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興二年,四邑境內的崖山正在進行一場存亡之戰。
襄陽守將呂文德,忽地降了蒙古忽必烈,蒙古鐵騎長驅直入,先佔鄂州再據揚州,直搗臨安。
蒙古的鐵騎和戰船將臨安團團圍住。
然而滿朝的文武百官包括太後卻是祈禱神明,讓錢塘江顛覆蒙古的戰船,一連三天過去,錢塘江平靜如初,無論是蒙古的鐵騎或是戰船都沒有受到影響。
臨安城告破。
左丞相陸秀夫,張世杰在岡州擁立當時只有六歲的趙昺為帝,改年號「祥興」,陸秀夫何等忠誠此舉只為保住大宋最後一絲血脈,力圖東山再起。
從臨安逃出的將校,文武百官,宮女,太監,平民百姓不計其數,起碼有十幾萬人之多,幸而張世杰統領水軍,亦能將這些人安置妥當,一時間大宋的基業得以保存,卻有了一個有趣的名字「海上王國」。
然而忽必烈听聞南宋尚未滅亡,殘余的海上力量,大有卷土重來之勢,忽必烈雄心大志,自先祖成吉思汗以來,消滅宋朝是一直的夢想,他怎會讓這一小部分的殘存力量得以死灰復燃?
自攻克臨安那一刻起,忽必烈便派張弘範率領艦隊一路追擊,大宋奸臣當道,秦檜,賈似道之流不絕,禍國殃民。
就算坐擁岳王爺,韓世忠這般絕世虎將,卻也難將胡虜,韃子驅趕出去,反到是先有靖康之恥,到最後連偏安一隅的南宋臨安城也落入蠻夷手中,當真可氣可嘆可恨。
左丞相陸秀夫生的一生傲骨且有經天緯地之才,但臨安城被攻陷之後,形勢遠非那諸葛孔明隆中對劃分天下可比,實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當務之急便是擺月兌張弘範這亂臣賊子,將年幼的宋帝趙昺護送到安全的地方才是。
宋帝存,當有東山再起之日,宋帝亡,大宋至此亡國。
宋帝趙昺號稱二十萬大軍,實則將校兵馬加在一起不過五六萬,其余大多為平民百姓毫無戰斗力可言,左丞相陸秀夫帶著這樣一只部隊在海上與蒙古大軍周旋了一年有余,時刻想靠岸西進,畢竟在海上所面臨的問題頗多,人心思故,故鄉雖已回不得,但常年漂泊在海上總也不是辦法,時間一長,軍民都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陸秀夫何等人物,豈會不知眾人心中所思所想,然蒙古鐵騎已經在沿海一帶布下鐵桶陣,但華夏之大單靠數十萬鐵蹄便能抵擋的住?
想靠岸西進,亦不是沒有辦法,但確需舍下那十幾萬老幼婦孺,著一支兩萬人的輕騎部隊,日行千里,攜宋帝趙昺遁入那茫茫荒山之中。
此計雖妙,但要舍棄十幾萬民眾卻又于心何忍?這些貧苦的百姓都是絕大部分都是臨安城中追隨宋帝不舍不棄的大宋子民,是故思索再三,陸秀夫便將此計拋諸腦後,待得在海上周旋之日,隨機應變,再做打算。
陸秀夫倘若真狠下心,大宋或許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再說降將張弘範,在海上與大宋殘余勢力糾纏了一年有余,最終將其*至崖山一帶,宋軍自知退無可退,再退亦不知去到哪里,听說再往南是世界的盡頭,那是一片還未開化的蠻荒之地。
兩軍在崖山海域附近,整裝待發,準備最後的決戰。
真龍山莊,相距崖山不過百里。
真龍山莊主人,帝龍劍龍如雲,只因一套帝龍劍發出神入化,人送外號︰‘人中真龍,劍中午雙’。
縱橫華夏大地三十載,無人能敵。
如此人物堪稱武林幸事,然龍如雲野心之大非常人所能及。
江湖中的聲望地位亦不能滿足這位梟雄,與襄陽守將呂文德勾結意圖謀反,不料陰謀敗露,江湖豪杰群起攻之。
于泰山之巔決戰群雄,最後敗于季如風之手。
如風如雲,系出同門,心性卻大為不同,或是命運使然,帝龍劍法也只有帝龍劍法才能擊敗。
呂文德為襄陽大將,雖然心性不堅,但泱泱大宋當時卻也無將可用,群豪念在大宋社稷便與呂文德立下誓約,終其一生終于宋朝不得生有異心。
呂文德當時為求保命,連連應允,群豪遂將其放回襄陽。
本以為大宋能獲得一絲喘息機會,待得岳王爺般的人物再次出世,將北方韃子趕回草原,不料呂文德又勾結蒙古征南大將伯顏降了蒙古。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使得荊襄之地盡皆淪入外族之手,也讓大宋失去了最後的也是唯一的一塊屏障,蒙古鐵騎長驅直入,不日攻克臨安。
天下有志之士,無不痛心,群豪更是惱怒異常,誓要將呂文德碎尸萬段。
然而呂文德做了有愧祖宗的事,當年更是在泰山之巔立下了誓約永不背叛宋朝嗎,自知做了賣國賊,漢人天下再也無他容身之地,是故降了蒙古那一刻起便已離開了宋朝境內,去往了北方。
再說帝龍劍龍如雲,龍如雲死後其子龍道哉將其尸首運回真龍山莊厚葬。
龍道哉雖是龍如雲之子,但性情卻與龍如雲大為不同,其父醉燻權勢終做下一些不齒之事,龍道哉原名龍御天,龍如雲死後改名龍道哉其意為帝龍劍發何足道哉,大有為父親所犯下過錯悔過之意。
自龍如雲死後,真龍山莊便淡出了眾人的視線。
一月前,真龍山莊發出英雄帖,誠邀天下豪杰齊聚,共謀大事,為大宋江山出一份力。
武林正道,早就不恥與真龍山莊有所瓜葛,既是英雄帖說的大義凜然,亦毫無興趣參加這什麼英雄聚會。
但直到英雄大會召開的那一天,真龍山莊卻是門庭如市。
江湖群豪並非忽地對真龍山莊改變了看法,而是真龍山莊所發出的的英雄帖最後署名季如風。
來客之中十之**都是沖著季如風而來,這位當世大俠,心懷天下,胸懷之廣闊世之群雄皆不能及。
幸而真龍山莊,當年龍如雲建造之時花費了萬貫家資,是故真龍山莊極其的龐大,這次有季如風署名的英雄帖吸引了不下三千英雄前來。
有來和老友敘舊的,也有來瞻仰前輩風采的,也有純粹來湊熱鬧的。
一位須鬢老者,道骨仙風,正是全真教南派五祖之一白玉蟾之傳人。
姓花名無極,字旭陽,人稱花旭陽,天下第三劍。
人如其名,花旭陽已過花甲之年,但身姿挺拔,神清氣朗,年輕時必是一個花花少年,美男子。
花旭陽作揖道︰「當年泰山一別,已有六載,原以為此生再無機會見到如風兄了」。
季如風起身說道︰「道長這般說可是折煞小弟了,小弟當年在泰山之巔曾說過,退隱江湖不問世事,此刻這般召集大家前來,卻也是萬不得已」。
一少男說道︰「這道長仙風道骨和個活神仙似的,頭發頭發全都白了,怎麼稱呼這中年人為兄啊?對了,他怎麼是天下第三劍啊,那第一,第二是誰啊?」。
美婦捂住了少男嘴說道︰「呸呸呸,口無遮攔的,這里哪輪得到你說話,季如風季大俠,武功蓋世,劍術無雙,旭陽道長雖然歲數大了些,但泰山決戰之後,旭陽道長,自稱天下第三劍,這天下第一劍自然是季如風,季大俠,天下第二劍嘛卻也不在人世間了,所以旭陽道長摒棄俗世之觀念,與季大俠結為生死兄弟,只應季大俠劍術比自己了得,所以旭陽道長心甘情願稱季大俠為兄」。
少男的眸子里充滿驚奇,但看這位天下第一劍容貌平平,無甚奇特,在場中人似乎都以他馬首是瞻,可是平凡的容貌加上粗布衣裳,乍一看和莊稼漢無異,哪會和威震天下的大劍客聯系在一起,到是他身邊的女子芬芳動人,比起自己的目前亦要好看上許多。
此女手身著一套雪白錦衣,肌膚白如羊脂,雙唇如蜜桃晶瑩剔透,眸子微微閃動,勾魂攝魄,瓜子臉配上這副精致的五官,任天下任何一個男子看到都為之神魂顛倒。
按理說這般尤物,理應遭受眾人目光的褻瀆,可是眾人有意無意的卻將目光紛紛避開這位女子。
此女不是她人,正是宋雙兒,雖然已經三十出頭,嫁為人妻,但依舊美得的驚心動魄,只因大家都知道宋雙兒乃季如風之妻,所以才不敢正眼相看。
生怕這天下第一劍一怒之下,把自己招子給刮了下來。
「如風兄,大伙這次前來真龍山莊,心中亦是清楚的很,國難當頭,我們身為大宋子民,早就有了赴死之心,不然空練一身武藝卻隱姓埋名于山林之中和那禽獸又有何區別?」花旭陽道。
在場中人威望最高首推季如風,其次便是花旭陽,花旭陽此言一出當即全場共鳴,此刻早已沒了門戶之見,有的只是團結一心,為國盡忠。
國之將亡,武何存焉?
「諸位,大恩大德,季某人沒齒難忘」季如風沉聲說道。
「如風兄,客套話都免了,即來此,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你且發號施令,若有不從者,老朽雖只是天下第三劍,但這無極劍法在你們身上刺個七八個透明窟窿不成問題」這話說來頗有威脅之意,然而經由花旭陽口中說出卻是別有一番滋味,眾人也是開懷一笑。
是了,來這里不就是為國盡忠的嘛?這天下間的有數強者均已如此,自己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千燈福臨門願听季大俠差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一大漢忽地單膝跪地說道。
「巴蜀黑水派願听季大俠差遣」。
「少林,智能,智慧攜三百弟子听後季大俠差遣」一僧人說道。
「季某人倘若再多說一句客套話,倒顯得做作了,然而領兵打仗,運籌帷幄並非季某人強項,諸位該如何行事,還需等一人」季如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