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鎮化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孩子離開了大自然這個天然的游戲場,進入了由鋼筋水泥圍成的密閉、狹小的空間,只能看電視、打游戲、玩cd……和朋友的交流少了,玩的時間更是少,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天性,變得性格孤僻,不願和人交流,失去了童年本該擁有的快樂,不能不說是中國孩子的悲哀。♀+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
1缺少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自然界里許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給孩子們看、講給孩子們听,他們自己是不會留意的。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去年夏天,小劉的同事把她6歲的兒子帶到辦公室來玩,恰巧小劉逮著一只飛進辦公室的知了,拿細線捆上送給他玩,沒想到這個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家伙居然不敢踫,嚇得躲到媽媽身後連眼楮也不敢睜開。
不僅如此,這個孩子還特別害怕美麗溫順的蜻蜓,偶爾見到天空中柔曼盤旋的蜻蜓,就會驚恐地大叫︰「蜻蜓飛起來好可怕啊,它萬一停到我的頭上怎麼辦?」
……
現在的許多中國孩子都是在「蜜罐」里成長的一代。他們不愁吃穿,生活全由大人照顧。不過與西方孩子相比,他們的生活空間非常狹小。
由于心疼孩子,父母大多數時間讓孩子呆在鋼筋水泥、高樓深院構成的封閉空間中,幾乎每天在與電視、電腦、游戲機親密接觸,與大自然的接觸甚少。即使上了學,學校也就是幾間房子,到處是圍欄、鐵門,為了安全起見,學校很少組織他們到校外切身感悟大自然。盡管這種方式減少了孩子意外受傷的幾率,但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造成了不利影響。孩子們對各種花鳥蟲蝶的認識大多是從書本上獲得的,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一出生見到的就是經過加工過的風景,越來越遠離藍天、陽光、花草、動物等大自然因素,認不出各種野花的名字,對大自然的感覺很陌生,很遲鈍,時間長了還會造成孩子孤獨、偏執、抑郁、焦慮、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對外界麻木等性格,這就是所謂的「大自然缺失綜合征」。
自然缺失綜合征是美國兒童發育問題專家理查德洛夫總結出來的。他認為,出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人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最後一代人,現在的孩子,足不出戶不再是稀奇,一台電腦就可以搞定一切,他們可以在地圖上用谷歌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位置,但很多孩子竟然自己連公共汽車都不會乘坐,問他們牛女乃是從哪里來的,他們會自然地想到超市!
大自然缺失征已成為現在都市小孩或一出生小孩面臨的最嚴重的生命課題。孩子小時候缺少了大自然的真實洗禮與接觸,那一顆幼小的心靈在成長過程中終究會存在許多身心靈方面的缺失。
近日公布的「北京市未成年人現狀調查」顯示︰有208(百分號)的孩子存在中等程度的孤獨,有225(百分號)的孩子表示「我沒有知心朋友」,有456(百分號)的孩子相信「多數人是不可以信賴的」,有361(百分號)的孩子有過離家出走的念頭。
可見,讓孩子們接觸大自然對孩子的成長還是很有必要的。大自然里充滿豐沛的資源,不同年齡的孩子所體驗的感受均不同,平日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居家附近的公園或山上、海邊等地,讓孩子閉上眼楮,專心听听風聲、雨聲或是蟲鳴,鼓勵他尋找聲音的來源。另外,也可以帶著他用雙眼觀察自然,看看雲的變化,帶他上山體驗第一次看雪的經驗,或是看看花開花謝,听听孩子說說他看到的自然。
周末帶著孩子到賞鳥區來一趟賞鳥之旅,听听解說員分辨不同鳥的特征,認識鳥的習性。除了到野地賞鳥之外,也可以到鳥店、動物園的鳥園區認識不同的鳥類,和孩子討論飼養與放生的意義。
和孩子在陽台上種一些簡單的植物,例如栽種綠豆芽,讓孩子學習自己照顧動植物,並紀錄豆芽的生長情況,讓他體會生命成長的可貴。這些方法對孩子接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都有很大的幫助。
2交往難以突破的蛋殼化人格
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
教育家陶行知
只有當孩子有了自己真正的朋友,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孩子才會對生活經歷有更豐富的體會,才會有交往的快樂,才真正稱得上是**的個人。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際關系已經成為一個制約成功的越來越重要的因素,沒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對一個人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美國哈佛大學就業指導小組,對數千名被解雇的男女進行的綜合調查發現︰人際關系不好的比不稱職的人高出兩倍多。
父母能否正確地引導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人際交往圈子,鍛煉出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對孩子的成長成才非常重要。
特別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們的主要交往對象已經發生了偏向,由原來的父母、老師轉移到了同齡伙伴上來。這種轉移是由他們的身心發育發展決定的。家庭中的情感、經驗不能滿足他們日益膨脹的心理需求時,他們必將把目光投向社會,投向與自己性情相似的同齡人。♀與其他人交往跟與父母交往是完全不同的,與父母交往,子女們不存在任何防範心理,在一種完全開放的狀態下;與其他人交往(比如同齡)就不同,這時交往都存在戒備和利用,關系是很微妙和復雜的。因此,怎樣指導孩子的交往,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孩子身心的發展、個性形成及將來能否成功,意義都是非常重大的。
現代家庭,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女生活在「獨門閉戶」和「獨養」的封閉環境中,從小就處于父母被呵護的「三人世界」中。日常生活又是學校家庭兩點一線,與外界接觸甚少。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內心孤獨,心理封閉,成為「自己跟自己玩」的一代。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蛋殼化」人格,表現為︰封閉孤獨,心理脆弱,生活依賴。而人際交往則會從根本上突破形成蛋殼化人格的條件,是獨生子女走出家庭「重鎖」的唯一途徑。
具體而言,獨生子女積極地進行人際交往,有如下益處︰
(1)有助于沖破封閉孤獨
北京一項名為「獨生子女社會適應性調查」顯示︰盡管有60(百分號)的孩子願意結識新朋友,但63(百分號)的孩子在遇到心情不好時找不到人幫助,35(百分號)的孩子經常感覺孤獨。于是,只能「自己跟自己玩」(包括電腦、電子寵物、手掌機、玩具等)。為什麼有的孩子在需要的時候能找到一位知心朋友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痛苦,而另外一些孩子卻只有自飲孤獨呢?這里怎麼交友是一個關鍵因素。會交友的,與人為善,樂于助人;不會交友的斤斤計較,損人利己。真正會交往的青少年是不會感到孤獨的,因為他們「長有人相伴」。
(2)有助于大多數孩子治愈心理障礙
大多數獨生子女受到的是一種暖箱式或襁褓式關懷愛護,心理脆弱,社會適應能力低下,加上應試教育給孩子造成的巨大壓力,使得他們性格內向、孤僻封閉和心理逆反。
據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際課題組」對全國76所學校萬余名學生進行的心理檢測發現,約有30(百分號)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異常表現,中小學生患有的主要的心理障礙中神經癥狀(憂郁、強迫、焦慮、思維障礙)佔42(百分號);行為癥狀(違紀、攻擊、殘忍、自傷身體)佔22(百分號);社交癥狀(交友不良、社交退縮、不受歡迎)佔16(百分號);軀體訴述佔12(百分號);性問題佔669(百分號)。
除去社交癥狀不說,神經癥狀的大部分,比如憂郁、焦慮、思維障礙和行為癥狀中的自傷身體等表現,都可以說是直接或間接來源于人際交往的缺乏。人總是要通過與別人交流來釋放心中的愉快和痛苦,否則,即便是愉快,如果沒有一個傾訴的對象,愉快也會成為心中的憋悶,所以人際交往是治愈獨生子女各種心理障礙的良藥。
(3)增強各種**性
如今的獨生子女自立和**生活能力差,這已經被大量研究所證實。
獨生子女的**性培養,父母的教育、培養僅是一方面,與別人交往、有自己的知心朋友,是其自我培養**能力的最佳途徑。在與他們交往中,孩子會感覺到自我的影響力,自我的價值,在他們做出選擇或判定時,他們會有一種「成人感」「成就感」。這種感覺,會促使內因的變化,使青少年走向自立。另一方面,與別人交往,可能會踫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煩惱,比如爭吵、矛盾、誤會、欺騙等等。這些都會讓獨生子女成熟起來,走向**。再一個方面,與他人交往,可以看見自己的優缺點。孩子都想讓自己更加完美,常常被別人贊賞,他們會以別人為鑒不斷調整自己。
學會人際交往,對孩子人格的塑造,對克服他們因獨生而帶來的種種成長弊端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父母應靈活掌握如下的細節︰
(1)塑造孩子有利于交往的性格
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態度和教育方式、方法與家長的能力、水平等息息相關,通過父母和孩子這兩者間的關系,直接作用于孩子,會深刻地影響到孩子個性的形成。
日本學者詫摩武俊研究了父母的教育態度與孩子性格的密切關系,如果父親是民主的,孩子就**、直爽、親切、協作,如果父母的態度是忽視的,孩子則表現得冷酷、帶攻擊性、情緒不安、創造力強。母親對孩子是殘酷的,孩子則執拗、冷酷、神經質、逃避、**。
此項研究表明,家長只有采取愛護的、合理的、民主的態度,孩子才能養成直爽、友好、協作、深思熟慮、情緒穩定等個性特征,這對于他們順暢交往和建立友好人緣是非常有利的。
(2)給孩子**交往的空間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交際圈子也會越來越大,特別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有許多自己的困惑與煩惱、幸福與快樂,這都需要與別人分享。同學在一起的歡聲笑語可讓他們忘卻所有的苦惱,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與人交往,並成熟起來。這時家長們就應該給孩子提供交往的空間,例如讓孩子的同學周末來一起聚餐。
還有,父母必須切記,要熱情接待孩子的朋友,不要態度冷淡,使孩子難堪,否則會令朋友取笑他,讓孩子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頭」。
一個中學生在日記中寫道︰「我永遠忘不了昨天我爸給我帶來的恥辱!我的朋友就不能來家里玩?你的朋友就可以在家里喝酒、打麻將?即使你不喜歡我的朋友,你也沒有必要要馬上就在臉上表露出來。說我們唱卡拉ok的聲音大,說我們把房間搞髒,你怎麼不看看你們打麻將時的那個丑態?抽煙、喝酒不說,為了幾塊錢,你們爭得面紅耳赤,差點兒沒打架。你罵我幾句都無所謂,可我怎樣面對我的朋友,說不定我要失去他們……」
孩子大了,需要一點空間來獨自交往,這個時候,家長在這方面給孩子一定的權力,留下一定的空間和時間交給孩子處理,這對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父母應當積極創造條件,幫助孩子不斷地鞏固和發展他們的交際圈。
(3)鼓勵孩子參加聚會
鼓勵孩子在同學之間利用節假日聚集在一起,或交流學習情況,或隨意評說流行時尚,或共同看電視,到外邊去野餐等。期間,一起打球、唱歌、跳舞、猜謎,更會增添一份樂趣。通過聚會,可以聯絡感情,增進友誼,活躍生活,提高與人交往的技巧。
為了讓孩子了解和接觸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的社交活動實踐,家長可以有目的、有選擇地讓孩子參加家長與親戚朋友間的迎、送、宴、請等社交活動,以及成人的社團活動,開闊孩子的視野,提高人際交往水平。
3被同伴拋棄的恐懼感
一個永遠不欣賞別人的人,也就是一個永遠也不被別人欣賞的人。
現代詩人汪國真
上初一的宇宇性格活潑開朗,但自從升入初中後就變得不愛說話了,有一天還突然對父母說上學沒意思,不想上學,在父母的眼里,兒子一直是老實愛听話的好孩子,學習成績也算不錯,但不知為什麼兒子會說出這樣消極的話來。媽媽問他怎麼了,他哼哼幾聲,不想回答。在父母的一再盤問下,宇宇才說出了實情︰原來升入初中以來,同學們嫌他上課好接老師的話茬,極力表現自己,都不願和他一起玩,他那麼熱情地幫助同學們借書、賣飲料、跑腿、鎖自行車、拿衣服等等,可同學們根本不領情,還經常嘲笑他、捉弄他。就在昨天下午上體育課的時候,竟然有兩個同學扒他的褲子,他覺得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可又不敢反抗,覺得委屈極了。同學們打籃球、踢足球、玩游戲也沒人叫他,他是那麼的難過沮喪。
對于自己被同伴排斥、孤立的孩子,家長通常會說,那沒啥大問題,小孩嘛,小打小鬧的很正常,相互又不會記仇,過兩天就好了。但事情往往並不像家長想象的那麼簡單。
據《每日科學雜志》報道,一項對美國中西部380名5~11歲孩子的研究顯示,長期被同學抵制、排斥的孩子,更有可能對學校的各種活動采取消極態度,它會造成一種惡性循環,給受害學生帶來長期的心理創傷,同時會損害他們與同齡人交流、參與課堂活動、參加與課堂相關的社會活動的能力,容易使學習成績大受影響。
研究人員起初認為,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強,能夠很快從中跳出來,但他們經過一段研究後發現事實並不是這麼回事,家長對此不可掉以輕心,把它當作僅僅是小孩子的幼稚行為而以為最好不要操心甚至遷就。
每個人都不能月兌離團體和社會而生活,在團體和社會中生活就存在著人與人的交往和互動,假如我們不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關系,不會處理交往中出現的矛盾、摩擦,就不能被社會和團體所接納。
孩子被孤立的原因有三種︰一種是社會交往技能較差、內心自卑;一種是以自我為中心或有攻擊行為;還有一種是有特殊個性或行為表現的學生,如愛發脾氣等。
父母意識到孩子被孤立時,首先應學會處理孩子的緊張、焦慮和失望的情緒,讓孩子有安全感,知道有人理解他、支持他。如多給孩子一些擁抱,多說些鼓勵的話,讓他們感到自己並不孤單。如果家里養著寵物或有毛絨玩具,也可以讓孩子多和它們玩。這些擁抱和溫暖可以使剛進入新學校的孩子,不至于產生被拋棄的恐懼。
其次,強化孩子身上優秀的方面,平時增加其自信心,多鼓勵贊揚他,讓他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讓他在潛意識里認識到︰他是好孩子,他聰明能干,老師喜歡他,爸媽喜歡他,同學們喜歡他,他今後要干大事的。有了這種強烈的自信心,這種偶然發生的挫折自然不會造成什麼不良後果了。
再次,通過討論、分析、圖畫心理投射等方式幫助孩子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關系,或者通過體驗互動游戲教會孩子處理與同學之間的誤解、摩擦。
最後,幫孩子展示特長。兒童心理學家說︰「如果孩子有某個方面的特長,就一定要給他們機會展示他在這方面的天才,這對他們的交友很重要。」
父母應記住,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同伴的「壞話」,比如︰「我們自己玩,我們不和那群壞蛋在一起。」或者直接把電話打到對方孩子家中「告狀」。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你的孩子將再次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4注重自我,合作意識淡薄
只有我們先去善待別人,善意地幫助別人,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從而獲得他人的愉快合作。
佚名
有個外國老太太來中國,她找了幾個中國孩子,讓他們做一個游戲,她把幾個拴著細線小球放進一個瓶子里,瓶口很小,一次只能容納一個小球通過。
她說︰「這是一個火災現場,每個人只有逃出瓶子才能活下去。」
她讓每個孩子拿一根細線,時間開始了,只見幾個孩子爭先恐後的想把自己的小球取出來。
老太太很驚訝。她在許多國家做過這個實驗,但是外國孩子都很有秩序,能從小到大,依次把球取出。
通過與外國小朋友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孩子比較缺乏合作意識。對于合作意識,有人打比喻說,日本人喜歡下圍棋,走著這一步,想著下一步;美國人喜歡打橋牌,研究上家和下家的配合;而中國人喜歡打麻將,防著上家,盯著下家。
柏楊說,中國人實在太聰明了。如果單打獨斗,中國人是一條龍;但是,如果要群體行動,中國人是一條蟲。
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偏頗,但也反映出中國人合作意識很淡薄,所謂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幼兒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自願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間的配合與協調(包括語言和行為)而實現共同目標,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
未來社會是一個競爭與合作並存的社會,「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是時代賦予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能與人合作的人,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贏得發展。現在,幾乎每個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缺乏和同齡人朝夕相處的機會,很少體驗到合作行為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再加上父母的溺愛,許多孩子表現出合作意識差,個性霸道等不足。當游戲過程中發生矛盾時,幼兒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遇到困難時,往往求助于老師而不知從同伴那里尋求幫助;同伴遇到困難時也沒有意識去協助解決。這對孩子自身將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如果一個人小時候沒有學會合作之道,那麼以後他必定會走向孤僻之異途,並產生牢固的自卑情緒,嚴重影響他一生的發展。
莉莉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女學生。天生聰明伶俐,學習成績優秀。一開學就被同學們推選為學習委員,但除學習好外,存在許多的自身問題。在一次美術課上,老師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大家共同合作完成一幅作品,她卻要求自己一組,說怕其他同學畫的不好,而影響自己的成績。在莉莉身上體現出的就是「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榮譽感,合作意識淡薄的缺陷。
孩子合作意識淡薄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被一家兩代甚至是三代人寵著。過度的呵護與溺愛,讓很多孩子做事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缺乏團結協作精神。
在學校,老師為了追求教學質量,只注重對學生灌輸課本上的知識點,而缺乏對學生心理、行為方面的教育,致使不能充分發揮小組間的群體效應,合作意識得不到培養。
針對孩子出現的合作意識淡薄、集體榮譽感不強的案例,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有教育專家發現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都比較強,這種良好性格包括開朗、自信、友愛、平等以及探索精神,具有這種品質的孩子會主動與別人合作,而且會合作得很好。
(2)教孩子學會欣賞和接受別人
合作就是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是雙方長處的融合,也是雙方短處的相互彌補。只有相互認識到對方的長處,欣賞對方的長處,合作才會有真正的動力和基礎。因此,要經常教育孩子,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任何人都要學會真誠地欣賞他人。
(3)向孩子充分展示合作的成果
父母要充分肯定孩子們的每一次合作,哪怕是一點點成果,也要展示給孩子們,讓他們體驗合作的快樂和成功,激發孩子們還想合作的願望,在父母的積極引導和充分肯定中,孩子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
5渴望交往的願望受到抑制
禮貌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
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梅里美
懂得交往的禮節,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因為它會讓孩子擁有一個正直謙虛的胸襟和迷人的魅力,進而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
如果有兩個孩子,一個有禮貌地喊你叔叔好、阿姨好,而另一個仿佛沒有看到你的存在,你喜歡哪個孩子?你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喜歡那個講禮貌的孩子。
不過很多父母應該發現,生活中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懂文明、講禮貌的,這就需要父母進行恰當的教育和引導,而不可置之不理,當然,也不可由于過分著急就對孩子大打出手。
一位母親在她的「教子筆記」中講述了下面的教子心得︰
每當家里來了親戚朋友,需要陪他們聊天時,我就對5歲的兒子說︰「乖孩子,你自己去那個屋玩會,媽媽要招待一下阿姨。」
「嗯。」孩子乖乖地答應著,但是不肯動,還是纏著我。
我只好繼續勸道︰「乖孩子,你已經長大了,學會懂事了,自己去那個屋子玩積木去吧。」
「嗯。」他嘴上答應著,朝另一個屋子走去。
但孩子還是不能教人安生,一會兒進去,一會兒出來,一會兒大聲大叫,一會兒又拉著我讓我給他排火車,或者在客人面前做出各種稀奇古怪的模樣。孩子不禮貌的行為讓我很是生氣,于是,我在與客人聊天間隙,借上廁所的機會,來到孩子玩耍的屋子里,小聲地把他教訓了一頓。兒子耷拉著腦袋,似乎意識到自己哪兒做得不對了,老老實實呆了幾十分鐘,但不久就恢復了原樣,又吵又鬧起來。
每次家里來了客人,孩子都是這個樣子,既讓人生氣,又讓人不得不反思,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不懂禮貌?
有一次,趁著孩子自己一人玩著正盡興的時候,我走過去,小心地問他︰「你看,你現在一個人玩得多好啊,為什麼在親戚朋友面前就變得不乖了呢?」
孩子覺得自己很委屈地回答說︰「你光和叔叔阿姨聊天,把我趕到一邊去,好像我有多討厭似的,一個人玩著太沒意思了,你不知道我多麼想和叔叔阿姨說話。」
這時我才茅塞頓開,原來孩子與人交流的願望是如此的強烈,要是早知道孩子的這一心理,孩子也就不會感到如此委屈了。
從此以後,家里來了客人,這位母親改變了原先的做法,高興地把孩子叫到跟前,讓孩子參與到大人中間來,讓他學著招待叔叔阿姨,為客人端茶倒水,洗水果。小家伙忙得不亦樂乎,客人們都夸孩子如此懂事,孩子呢,覺得自己所作所為得到了客人的肯定,心里自然感到很滿足,也樂意按照母親的吩咐做事了,干得更起勁了。
這次,兒子與叔叔阿姨混熟了,認識了,下次來做客時,兒子還會主動跟他們打招呼,還會將自己作品得意地展示給他們看,得到客人夸獎後的兒子心里甭提有多美了。
這位母親的教子心得啟示我們︰「養不教,父之過」。想想家里來客人時,孩子受到大人們的忽略,他就會想盡辦法搗亂、大喊大叫、對抗等不禮貌的行為來引起大人們的注意,父母在了解孩子的這一心理後,不如抓住客人拜訪的機會,對孩子進行補償教育,讓孩子進入「小主人」的角色,滿足孩子在客人面前表現的**,同時也學會了應該如何禮貌待人。
6被填滿了的自由空間
孩子們生來就是人,並且是自由的;他們的自由屬于他們自己。除了他們以外,任何別人都無權加以處置。
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盧梭
如今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孩子便成為家庭的核心,從一出生到學校寄宿,爺爺女乃女乃,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一家幾口人都是圍著孩子轉,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從幾點起床,幾點入睡,到看什麼書,玩什麼游戲,都會給孩子提前做好安排。孩子遇到困難了,他們比孩子還憂心忡忡;孩子出現失誤,他們就覺得自己有很大的責任。
大人們的出發點當然是好的,但是這種做法卻在無意間堵塞了孩子自由思想與活動的空間,讓孩子產生仿佛置身于牢獄般的感覺,壓制孩子的成長。
蒙台梭利博士把兒童的心靈比喻為心靈胚胎,她說︰「人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他們沒有認識到,兒童擁有一種積極的精神生活,盡管兒童當時並沒有表現出來,而且他也必須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秘密地去完善這種精神生活,既然兒童是個謎,需要時間秘密地去完善他們自己,空間對他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在國外,家長很注重對孩子個人空間的教育,特別是在幼兒階段各種興趣課程上,家長經常教孩子玩這樣的游戲︰伸出你的雙手,伸展到最大限度,然後轉一圈,以不觸到別的小朋友的手為宜,雙手上下左右移動再轉一圈,感到自己在一個很自由的泡泡里面,以此讓孩子認識每個人的個人空間,尊重他人的空間。
中國卻缺少類似的教育,大多數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沒有必要與孩子保持距離,父子之間就應該是親密無間的。有這樣一位母親,她把自己已經上二年級的孩子,費力地抱到離學校只有幾十米的地方,由于怕老師看見挨批評,才不情願地放下來,親了孩子之後,目送著孩子去上學。
現在的家長將孩子的空間完全填滿了,一口氣幫孩子報了好幾個不同的興趣班,學完鋼琴,要趕著去學畫畫,學完畫畫,還要趕著去學跳舞,根本不給孩子喘息的機會。大人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孩子好,其實說到底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孩子會的東西越多,受到越多人的稱贊,父母就越開心,越覺得臉上有光,就會變本加厲地要孩子學這學那。
諾貝爾獎獲得者費舍爾在談及對中國教育的印象時,他說︰「我個人小時候的經歷告訴我,教育應依兩種情形進行,第一種是強迫手段,對孩子強迫地灌輸信息、知識;另一種就是給孩子很大的空間,選擇他自己想關注的事物。中國前一種情形多一些,中國的學生承擔著一個很大的壓力,尤其是中學生。當然,很多國家的中學生都要通過很高的水平測試,而中國、日本學生承擔的壓力過大。」
中國家長對孩子的這種親密無間的愛會導致兩種極端的結果,一種是孩子對父母的指引全盤肯定,對父母過于依賴,形成思維惰性,無法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道路。另一種是孩子對父母的要求全盤否定,陷入盲目的敵對之中,強化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望子成龍是天下每個父母所期望的,這種想法本身並沒有錯,也完全可以理解。但一定要講究方法,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送給孩子一把上路的「拐杖」,幫助孩子插上騰飛的翅膀,在理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真正成為我們天下父母心目中的驕子!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