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普通人家的過年,就是穿新衣,吃餃子吃油炸的食物,吃所有平時日子里不敢吃的東西。♀在普通人家里,這些過年習俗雖然簡單,可卻過得熱鬧喜慶。
秦思揚的新衣,是一件大紅襖子,張家娘子親手做的。秦思揚雖心里很不喜歡,但還是裝著高興的樣子,在新年的第一天穿上了這件大紅襖子。
柳雙離背地里直笑秦思揚穿著這身大紅襖子,就像是個新嫁娘,氣得秦思揚直想抓個人來揍一頓。
「哈哈,柳家小妹今天的樣兒真漂亮,這身新衣是你家哥哥給買的吧?」剛年初二就急急過來拜年的宋爺,一進門就真向坐在門前的秦思揚笑道。
秦思揚看了宋爺一眼,沒有任何表示。反正在外人面前,他就是個啞巴,即不能說話,他也就一同的懶得跟人示好。
宋爺知道柳家這個不會說話的女娃兒為人很冷漠,見秦思揚不理他,也不在意,笑著從衣袖里抽出一個紅包來遞給了秦思揚。
秦思揚看到紅包,微一愣神,抬眼見宋爺只是眯眼沖他笑著,看不出他眼中的深意,反顯得很是單純的樣子。
「新年到了,給柳家小妹的開年紅運,圖個吉利,小妹請收下。♀」宋爺眯縫著雙眼笑道。
秦思揚听著微一皺眉,新年紅包,不收真的不好。他略一思索,最終還是接過紅包,然後抬頭又看了宋爺一眼,也不回禮,轉身一溜煙跑開了。
秦思揚跑開轉過屋角後,再轉回身看去,遠遠見到宋爺還站在原地,沖著他跑開的方向笑著。
打開紅包,見里面足有一兩的碎銀。這幾個月下來,秦思揚已知道,一兩銀子,在一般百姓家里絕對是個很大的數目。在普通人家,絕大多數一年辛辛苦苦下來,所積下的余錢都湊不足一兩白銀。
更何況會拿來送紅包?
這宋爺的紅包還真大方!
到晚間,兩個孩子單獨在一塊聊起天來時,柳雙離亦說起,自己同樣收到了宋爺一兩重的紅包。
兩個孩子均納悶,這宋爺是怎麼回事?給兩人都送出如此大方的紅包?
柳雙離不是傻瓜,會去相信宋爺說的話,送紅包只為圖吉利。
而她也清楚,宋爺不笨,幾個月接觸下來,以他宋爺的識人本事,不可能看不出她柳雙離的為人。♀不可能會為點小利,就被收買。
這三個月來,雖只要是明白人都能看得出,他宋爺是相中了柳雙離這個人才了,可宋爺卻始終沒正式開口,要柳雙離隨他做事。
柳雙離一直猜想,是宋爺看出了她的無心,所以,不好開口。
可現在,見到這兩個大方的紅包?她又由不得納悶了。
難道,她之前猜錯了。
這個宋爺,真的讓人猜不透。
年都是要過到十五元宵節,才算是真正的結束。
等著正月十五的到來,那本也是喜慶的事。但在元宵節就要到來的前兩天,城東頭這條街上,突然傳出了一個消息,讓這條街上的住戶,心情都一下糟了起來。
與張大生原住房緊鄰的三戶人家,在元宵節的前一天,接到了縣衙門的強制購房通知。勒令這三戶人家,過完年後即刻搬走,每戶得到的補償,只有二兩白銀。
就二兩白銀的補償?這不是等同于搶嗎!
人們為此議論紛紛,憤慨異常。然後就有縣衙里當差的人透露出來,縣太爺想在城東頭這里蓋一棟內含花園的私宅,圖紙都已請人畫好了。
還有,一月前,地頭宋爺就把張大生那房轉賣給了縣太爺,據說這房雖名為賣,其實宋爺是半賣半送。
但無論是賣還是送,反正現在的事實是,原張大生那間房,已然歸屬了縣太爺所有。
那縣太爺這私宅要建多大?人們不禁又問。
透露消息的人嘆著氣說︰看情形會很大,不是兩三間民宅的地兒就夠建的,琢磨著城東頭這條街,是要去掉大半吧。
大半?那要牽連多少戶人家啊?
人們一片哀鳴,這要怎麼辦啊,沒了房子,以後這日子要怎麼過啊?
告縣太爺?你敢告?即使敢,你去哪告?哪個官府會接你這狀紙?天下烏鴉一般黑,到哪里不都是官官相護!
在人們一片悲鳴中,元宵節終于過去。縣太爺搶地建私宅花園的傳言,也終于得到了證實。城東頭這條街上的住戶,一家接一家的收到了縣衙發來的搬遷通知,陳奇清這棟宅子當然也不能例外,而來通知他們的,就是宋爺本人。
「宋爺幾時開始也替衙門辦事兒了,真個好威風啊!」听到宋爺傳來的話,柳雙離強壓著心中的火氣,向宋爺揶揄道。
「是嗎,那柳兄弟想不想也來威風威風一下?」宋爺卻是大聲笑著答道,也不知他是否有听出柳雙離話中的火藥味。
「只怕我威風不起來啊。」柳雙離鼻孔噴著氣回道。
宋爺又是哈哈一笑,意味深長的看著柳雙離道︰「柳兄弟又沒試過,怎麼知道呢?不如,柳兄弟來親自試一下,也許會比別人都來得威風呢!」
「不需要。」柳雙離直截了當的搖著頭,面色十分堅定的回道,「咱還不想去玩嚇人的把戲,因為嚇死人也是要償命的。」
瞧著柳雙離堅毅的神情,听著她帶刺的話語,宋爺由不得的一怔,他深深的看眼前這個年紀不大,卻心懷坦蕩的孩子。好一會兒,才勉強的笑了笑︰「如此,那真是太可惜了。」
縣衙勒令搬遷的最後期是在二月十五日。因此,這一條街的住戶在接到通知後,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做準備離開,真的很趕。
城東頭這條街上的住戶,只能在一片唉嘆哭泣、憤然郁悶中,各自尋找搬走後的出路。
有的投親靠友,有的拿出家里所有積蓄、積蓄不夠的就或借或貸,然後再到別處新買間房或新蓋間房。而實在沒錢沒親的,只能拖兒帶女的,最終只能混入到街頭流浪人群之中,成為了眾多難民中新的一員。
至二月初,一條街的人都搬離得差不多了,可陳奇清老人卻還沒有任何動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