,7歲的女兒一點也不領情,不要吃煮雞蛋,非要吃煎雞蛋。

媽媽立馬給她煎了一個雞蛋,可是,她又吵著要吃樓下的豆漿油條。媽媽急急忙忙跑到小區門外的早餐店,買好了女兒要的早餐,急急忙忙地拿給她吃。這時,女兒終于露出了笑臉,不過,她霸道地說︰「雞蛋也是我的,你們誰都不許吃。♀」

媽媽心里明白,孩子怎麼吃得下這麼多東西,可是,看著孩子刁蠻貪婪的樣子,不答應馬上就要哭出來的樣子,她只好讓步了。

僅僅是吃一頓早飯,孩子就把媽媽折騰得不行。可見,她這種「本事」不是一天兩天才養成的。隨著她年齡的長大,誰知道她還會搞出什麼稀奇古怪的花樣來,到那時,媽媽還要怎樣來滿足她的要求呢?

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自然會很開心,可是這並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由于這樣的孩子沒有得到相應的鍛煉,因此長大後通常軟弱無能。只要這種壞習慣一旦養成,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正的了,而且,這種不良習慣終究會讓父母和孩子雙雙受害。

有一位母親帶著一個孩子來到江西打工。孩子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因此,母親對孩子非常溺愛,幾乎有求必應。後來,就和所有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樣,他早早地就厭倦了上學,一有錢就到網吧、游戲廳、飯店等場所揮霍。

有時,母親看到他不務正業,就不給他錢。♀如果不給錢,他就從家里偷,家里的照相機、vcd都讓他拿去賣了。2004年2月2日,11歲的他偷了家里1000多元到北京瀟灑了一回。

3月18日早上,母親正準備上班時,忽然發現藏在冰箱里的錢包又被孩子偷走了。她一把將錢從兒子懷里掏了出來,沒想到,她的這個舉動惹惱了兒子,兒子悄悄從廚房里拿出菜刀向她後腦勺砍去,頭上頓時鮮血直流。

她差點暈過去,強忍著疼痛回過頭來,看到兒子手持菜刀對她惡狠狠地說︰「給我錢!」母親奮力奪下了菜刀,兒子又從桌上拿起一把剪刀。母親驚恐萬分地跑到小區附近的一個診所,沒想到兒子也手持剪刀追來,並再次惡狠狠地要錢。

醫生報了警,這位母親離開診所去了一家醫院求治,兒子再次追到病房要錢。母親只好報警。她哭著對警察說︰「我已經無能為力了,請你們把他關進少管所吧!」

這就是溺愛孩子的悲劇。因為孩子缺乏父愛,所以母親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這個孩子。她一定不會想到,孩子對她的愛護不但不領情,反而恩將仇報。其實,這位母親只給了孩子溺愛,卻沒有給孩子教育,最後直接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所以,愛不是放縱,放縱只會讓孩子成為廢物。愛要看得長遠,父母要懂得為孩子的未來考慮,溺愛一定沒有好結果,請深深地記住這一點!

教子小貼士︰

一個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最後往往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一切都是父母給安排好的,孩子所要做的,只是乖乖地等著就好了。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這種教育態度的弊端還不能完全顯現,一個有些貪婪任性的小孩還是很可愛的。可是,當他長大後,他依舊這麼貪婪任性,可能父母就再不會覺得可愛了吧!

要從根本上解決現代孩子的種種問題,父母首先要做到不溺愛孩子。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讓孩子自己去體驗苦辣酸甜,他反而會學會感恩父母。如果父母事事代勞,一旦不能如他的心願,可能會對父母恩將仇報。因此,聰明的父母要學著放開孩子,不要樣樣滿足他,這樣才有可能培養出真正的好孩子。

不要等到無藥可救再管教

很多父母由于種種原因,比如平時工作很忙,或者本身自顧不暇等等,對子女放任自流,很少管教。他們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沒有明確的目標,全憑孩子自由發展。

他們不僅對孩子的學習很少過問,生活較少關心,孩子品德上出現的不良萌芽也常常被忽視。孩子就像一棵無人管理的小樹,長直了還是長歪了都沒人操心。一旦孩子在成長中真的出了偏差,父母才會回頭,同時驚訝地說道︰「我的孩子不是這樣的,他是個很乖的孩子。」其實,這種父母平時對孩子的關心太少,一旦發生問題,又不願意接受現實。因此,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一位老花匠突然來到磊磊家,向磊磊的母親痛心疾首地訴說起磊磊折花的事。本以為磊磊的母親會批評兒子兩句,沒想到她沒問究竟,張口來了一句︰「我家孩子不會做那種事!」氣得老花匠不知說什麼才好。

磊磊受到母親的庇護,得意洋洋地沖老花匠做了個鬼臉,瞅個空跑掉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原因其實很簡單,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在愛的作用下,一些父母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孩子是自己的好」的思維定勢。父母如此夸贊自己的孩子,其他人當然也會隨聲附和幾句,不會因此而得罪孩子的父母。

當孩子有不盡如人意的言行時,一些父母常常表現出視而不見或者不屑一顧的態度,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就好了」,對孩子的不足之處進行掩飾。當一些孩子的行為出現了明顯的偏差,父母還會打腫臉充胖子,錯誤地認為「家丑不可外揚」,對孩子的行為給以庇護。時間一長,父母就會在自己設下的「**陣」中迷失了方向,從而疏于管教自己的孩子,當孩子真的犯下大錯時,卻一下回不過神來。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最新章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文閱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