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 第一百七十一章 血色歸途(三)

作者 ︰ 大琨翼

看著敖烈率軍向沙縣退去,袁紹冷酷的笑道︰「沒用的,敖墨寒,今日,你必須得死!」

就像是為了驗證袁紹的預言一樣,敖烈率軍剛剛月兌離了伏兵的射程,震天的喊殺聲從身前和兩邊傳來。舉起手中的手弩,對準了伏兵殺來的方向;馬超帶領大部虎賁精銳,在最外圍又組成了一個圓陣,就像是一面用身體豎起的盾牌,把身後的同袍盡皆保護在其中。

一方套一圓,一圓護一方,方圓陣的精髓,在倉促之間,被兩營精銳淋灕盡致的展現了出來。大陣剛剛排列完畢,袁紹等人部下的伏兵已經殺到了眼前。站在第二戰線上的黃忠彎弓搭箭。略一瞄準。手中箭矢離弦而去。帶著嗚嗚的呼嘯,一箭洞穿了一名伏兵偏將的頭顱。一箭得手,黃忠毫不停頓,右手似是撥彈琵琶一般。飛快的抽箭、搭弦,最後激射而出。伏兵陣中,又是一名偏將應聲墜馬。黃忠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盡量射殺那些中下層的軍官,讓即將沖殺過來的伏兵失去直接的指揮。

隨著黃忠的出手,他身邊的血殺營精銳紛紛鎖定目標,把手弩中早已準備好的弩矢射了出去。血殺營是敖烈麾下特有的兵種,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騎兵,他們的武器是七尺長的計都斬馬刀。適合在各種戰斗中廝殺,而且敖烈還給血殺營精銳們配備了溪子連弩,這些溪子連弩是當初敖烈在光武秘寶中帶出來的,後來又讓王渾進行了改進,把弩身縮短。可以直接扣在手臂上,不會對血殺營精銳們揮臂的動作產生任何影響,相應的,因為弩身的縮短,原本可以五連發的連弩,被縮減到了三連發。♀一把改進後的溪子手弩,最多也只能容納三支弩矢,可以選擇單點發射,也可以一次性把三支弩矢全部射出去。

面對蜂擁而至的敵軍,血殺營精銳們都選擇了連射,一次就把手弩中的弩矢全部激射了出去。溪子手弩經過改進之後,射程大大的提高,但有效射程也不會超過五十步,再遠一些,就會出現精準度上的偏差了。所以,血殺營精銳們發射弩矢的時機把握的很好,一直等到敵軍沖進身前二十步遠,才向敵軍進行射擊。二十步,是溪子手弩威力最大的距離。從這一個細節,也可以看出血殺營對戰場上細微變化的把握,已經達到了隨心所遇的程度,側面反映出了血殺營精銳之名,實至名歸。

從三個方向殺來的聯軍頓時被散射的弩矢射倒了一片,聯軍們不可能像血殺、虎賁那樣的堅韌。于是,慘叫聲在聯軍陣中接連響起,近千名聯軍被弩矢奪走了生命,無力的倒在了地上,被身後趕上來的同袍踩成了肉泥。聯軍中還有一些新兵,在見到大量的鮮血迸射之後,驚叫著停止了前進的腳步,卻不料被身後沖上來的人撞到在地,活生生的被踐踏而死。一時之間,喊殺聲、慘呼聲,驚叫聲和各種痛苦的申吟聲以及兵器及鎧甲的踫撞聲,連成了一片,還沒有正式交鋒,聯軍就已經出現了混亂。

見到有機可乘,馬超躍馬挺槍,奮力呼喊︰「虎賁所屬!反擊!」馬超是虎賁營的直接統領,虎賁精銳早已被馬超的武勇所折服,對馬超唯命是從,听到馬超的呼喊之後,最外圍的五千多名虎賁精銳放聲高喊︰「虎賁之威,有死無生!」怒吼之後,虎賁精銳們揚起手中的計都斬馬刀,齊齊往前踏出五步,斬馬刀的鋒銳自空中揮落,仗著斬馬刀長度上的優勢,斜向砍向了撲上來的聯軍。

手起,刀落。伴隨著血影乍現,聯軍最前排的軍士,齊聲慘叫著被落下的斬馬刀砍成了兩端。花花綠綠的腸子從他們的胸月復中流出,令人聞之作嘔。虎賁營的凶狠,頓時震懾住了袁紹等人所部的聯軍,這些聯軍驚恐的看著前一刻還生龍活虎的同袍,腳下前沖的步伐下意識的緩了下來。

聯軍們發呆,虎賁精銳可不會發呆。虎賁精銳都是從千軍萬馬中選出來的,又經歷過無數次戰火的洗禮,他們深知在戰場上發呆,就等于是放棄抵抗任人宰割。再次揚起斬馬刀,虎賁精銳們用行動告訴那些菜鳥聯軍,兩軍廝殺之際,發呆的下場,就是死亡!

刀光閃過,處于發呆狀態下的聯軍菜鳥,被虎賁精銳的斬馬刀斬斷了頭顱,他們用生命的代價,學會了絕對不能在戰場上發呆的道理。

遠處山頂上的袁紹,看到虎賁精銳們一往無前的氣勢,心中憤怒不已,大聲吼道︰「快快快,繞過著火的地方,把各部人馬都投入戰場!」不但是袁紹,其他各路諸侯也都看出來了,單以事先埋伏好的那些伏兵,決計殺不了敖烈,沒準還會被敖烈麾下的精銳們反殺。一旦敖烈逃出生天,自己等人的陰謀就將大白于天下,到時候不但要面對劉協的責難、敖烈的怒火,還會淪為全天下人嗤笑的對象,身敗名裂是跑不掉的了,恐怕其余沒有參與伏擊敖烈的士族世家們,還會趁機落井下石,把自己等人手中的權力趁機奪過去。這樣的結局,是袁紹等人萬萬不能接受的。

關鍵時刻,沒有人再敢藏私,紛紛命令部下或者是親自上陣,帶著麾下最精銳的部隊繞過火海,向戰場上奔去。在預先埋伏下的伏兵中,各路諸侯不約而同的把精銳部隊雪藏了起來,只把那些普通士兵甚至是雜兵、輔兵派了出去,他們都知道,敖烈所部精銳異常,這些伏兵搞不好就會成為炮灰的存在,所以沒有人肯把部下精銳,投入到伏兵的隊列中去。卻沒想到,原來所有的諸侯都是這麼做的,竟然沒有一人派出正規軍作戰,頂多只是派幾名無關緊要的偏將督軍而已。現在看到敖烈所部隱隱有反殺破圍的趨勢,袁紹等人著急了,再也顧不得其他,這才把部下真正的戰斗力投入了戰場。

第一個到達戰場上的,是上黨太守張揚。張揚所部和呂布的並州軍很相似,都是以騎兵為主,仗著速度上的優勢,張揚軍甩開其他幾路諸侯,最先來到了戰場。略微觀察了一下戰場,張揚開始下令︰「成散兵線,在外圍襲擾敵軍,阻止敵軍陣型運轉!」近萬名騎兵得到了張揚的命令之後,分作兩隊,一隊自西向東奔馳,一隊自東向西奔馳,圍著敖烈所部組成的方圓陣,開始了類似後世麻雀戰的襲擾。

張揚之後,是袁紹部下的軍士。袁紹自負四世三公,因此並沒有親自來到第一線督戰,而是派手下大將鞠義和謀士審配共同指揮作戰。兩人帶著一萬多軍馬趕到戰場之後,鞠義一眼就看到了被血殺營精銳圍在核心的徐榮,正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鞠義在洛陽城外,在和徐榮的斗陣中一敗涂地,這份屈辱,鞠義時刻牢記在心頭,轉頭對審配說道︰「這一戰,某來指揮。」審配听出了鞠義話語中的堅決,也不爭執,點頭答應了下來。審配知道,鞠義指揮作戰的本事不在自己之下,甚至比自己還要隱隱高出一籌,前一次大敗,只是因為他生不逢時,遇到了徐榮而已。

ps︰

ps︰今天的第四章來了,明天會更新孫堅率軍來救援敖烈,尚香為了救敖烈,差點香消玉殞。更多精彩,明天為大家奉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 | 三國之北漢燕王全文閱讀 | 三國之北漢燕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