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 第一百零七章 內外夾攻

作者 ︰ 大琨翼

第二日清晨,敖烈的大軍整頓完畢,隨時可以出發。♀

隨著連番大戰的減員和各地郡兵的回歸,敖烈麾下還有六萬雄兵。有兩萬是敖烈的直屬部下,另有四萬是劉虞部下的幽州軍。

當敖烈一聲令下,六萬大軍再次迎著朝陽,踏上了征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行軍,軍中多了一樣東西——黑色的忠烈碑,上面用朱漆描繪著密密麻麻的一串已經戰死的人名。

這是敖烈的主張,帶著忠烈碑作戰,讓麾下將士時刻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時刻都會覺得,那些已經戰死的兄弟,在身後注視著他們,鞭策著他們前進。

肥如城外,叛軍的大營中。漁陽被攻陷的消息已經傳了過來,魏攸面如死灰的坐在帥案後,看著眼前的戰報,一言不發,沉默的有些可怕。

良久,魏攸猛然站起身來,陰沉的說道︰「傳令,全軍猛攻肥如,今日一定要拿下肥如,讓我軍有自保的屏障,否則,一旦敖烈率軍趕來,我等將死無葬身之地。」

在魏攸的命令下,叛軍迅速擂響了戰鼓,戰鼓聲聲的激昂,刺激著每一名叛軍,讓他們有了不成功就成仁的覺悟。

肥如城中,有軍士飛速稟報公孫瓚,叛軍即將大舉攻城的消息。公孫瓚手按劍柄,快速集結麾下將領,直奔肥如城頭而來。

當公孫瓚等人趕到城頭的時候,叛軍已經列好了陣勢,看樣子是馬上就要發起總攻了。

公孫瓚皺起了眉頭,向身旁的劉備詢問道︰「玄德,你發現沒有,今日叛軍的氣勢,似乎和以往有些不同啊。」

因為叛軍圍城的原因,張舉被殺、漁陽已經光復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城中,城內眾人都不明白為何叛軍的氣勢忽然之間變得有些慘烈了起來。

劉備捏了捏短須,有些擔憂的說道︰「不錯,不知叛軍是受到了什麼刺激,大有不破城則不罷休的架勢。」

張飛大聲道︰「管他什麼氣勢不氣勢的,待俺出去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自從在敖烈那里得到了一隊騎兵之後,張飛說話的底氣就開始粗了起來,這個猛張飛單槍匹馬都敢在萬軍之中闖一闖,更何況現在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部曲?

關羽連忙拉住了張飛,喝道︰「三弟不可造次,且听公孫太守和大哥的安排。」

張飛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漢子,唯一敬畏的就是自己的大哥劉備,听到關羽的話之後,也不在叫嚷了,轉頭看向劉備,只要劉備一聲令下,他就會立刻率軍殺出城去。

可是讓張飛失望的是,劉備不是公孫瓚,當不了家做不了主。再說面對氣勢洶涌的叛軍,劉備壓根就沒有出城對敵的打算。沉吟了一下,劉備搖頭道︰「三弟不可莽撞,現在咱們模不清叛軍的情況,還是看看再說吧。」

戰鼓咚咚作響,連綿成一片。叛軍邁著前進的腳步,在戰鼓的助威聲中,一步步逼近了肥如城。在距離肥如城五十步遠的時候,叛軍的隊列忽然進行了分散重組,一隊隊扛著雲梯的叛軍忽然從陣列中跑出,然後加快速度奔跑向肥如的城牆。緊隨其後的是兩隊合力抱著撞城錘的叛軍,直奔肥如的城門而來。原本站在隊列最前方的刀盾手,全部停止了下來,把一個個半人高的大盾豎立了起來,重重的插在了地上,組成了一道十分堅固的盾牆,顯然是為了阻擋公孫瓚手下的精銳騎兵設置的,這道盾牆一豎立,幾乎完全斷絕了騎兵沖陣的可能性。盾牆之後,大隊大隊的叛軍涌現出來,他們的手里都只拿著短刀,身上穿著輕便的皮甲,這些人毫無疑問就是攻城的主力部隊了。

看到城下叛軍如潮水般涌來,公孫瓚的怒氣終于爆發了。身為燕趙男兒,被叛軍圍城攻打了十幾天,心中的火氣早就日盛一日了,現在看到叛軍擺明車馬,露出一副勢必攻克肥如的樣子,公孫瓚心底的怒火再也忍耐不住了。

伸手鏘地一聲拔出鎮岳寶劍,公孫瓚怒道︰「來人,傳我將令集結軍馬,今日我等與叛軍決一死戰!」

听聞公孫瓚的話之後,劉備的臉色接連數變!劉備一向是心懷大志的,但是卻偏偏實力弱小的可憐,所以才會出現歷史上數次東躲**、顛沛流離的事情發生,胸懷大志的人往往都很珍惜自己的身家性命,劉備見到公孫瓚想要和叛軍決戰,這可和他的願望不相符,他可不想輕易就丟掉性命,所以才會勃然變色。

迅速的在腦海中組織了一下語言,劉備拉住公孫瓚勸說著︰「眼下的形式是敵眾我寡,伯圭兄身為統帥,切不可怒火攻心啊。」

一把甩開劉備的手臂,公孫瓚哪里還听得進去?當初要不是劉備極力主張等到天明在出城應戰,怎麼會讓魏攸順利地圍城?已經隱忍了這許多天,公孫瓚早就不想在忍耐了,怒喝道︰「玄德!劉備!若你還顧念同窗之情,今日就隨某殺出城去;若你貪生怕死,也罷,待某出城應戰之時,你就自便吧!」

被公孫瓚說中了心事,劉備的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呢喃著說不出話來。一旁的張飛早已怒不可遏,他對劉備敬愛有加,怎麼能容忍得下公孫瓚的冷嘲熱諷?當下就要發作,幸虧關羽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張飛,示意張飛暫時先冷靜一下,不要插話。

見到劉備呢喃著不說話,公孫瓚也不在搭理劉備,徑自下城去集結軍馬了。見到公孫瓚轉身走下城頭,張飛的黑臉氣的發紫,咆哮著吼道︰「這是什麼意思?嫌俺們兄弟貪生怕死麼?」

「好了!不要再說了,伯圭兄說的沒錯,我是怕死。」劉備打斷了張飛的咆哮。

關羽和張飛同時瞠目結舌地看向劉備,他們不明白一向敬畏的大哥,怎麼會說出貪生怕死這句話來。

劉備苦笑著說道︰「大漢江山搖搖欲墜,愚兄身為漢室宗親,萬不能就此絕命。我等要留下有用之身,以圖日後重整我大漢江山。一時的忍辱負重,相比于整個大漢江山,又是何其的微不足道啊。」

這番話說的很漂亮,把逃命說成了戰略轉移。原本劉備的想法,是能在平定叛亂的關鍵時刻,立下奇功,獲得一個比較高的官職,可是現在看來,公孫瓚已經是自身難保了,而且他下城之前說的那些話,說明他對劉備的怨氣很大,以後肯定不會再那麼相信劉備了,這促使劉備心生去意。

劉備的話安撫住了關羽和張飛的情緒,他倆雖然並不是十分認同臨陣月兌逃的做法,但是劉備的沒錯,只有先保住命,才能在以後重振大漢江山,若是眼下命都丟了,還談什麼以後?于是兩人也就不再爭辯了,隨同劉備一起下了城牆,向另一個方向走去。

暫時不去說劉備三兄弟的去向,公孫瓚下城之後召集人馬,正要出城和叛軍決一死戰,一名小校跑過來稟報︰「將軍,城外有兩股人馬正在沖殺叛軍的兩翼。」

公孫瓚聞言,命令騎兵原地待命,然後迅速返身又回到了城頭上。

城外的戰場此時已經有些混亂了,叛軍攻城的梯隊已經暫時停止了攻城,紛紛向兩翼跑去支援。在叛軍的兩翼,各有數千人馬在和叛軍廝殺,叛軍沒想到會有人在這麼關鍵時刻沖擊兩翼,頓時陷入了毫無準備的慌亂之中。

公孫瓚在城頭上向遠處望去,看到在叛軍左翼沖殺的,正是敖烈手下的水軍統領甘寧,甘寧此刻正帶著三千水軍和叛軍短兵相接;而在右翼廝殺的,看旗號應該也是敖烈麾下,但為首的小將公孫瓚卻不認得,不過他卻認出了跟隨在這員小將身後的一個壯碩大漢,是離鄉多年遠投江東的右北平人士程普程德謀。看到這兩路人馬之後,公孫瓚的第一個感覺,還是墨寒賢弟靠得住,比滿口仁義道德的劉玄德強的太多了。當公孫瓚重返城頭之後,沒看到劉備三兄弟的身影,就知道劉備肯定是率眾離去了,多年的同窗之情,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沒有多余的心思去關注劉備到底去了哪里,公孫瓚站在城牆上仔細觀察著城下的交戰,他發現因為這兩路人馬的襲擾,叛軍陣型出現了混亂,兩翼和中軍的接壤出現了斷裂。身經百戰的公孫瓚很快就撲捉到了這個破綻,回頭對自己的同胞兄弟公孫越說道︰「二弟,你速速帶領白馬義從,從東門斜向殺出,繞過叛軍的盾陣,直襲魏攸所在的中軍!」

公孫越領命而去。

沒過多久,公孫越就已經帶著白馬義從的精銳騎兵,斜向從東門出來,奔向了戰場。公孫瓚在城頭上看的很清楚,因為兩翼的牽制,叛軍的中軍防守很是松懈,公孫越輕易的就突破了叛軍的前軍,殺到了魏攸所在的中軍面前。

魏攸還是很有大將之風的,見到公孫越乘亂而來,處變不驚,指揮叛軍在中軍陣前布下層層防御,抵擋公孫越的偷襲。公孫越率領白馬義從借助著戰馬的沖擊力,一舉殺到叛軍中軍前,正想建功,卻被及時反應過來的魏攸阻擋在外,在膠著的戰斗中,公孫越等人的戰馬沖擊力很快就被消磨殆盡了,只能和叛軍打起了對攻戰。這樣一來,公孫越很快就陷入了被動,畢竟,白馬義從在精銳,也只有幾千人而已,叛軍可是有上萬人來守護中軍的。

一個戰場上,同時出現了三路廝殺,顯得混亂不堪。不時有人中刀落馬,或者被冷箭洞穿咽喉。人們的喊殺聲和慘叫聲同樣連綿不絕,往往在一聲喊殺聲過後,緊接著就是一聲慘叫。兩種迥異的聲音,竟然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交織成一曲悲壯的樂曲。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 | 三國之北漢燕王全文閱讀 | 三國之北漢燕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