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曹孟德有氣無力的說道,「這段沒時間內,你就安心查案,我不想再看到你,也不想再听到你的聲音,你,明白了嗎?」
「丞相,」荀彧語氣中充滿中充滿著悲涼,「丞相責怪微臣也好,怨恨微臣也罷,可是有幾句話,我還是要警告丞相。♀丞相,自古紅顏多禍水。往前面說,有妲己蠱惑紂王,致使商朝滅亡;往近了說,董卓因為貂蟬而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丞相!你現在正在步這些人的後塵吶!丞相,你不可••••••」
「住口!」曹孟德猛地睜開了眼楮,看著荀彧,「紂王和董卓都是昏庸無道之輩,豈能同我曹孟德相比?」曹孟德說道,「我平定叛亂,減輕徭役,修生養息,頗得民心。我手握幾十萬大軍,帳下良將千名,謀士如雲,現在又我有天子在手,我怎麼可能會向紂王和董卓一樣?」
說到這里,曹孟德語氣平靜了下來,緩緩地說道,「荀彧,你記住︰小喬,是我今生所愛。我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她,要是再有類似今天的事情發生,還是那句話,別怪我不講情面。你們下去吧!」
荀彧看著曹孟德,心中似乎有千言萬語,但是他知道,此刻的曹孟德根本听不進去。于是,他只能躬身施禮,「丞相,既然如此,那微臣就只能請丞相多多保重了,微臣告退。」
說著,荀彧和許褚下去了。
曹孟德重重地坐在椅子上,雙目微閉。
「小喬啊小喬,遇見你,到底是我曹孟德的幸運還是不幸啊?」
徐州城小沛。劉備府。夜里子時。
我們都知道,劉備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所以這府中的護衛那自然不能跟將軍啊、知府這一類人相比較。所以,整個劉府現在能看到的護衛也不過十幾個。再說了,現在都半夜了,所以府中一片安靜,站崗的護衛也都昏昏欲睡。
「二哥,華佗的房間就在東邊拐角第二間。」屋頂上,小五指著華佗的房間向老二介紹道。
「嗯,」老二點了點頭,「兄弟們,準備動手。」
「是!」所有人戴上面巾,抽出腰刀。
老二將腰刀抽出,短促而有力的命令道,「行動!」
一聲令下,瞬間,三十幾個黑衣蒙面殺手從屋頂而落,直奔華佗房間而去。♀
「砰!!」的一聲,華佗房間房門被踹開,眾人紛紛往里面沖去。
可就是在房門被破的一剎那,屋內頓時射出了十幾支箭,老二手疾眼快,揮刀擋了幾支。可是旁邊的幾位殺手就不行了,當時就中箭倒在地上。
原來屋內根本沒什麼華佗,而是十幾個弓箭手在等待著他們的到來。其實這一切都是易小川安排的,易小川早就料到這些人不會善罷甘休。所以那天他故意前去小沛最大的客棧將劉備已經被醫好的消息放了出來,然後這幾天天天安排人手埋伏在府中,守株待兔。
就在這時,只听院中一陣銅鑼之聲,緊接著從院子里的各個房間涌現出大隊手拿盾牌長劍的士兵,迅速將老二他們圍了起來。
「糟了!二哥,」小五說道,「我們中計了!看來真有埋伏!」
「爾等鼠輩,還不快快投降!」說話間,只見關羽手拿青龍偃月刀從中間閃出。
「哼!看你們今天還往哪里跑?今天爺爺一定要好好教訓你們不可!」只見張飛手拿丈八蛇矛也站了出來。
「二哥,怎麼辦?」小五悄聲問道。
「按照計劃,還差趙雲一個人沒來。趙雲沒來,我們就要拖著,直到把他引來。」老二說道。
正說話間,趙雲手持長槍也出現了,「二哥,三哥,先生說了,最好抓活的。」
「子龍兄弟放心,俺不會傷他們性命!」張飛說道,「頂多也就將他們打個排開肉綻的。哈哈哈!」
「二哥,」小五問道,「他們三都來齊了,動不動手?」
「兄弟們!」老二高聲喊道,「和他們拼了!」
說著,三十幾名殺手持刀和士兵們混戰在一起。
「哼!自不量力!!」說話間,關羽、張飛、趙雲三人也加入混戰之中。
而這一切,都被不遠處隱藏在屋頂夜色中的玉靈看在眼里。事情很明顯,他們早有防備。既然華佗那邊有防備,想必劉備這邊也必然少不了。雖然這樣,當玉靈還是想賭一把。一來丞相的任務必須完成;二來現在關羽、張飛、趙雲已經出現,唯一還剩下的就是易小川。如果易小川沒有保護劉備,那麼劉備必死無疑,如果他保護劉備,那麼自己就要搏一搏。想到這里。玉靈縱聲一躍,來到劉備臥室門前。
輕輕推開臥室之門,奇怪,屋里面居然一個人都沒沒有,相當安靜,只有一人在床上躺著。
玉靈抽出長蛇劍,一步步走近劉備的床榻。走到床榻邊,玉靈伸手輕輕去撩帳簾,可是還沒等她看清那張臉,突然,床上那人一躍而起,一掌擊向玉靈。
幸虧玉靈早有防備,她趕緊向後一撤,躲過了這一掌。
床上那人跳下床來,看著玉靈,原來那人不是別人,正是易小川。
「早知道你要來,等候你多時了。」易小川看著玉靈,「快快束手就擒,免得我傷了你。」
「是嗎?」玉靈看著易小川,「那就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說罷,玉靈一撒毒粉,立刻向外跑去。很明顯,她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易小川的對手,再加上外面這麼多人,在這里耗著只能被擒。所以,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就在玉靈跑到門外的時候,她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被包圍了。原來易小川早有安排,華佗和劉備那邊自己早就部署好了。
易小川早就猜到,如果他們敢冒險前來行刺,那麼很大可能就是采用聲東擊西的策略。所以,易小川來個將計就計,如果他們真的首先沖華佗前去,那麼肯定是個幌子,他們的目標肯定是劉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