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侶情俠傳 縱橫之道(1)

作者 ︰ 飄柔01

張少英這些日子都在為縱橫門忙碌,忙的一點空閑也沒有,大典之日便設在十一月初八。他從沒有這麼忙過,然而有姬靈霜與柳燕的侍候,張少英恨不得天天這麼忙。竟然為一門門主,他竟然掌事必然要事事親為。盡管各宗他都熟悉,但禮節卻是人與人之間最必要的。盡管只是幾日,張少英在人前亦是鋒芒初露,令人感嘆這樣一個年輕之人竟然有這樣飽經滄桑,神定氣閑,魄力十足的氣韻。然而盯著張少英的背後,更多的卻是羨慕。張少英待人以禮,雖然有時憨厚,有時卻很謙虛,有時也很幼稚,你無法去準確判斷這樣一個人。

由于仙侶山莊是在海邊,這為南門提供了可行之處。南門在建制之外還有一軍舟師,轄軍一萬眾,說是一萬眾,實則不過八千,由南門門主領轄。台州與明州圍在逍遙城之外的軍隊,南門是無權調動的,但皇帝的密函卻將孫應杰暫調南門統領。如今各宗匪寇均在逍遙城內,唐玉每寫出一份,他們會迅速加以應對,挖掘南門的根基。胡道沒有更多的時日,他所能做的便是令孫應杰在陸地上攻擊逍遙城,同時東宗白龍親率八千舟師,乘七艘定海神舟,近兩百條八輪帆船,向逍遙城的南天門發動了進攻軍令。雖然百姓看到了大量的軍隊出海,卻看不到逍遙城的南天門。至于孫應杰攻擊逍遙城,兩浙的百姓卻都見怪不怪了,並未引起百姓的恐慌。這一切雖太過迅速,逍遙城卻早在整軍備戰,當密報傳來的時候,逍遙卻沒有調動軍隊。而是去了紫竹林去找一個人。

林內的小河上建了幾間木屋,籬笆之外,逍遙還未走近,屋內人說道︰「你終于來了,我還以為要在此終老了。」逍遙笑了兩聲,說道︰「我不會進去。該出來見見人了。」屋內人嘆道︰「看來你準備好了?」逍遙只是一笑,徑自去了,留下蒙陽在那里守候。屋內之人無奈的笑了,一個近四十多歲的青袍壯漢走了出來,本是威武的身姿卻有些發福,但雙目炯炯有神,氣韻十足。在蒙陽身後有近三百人的高手護衛隊和兩百名親兵,還有一匹大宛汗血馬,以及士兵手中的金龍飛雲甲。鳳翎紫金冠,純金腰刀,在陽光下金光閃耀,奪目刺眼。一見壯漢出來,士兵皆肅拜而立,卻不做聲。壯漢似乎很滿意,然而那隱藏笑容身後的殺氣很多人都看了出來。壯漢笑了笑,嘆道︰「好大的手筆。知恩圖遇,看來我得拼命了。」蒙陽一揖。說道︰「請邵將軍前去逍遙堂听封。」姓邵的壯漢一揖還禮,請了蒙陽帶路。

逍遙作為逍遙城的城主平日都很少帶護衛,用的也都是雙尊的僕人或者靈女的四個侍女。五百人的親軍護衛隊,這樣大的排場,在逍遙城是絕無僅有的。

逍遙堂內七十二行高手全體列陣,如今的七殺重新推選了首領。焉月領導了七殺,莫峰之位由追風頂替,逐流則因敗在追風手中而退隱習武。逍遙請來了逍遙城所有的賓客,匯聚之眾高達萬人。這樣的排場在姓邵的壯漢眼里,那多年不曾有過的澎湃令他不覺振奮起來。逍遙封的是平天上將軍。統帥逍遙城大軍兩萬,這個不是小數目。盡管逍遙城周邊有不少禁軍,但以逍遙城多年來的經營,城防堅固,兵員精干,足以防守。盡管這時的白龍大軍已離逍遙城南天門不遠,但逍遙並不急躁。當壯漢出來逍遙堂時,階下四十指揮使,兩百兵馬都頭皆在外肅立,為兩萬建制滿員。鎧甲鮮明,軍容整肅,精兵干將,這樣的軍隊才是真正的軍隊。逍遙城的人對這個壯漢是極為熟悉的,更相信他的能力,當初冷月痕為了得到他,差點與朝廷開戰。

這樣的軍隊是不容壯漢去懷疑的,他也相信逍遙。這時遠處奔來幾騎,當先有四人,皆是做副將打扮,這四人諸多人都識得,張少英卻不認識,卻瞧出了一絲端倪。這四人自左至右,為首一人袁高,其後秦泰和,李從舟,葉水龍,皆是兩浙出了名的武將。四人中袁高的官職最高,為兩浙路兵馬都鈐轄,葉水龍為溫州兵馬副鈐轄,都是皇帝親自任命的京官,冷月痕廢了很大勁才將這些人招募到麾下訓練逍遙城的軍隊。秦泰和為官臨海縣東尉,自小熟悉水性與兵法,李從舟官為福州都鈐轄,亦是太宗皇帝任命的。這四人剛從海上返回,一時皆下馬肅拜,參見平天上將軍。這四人平天上將軍是識得的,亦是冷月痕多年來的經營。平天上將軍掃向逍遙城的民眾,朗聲說道︰「有我邵甫在前,賊軍絕難靠近逍遙城一步。」他這一說,旁觀的民眾皆縱聲高呼,聲徹雲霄。這兩萬士兵皆是逍遙城的子弟,有戰爭就有死亡,作為逍遙城的百姓,他們都知道戰爭的殘酷。

逍遙甚麼都沒有說,只是靜靜的凝視著這一干臣民。邵甫向逍遙肅拜而去,一路向南天門疾奔。逍遙所給的這兩萬士兵,只有一萬舟師,這是逍遙城的全部了,也沒有後續的。另有五千騎兵,五千步兵,皆是滿制。邵甫在馬上看了這兩萬人的配置,鳳翎紫金冠的翎子在顛簸中搖勻,優美而威武。當下傳令,親自領五千舟師登船,李從舟領五千做後盾,並說明了船的數量和大小。並讓秦泰和領五千步軍在南天門和南通,伏義三門之間巡視,卻不做防守。令袁高領五千騎兵出東天門去抓孫應杰,取他的首級速速獻來。

一萬士兵上了船分列東南兩陣。邵甫領著葉水龍上了一艘平天舟,這是逍遙城最大的船,可容納五百士兵和十天的糧食。但這艘船上,卻沒有邵甫的護衛親軍,在他眼里,這麼多高手護衛,反不如拿去對付外敵。這些士兵是逍遙城的主力,如果敵人都沖到了他的面前,那他已經敗了,他又有何面目面對身後的人。而他放在將船上的都是傳令兵和斥候長,以及兵馬副都頭和副指揮使,隨時听候調遣配合正使。逍遙城的軍制與朝廷基本相同,也實行更戍法,為五年一任,城主也可酌情留任。

邵甫讓水手將船調到兩陣中間,下帆停船,諸軍皆注視著這位傳奇將帥。十年來冷月痕一直向逍遙城的軍民宣示著這位大將的名字,盡管他從不見人,盡管他從不領軍,但他已是逍遙城的神,因為他便是為逍遙城的這一刻而準備的。他在西北的傳奇一直在民間,甚至黨項,遼國傳送。然而其悲切的結局,讓天下的子民只記得他曾經的輝煌,卻不記得他如今的存在。邵甫巡視舟師後,朗聲說道︰「有戰爭就有死亡,逍遙城的將士怕不怕死?」他這一問,逍遙城軍兵皆縱聲高呼不怕死,願為平天大將軍致死效命。

邵甫點點頭,說道︰「軍人不懼死,才能保衛我們身後的家園,令進則不退一步,令退則不進一步,戰爭只有進攻和防守,軍令如山,誰敢倒退一步,每都正副皆可殺。」他這一說,士兵不懼反縱聲高呼謹遵將軍將令。邵甫眼眶亦濕潤了,這才是真正的軍隊,真正的將兵一心,同仇敵愾。這是逍遙城多年來的準備,一切都妥妥當當,根本不需要他擔心。邵甫又說道︰「盡管敵人不久便要到了,但我在等一個人的人頭,孫應杰的人頭,你們說該不該等?」他這一說,諸軍皆唏噓一片,接二連三的高喊該等。孫應杰殺了不少逍遙城的人,逍遙城對這個招討使是恨之入骨,但冷月痕與逍遙都有嚴令,不可去刺殺他。至少逍遙城了解孫應杰,可將傷亡在他手中降至最低。在孫應杰之前,盡管沒幾個招討使活得長久,傷亡卻越來越大,這是逍遙城所不想看到的。

一時諸軍皆靜,都在靜靜的等候。逍遙便領著一干貴賓登上了南天門,靜靜的看著,並讓七殺前去協助袁高刺殺孫應杰。孫應杰在兩浙的安危一直靠南門維持,並不是說殺便殺的。袁高領著五千騎兵自東天門疾速而出,這時的孫應杰已通過了天台山台明兩州駐軍的駐地,已經過了寧海縣,不到半個時辰便到了逍遙城的北天門。這一切來得太過迅速,孫應杰也來不及反應,竟然接受了軍令,便得義無反顧。他這安定,保山兩軍訓的頗為驍勇。到了北天門卻不攻城,他這一軍是騎兵,連攻城的器械都沒有。孫應杰一到了北天門便下令放箭,向城樓列射,然後破口大罵。劍秋守在城樓上,下令不許出城迎敵。孫應杰卻讓士兵押來十余人,一聲令下將所有人都砍了。這些人俱是孫應杰所抓的逍遙城之人,這些年來死在孫應杰手上的逍遙城軍民超過千人,這些人自是孫應杰剛剛一路來抓的斥候和少量駐軍。待將這些人砍了,孫應杰領頭大笑而去。城上的逍遙城士兵一時激憤不已,雙目通紅,直欲跳下去將孫應杰活剝了。(未完待續……)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仙侶情俠傳最新章節 | 仙侶情俠傳全文閱讀 | 仙侶情俠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