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記 第八十六章

作者 ︰ 夢倚闌柵

第80章已修~~今兒有點兒累,明兒修三章。

~~~~~~

「妞妞啊,你可給小舅我找事兒做啦啊!」電話里傳來小舅舅不怎麼正經的聲音,雖然說出來的話字面上是質問,但那語氣卻是調侃意味十足。

听著小舅舅的稱呼,錦歌腦袋就發緊,「妞妞」這個乳名在她有了表字「悅鳴」之後就被取代了,連她娘親都在她努力賣萌之後,改了口。可惜,唯有小舅舅這個家伙例外,時至今日,每每聯系,都必被叫這個名字。

我忍。錦歌攥緊拳頭,深深呼吸,努力和藹口氣道︰「小舅應該謝我才是啊,那些劇院放您手里也是干落,每年盈利都沒有幾分,還不如和我十叔合作,也算趕個新潮嗎!」

說到劇院,也是個話頭兒。當初這些劇院,原是幾處梨園,平日里專門供客人品賞戲劇、小調兒。後來,梨園的主人不知怎麼想的,想特立獨行一把,竟然將好好兒的梨園劇場改成了西方歌劇院。說來這梨園的主人也著實不會做人,買賣改了也就改了,雖然原來的戲班子用不上了,也自當本著「買賣不成仁義在」的原則,將「原住民」好聲好語的送走才是,好歹留個情分和退路麼。

可這家主人倒好,一旦和洋人劇團聯系妥當,便直接家僕下去,毫無情分的通知那些駐園的班主,讓他們即日搬走,全不給人余地。雖然這個時代戲子廉價,但行走在外,算上是角兒的,好歹也被人稱一聲「老板」。面子上是給足的。如今園子的主人要趕人,駐園的班主們也有自知之明,心里曉得不能拖延,只是花銀子托人帶句話,請求多寬限幾日,也好找個安身之地,不至于流落街頭。

這要求原也不是無理取鬧,要是懂人情世故的。便知道乃是得人情的時候。可也不知那主人是真傻還是真蠢,竟然一口回絕,還將人家當成無賴,非要將其一口氣全數趕走方能罷休。有那放下尊嚴苦苦哀求的,也被他們家的家僕拿著棍子趕出園去,連同唱戲的道具也被一同扔了出去。那些事日。梨園之內方圓一里,哀聲遍地。

說來,這梨園主人也是個志大才疏的。本來呢,他手里掌握著南地數地的十來家梨園場地,本可以隨意挑一家來試水,若是不得意,也不傷筋骨;萬一一炮打響,那麼其他家的劇院,滿可以慢慢兒來。可惜這家伙有強迫癥,在決定梨園改劇院後,便一口氣將手上的地盤兒全數整改,這股子破釜沉舟的狠勁兒。倒是讓他做出了個十成十。這麼一改,也將他成立的小家的存款。癟下去七八成。當然,錢也沒有白花,那麼一改,倒是將那些戲台場地修整得很有歐洲風範。

只是,這就和清末年間想向華夏人售賣眼罩兒一樣,算盤打得 啪亂響。計劃藍圖描繪得分外美好,但是就是沒有聯系實際,于是敗走麥城就不可避免了。

對于歌劇這種西洋藝術形式,還沒有話劇來得親民。更何況,這些東西面對的,都是受過西洋教育的人,客源實在是狹窄。這種東西,也就是那些有些情趣兒的有錢人偶爾過來嘗個鮮兒,當然,還有一些十分迷戀西洋事物的人極其捧場。只是這些人,實在不能滿足劇團的開支,除了劇院開業的前倆仨月還算熱鬧,這越到後來就越冷清,漸漸的,原本生意不錯的梨園,在經營了半個世紀之後,竟破落了。

面對這種情況,人家西洋人直接用行動表示出自己的直爽——收拾東西走人。至于合同?好吧,你是想按月支付酬金來養一群不用出力的洋人,還是忍痛浪費一筆訂金?嗯,這個選擇並不困難嘛!

洋劇團走了,劇院也面臨著自成建之日起的第一次危機。因為沒有客院、沒有專業的表演團隊、沒有固定的演員……更重要的是,不能滿足本土人民的藝術欣賞口味,這些都讓梨園主人的收入一落千丈。這看上去金碧輝煌的劇院,竟漸漸的成為了讓他苦澀的沉重負擔。

這時,梨園主人才想起來,須得招攬些戲班子回來,交叉表演,也算得是個緩沖。只可惜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因為先前的手段太決絕,沒給自己和別人留余地,到現在再回首時,人家已經不買賬了。

這梨園產業雖然不是他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但畢竟是家族產業,是用來歷練家中子弟的道具,可不是用來敗家玩兒的。于是,梨園主人只得自己掏腰包,將這份產業以個人名義買下來,算是給家族的賠償。而他個人,則是被家族召回,回去面壁自省去了。

因為要隨夫歸鄉,晚丈夫幾日走得梨園主人的妻子,在清點了自家存款之後,很是有壯士斷腕的意味的做出了一個決定,她要賣出劇院!而且還是將十幾家不同地的劇院捆綁出售。

有親近的朋友家人勸告,這劇院雖然賠本兒,但不過是暫時的,將來整改重開,也能扭轉形勢,總比賣出合適。

只是這個夫人心里另有算計,她的丈夫本就自大,這些年又因為時常出入梨園,淨和那些紈褲子弟攪合在一次,慢慢兒的就被帶累著移了心性。倒不如不要這些東西為好,若是能用那些身外之物換得丈夫安生下來,也不失為是一場滿意的交易。再者,這回返鄉,婆家的長輩定是不會再讓她們夫婦輕易離開,這南北相距甚遠,這些產業分散著,也不適宜管理,還不如賣出去補乎一下自家的金庫呢!這眼瞅著孩子們一日大過一日,讀書也好、嫁娶也好,哪里不用錢呢?

于是,這些劇院就被拿著閑錢沒處使的戚祝買去了。

戚祝,就是錦歌的小舅舅。

小舅舅中的這個「小」字,倒是名副其實。他是錦歌母親的幼弟,是父母的老來得子,只比錦歌大十歲,是個被寵的有些任性、有些傲嬌的家伙。

雖然戚祝終究沒有被寵壞,卻因為日久天長的泡在蜜罐兒里,終究養出了一些在外人看來比較奇怪的習慣。

比如,他明明是民國南地的公子哥兒,偏偏極為追求魏晉的飄逸灑月兌,在很多人學著洋人穿睡衣、睡裙的時候,他卻找江南有名的繡坊訂制廣袖華服。要不是他的姐姐,也就是錦歌的娘一剪子將他的長發剪掉,他還對著鏡子束發抹粉,捧著自己的腦袋自戀呢!他將自己的醫學天賦,盡數投入在了研制美化自己那身皮囊之上了。

對此錦歌一直覺得,這也就是她小舅舅,是她娘的親弟弟罷了,若是換上二個人這樣在她娘眼皮子底下得瑟,也就能落兩個結局——一個,是被掃地出門,還是屬于淨身出戶那種;另一個,就是被人道毀滅了。

戚祝此人命格甚好,父母康健身體硬朗、兄嫂慈愛姐姐寵溺、家有產業銀錢無數,便是留給他的那一份,也足以讓他帶著幾十口子人大手大腳、坐吃山空幾輩子的了,更別說平日里還有兄長姐姐們的「補助」了。

所以,他很聰明、很有學識、很有見識、很有本事,卻沒什麼經營的概念。

于是,當戚祝拿著一筆不菲的零花錢閑逛時,在知道劇院出售時,戚祝興奮了。

這場交易讓買賣雙方都格外愉快。

一個有心抬價、一個不懂還價;一個迫不及待、一個懶怠繁瑣;于是,賣家在得到比自己心理價格高出一半兒的銀票時,痛快的簽下了合同。

戚祝在得到地契之後,便將劇院丟到一處,他只是在享受花錢的過程而已,錢花完了,事兒也就結了,至于買來的東西?呃,他早就忘了。

這還是在他後來結識了一個志趣相投的好友之後,才將劇院撿起來的。那好友是北方人,能來南地定居,也是因為追妻。他的心上人是個戲班的班主,顧念著一個班子的人生活,自是不肯解散,況且唱戲亦是其畢生的愛好,怎可輕言放棄?又因矜持于自尊,不肯讓戚祝的好友養,于是,只得帶著戲班兒在南地各處游走。而戚祝也是在得知好友的苦處之後,才想起自己好像坐擁十幾家的劇院呢,那些,原就是梨園改的。

于是,劇院又重修了。

那些劇院,錦歌也去過幾次,好在她小舅舅只是無心經營,而非頭腦不濟,那些西洋式的舞台,好歹被保留下一部分,剩下的,一半兒恢復成舊事梨園風格、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兒,剩下的一部分則被修整成露天賞了園,或是曲水流觴、或是竹林卵石、或是花香滿園、或是草場林地,倒是招引了不少同好過去享受。

而錦歌推薦這些劇院,自然是看中了那些保留下來的西洋舞台,那里,著實是播放電影的好地方。

……

「妞妞啊,你給小舅找活兒干,可得好好的犒勞犒勞小舅哦!」

電話那頭兒漫不經心的話,讓錦歌充分的意識到,她這個麻煩的小舅舅,要進京啦!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蘇錦記最新章節 | 蘇錦記全文閱讀 | 蘇錦記全集閱讀