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 第二章

作者 ︰ 樊榮強

然而,當眾講話真的值得你被恐懼左右嗎?當眾講話難道會傷及身體甚至危及生命?還是會使我們的財富遭遇損失?亦或是破壞我們現有的生活秩序?當這些問題被提出,你或許會嗤之以鼻,發掘其中恐懼的荒謬性,但是,哄堂大笑後的你成為下一個被推上公眾講台的主角,一個不爭的事實又會清晰起來︰恐懼是真的。♀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追究這種當眾講話的恐懼來源,我們會發現,它絕大部分並非來自現實層面,而是人們的心理層面,是一種被人們潛意識認為放大了的恐懼。

當眾講話產生恐懼的原因主要有五大方面︰

一、角色期待帶來的壓力。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固定的社會成員,若想扮演好自己承擔的各種角色,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如此或能達到公眾對這一角色期待的高度。當眾講話開始的時候,講話者和听話者之間會不約而同地將這一角色期待的高度作為評判演講優秀與否的標準,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評判的標準,這種角色期待會在一定程度上給當眾講話者造成心理壓力,容易形成諸如「講不好」、「怕出丑」、「不能一一滿足」等尷尬與無奈,最後導致躊躇不前,加上場上的氣氛,演講者內心的恐懼容易蔓延。♀

二、以往挫折經歷的陰影。

坎坷磕踫的挫折經歷會在人們的心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為人們所具備的氣質類型和價值取向各異,以往的經歷對一些人會產生正面的激發力量,迸發出愈挫愈勇的能力,但對另一些來說則可能形成揮之不去的陰影盤結于心,會在與人溝通或公眾演說的時候產生下意識的自我保護情緒,為了回避挫折,而將受挫的情緒藏匿到內心。藏匿只能使得這種消極的情緒體驗得到暫時的「遺忘」,一旦遇到緊張、慌亂的類似的情況或場景,挫敗的感覺便會迅速蘇醒,恐懼心理再次佔上峰,其積極主動的行為會遭到遏制。♀

三、因無知而誘發的自卑。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著或強或弱的自卑感,即使是名人偉人也概莫能外。「我曾是病病歪歪而又蠢拙的孩子。年輕時,起先既緊張且對自己的能力無信心,我不得不艱苦而辛勞地訓練自己,不只是身體,還有靈魂和精神。」這是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自傳中記錄的感受。

容貌、地位、家庭背景都將成為自卑情緒的誘因,有自卑心理參與的公眾演說,講話者常擔憂自身的思想見解、語言組織和聲音儀態等與演講有關的條件不如他人,容易產生手足無措,張口結舌等情況,最終被恐懼包圍,甚至將逃避講話作為出路。

四、未知恐懼帶來的驚慌。

心理學家羅賓生教授曾說︰「恐懼皆衍生于無知與不確定」。不確定的時間、易變換的地點、難控制的現場環境和思維跳躍的听眾都會給講話者帶來一種難以掌控的無奈,這種無奈會衍生出壓抑、膽怯的心理。

同樣一段話,在小範圍內當眾講出就比較流利,或有輕微的緊張也易于克服。例如,在熟悉的辦公室中面對朝夕相處的同事發言,不但能夠口若懸河,甚至可以適度調整控制交流的整體氛圍,然而跨越出熟悉的「小範圍」,置身在陌生的環境中,講話效果就常常大打折扣了。原因何在?因為當事人口語交際的場景發生了變化,不可控因素忽然增多,他們沒有足夠的把握駕馭這種新的、未知的局面,恐懼便會隨之而生。

五、情緒傳染持續蔓延性。

「恐懼流感」也被稱為「維特效應」,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面世後,一度出現很多讀者效仿主人公維特開槍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自殺行為一時間成為當時的「流行性疾病」。與「維特效應」相仿,當眾講話的恐懼也會成蔓延狀呈現。

恐懼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與其他的情緒一樣它也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中于人群中傳染、蔓延。演講中的恐懼蔓延,即當大多數人對當眾講話抱有恐懼情緒,各種傳播恐懼的載體或渠道也會悄然形成,繼而傳染、影響到當事人,情緒傳染持續蔓延性會將恐懼的力量源源不斷地注入當事人腦海。所以說,一個人當中講話是否會被恐懼左右,與他所處的群體有緊密關聯,這種誘因下的典型表現就是︰本來自身不怕當眾講話,不明所以地就被恐懼包圍了。這時候他可能就已經感染了「恐懼流感」。

盡管恐懼已經成為當眾演講中的常見詞,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恐懼是可以化解的,因為恐懼的本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膽怯,而是企圖擺月兌困境而苦于無力擺月兌的矛盾情緒,一旦尋覓到擺月兌困境的途徑,那麼,恐懼也將會向自信方向轉移,甚至迸發出巨大的超常力量。

講話情景中如何消除緊張

在當中講話中應當正確對待情緒緊張,實際上,每個人天生都具有應付不同尋常環境壓力的能力。生理上的緊張不可避免,諸如脈搏加快、呼吸急促、手腳發抖,這是緊張情緒的外在體現,但是如果當事人能夠將這種生理上的緊張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中進行,緊張反而能夠成為促使思路清晰、言語流暢的催化劑,甚至比普通狀況下的言辭更加精闢。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最新章節 | 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全文閱讀 | 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